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老上海印花床单哪个厂出的:民光牌 被单 最炫国民风

老上海印花床单哪个厂出的:民光牌 被单 最炫国民风1950年,上海第一百货商店开业(现为华侨商店)。“民光”牌2465方格印花被单挂在大门进口的正上方,十分显眼。“民光”无疑是当时上海的潮品。1949年建国前夕,民光已有80台人力和电力毛巾被单织机,职工200余人,按当时币值企业已盈利40多万元。1941年,民光织物社移址通北路“百老汇”,三厂融为一体。1945年,改为民光织物社制造厂,被单商标也统一使用“民光”,项利民任经理。由于项立民对织物设计和漂染技术有一定专长,尽管设备落后,却开发不少品种。其中2465民光牌被单是最早的龙头产品,以后又采用色纱直接进入经、摇工序,生产格子和条子被单,线条流畅,赢得了市场。抗战胜利后,内地及南洋要货迫切,毛巾被毯销路复见好转,项立民将厂址再次迁移至通北路801号土地6亩4分重砌炉灶。这时的“民光”已在上海小有名气。永安、先施、新新和大新四大商业公司竞相经销,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和香港等地也有广阔市

上世纪三十年代,被单行业在中国属新兴产业,各类民族资本创办的纺织企业如雨后春笋冒出。但大部分规模小,技术、工艺和设备都很落后,织物印花也都简单粗糙。尽管如此,当时“民光”被单月产450条左右,还是拥有一定市场。

1936年,项立民在兰州路兰桂坊租了2幢石库门房子,添置10余台人力被单木织机和毛巾织机以及简单漂印设备,雇了20余名工人。

1937年“八一三”事变,民光织物社遭到破坏,被迫停产。

1938年,移址延平路叶家宅恢复生产。正是在这样艰难的夹缝中,次年,项利民同朋友合伙又开办了中一印染厂和华一织造厂。

老上海印花床单哪个厂出的:民光牌 被单 最炫国民风(1)

1941年,民光织物社移址通北路“百老汇”,三厂融为一体。1945年,改为民光织物社制造厂,被单商标也统一使用“民光”,项利民任经理。由于项立民对织物设计和漂染技术有一定专长,尽管设备落后,却开发不少品种。其中2465民光牌被单是最早的龙头产品,以后又采用色纱直接进入经、摇工序,生产格子和条子被单,线条流畅,赢得了市场。

抗战胜利后,内地及南洋要货迫切,毛巾被毯销路复见好转,项立民将厂址再次迁移至通北路801号土地6亩4分重砌炉灶。

这时的“民光”已在上海小有名气。永安、先施、新新和大新四大商业公司竞相经销,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和香港等地也有广阔市场,甚至远销到菲律宾、新加坡等国家。

老上海印花床单哪个厂出的:民光牌 被单 最炫国民风(2)

1949年建国前夕,民光已有80台人力和电力毛巾被单织机,职工200余人,按当时币值企业已盈利40多万元。

1950年,上海第一百货商店开业(现为华侨商店)。“民光”牌2465方格印花被单挂在大门进口的正上方,十分显眼。“民光”无疑是当时上海的潮品。

老上海印花床单哪个厂出的:民光牌 被单 最炫国民风(3)

50年代前期重点淘汰人力织机。1951年,企业改为上海民光织物社股份有限公司。

1956-1989 “国民床单”的发展

解放后,“民光”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民光,民光,为民争光;民光,民光,为国争光”。一句广告语耳熟能详“人间温馨在民光”。曾几何时,这句广告语在淮海路上的10只大型广告灯箱上赚足了眼球。

1956年公私合营改名为上海民光被单厂。已全部实现电力织机生产。有被单织机44台,毛巾织机33台。职工人数增至600余名。

1958年,依靠自身力量,开展技术革新,设计、制造、安装升降式染纱机、被单显色机、轨道筛网印花机、链条式烘纱机、棉纱淋漂设备等,改变漂染车间“缸缸棒棒”的落后生产方式。在此基础上为国内首创筛网拔染和浅防印花新工艺,使民光被单档次显著提高,一举成为市场上最热销的被单之一。

老上海印花床单哪个厂出的:民光牌 被单 最炫国民风(4)

60年代初期,纺织工业部副部长张琴秋、陈维稷和上海市副市长张承宗到民光厂主持技术革新现场会,对该厂技术革新成果给予充分肯定。

1966年10月更名为上海被单七厂。60年代后期,转变为生产被单的专业厂,被单织机发展到100台。

老上海印花床单哪个厂出的:民光牌 被单 最炫国民风(5)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