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介绍一下m26坦克(铁甲悍将生不逢时)

介绍一下m26坦克(铁甲悍将生不逢时)在火力上,M26“潘兴”坦克的主炮为1门M3型坦克炮(52.5倍口径90mm),M26-E4坦克的主炮为1门T15-E2型坦克炮(72.5倍口径90mm),这两种坦克炮都是美军90mm高射炮的改进型,其中M3型坦克炮使用的主要弹种有M82被帽穿甲弹、T30-E16高速穿甲弹、M71榴弹等。M26“潘兴”坦克有乘员5人,分别是车长、炮长、装填手、驾驶员和副驾驶员(兼机枪手),车长在炮塔内右侧,炮长和装填手在炮塔内左侧,驾驶员在车内前部左侧,副驾驶员在车内前部右侧。战斗全重为41.9吨,长6.807m,宽3.513m,高2.208 m。车内还设有专用加温器,供驾驶室和战斗室的坦克乘员取暖。M26“潘兴”坦克最后一个型号是T26-E5,车体前装甲厚度为152mm,炮塔前装甲厚度达190mm,从1945年6月开始先后只生产了27辆,但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很快失去用武之地,仅用于试验用途。二战后

作为“二战中最好的中型坦克”和美式坦克巅峰之作,M26“潘兴”中型坦克的出现标志着美军坦克质的提高,无论是在火力还是在防护力都大大优于M4坦克,综合性能也超过了苏联的T-34/85、德军的“黑豹”中型坦克,使美军拥有世界一流的坦克,为二战后美军研制中型、重型和主战坦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是一款“生不逢时”性能不错而未能在二战中大显身手的坦克!

介绍一下m26坦克(铁甲悍将生不逢时)(1)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人十分热衷轻型坦克和中型坦克,对价格昂贵、机动力差的重型坦克十分冷淡,加上缺乏研制重型坦克的某些技术,如悬挂行走装置等,导致美国重型坦克的研制速度十分缓慢。由于大批的M3“格兰特”/“李”坦克和M4“谢尔曼”坦克在与“虎”式和“黑豹”坦克战中被击毁,美国人这才意识到研制重型坦克的必要性。

为此,美国研制成功了T26重型坦克,试验型有T26-E1、T26-E2和T26-E3坦克,其中T26-E1为实验型坦克,T26-E2后来被改进为M45中型坦克,而T26-E3就是M26“潘兴”中型坦克,这是以一战中组建美军坦克部队的陆军上将潘兴的名字来命名的坦克。

为了更有效地对付“虎王”重型坦克,美军又在T26-E3的基础上研制出火力加强型——T26-E4 “超级潘兴”中型坦克。到二战结束时,“超级潘兴”坦克总共只生产了25辆,到了1947年1月就全面停产了。

M26“潘兴”坦克最后一个型号是T26-E5,车体前装甲厚度为152mm,炮塔前装甲厚度达190mm,从1945年6月开始先后只生产了27辆,但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很快失去用武之地,仅用于试验用途。

二战后美军研制的新型坦克都采用了M26“潘兴”坦克的成功设计经验和技术。M26“潘兴”坦克的设计布局贯穿了美军的坦克设计思路,此后半个世纪的美系坦克上都能看到它的影子。

美国开始是将M26坦克作为重型坦克来分类的,到了1945年6月又改为中型坦克分类,全称是M26“潘兴”中型坦克。

M26“潘兴”坦克有乘员5人,分别是车长、炮长、装填手、驾驶员和副驾驶员(兼机枪手),车长在炮塔内右侧,炮长和装填手在炮塔内左侧,驾驶员在车内前部左侧,副驾驶员在车内前部右侧。战斗全重为41.9吨,长6.807m,宽3.513m,高2.208 m。车内还设有专用加温器,供驾驶室和战斗室的坦克乘员取暖。

介绍一下m26坦克(铁甲悍将生不逢时)(2)

在火力上,M26“潘兴”坦克的主炮为1门M3型坦克炮(52.5倍口径90mm),M26-E4坦克的主炮为1门T15-E2型坦克炮(72.5倍口径90mm),这两种坦克炮都是美军90mm高射炮的改进型,其中M3型坦克炮使用的主要弹种有M82被帽穿甲弹、T30-E16高速穿甲弹、M71榴弹等。

——M82穿甲弹的穿甲性能为122mm(射程914m)、106mm(射程1829m),T30-E16穿甲弹的穿甲性能为199mm(射程914 m)、156mm(射程1829 m);

——T15-E2型坦克炮使用的主要弹种有T43和T77穿甲弹、T42榴弹等。

——T43穿甲弹的穿甲性能为127mm(射程914 m)、122mm(射程1829 m)。

——T77穿甲弹的穿甲性能为221mm(射程914 m)、173mm(射程1829 m)。

M26坦克辅助武器有3挺机枪,其中1挺12.7mm高射机枪,弹药基数为550发,2挺为7.62mm机枪,弹药基数为5000发。

M26坦克的炮弹备弹量为70发,发射速度为每分钟8发,炮塔旋转360度需要17秒,俯仰角度范围为-10°—20°。瞄准装置有两种:一种是供直接射击用的潜望式瞄准镜和望远式瞄准镜。放大倍率为1.44—6倍,另一种是供间接射击用的方位仪和象限仪,放大倍率为5—8倍,间接瞄准具有M19方位仪、M1炮长用象限仪和M9高低瞄准具等

在防护力上,M26坦克的车体前装甲板厚120mm/44°,前下装甲板厚76mm/37°,侧装甲板厚76mm/90°,车体后面上装甲板厚51mm/80°,后面下装甲板厚19mm/28°,炮塔前装甲板厚102mm,侧面和后面装甲板厚76mm/85—90°,装甲厚度超过了“虎”式和“黑豹”坦克。

M26坦克的车体前面、后面和炮塔采用铸造钢板,车体侧面采用轧制钢板。为了进一步提高防护力,M26-E4 “超级潘兴”坦克在车体前部焊接了2块30—40mm的厚钢板,在炮塔前部也安装80mm的附加防盾,这样的防护力已经和“虎王”坦克不相上下。

在机动力上,M26坦克的发动机是由福特公司开发的“福特”GAF型V型8缸液冷汽油发动机,在转速2600转/分时输出功率为367.5千瓦(500马力),该发动机被认为是坦克的标准发动机,具有性能可靠、故障率低等优点。

介绍一下m26坦克(铁甲悍将生不逢时)(3)

M26坦克最大公路速度为48.3 km/h,公路最大行程达到200 km,最大越野速度也有20 km/h以上,可爬上31度的坡度,跨越2.4m宽的壕沟和1.3m高的垂直墙,涉水深为1.2m。传动装置为液力机械式,安装了液力变矩器,可以减少换档次数。

行星变速箱有3个前进档和1个倒档,操纵杆既能变速又能转向,因此操纵起来十分灵活和方便。行动装置则采用独立扭杆悬挂装置和液压减震器,每侧各有6个负重轮和5个托带轮。履带为T80-E1式双销铸钢履带,每侧有82块履带板。M26坦克的燃油容量为723升。

美国原计划生产6000辆M26坦克,实际共生产2428辆。1辆M26坦克的单价为8.32万美元(1945年),比1辆M4A1坦克的单价(6.92万美元)略高一点。

美国陆军第1集团军下属的第3装甲师和第9装甲师首先装备,1辆“虎”式坦克和2辆Ⅳ型坦克的记录,表现不俗。

1945年1月首批20辆M26坦克被运至比利时安特卫普,其中第3装甲师和第9装甲师各分10辆,美军称之为“驯虎师”。

2月25日,M26坦克首次投入实战,2月27日,在埃尔斯多夫小镇附近,第3装甲师第33装甲团1辆M26坦克在823米远先后击毁1辆“虎”式坦克和2辆IV坦克;

3月6日,在科隆市,第3装甲师第32装甲团1辆M26坦克又击毁1辆“黑豹”坦克,美军摄影师拍下了整个战斗过程。

而M26-E4“超级潘兴”坦克也参加了战斗,1945年4月4日,1辆M26-E4“超级潘兴”坦克在威悉河沿线战斗中,在约1370米处就成功击毁了1辆“虎”式坦克。

3月7日美军在攻占莱茵河上的雷马根大桥时,M26坦克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由于装备时间太晚,M26坦克没有机会能和“虎王”坦克面对面的交锋,这也是M26坦克在二战中最大的遗憾。到二战结束时,已有310辆M26坦克被运到欧洲,人们对它的总结为:“太少,太晚!”

在1945年冲绳岛战役中,日军的47毫米反坦克炮击毁许多美军M4坦克,美国于7月21日把12辆M26坦克运至冲绳岛,但冲绳岛战役已经结束,由于日本于8月15日宣布投降,M26坦克就失去了在太平洋战争中大显身手的大好机会。

在朝鲜战争中,M26“潘兴”坦克、M46“巴顿”坦克(M26坦克的改进型)是美军投入作战的标准和主要坦克,M26坦克最初参战时接连获胜,击毁了不少朝鲜人民军的T-34/85中型坦克。

不过,朝鲜人民军很快发现了M26坦克侧面装甲薄、机动性较差的缺点,9月5日在灵山地区2辆T-34/85坦克从侧面发起攻击,成功击毁2辆M26坦克,给骄横的M26坦克以当头一棒。

介绍一下m26坦克(铁甲悍将生不逢时)(4)

相关数据统计,朝鲜战争时期共发生了119次坦克对战,其中,M4A3E8占59次,占对战次数一半;M26占38次,占对战次数32%;M46占12次,占对战次数10%;M24占10次,占对战次数8%。大部分坦克战规模很小,只有24次北朝鲜人民军的坦克数量超过3辆。总共有34辆美国坦克被北朝鲜人民军的T-34/85坦克和SU-76M自行火炮击毁,但其中只有15辆完全损坏无法修复。美军坦克摧毁97辆T-34/85坦克,还有18个可能摧毁战果。

当志愿军官兵入朝参战后,狂妄妄自大的美军曾在M26和M46坦克的车体和炮塔上涂上虎纹图案来吓唬志愿军,不怕牺牲的志愿军官兵英勇作战,击毁了不少M26和M46坦克,给美军以沉重打击。

1952年6月13日,美军坦克第140营的24辆M46坦克向古直木里地区发起攻击,志愿军利用有利地形,使用火箭筒以及无后坐力炮很快击毁、击伤6辆,缴获2辆,而志愿军仅仅轻伤2人。

另外,志愿军装备的T-34/85坦克在坦克战中以弱胜强,也多次成功地击毁了美军先进的M26和M46坦克,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就陈列着215号T-34/85坦克,在1953年7月6-7日,这辆T-34/85坦克就单车击毁4辆美军M46坦克,并且安全返回,获得了“特等功臣车”的称号。

美国还将M26坦克出口至不少北约国家,M26坦克在二战后曾经服役了很长一段时间。美军还在M26坦克的基础上研制出M26A1坦克、M45和M46“巴顿”中型坦克、M44装甲输送车。

——M26A1中型坦克仅仅改进了火炮,装备1门M3A1型90mm加农炮。

——M45中型坦克也是M26坦克的改进型,装备1门105mm榴弹炮,主炮防盾装甲厚度达200mm,从1945年7月开始生产,仅生产185辆,也参加了朝鲜战争,但使用规模不大。

——作为二战后美军装备的第一种中型坦克,M46中型坦克以巴顿的名字来为命名,战斗全重为44吨,有乘员5人,装备90mm火炮以及1挺12.7mm高射机枪、1挺7.62毫米机枪,最大速度为48km/h,在外观上与M26坦克的差别很小,除了动力舱上部的形状有所不同外,从1948年开始生产并装备美军,在朝鲜战争中大量参战,总产量在2000辆以上(其中由M26坦克改装的有1215辆),美军的M46坦克一直使用到60年代。

——作为美军第一种全封闭式装甲输送车,M44装甲输送车是M26坦克的变型车,采用了M26坦克的底盘,战斗全重为22.2吨,乘员有4人,可载士兵25人,1945年开始生产并装备美军。M44输送车的车体顶部的机枪架上装有1挺12.7毫米高射机枪,不过装甲很薄,车体的前面、后面、侧面、顶部的装甲厚度都仅仅16毫米,发动机为一台“大陆”风冷汽油发动机,功率为352.8千瓦。M44输送车的车体两侧各有出入门,在车体后部还装有一个尾门,便于人员上下车。M44输送车在朝鲜战争等局部战争中使用过。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