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炙陈皮的功效与作用(灸法总集-隔陈皮灸)

炙陈皮的功效与作用(灸法总集-隔陈皮灸)【注意事项】取陈皮适量,研为细末,用生姜汁调如糊膏状,用陈皮膏敷于中脘、神阙穴上,上置艾炷,用线香火点燃艾炷进行施灸,当患者感到灼热时,则换艾炷再灸,不换陈皮膏,将预定的壮数(3~7壮)灸完为止。一般以灸处出现汗湿红晕现象而不起泡,而患者又有舒适感为度。【灸前准备】大艾炷,陈皮,生姜,镊子,火柴,线香,灰盒,甲紫等。【施灸法】

【适应症】

因本法具有温胃止呕、散寒止痛的作用,所以一般对风寒湿痹、肠胃症候和虚弱病症可采用,如胃腹胀满、饮食不振、呕吐、呃逆等症。

炙陈皮的功效与作用(灸法总集-隔陈皮灸)(1)

【概念】

隔陈皮灸是在皮肤和艾炷之间隔以陈皮膏施灸的一种灸法,一般多选用腹部的中脘、神阙等穴施灸。

【灸前准备】

大艾炷,陈皮,生姜,镊子,火柴,线香,灰盒,甲紫等。

炙陈皮的功效与作用(灸法总集-隔陈皮灸)(2)

【施灸法】

取陈皮适量,研为细末,用生姜汁调如糊膏状,用陈皮膏敷于中脘、神阙穴上,上置艾炷,用线香火点燃艾炷进行施灸,当患者感到灼热时,则换艾炷再灸,不换陈皮膏,将预定的壮数(3~7壮)灸完为止。一般以灸处出现汗湿红晕现象而不起泡,而患者又有舒适感为度。

【注意事项】

(1)施灸时要注意室内通风。

(2)陈皮膏的厚薄,宜根据部位和病证而定。一般而言,急性或疼痛性病证,陈皮膏可做得薄一些;反之,可做得厚些。

(3)在施灸时,要注意防止艾火脱落,以免造成皮肤及衣物的烧损。灸疗过程中,要随时了解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灸火与皮肤间的距离,掌握灸疗的量,以免造成施灸太过,亦可引起灸伤。灸后若局部出现水泡,只要不擦破,可任其自然吸收。若水泡过大,可用消毒针从泡底刺破,放出水液后,再涂以甲紫药水。

(4)灸后宜暂避风吹,或以干毛巾覆之轻揉,使其汗孔闭合,以利恢复。

【按语】

陈皮别名红皮、橘皮等,性辛、其温味苦,《本草》云:“味辛,温。”崔禹锡《食经》谓其“味辛苦。”其归经:入脾、肺经。《品汇精要》曰:“行手太阴、足太阴经。”具有行气健脾、降逆止呕、调中开胃、燥湿化痰之功效。现代研究表明陈皮中含橙皮甙、川陈皮素、柠檬烯、α-蒎烯、β-蒎烯、β-水芹烯等。生姜别名姜根、炎凉小子等,其性味辛温,其归经:入肺、脾、胃经。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的作用。可用以治疗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寒痰咳嗽等症。《名医别录》谓其:“味辛,微温。主治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止呕吐。又,生姜,微温,辛,归五藏。去淡,下气,止呕吐,除风邪寒热。”现代研究表明生姜含有姜醇、姜烯、水芹烯、姜辣素等多种成分,能够起到解热、镇痛、抗炎等作用。隔陈皮灸具有温胃止呕、散寒止痛的作用,现代临床上多用于治疗胃脘胀满、食欲不振、呕吐、呃逆等病证。

炙陈皮的功效与作用(灸法总集-隔陈皮灸)(3)

【辑要】

(1)《灸疗偏方》:“艾炷隔陈皮灸:对以上穴位(指足三里、脾俞、胃俞、中脘、天枢穴),进行艾炷隔陈皮灸,每次灸治5~7壮,隔日或每周灸治1次,连灸1~4个月。适用于腹胀严重者。”

(2)《中华独特疗法大成》:“隔陈皮灸:取陈皮适量,研为细末,用生姜汁调如糊状,制成圆饼,厚约0.3厘米,敷于穴位上,上置艾炷点燃施灸。一般多选用腹部的中脘、神阙等穴施灸。”

[旭御堂带你走进中医世界]

炙陈皮的功效与作用(灸法总集-隔陈皮灸)(4)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