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剑行千里全诗最有气势的一句(以战止战以武止戈)
仗剑行千里全诗最有气势的一句(以战止战以武止戈)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建立蜀国。223年,西南少数民族首领羌帅雍闿率军与蜀相诸葛亮的大军在今四川洪雅县境内的青衣江畔鏖战,厮杀月余,未决胜负。念及百姓众生饱受战争之苦,刘备、诸葛亮与雍闿在千秋坪达成和解,“化干戈为玉帛”、“铸刀剑为犁铧”。从此战事偃息,百姓安宁,史称“宾服雍闿”,至今传为和平佳话。青衣江畔止戈安宁坝远眺峨眉仙山这首广为传诵的《峨眉山月歌》,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初离蜀地所作,作品意境清朗优美,朴实风致自然天成,被誉为脍炙人口的“千秋绝调”。因为这首诗,“峨眉山月”成了人们无限向往的夜色美景,“山月”这一艺术形象提升了画境诗意,让时间和空间的跨度达到驰骋自由的美好境界。清亮典雅的月色。一叶、一花、一石,仿佛都是为善念幻化而生,牵引悠悠情思,缕缕月光。历史的烟云拂过华夏大地,千古江山沉淀太多的存亡兴衰。多情的峨眉山月,以清遒的姿态映照山脚那片土地的一段历史,一个传奇。大小关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这首广为传诵的《峨眉山月歌》,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初离蜀地所作,作品意境清朗优美,朴实风致自然天成,被誉为脍炙人口的“千秋绝调”。因为这首诗,“峨眉山月”成了人们无限向往的夜色美景,“山月”这一艺术形象提升了画境诗意,让时间和空间的跨度达到驰骋自由的美好境界。
清亮典雅的月色。一叶、一花、一石,仿佛都是为善念幻化而生,牵引悠悠情思,缕缕月光。
历史的烟云拂过华夏大地,千古江山沉淀太多的存亡兴衰。多情的峨眉山月,以清遒的姿态映照山脚那片土地的一段历史,一个传奇。大小关山上的鼓角号鸣早已远去,静雅的青衣江在皇城山麓依然蜿蜒流淌,娓娓诉说着1800年前青衣羌人和诸葛武侯止息兵戈、共谋和平的传说。
青衣江畔止戈安宁坝远眺峨眉仙山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建立蜀国。223年,西南少数民族首领羌帅雍闿率军与蜀相诸葛亮的大军在今四川洪雅县境内的青衣江畔鏖战,厮杀月余,未决胜负。念及百姓众生饱受战争之苦,刘备、诸葛亮与雍闿在千秋坪达成和解,“化干戈为玉帛”、“铸刀剑为犁铧”。从此战事偃息,百姓安宁,史称“宾服雍闿”,至今传为和平佳话。
当地民众为纪念“止戈和平”的千秋功德,把议和之地取名为“止戈”,自此,所有战争进行到这里,都会停止干戈,息兵罢战。止戈百姓还把周围的乡村分别命名为“和平”、“团结”、“安宁”,在安宁坝建了安宁寺,以保佑这里永远安宁和平。他们还把乌桕树改名为“劝止树”,把“平羌江”更名为“青衣江”。每年农历5月27日,还自发举办“五月台会”,将诸葛亮和雍闿的金身塑象抬出巡遊,年年如此,延续至今。这些纪念“止戈议和”的名称及活动,已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世代传扬。
碧波涟漪的青衣江水倒映峨眉山月的光影,接受千百年历史的洗礼。如今的止戈古镇,安宁而平静。独一无二的止戈文化,让它在众多的古镇中显得光彩夺目。2009年,世界著名核能专家、奥地利的阿尔费雷德先生在参观了止戈镇后,称赞“这里不愧是人类的和平之源”。
在止火街“武侯祠”旧址,镌刻“武侯止戈处”的石碑已遭损毁,祠堂也不复存在,但是纪念雍闿的“五龙祠”却难得地保存了下来,大殿遗址的金丝楠木柱础至今还顽强地伫立,
在扼守中守望,在提醒中铭记。
止戈武侯祠遗存的大殿柱础
多情的峨眉山月,让漫漫思忆如银辉般洒满止戈大地。
南方丝绸路上的止戈古渡口,当年舟来船往,商家云集,传颂至今的“日有千人拱手,夜有万盏明灯”的歌谣是最值得骄傲的记忆。丝绸之路并不只是承载商业贸易,更传递礼尚往来、相互尊重、共享和平安宁的理念。
与千秋坪咫尺之距的龙背嘴在在青衣江、花溪河两江汇合处,景色宜人,深受历代文人墨客青睐,常常雅聚于此吟诗作赋。他们感叹于这里的风光旖旎,更钟情于斯的安宁祥和,心驰神往,乐而忘返。
洪雅天生城,是明朝末年四川首府所在地,刘耀为蜀王刘文秀在此立碑,撰《天生城碑记》蜀王碑,立志以此为根据地,坚守南明江山。虽然天生城和蜀王碑早已淹没于历史的尘埃,但止戈先人们寄寓的美好愿望一直在鼓舞、在激励。
南明兵部尚书吴文华在止戈题写的摩崖石刻
“止戈”,一个关于世界和平的永恒命题。我们需要的,不只是对着远去的过往、对着遗迹抒发情怀。我们必须深思:古代人做了什么、拥有什么?我们继承了什么?能不能再做些什么?
当年,先贤诸葛亮、雍闿在青衣江畔埋下了止戈和平的种子,这是止戈文化的灵魂,也是中华民族和平文化的精髓。
历史终没有被忘却。千年的峨眉山月,新时代的“寻梦花溪”。
为着传承,为着弘扬,出生于止戈镇、留学归来的洪雅止戈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白朝平博士,带领止戈百姓自筹资金兴建了“寻梦花溪”止戈文化国际交流中心。这座风景优美、规模宏大,以汉唐风格为主,兼有青羌元素的建筑群寄托止戈人的美好憧憬和真诚热望。自2017年“寻梦花溪”建成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国内外爱好和平人士的密切关注、热情造访和高度赞誉。
“寻梦花溪”,我真的感动了,那诗一般的名字,寄寓止戈大义。青衣江畔一群执着的中华文化传人,讲古老的止戈文化,切入伟大时代。他们的追求坚定执着,他们的激情和理性完美统一,以大爱无疆的磅礴正气,造就了理想主义色彩的独特魅力和崇高风范的美学意义。
“止戈书院”,那陪伴安宁的去处。它在青衣江畔。古汉语文字的“武”字就是由“止、戈”组合而成,武力存在的意义就是止息兵戈,维护和平;“止戈书院”的宗旨就是传千年民族文化,扬止戈和平精神。
笔者与眉山市武术协会秘书长、武术名家徐国伟在书院大门
书院拥有本土一批学识渊博的历史文化专家,也邀请了全国各地知名专家学者前来讲学,并积极开展与世界各地、尤其是海峡两岸民间和平文化交流。作为寻梦花溪主题建筑,落成后,中国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为书院亲笔题写匾额,给予高度评价。
门槛最低的高贵,是读书学习,书生意气。在“止戈书院”里,可以任由心灵随着书香遨游,远离尘世的浮躁喧嚣,偌大的空间里,仿佛听见思想的潜行,让人产生充满精神探索的尊严和惬意。
文化,能够激发一种崇高的感情。凡是重视文化的人,他们必然是生命力非常旺盛,富有博爱的情怀,对世界充满了诗意和美好的期许。
崇尚传统文化,立德、立功、立言;弘扬传统文化,践行着三个如一 : 为情操,言行如一;为良知,心口如一;为坦诚,始终如一。不妄求,不苟取,朝着既定方向,走去!
止戈书院,立于天地之间,与千年的精神文明相守,是家国情怀,是文脉延亘,是心灵归属,是情感相依。
朗照的峨眉山月,让止戈思忆跃上精神高地。
泱泱华夏,饱经沧桑,英雄的华夏儿女以牺牲、苦难、坚韧和不屈不挠的奋斗赢得了和平安宁。我们呼吸着它神圣的气息,体会着它的宝贵、它的来之不易。
光阴荏苒而过,行云流水不语。尘寰中总有着默默奉献、执着于耿耿初心的人,他们需要一方天地以酬报负,就象青松那样,纵是纤纤细枝,终将穿透云霄,抵达精神高地,在止戈书院,在寻梦花溪。
为天地立心,为先贤继学,为世间谋和平。无论在凋零的秋日,还是在凛冽的寒冬,在这里,都可以感受到那充盈希望的绿意。
不懈追梦,剑胆琴心,锲而不舍,驰而不息。以和谐共生为本,致力于促进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水乳交融的新格局,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让和平的薪火生生不息。
皓皓峨眉山月引发的漫漫思忆中更带来了深邃的启迪。任何记忆,都是和家国记忆、社会记忆紧密相连,一个没有记忆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月光辉映下的青衣江畔诸葛亮点将台,柏树村里张飞种下的古柏遗址,洪雅汉王乡摩崖石刻中醒目的“和平”二字,止戈大地上特有的鸽子花……时刻唤醒我们追寻那金戈铁马的悲壮,莫忘民族苦难,向往和平安宁。一段段历史、一个个记忆,已成为我们所拥有的深厚的人文资源,“人文”就是植根于内心的修养,以承认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一种能设身处地为民众着想的善良;通过陶冶情操、历练性情、厚实底蕴、纯粹精神、完美灵魂,让生命贵于财富、贵于名誉、贵于权位、贵于一切!历史之所以不断前进,就是在怀想和思忆中、在人文境界中找到恒久的意义,拥有不懈的动力。
皎洁的月光下,想起著名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那绵绵情思表达了对祖国统一、亲人团聚和安宁祥和的热切渴望。更令人敬佩的,是国际中山会世界总会总会长孙彦武先生的殷殷期盼:“在眉山洪雅,有我们中华民族1800年历史的止戈和平文化,是华夏儿女千百年来崇尚和平、民族团结的真实体现,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祖国必须统一,这是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他热心致力于在止戈建立中山先生“博爱止戈世界和平园”,让中山先生的在天之灵永驻安宁坝。
孙武彦博士题赠延安大学 “博爱止戈”
峨眉山月下的止戈思忆,让我们血液里、心灵中蒸腾着激情、生发着热望,让我们在人类精神领域的探索中,追求更高的层次。伟大时代需要大担当大情怀。吾辈愿意为之奉上一辈子的努力。天不老,情难绝,此心耿耿,当酬壮志!
峨眉山月下,同颂止戈思忆,让宏伟的声音再次响起:
“以战止战,以武止戈,只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
止戈书院文化石
峨眉山月下,永誌止戈思忆。以史为镜,放眼未来,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让洁白的鸽子花开满人间!
止戈文化国际交流中心办公楼前文化石
2021.2.21 成都(中国台湾网网友:陈维仪)
来源: 中国台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