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仁王武器特点有哪些(仁王系列名武器背景及现实原型百科)

仁王武器特点有哪些(仁王系列名武器背景及现实原型百科)总体来说,鉴于大太刀本身的特殊性质,现在留存的大太刀其实并不多,其中有名气的还大多为室町时代及之前的老古董;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仁王》中的许多大太刀,其实在现实中都是长太刀、太刀甚至是打刀,这也算是一种无奈之举。南北朝时代之后的室町、战国时代,虽然也有使用大太刀的案例,但大多是个别武将出于个人习惯的特殊考量(如武德充沛的上杉家就留存有多把大太刀);也有部分士兵会利用大太刀的超大挥砍范围,在战场上专门用大太刀砍敌方骑兵马匹的腿部,或是以数人配合的方式,利用大太刀形成钳形攻势以截停敌方的冲锋(因此大太刀在日本也有“斩马刀”的别称,但注意与中国古代的斩马刀并不是一种东西),这种情况则主要出现在步兵中,骑兵则大多选择更方便顺手的长枪和一般的刀。从武器分类上来定义“大太刀”,其实是一件略有难度的事。不同军事著作中对“大太刀”的命名、规格均有不同记载,相异的说法甚至达到了5-9种:从规格上划分,一般将

文丨AshuraSJ@bigfun社区

·大太刀

大太刀(おおたち/おおだち)也称“野太刀”(のだち/のたち)或“背太刀”(背負い太刀),起源于日本镰仓时代(185-1333)后期,兴盛于南北朝时期(1336-1392),是太刀在特殊时期的一种异化产物。通俗说法认为,大太刀是浮夸风盛行的南北朝时期的特定产物。但实际上,大太刀——或者说,加长的太刀,最早在13世纪后期的元日战争(1274年的文永之役和1281年的弘安之役)就于西日本被运用到实战中。一方面,源赖朝在镰仓开幕建立武家政权后,武士阶级掌握了国家的统治权,如何彰显自身的武勇逐渐成为武士思考的问题。这种背景下,大太刀这种体型庞大、甚至略显浮夸的武器,就成为了一种不错的解答;另一方面,受制于文永·弘安之役中元军使用的长枪、以及当时日本的长枪和长矛在耐用度上存在缺陷,因此武器长度不占优势的武士不得不采取将太刀加长的方式加以应对,使大太刀逐渐成为武人的惯用武器。

仁王武器特点有哪些(仁王系列名武器背景及现实原型百科)(1)

奈良国立博物馆所藏一休宗纯像,大约作于一休宗纯54岁时、也即1447年。一休宗纯就是曾经家喻户晓的《一休的故事》中的主角;在这张画像中,他的座椅边就立着一把大太刀

从武器分类上来定义“大太刀”,其实是一件略有难度的事。不同军事著作中对“大太刀”的命名、规格均有不同记载,相异的说法甚至达到了5-9种:从规格上划分,一般将刀身超过三尺(日制,约85-90cm)的刀称作“大太刀”;按照种类来分,则将刀身长度大于85cm的日本刀称作“野太刀”、刀身长度达到150cm左右者称为“大太刀”;而按照用途来分的话,又有将用于野战的刀身达150cm左右者称为“野太刀”的说法——总之,众说纷纭,难有定论。因此现代主要采取笼统的划分标准,只要是刀身长度在85cm以上者,都可以被划分为大太刀;

这里有一点需要注意:大太刀、薙刀(なぎなた)、乃至介于二者之间的“长卷”(ながまき,也称长卷野太刀),其实都没有严格的评判界限。大太刀的刀身被加长,最长甚至可以达到150cm以上,其刀柄也成比例加长,通常与刀身呈1:2、1:3不等的比例;薙刀刀柄特别长,通常情况下刀柄就达到了150cm;而“长卷”则是将刀身和刀柄都加长,将两部分都扩展到三尺左右、也就是85-90cm的水平。这使得对大太刀实例的鉴定多少变得更加模糊;另一方面,大太刀本身并不是常见的武家兵器,在各项标准上完全没有太刀、打刀那般条目明晰,其本身又受到使用者个人风格的强烈影响,因此如果对比现代留存的各类大太刀,会发现这些武器彼此间尺寸相差较大、不像太刀或打刀那样有较为规整的尺寸规定。

正如前文所述,大太刀是特殊时期的异化产物,这意味着这种武器本身是一种“偏科”的存在:刀身延长造成武器整体重心变化,在马上使用起来极为考验使用者的武艺和平衡性;大尺寸化带来的重量提升,又让这种武器在劈砍、挥舞方面要消耗比其他武器更多的体力。因此,在南北朝结束后大约20年的时间里,大太刀这种武器就逐渐衰落下去,不再成为军队中的常用武器。研究者认为,擅长突刺、戳击的大太刀在南北朝时期成为军队中的重要武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时的长枪或矛在长度和坚固程度上不如大太刀、再加上大太刀的长柄也能用于突撞敌人(仁王中大太刀武技“里槌”、“荒波”)所致;在长度更长的长枪逐渐风行以后,大太刀自然不可避免地走向没落。

南北朝时代之后的室町、战国时代,虽然也有使用大太刀的案例,但大多是个别武将出于个人习惯的特殊考量(如武德充沛的上杉家就留存有多把大太刀);也有部分士兵会利用大太刀的超大挥砍范围,在战场上专门用大太刀砍敌方骑兵马匹的腿部,或是以数人配合的方式,利用大太刀形成钳形攻势以截停敌方的冲锋(因此大太刀在日本也有“斩马刀”的别称,但注意与中国古代的斩马刀并不是一种东西),这种情况则主要出现在步兵中,骑兵则大多选择更方便顺手的长枪和一般的刀。

总体来说,鉴于大太刀本身的特殊性质,现在留存的大太刀其实并不多,其中有名气的还大多为室町时代及之前的老古董;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仁王》中的许多大太刀,其实在现实中都是长太刀、太刀甚至是打刀,这也算是一种无奈之举。

注:太郎太刀、次郎太刀和神威在初代《仁王》中就有,但作为一个非酋,我压根就没碰到过这三把武器,不要说制作书了,就连掉落都没碰见过。因此这三把武器没有截图,还请见谅。

·太郎太刀

仁王武器特点有哪些(仁王系列名武器背景及现实原型百科)(2)

仁王武器特点有哪些(仁王系列名武器背景及现实原型百科)(3)

仁王武器特点有哪些(仁王系列名武器背景及现实原型百科)(4)

仁王武器特点有哪些(仁王系列名武器背景及现实原型百科)(5)

仁王武器特点有哪些(仁王系列名武器背景及现实原型百科)(6)

种类:大太刀

锻造者:备中末青江派·不明。太郎太刀的追铭(并非锻造之初、而是后来才加上的铭文)为“末之青江”,表示这把刀是末青江派某位刀匠的作品。在备中青江派的划分中,一般将平安时代末期到镰仓时代初期的备中刀工称为“古青江”,镰仓时代末期到南北朝中期的称为“青江”,而南北朝末期到室町时代末期的则称“末青江”。南北朝到室町时代这段时期盛行体型庞大的太刀和大太刀,因此这一时期末青江派锻造出了很多大太刀。

参数:

目前热田神宫所藏的通称“太郎太刀”的大太刀刀身长7尺3寸有余(221.5cm),全长达303cm,重4.5kg,朱铭“末之青江”;刀身侧面涂上朱漆的棒樋;另附有浅黄木棉线缠柄的朱漆刀拵。但据史料记载,真柄直隆所用大太刀的刀身长达5尺3寸,即175cm左右;

另外,石川县白山比咩神社也藏有一把传为真柄直隆所用的大太刀,刀身长6尺1寸5分有余(186.5cm),全长8尺4寸8分(257cm,反约3.3cm,铭文“行光”。这把大太刀通常被称为“真柄大太刀”,与热田神宫俗称“真柄太刀”的那把区分开来;但也有说法认为,白山比咩神社的这把在长度上与史载更为接近、是真正的太郎太刀;

仁王武器特点有哪些(仁王系列名武器背景及现实原型百科)(7)

仁王武器特点有哪些(仁王系列名武器背景及现实原型百科)(8)

白山比咩神社所藏的真柄大太刀,刀茎有“行光”二字铭文

此外,据《明智军记》说法,真柄直隆使用的太郎太刀长7尺8寸,行军时需随从四人方可抬动;但并未明确提及这个数据到底是刀身长度还是全长。在这个说法中,太郎太刀也并非出自备中末青江派,而是千代鹤派两位刀匠——有国、兼则合力完成的作品。

初代《仁王》中,太郎太刀的造型得到了完美还原,包括《仁王2》中的BOSS真柄直隆,其在战斗中手持的大太刀造型也与现实中一致。但《仁王2》中,玩家能得到的太郎太刀是一把通身为寒冰所覆盖的无鞘刀,这是剧情CG中真柄直隆使用灵石魔化后的结果,反而没有原本的造型耐看了。

仁王武器特点有哪些(仁王系列名武器背景及现实原型百科)(9)

CG中真柄直隆使用的冰太刀

仁王武器特点有哪些(仁王系列名武器背景及现实原型百科)(10)

战斗中真柄直隆使用的原版太郎太刀

相关典故:

“太郎太刀”和其兄弟刀的名称“次郎太刀”,其实都没有什么传奇色彩;相反,这就相当于给孩子取名“大娃”“二娃”一样,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普遍做法。在武家时代,如果武士在战场上佩戴了两把刀,就会将其中较长的一把就被称为“太郎太刀”或“太郎刀”,短刀则被习惯性唤作“次郎太刀”或“次郎刀”——实际上,现存的真柄直隆使用过的刀剑中,没有任何一把的官方名称是“太郎太刀”或“次郎太刀”,这个称呼只是根据历史记载而采用的通称。

持有者:真柄直隆/真柄直澄

真柄直隆(1536-1570),通称真柄十郎左卫门,战国时代朝仓氏家臣,在各种讲谈和军记物语素有“北国豪杰”(北国の豪傑)之称;于《明智军记》中和儿子真柄隆基、随从随传坊(隨伝坊,《一乘录》中作“隨転坊”)并称“真柄三人众”。由于其弟真柄直澄在生平事迹方面与直隆高度重合、且缺乏独立的记载,史学界因而大多将二者视为同一人(也有将真柄直澄和真柄直隆之子真柄隆基视为同一人的说法);本条目采取二者同一人说,将二者归为真柄直隆一人进行介绍。

仁王武器特点有哪些(仁王系列名武器背景及现实原型百科)(11)

《阿根川大合战之图》(阿根川大合戦之図),江户时代浮世绘画家月冈芳年作于1866年,这幅画描绘了本多忠胜与真柄直澄交战的画面

仁王武器特点有哪些(仁王系列名武器背景及现实原型百科)(12)

《姊川合战图屏风》(姉川の戦い)中挥舞大太刀的真柄十郎左卫门尉直澄。真柄直澄和真柄直隆是兄弟,但由于二者的事迹高度重合,很多研究者认为二者可能为同一人

真柄直隆出身于越前国真柄庄的真柄氏,其一族的居住地位于上真柄地区。虽然现在一般将直隆视为朝仓家的家臣,但真柄氏是越前国十分强大、具有相当程度的独立性的国人众,本身与朝仓氏并没有牢固的上下级臣属关系,仅仅是在臣服的同时担负起一部分的军役,因此比起完全失去独立性的“家臣”,直隆的身份应该更接近因契约关系而提供军事援助的“客将”。

有关真柄直隆、真柄直澄,乃至直隆之子真柄隆基的记载,实际上存在相当大的空白。除了在《朝仓始末记》中提到直隆曾在室町幕府末代将军·足利义昭的御前展示过挥舞9尺5寸大太刀(并未提到这把大太刀是否有名字)的刚勇之姿以外,有关他的史料记载就只有元龟元年(1570)的姊川合战。在这场被织田&浅井氏称为“野村合战”(野村合戦)、朝仓氏称作“三田村合战”(三田村合戦)视为战争中,身高7尺(约210cm,*注1)的真柄直隆骑着黑鹿毛的战马,挥舞着5尺3寸(约175cm)的大太刀,在乱军中奋力厮杀,于朝仓军即将败退之际单骑冲阵,将德川军的12段防线突破到第8段,最后被德川氏麾下的勾坂三兄弟所讨取(此为江户初期《信长记》和《宽政重修诸家谱》的说法。太田牛一的《信长公记》中则提到真柄直隆为青木一重所杀)

仁王武器特点有哪些(仁王系列名武器背景及现实原型百科)(13)

静冈县盤田氏勾坂城遗址碑文。勾坂城筑城时间不明,一说建于天文元年(1532),为勾坂氏的居城。勾坂城的碑文上记载了勾坂三兄弟讨取真柄直隆的事迹

真柄直隆战死后,太郎太刀也一度下落不明。根据热田神宫留存的文本记载,在姊川之战六年后的天正四年(1576),这把大太刀突然重现,被一位名为山田甚八郎吉久的人奉纳给了热田神宫,之后便被视为神宫重宝加以供奉。

目前状态:太郎太刀于2015年至今存放在爱知县名古屋市热田神宫宝物馆的入口处;真柄大太刀现藏于石川县白山比咩神社。

仁王武器特点有哪些(仁王系列名武器背景及现实原型百科)(14)

仁王武器特点有哪些(仁王系列名武器背景及现实原型百科)(15)

仁王武器特点有哪些(仁王系列名武器背景及现实原型百科)(16)

热田神宫宝物馆的太郎太刀

·次郎太刀

仁王武器特点有哪些(仁王系列名武器背景及现实原型百科)(17)

仁王武器特点有哪些(仁王系列名武器背景及现实原型百科)(18)

种类:大太刀

锻造者:千代鹤派·千代鹤国安。千代鹤派主要活跃于南北朝和室町时期,其开祖千代鹤国安据说是另一刀匠世家·来派的来国安的门人,后来独自来到越前国自立门户,因此千代鹤派也有“越前来”的别称。

参数:

刀身长5尺5寸(约166.7cm),全长244.6cm,约重5kg。另附有浅黄木棉线缠柄的朱漆刀拵。

相关典故:

见上一条目“太郎太刀”。

持有者:真柄隆基

真柄隆基(?-1570),真柄直隆之子。真柄三人众在历史上没能留下多少记载,根据《朝仓始末记》、《一乘记》的记述,18岁的真柄隆基曾在足利义昭、朝仓义景到访一乘谷时随父亲真柄直隆一同展现武艺,将庭院中数个四尺宽的黑色卵型试刀石如玩杂耍般抛向空中再接住;隆基后来随父亲一同作为朝仓方客将加入姊川合战,手持大太刀在战场上拼杀,据《古实记》(古実記)记载,听闻父亲壮烈战死消息的隆基准备策马回身见证父亲的结局,最后却在途中被斩杀。

目前状态:现存于爱知县名古屋市热田神宫。有说法认为,现在存放于热田神宫宝物馆入口处的大太刀不是太郎太刀、而是次郎太刀;包括2019年朝日新闻对热田神宫所藏大太刀的报道中,也将宝物馆入口处的朱漆大太刀称为“次郎太刀”、而非“太郎太刀”。

·宇佐美长光(宇佐美長光)

仁王武器特点有哪些(仁王系列名武器背景及现实原型百科)(19)

仁王武器特点有哪些(仁王系列名武器背景及现实原型百科)(20)

仁王武器特点有哪些(仁王系列名武器背景及现实原型百科)(21)

仁王武器特点有哪些(仁王系列名武器背景及现实原型百科)(22)

种类:打刀(部分博物馆展出资料将其标为太刀)

锻造者:备前长船派·备前长船长光。

参数:

刀身长2尺4寸5分(约74.3cm),刀茎处铭文“長光”。在《仁王》系列中,宇佐美长光被设计为一把刀鞘上缠有蜈蚣状绳索、尾部有蜈蚣状装饰、刀柄有蜈蚣吊坠的大太刀,一是为凸显使用者伊达成实的武勇,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与成实的百足前立头盔和守护灵“毗沙百足”相对应。

仁王武器特点有哪些(仁王系列名武器背景及现实原型百科)(23)

仁王武器特点有哪些(仁王系列名武器背景及现实原型百科)(24)

相关典故:

宇佐美长光本身并没有什么怪力乱神的典故,但这把刀也有一个令人津津乐道的故事,就是它背后隐藏了三个家族——上杉氏、宇佐美氏和伊达氏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关系。

宇佐美长光最初为室町幕府八代将军足利义政所持有。1460年,畠山氏的畠山政长攻打据守河内金胎寺城的畠山义就,是为岳山城之战(嶽山城の戦い)。这场攻城战耗时两年,在1462年才结束;攻城过程中立下先锋之功的是越后琵琶岛城主宇佐美左卫门尉政丰,他在战后被足利义政下赐备前长光的宝刀以示褒奖。宇佐美政丰对此刀极为爱惜,将其视为家宝妥善保存,因此这把长光刀也有“宇佐美长光”的别称。

如果事情只有这么简单,那宇佐美长光大抵也不会有太多名气;这把刀后来的经历表明,作为藏品留在附庸风雅的将军足利义政手上不过是暴殄天物,被赐给宇佐美氏才是传说的开始。在政丰之后,他的四世孙宇佐美越中守孝忠作为越后守护上杉家的将领出征武州(武藏国)川越,在战场上手持宇佐美长光与一名持枪敌将对峙,一刀将对方用于招架的枪杆斩断,并连同对方的头盔和头颅一同劈开、直到牙齿为止,孝忠和宇佐美长光的武名因此传遍了上杉家;之后,宇佐美长光传给了宇佐美孝忠的后代——宇佐美骏河守定满(宇佐美定行)。永正六年(1509),越后守护代长尾为景将越后守护上杉房能的从弟上杉定实(有说法认为上杉定实是上杉房能的养子,但目前并没有确凿的史料证据)立为守护,宇佐美定满便将宇佐美长光献给新主公上杉定实。

就是从这里开始,宇佐美长光的传承逐渐复杂了起来。上杉定实本人没有子嗣,因此他从自己姐姐(一说是女儿)的儿子、伊达家第14代当主——伊达稙宗那里收养了后者的三男·时宗丸,在天文十一年(1542)从伊达家迎接时宗丸前往越后上杉家时,把宇佐美长光和上杉家的竹雀家纹赠给了时宗丸。当时,伊达家主稙宗派遣家中的精锐骑兵100人担任时宗丸的护卫,而稙宗的长子——伊达晴宗担心此举会削弱伊达家的武备力量,因此联合部分伊达家臣,采取武力措施幽禁了伊达稙宗;不料此举后来引发了伊达氏内部对立,即“天文之乱”。伊达晴宗花费6年平定了这场内乱,最后以父亲稙宗隐居、晴宗继任家督之位告终;由于伊达稙宗一方失败,时宗丸最后自然没能正式成为上杉定实家业的继承者,而是在元服改名伊达实元、担任大森城主后臣服于兄长伊达晴宗,并迎娶了兄长伊达晴宗的次女。

之后,伊达实元和正室镜清院(伊达晴宗次女)诞下嫡子伊达成实,将宇佐美长光一同传给后者。后来,伊达成实开创了仙台伊达家的分支——亘理伊达家,宇佐美长光也作为亘理伊达家家宝得到传承。

持有者:足利义政-宇佐美政丰-宇佐美祐孝(政丰之子)-宇佐美定兴(祐孝之子)-宇佐美孝忠(定兴之子)-(宇佐美房忠,*注2)-宇佐美定满-上杉定实-伊达实元-伊达成实-亘理伊达家

足利义政(1436-1490),室町幕府第八代将军,东山文化的开创者。

仁王武器特点有哪些(仁王系列名武器背景及现实原型百科)(25)

传为足利义政像。但据研究表明,这幅画像很有可能属于室町时代前中期的公卿洞院实熙

足利义政是缔造室町幕府全盛时期的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的孙子,同时是第七代将军·足利义胜的兄弟。由于同母兄长义胜9岁元服、在任一年就去世,义政也以孩童之身就任了将军之职,在成年前由担任管领(幕府中仅次于将军的要职,类似镰仓幕府前期的执政)的田山持国、细川胜元主政。后来,足利义政在成长后产生了强烈的亲政意向,开始重用担任幕府政所执事的伊势贞亲;但诸大名对伊势贞亲的联手抵制,导致将军的权威遭到进一步削弱。之后,由义政的正室——日野富子诞下嫡子足利义尚一事,义政与原本被选为下任将军的弟弟——足利义视关系疏远,幕府内部因为继承人问题而分化;而后,支持幕府的田山氏因家督之位虚悬而爆发内斗,重要守护细川胜元与山名持丰之间又爆发冲突,最终导致全日本的大名分为两派互相攻讦,引爆了将室町幕府引向衰落的“应仁之乱”,让日本进入了战事不休的战国时代。

足利义政并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但他确实对室町时代的文化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义政爱好风雅,仿照祖父足利义满在京都修建了慈照寺(即银阁寺),并将大批画师、庭院设计师、能乐师等文艺人召入其中,奠定了“东山文化”的基础;此外,义政主政前期还恢复了因足利义教暗杀事件而被迫中断的明日勘合贸易,较积极地推动了日本与明朝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上杉定实(?-1550),越后守护,越后上杉家末代当主。

虽然被视作世袭越后守护的越后上杉氏末代当主,但上杉定实本人并非越后上杉氏的血脉,而是出自上杉氏的旁支上条氏(江户时代才获得上杉姓,称上条上杉家),据说是上条房实(上杉房实)的儿子。文龟三年(1503),上杉定实迎娶越后上杉氏当主上杉房能的女儿,成为后者的婿养子(将女婿收为养子以延续家名的一种形式)。永正四年(1507),越后守护代长尾为景拥立上杉定实为新的越后守护,起兵围困了上杉房能并逼其自尽;之后,上杉定实作为长尾为景的傀儡,迎娶后者的妹妹,成为上杉家的当主。大概就是在这时,宇佐美氏将家宝“宇佐美长光”献给了这位新主公;

后来,定实逐渐不满于只当个傀儡,联合宇佐美氏、上条氏等国人众势力对抗为景。虽然一度失败,但最后还是让为景被迫隐居、交还了部分权力。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在于,上杉定实没有子嗣,越后上杉家面临绝嗣的危险。因此,定实向自己的外甥、伊达家当主伊达稙宗提出过继一个儿子的请求;伊达稙宗也正有借助过继来在越后地区获得外交优势的想法,因此将三男时宗丸送往上杉家。上杉定实将自己的偏讳“实”、名刀“宇佐美长光”和上杉家的竹雀纹赠给了这个孩子,并让后者改名“实元”;但时宗丸过继一事引发了伊达家内部的分裂,最后不了了之。

天文年间末期,越后领内的黑田氏(黑田秀忠)爆发叛乱,解决此事的是长尾为景的幼子——长尾景虎。景虎的优秀表现让定实对其刮目相看,后者因而在天文十七年(1548)长尾氏兄弟(晴景、景虎)的继位之争中支持景虎,最后促成了景虎继承长尾当主一事。两年后,上杉定实病逝。由于没有子嗣,越后上杉氏的血脉断绝;室町幕府第13代将军足利义辉承认了长尾景虎的地位,由后者代行越后守护职能。

宇佐美定满(1489?-1564),越后上杉氏家臣,越后琵琶岛城主,通称骏河守。

仁王武器特点有哪些(仁王系列名武器背景及现实原型百科)(26)

《美谈武者八景·西条山之夕照:宇佐美骏河守》(美談武者八景・西条山の夕照:宇佐美駿河守),描绘了川中岛之战中的宇佐美定满,江户时代画家月冈芳年作

宇佐美定满是越后流兵法的开创者,有“越后第一智将”的称号,在各种民间话本和军记物语中多有登场;但也正是因为如此,导致他的生平蒙上许多真伪难辨的云雾。在各种史料和野史中被记为“宇骏”(宇駿)、“宇佐美骏河守”、“宇佐美骏河守定满”、“宇骏定满”(宇駿定満)的他有着谜一样的前半生,据说在上杉定实与有拥立之功的守护代长尾为景反目成仇时,宇佐美定满及其父一同加入了上杉定实阵营,之后其父宇佐美弥七郎房忠(*注2)于永正十一年(1514)败亡于越后岩手城,而被记载为“弥七郎息(子)”的定满在城破之际逃了出来。

*注2:根据后来一些研究表明,“房忠”是宇佐美孝忠晚年使用的名字,而宇佐美孝忠是传说中宇佐美定满的祖父;也就是说,宇佐美孝忠和宇佐美定满可能并非祖孙,而是父子关系。

在岩手城被攻陷大约20年后,宇佐美定满在云游各地后再度回到上杉氏门下,第二次与长尾为景为敌,加入守护上杉家一门的上条定宪阵营,据说这一时期活跃的“宇佐美四郎右卫门尉”(宇佐美四郎右衛門尉)就是宇佐美定满;其后,宇佐美定满臣服于长尾氏,辅佐长尾为景之子长尾景虎(后来的上杉谦信),逐渐成为景虎的重要谋士。由于上杉定实的介入,长尾为景并没有立年长而体弱多病的儿子长尾晴景、而是立幼子长尾景虎为家督,这引起了长尾晴景的不满;因此,为景死后,长尾晴景联合上田长尾氏的长尾政景等人出兵攻伐长尾景虎。这场兄弟阋墙之事最后以长尾晴景一方被击败而告终,担任守护的上杉定实再次介入,让长尾晴景隐居、由长尾景虎继任长尾为景的原职;

天正十九年(1550),不满长尾景虎继任家督的长尾政景(景虎的堂兄弟,迎娶了景虎的姐姐仙桃院)发动叛乱,次年被景虎所降伏。之后,率领上田众的长尾政景成为改名上杉谦信的长尾景虎麾下重臣而活跃,但其曾经谋反的事实为这一君臣关系蒙上了阴影;这时决定以毒计斩草除根、为长尾景虎除去不稳定因素的,正是其身边的军师——宇佐美定满。

永禄七年(1564),琵琶岛城主宇佐美定满在长尾政景居城坂户城周边的野尻池与后者一同泛舟,但二人都离奇地溺死在了湖里。有说法认为,宇佐美定满忧虑于长尾政景仍怀有二心,因此设下此局欲除去后者,但自己也在打斗中落水、因不擅水性而溺亡;也有说法认为,定满本人有谋反的意图,是在与谦信的对决中兵败而亡,但后一种说法并不能解释为何长尾政景也一同死去。定满死后,上杉谦信对宇佐美氏一门处以严厉的责罚,将其逐出越后国、永世不能再返回越后,宇佐美氏就此衰落,据说这是对重臣兼姐夫政景意外去世的补偿;但也有说法认为,这是宇佐美定满事前就与谦信商量好的结局,是为了不暴露谦信为此事主谋的措施——无论哪种说法是事实,真相早已随着这位前半生扑朔迷离的“越后第一智将”一同深埋于冰冷的湖渊深处,难以被后人所窥探。

目前状态:现作为重要美术品被北海道伊达市教育委员会收藏,保管于北海道伊达市的伊达市开拓纪念馆。

仁王武器特点有哪些(仁王系列名武器背景及现实原型百科)(27)

·大兼光

仁王武器特点有哪些(仁王系列名武器背景及现实原型百科)(28)

仁王武器特点有哪些(仁王系列名武器背景及现实原型百科)(29)

仁王武器特点有哪些(仁王系列名武器背景及现实原型百科)(30)

仁王武器特点有哪些(仁王系列名武器背景及现实原型百科)(31)

仁王武器特点有哪些(仁王系列名武器背景及现实原型百科)(32)

享保名物大兼光

仁王武器特点有哪些(仁王系列名武器背景及现实原型百科)(33)

仁王武器特点有哪些(仁王系列名武器背景及现实原型百科)(34)

今村兼光

种类:大太刀、太刀、打刀、胁差-大胁差

锻造者:备前长船派·兼光。“兼光”并非一个刀工,而是一个带有继承性质的称号。第一代兼光为备前长船长光之子、“正宗十哲”之一,通称孙左卫门、备前长船住兼光;第二代兼光出生于南北朝时期嘉历、延文年间,是古刀期最高水平的刀匠之一,通称延文兼光、备前长船国兼光——现在一般说“兼光”,大多都是指这两名刀匠;《仁王2》中提到,斋藤利三使用的这把大兼光是出自二代兼光之手。

参数:

现实中有“大兼光”之称的刀共有5把,分别是《享保名物帐》所载大兼光(下文简称“享保名物大兼光”)、相马兼光、红叶狩(紅葉狩り/もみじがり)、山内家所藏的今村兼光,以及一把传为武田信虎所持有的兼光刀。

享保名物大兼光为打刀,《享保名物帐》记载刀身长2尺7寸9分,经测量实长为2尺7寸5分5厘(83.4cm),反约2.2cm;刀茎表面铭文“備前国兼光”,里面铭文“本阿弥”及花押。此刀为江户时代由大太刀研磨而来,是与游戏内大兼光最贴近的一把;

相马兼光为打刀,《享保名物帐》记载刀身长2尺7寸5分(约83.2cm);

红叶狩为加藤清正所持的太刀(一说为大胁差),刀身长3尺3寸(约100cm);

今村兼光为太刀,刀身长80.6cm,反1.9cm;刀茎表面铭文“備前国長船兼光”,里面铭文“建武三年丙子十二月日”;刀身表面有“八幡大菩萨”字样,里面有不动明王梵字纹;

武田信虎所持兼光刀参数不明,史料中只提到武田信虎持有过一把兼光刀,但这把刀的各项参数、传承均没有记载。

在《仁王2》中,大兼光的刀身被设计为类似阴阳鱼的造型,刀茎和刀尖处各有一处圆形凹陷,这是为了与剧情中斋藤利三维护阴阳调和平衡的阴阳师身份相契合的设计。

仁王武器特点有哪些(仁王系列名武器背景及现实原型百科)(35)

仁王武器特点有哪些(仁王系列名武器背景及现实原型百科)(36)

相关典故:

“大兼光”是一个十分笼统模糊的称呼。虽然根据记载,一共有5把刀有“大兼光”的别称或俗称,但如果结合这些刀的使用者和传承来看,最有可能是游戏内大兼光原型的,应该是《享保名物帐》记载的大兼光,其次是打造于建武三年(1336)、不知为何在江户中期才明确可循被人持有的今村兼光。因此本条目的介绍将以这两把刀为主。

享保名物大兼光原本是大太刀,后来流入丰臣秀吉手中,于江户初期被打磨为现在的长度,变成一把打刀。因此,成书于德川幕府八代将军德川吉宗统治时期的《享保名物帐》记载其“长二尺七寸九分”,是没有错误的。根据《享保名物帐》记载,这把兼光刀之所以被称为“大兼光”,就是因为其原本为一把体积巨大的大太刀;

而为土佐藩主山内家所拥有的今村兼光,也有“大兼光”的别称。之所以会有这一别称,是因为山内家共有两把兼光刀,一把是今村兼光,另一把是出自初代兼光之手的一国兼光(いっこくかねみつ,*注3);前者比后者长5cm,因此山内家将长的那把称作“大兼光”,以与一国兼光进行区分——也就是说,这里的“大”,是指两把刀里相对大的那一把。

*注3:江户初期的纪伊藩主德川赖宣(1602-1671)是天下有名的爱刀者,收藏了许多闻名遐迩的宝刀。他听闻第二代土佐藩主山内忠义曾从三代将军家光处拜领了一把兼光打造的名刀,希望能得到这把刀,因此拜托伊势藩主藤堂高虎前去交涉。不料山内忠义死活不同意让出此刀,直接堵死了高虎游说的想法。对此略感不满的高虎遂问道“如果不是赖宣公、而是将军想要获得此刀,要怎么办呢”,不料山内忠义回答“即使是将军也恕难从命。土佐一国的所有财物,加在一起也不及这把刀”,这把兼光刀因此得“一国”之名。

持有者:

(享保名物大兼光)丰臣秀吉-藤堂高虎-德川将军家

藤堂高虎(1556-1630),伊予今治藩主、伊势津藩藩主。

仁王武器特点有哪些(仁王系列名武器背景及现实原型百科)(37)

藤堂高虎

藤堂高虎出身于近江犬上郡的没落武士家庭,13岁时随父侍奉统治近江地区的浅井家,但浅井家很快就在姊川之战和小谷城之战后衰落下去。之后,成为浪人的藤堂高虎不停寻找可以侍奉的主君,先后在阿闭贞征、矶野员昌、织田信长麾下任事,但都没能长久,直到遇见羽柴秀吉之弟·羽柴秀长(后来的丰臣秀长)才得以安定下来。秀长以300石俸禄招纳了高虎,让高虎自由施展武艺、内政、财政等方面的才能,之后又不断提升高虎的俸禄和地位,在高虎立功之时将其功绩直接报告给秀吉,从而使得这一时期的高虎得以快速晋升。小牧·长久手之战后,藤堂高虎奉秀吉之命,在京都聚乐第中为德川家康营建居所,因此与家康日益亲密;

九州征伐中,藤堂高虎凭借击退岛津家久之功加封至2万石。但就在四年后,对高虎有知遇之恩的主君丰臣秀长去世,高虎为报知遇之恩,没有离开秀长一脉,而是继续辅佐秀长年幼的养子丰臣秀保。然而,秀保在17岁时失足溺水而亡,其领地也因无后而被收回。为此深感自责内疚的藤堂高虎遂主动脱离丰臣家,前往高野山剃发隐居;但不到一个月后,看重高虎才能的丰臣秀吉又将其征召,赐予其伊予板岛7万石和丰臣直系臣属地位。秀吉去世后,高虎又继续辅佐了年幼的丰臣秀赖一段时间。

到这时,高虎已经换过7次主君了;但他似乎是认为秀赖难以支撑秀吉留下的基业,因此转向了与自己交好的内府德川家康。关原之战时,藤堂高虎加入家康的东军,与京极高知一起进攻西军大谷吉继等部,战后得到伊予今治24万石领地。庆长十三年(1608),高虎的领地被移至伊势国安浓津城,大阪夏之阵后又凭战功获得5万石加封。在侍奉德川家后,高虎终于安定下来,此后一直为德川家天下鞠躬尽瘁,在辅佐秀忠、家光两代将军后于宽永七年(1630)去世,享年75。

藤堂高虎是战国时期的传奇人物,其一生侍奉浅井长政、阿闭贞征、矶野员昌、织田信长、丰臣秀长、丰臣秀保、丰臣秀吉、丰臣秀赖、德川家康、德川秀忠、德川家光11位主君,自行更换7次侍奉对象,每次跳槽后都能得到相较之前更好的回报。这种行为被许多信奉忠义之道的人嗤之以鼻,为此给了藤堂高虎“渡之鸟”(渡り鳥)、“风见鸡大名”(風見鶏大名)、“马屁精”(おべっか、胡麻擂り,*注4)的外号。不过,藤堂高虎是当时极为少有的专业型人才,在内政、财政、筑城等方面都是万里挑一的名手,之前换过那么多主君都没能飞黄腾达,大概真是运气不行;一旦遇到识货的上司,高虎就如坐上火箭般不断高升,也再没更换过新主君——或许对他来说,找到能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主君,是一件比固守死板忠节更重要的事;换句话说,藤堂高虎的忠义,只能被强大而优秀的主君所拥有。

*注4:“渡り鳥”即定期迁徙寻找栖息地的候鸟,“风见鸡”指的是一些西式建筑房顶上的鸡型风向标,这两个称号都是讽刺藤堂高虎另寻高就的行为如同见风使舵、投机逐利;“胡麻擂り”(ごますり)则是以用研钵捣碾芝麻时芝麻四处飞溅并粘在物体表面的样子来比喻某人谄媚谋利,也有一说是与经常要进行人际往来的商人有关,认为商人在惶恐和对对方谄媚时不自主地两手交叉或搓手的样子神似在研钵里擦芝麻,因此得名。

(今村兼光)大冈忠相-今村长贺-山内家

大冈忠相(1677-1752),第八代将军德川吉宗时期重要大名、幕臣,世称大冈越前守或大冈越前,西大平藩初代藩主。

仁王武器特点有哪些(仁王系列名武器背景及现实原型百科)(38)

大冈忠相

大冈忠相是江户时代一个旗本(将军直属俸禄领地不满1万石的武士)大冈忠高的儿子,大约10岁左右被过继给同族的大冈忠真作婿养子。元禄十五年(1702),26岁的大冈忠相进入幕府任职,之后一路升迁,到正德二年(1712)已官至从五位下能登守。按照这样下去,大冈忠相或许会毫无波澜地混到一个还凑合的官阶,最后正常退休;但是,正德二年(1712)的一次调度让他成为了足以留名青史的名人。

正德二年,大冈忠相前往伊势国山田、志摩地区担任奉行。这块区域是伊势神宫的辖地,同时也是伊势国与纪伊国的交界地带;当时的纪州藩因为自己“御三家”的地位,即使领民侵占了伊势神宫辖地也不加管束,拒绝神宫多次提出的重新丈量土地划定边界的要求,对抗议的神官和伊势国百姓置之不理。大冈忠相到任后,一改此前历任奉行的推托手段,立即推行了重新检地的工作,亲自在新边界上钉立木桩。这件事传到了纪州藩主——德川吉宗耳中,吉宗并未加以刁难,反而对忠相的为人倍感钦佩;

五年后,大冈忠相于享保元年(1716)调任江户普请奉行,并在次年被已当上将军的德川吉宗钦定升任江户北町奉行。在担任江户奉行期间,大冈忠相成为德川吉宗进行政务改革的得力助手,包括且不限于帮助吉宗修改、制订一系列政令,建立小石川养生所,起用植物学家青木昆阳引进甘蔗、番薯等作物,组建江户城第一支消防队(他因此有“炎之奉行/炎の奉行”的别称),编纂用于裁判案件的公案书《公事方御定书》,等等。大冈忠相为江户城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元文元年(1736)被吉宗提拔为寺社奉行,但因为非大名出身而被同僚刁难,甚至在办公场所没有属于自己的休息室,只能在走廊上来回踱步,后来才被意识到此事的吉宗提升为大名、并修建了专供寺社奉行使用的休息室。1752年,大冈忠相在江户去世,享年75岁;虽然在去世前两年被封为1万石的三河西大平藩藩主,但忠相因为事务缠身和参觐交代而从未去过自己的封地。

大冈忠相是典型的民间风评远胜官场地位的案例,在日本民间的地位甚至可以和中国的狄仁杰相比。在江户时代,有很多知名案件的判决都被视为是出自大冈忠相之手,他因此被视为神机妙算的名吏,与另一位在民间家喻户晓的人物——“水户黄门”德川光圀齐名;实际上,大冈忠相虽然确实判过不少案件,目前查明的真正经他处理的名案其实只有享保十二年(1727)的“白子屋阿熊事件”(*注5),不过这并不妨碍人民对他的爱戴。

*注5:“白子屋阿熊事件”是发生于享保十一年十月十七日的一起谋杀未遂事件。当天早晨,木材批发行“白子屋”老板女儿·阿熊的丈夫·又四郎,在睡觉时被店里年仅16岁的下女阿闻(きく)用剃刀砍伤,所幸没能酿成命案。由于这桩婚事是白子屋意欲从男方家中获取彩礼钱来缓解经营不善而促成的,因此怀疑白子屋一方蓄意杀人;后来审讯阿闻时,后者承认此事为阿熊和其母亲的唆使。阿熊对这桩婚事并无兴趣,婚后还与促成此事的中间人忠八私通;其与母亲原本打算拿到婚礼金后就离婚,出于担心要把钱退回去而决定谋杀又四郎、伪装成病死来一劳永逸。起初选择从盲人按摩师横山玄柳处获取毒药来谋杀,但只是将又四郎身体拖垮、没能致死,之后便选择让下女谋杀。案件最终判决是白子屋老板及横山玄柳被逐出江户,伤人的阿闻被判处死刑,阿熊之母被流放外岛,私通的忠八游街后斩首,主犯阿熊则因私通及谋杀亲夫未遂而被判处游街后监禁(一说处死)。在游行过程中,以美貌而著称的恶女阿熊身着昂贵华丽衣衫、手持水晶念珠念经,吸引了众多围观者,这一场面引起巨大反响,使此案成为各种文艺创作的灵感来源和“恶女”作品的典型案例。

今村长贺(1837-1910),明治时代陆军军人、刀剑鉴定家。

仁王武器特点有哪些(仁王系列名武器背景及现实原型百科)(39)

今村长贺

今村长贺是幕末土佐藩出身的武士,明治元年(1868)在戊辰战争中参军,官至中尉。但经过10年打拼,到明治十年(1877)也才获得与大尉同级的职衔。不过,他后来因为对刀剑甲胄有所研究而被召入宫中,担任宫内厅御用挂的职务,并在明治十九年(1886)负责调查、鉴定全日本知名社寺收藏的武器甲胄,从此被视为有名的刀剑鉴定家,在宫内厅主掌御刀剑系。到明治四十三年(1910)去世时,据说今村长贺一生鉴定过的刀剑达到了3000把。

今村长贺鉴定过的刀剑中,最值得一提的应该就是以其姓氏命名的今村兼光。据说今村长贺从一家刀剑商店里买到此刀,在查阅各方资料后,发现这把刀是大冈越前守忠相曾持有的兼光刀,之后便把此刀献给原来的主家、维新后被封为侯爵的山内家,山内家因此以今村长贺的姓氏来为其命名,是为“今村兼光”;为表感谢,山内家还拿出5000日元作为谢礼,这个数目在当时相当于贵族院议长的年薪,是能够买下一辆高级轿车的巨款,因此一度引起了轰动。

目前状态:享保名物大兼光在战后从德川本家流出,于昭和三十四年(1959)被指定为重要文化财,目前藏于静冈县佐野美术馆;今村兼光于昭和十一年(1936)被指定为重要文化财,2004年被山内家第19代当主山内丰功与一国兼光一起寄托给高知县,并于2018年初代土佐藩主·山内一丰的祭日正式寄赠给高知县,现藏于高知县立高知城历史博物馆。

·神威

仁王武器特点有哪些(仁王系列名武器背景及现实原型百科)(40)

仁王武器特点有哪些(仁王系列名武器背景及现实原型百科)(41)

种类:大太刀

锻造者:\

参数:\

相关典故:

神威这把大太刀具有阿伊努背景,其名字的读音应该是“カムイ”(kamui /kamuy),是阿伊努语中对高等神祇的称呼。在日本东北部的原住民——阿伊努人(也称爱奴人)的信仰体系中,“神威”是具有灵性的自然化身,其原本的造型大多特殊,但到人间行使其使命时,就会化身为人类熟悉的样子;所有的“神威”都被称作“カムイ”,其称呼的区别仅在于前缀,如阿伊努神话中常以红衣老妇造型出现的的火之女神被称作“アペ・フチ・カムイ”(apehuchi kamui),山神则被称作“キムン・カムイ”(kimun kamui)等等。

持有者:\

目前状态:\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