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老歌英雄本色(难忘英雄本色)
一首老歌英雄本色(难忘英雄本色)《英雄本色》不仅是吴宇森的发愤之作,还是狄龙和发哥的发愤之作。狄龙和老吴同年,曾经是邵氏的红人,他演过古龙武侠电影系列中风流倜傥的盗帅楚留香,多愁多病的大侠李寻欢,还有天涯浪子傅红雪,名动一时,是邵氏武打电影中当仁不让的最佳男主角人选之一。可是世事变幻无常,随着邵氏武侠片的衰落,狄龙早已风光不再。有人在影评中这样写道:那一年,狄龙四十岁,一年前他离开了为之效力十八年的邵氏,手里拿着一封辞退信:谢谢你为公司多年来做出的成绩。曾经的香江第一美少年正品尝着人老珠黄、门前冷落鞍马稀的凄凉。“失去的东西”是什么,是尊严,是一个导演的尊严!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在好友徐克的运作下,吴宇森进入当时红红火火的新艺城影业,然而这时的新艺城人才济济,远非当年创业之初,连王家卫这样的天才导演都被拒之门外,想当年吴宇森冒着被嘉禾解聘的危险,化名吴尚飞为刚刚成立的新艺城拍了部开山之作《滑稽时代》,影片进入当年票房榜前五
小马哥用假钞点烟
《英雄本色》这部电影,横空出世30多年了。30多年来,许多港片如过眼烟云,人们看了,笑了,甚至哭了,但随即也就忘了,就像多年前喝过的一瓶矿泉水,吃过的一包方便面一样,无非是聊以充饥,打发或是挥霍青春年少时无聊的时光而已。又如当年在录像厅疯狂的看邵氏出品的武打片一样,现在回想起来,无非是一片刀光剑影和打斗时夸张而又雷同的声响效果,至于情节、人物,全都模糊不清了。但《英雄本色》不是这样,许多人也许记不得故事情节了,但至少小马哥穿着风衣、叼着牙签、戴着墨镜、手提双枪的潇洒形象让人记忆尤深,而小马哥用燃烧的假币点烟的动作和表现出来的那种玩世不恭却视金钱如粪土的神情,可谓是愈久弥新,刻入脑髓。和同样是八十年代年度票房榜的冠军作品如《赌神》《八星报喜》等相比,《英雄本色》自然是更胜一筹,毕竟,它是一代宗师,是30多年来香港黑帮英雄片的宗师;它开启了一个时代,掀起了英雄片的狂潮;它奠基了一种电影风格,即吴氏浪漫主义的“暴力美学”。
这部影片在商业上大获成功,以超出第二名600多万的票房雄踞1986年香港港产片票房榜冠军,同时,还在金像奖和金马奖上斩获最佳影片奖和最佳男主角奖等多项大奖,足见其艺术上的功力。
和《离骚》《史记》这些不朽经典一样,《英雄本色》也是一部发愤之作,是落魄导演吴宇森的发愤之作。生于1946年的吴宇森当时正值不惑之年,虽然也干了十多年的导演,也算是邵氏名导张彻、胡金铨的高徒,但一直是混得半红不黑,导演一些不痛不痒的搞笑片并不是他的兴趣所在。终于,公元1983年,为嘉禾导演的最后一部喜剧片《八彩林亚珍》票房失利后,老吴同志失业了,而此前他为嘉禾拍的一部枪战片《英雄无泪》也因为不被嘉禾高层看好被无限期搁置上映,吴宇森失魂落魄,因此有人形容他当时的情形是“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在好友徐克的运作下,吴宇森进入当时红红火火的新艺城影业,然而这时的新艺城人才济济,远非当年创业之初,连王家卫这样的天才导演都被拒之门外,想当年吴宇森冒着被嘉禾解聘的危险,化名吴尚飞为刚刚成立的新艺城拍了部开山之作《滑稽时代》,影片进入当年票房榜前五名,使新艺城一炮打响,功劳是大大的,更重要的是,他为新艺城推荐了怪才徐克,壮大了新艺城的导演队伍,看在这个份上,新艺城给了老吴一个饭碗,把他派到台湾分公司,在张艾嘉手下做监制,偶尔也导演一些喜剧片,比如《两只老虎》《笑匠》之类,然而这些影片并不卖座,老吴似乎江郎才尽了,而这时的吴宇森,进入了他人生中最低潮的时候,内心苦闷,经济困顿,据说到了老婆生病都没钱看医生的程度。吴宇森后来回忆他每况愈下的喜剧作品时说:“后来我的喜剧拍成了像个悲剧。因为我一直没有办法拍我想要拍的东西,那么我就只能把那种愤怒、把那种无奈,把那种痛苦的心情放在我的喜剧里面。结果观众进去看的时候,他们笑不出来,反而骂我的喜剧。那时候很不得意,我的戏又不卖钱。甚至被一些朋友说应该要退休了,应该要回家好好看看录影带,看看人家流行什么,你就拍什么。”
当吴宇森在台湾继续失意的时候,好友徐克和他那位擅长在商场上运筹帷幄的老婆施南生却混得风生水起,成立了自己的电影工作室,可以拍自己想拍的东西,《上海之夜》《刀马旦》《倩女幽魂》这类叫好又叫座的影片被电影工作室源源不断生产出来。由于徐克还要兼顾新艺城的电影,工作室一时人手短缺,这时徐老怪喊老友吴宇森过来帮忙,可谓英雄惜英雄,情理之中,而对吴宇森来说,加盟电影工作室则是他人生中最大的一次机遇和转折,没有电影工作室,就不会有后来在好莱坞大红大紫的吴宇森,就不会诞生这位世界级的“暴力美学”大师。
《英雄本色》这样一个充满阳刚、血性和暴力的题材是吴宇森非常感兴趣的,对展现朋友间的友谊和兄弟间的亲情这样的主题,老吴等待了很久。吴宇森后来说,他小时候读《三国》《水浒》,对古代的侠义精神,对朋友间的互相帮助是非常崇敬和向往的。被电影故事和徐克的友谊打动的老吴怀着雪耻的私心和创作的冲动,激情万丈、精益求精的打磨剧本,用心构思镜头。电影中小马哥的一段台词,铿锵有力,毫无疑问,这也是老吴的夫子自道,典型的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小马哥的这段经典台词是这样的:我等了三年,就是要等一个机会,我要争口气,不是想证明我了不起,我只是要告诉人家,我失去的东西,一定要拿回来!
“失去的东西”是什么,是尊严,是一个导演的尊严!
《英雄本色》不仅是吴宇森的发愤之作,还是狄龙和发哥的发愤之作。狄龙和老吴同年,曾经是邵氏的红人,他演过古龙武侠电影系列中风流倜傥的盗帅楚留香,多愁多病的大侠李寻欢,还有天涯浪子傅红雪,名动一时,是邵氏武打电影中当仁不让的最佳男主角人选之一。可是世事变幻无常,随着邵氏武侠片的衰落,狄龙早已风光不再。有人在影评中这样写道:那一年,狄龙四十岁,一年前他离开了为之效力十八年的邵氏,手里拿着一封辞退信:谢谢你为公司多年来做出的成绩。曾经的香江第一美少年正品尝着人老珠黄、门前冷落鞍马稀的凄凉。
落寞的狄龙被慧眼识珠的徐克和吴宇森相中,出演男一号的豪哥,而狄龙也不负众望,演活了一个黑社会的大哥,一个重情重义的大哥,狄龙因此成为台湾金马奖最佳男主角。片中,一脸沧桑的豪哥说:我不做大哥很久了。这句话后来被人经常提起,在《英雄本色》后的众多江湖英雄片中,“豪哥”这一角色经常出现,而且永远是江湖人物中值得尊重的大哥。事实胜于雄辩,狄龙凭此证明,自己并不是只能吃青春饭的人,自己有的是实力。
《英雄本色》同样是周润发的发愤之作,出道以来,发哥凭借电视连续剧《上海滩》中的许文强一角,早已红透了半边天,成为影视圈的一线小生。然而,在电影圈,发哥并非一帆风顺,烂片居多,拍的几部电影如《巡城马》《灵气逼人》等,虽说都有一定的水准,但还是被人称为“票房毒药”,但发哥一直在坚持,毕竟黄秋生也说过,即使是烂片也能修炼演技啊!直到1986年,这一年发哥人品爆发,拍了11部电影,广种薄收,最终凭《英雄本色》中的小马哥这一角色,夺得金像奖影帝殊荣。虽说周润发演喜剧、扮奶油小生和娘娘腔也像模像样,但还是可以看出雕饰的痕迹。他最擅长的还是演亦正亦邪的江湖好汉,小马哥和许文强一样,都是重情重义的江湖人物,正好契合周润发身上的浪子气质,演这类人物自然是得心应手,我们基本看不出雕琢的痕迹,就像风行水上,自然成纹。《英雄本色》之后,发哥变成了“票房灵药”“神仙发“,进入九十年代,业界有了“双周一成”的说法,周润发、周星驰和成龙成为港片票房的保证。
作为香港电影资料馆推选的“百部不可不看的电影”,香港八十年代十大名片之一,《英雄本色》这部发愤之作堪称经典。作为商业电影,影片剧情比较简单但内容并不单薄,剧情是双线发展,讲的是江湖兄弟和亲兄弟间的恩怨情仇。片中,豪哥作为黑帮大哥,分明感到自己的身份和当警察的弟弟阿杰势成水火,一方面兄弟相残的局面不可避免,另一方面自己的身份很可能会影响弟弟在警界的发展。手足情深,为了弟弟,豪哥决定到台湾干最后一票后金盆洗手,改邪归正。然而江湖兄弟谭成的背叛,使豪哥身陷囹圄,还连累老父被害。惨淡的现实让阿杰对豪哥心生仇怨,继而发生了后来雨中痛打哥哥的一幕。直到影片最后,阿杰知道哥哥冒死抢走伪钞集团的电脑软盘帮助自己破案,在码头与黑帮团伙决死一战时,血浓于水的亲情复苏了,尤其是小马哥的质问:他有勇气改过,为什么你没有勇气接受他?这句话让阿杰彻底原谅了豪哥。
豪哥与小马哥的兄弟情,作为男人间的情谊或者是江湖义气也好,更是吴导浓墨重彩刻意渲染的。当豪哥被谭成和台湾黑帮陷害后,小马哥决心为自己的大哥复仇,独闯虎穴,击毙了仇家,但自己也被打断了腿,在黑帮内沦落为靠给谭成洗车混饭吃的喽啰,虽然落魄潦倒,但他却写信给豪哥说自己过得不赖,因此当豪哥出狱后看到躺在地下车库吃盒饭的小马哥时,难受得不知说什么才好,豪哥的一句经典台词也就产生了:你写给我的信,不是这样说的!当小马哥抢了印制伪钞的电脑软盘被围攻时,豪哥及时赶到,救出了小马。在码头决战前,豪哥把钱交给小马,让他先走,自己决心和谭成一伙同归于尽,然而小马哥却半路折回,和豪哥共同战斗,宁可不要钱不要命,也要和自己的大哥同生共死。
吴宇森着力表现的这种兄弟情,这种江湖义气,在香港这个势力的金钱社会,早已经无迹可寻,正如片中的台词:这个世界变了,我们都不再适合这个江湖,我们太恋旧了。钻石之所以宝贵,是因为稀罕;影迷热捧这部影片,是因为人世间这种男人间的情谊也太稀罕。
作为发愤之作,影片在画面的构造、服饰的搭配、镜头的剪接和桥段的安排上,都极具讲究,暗藏深意;影片的对白,显然经过反复推敲,许多经典对白流传至今。有影评人士指出,小马哥出场时吃路边摊、帮摊主逃避警察这个桥段相当经典,说明了不少的问题:
一、 小马哥是平民出身,正常的富家公子是不会吃路边摊的;
二、 衣着考究的小马哥,放下身段吃路边摊,说明他平易近人,没有架子;
三、 小马哥不认同警察,证实自己是黑帮人物;
四、 给正在逃跑的摊主饭钱并帮助他逃跑,展现了小马哥的义。
小马哥出场的这一分钟的镜头,能让挑剔的影迷分析出这么多的微言大义,足见吴宇森在桥段安排上的煞费苦心。而宋子豪和宋子杰兄弟头两次一见面就打闹嬉戏的亲密镜头,完全是为兄弟俩第三次在雨中见面时阿杰痛殴豪哥做的铺垫,这些看似不经意而且非常生活化的桥段,其隐喻和铺垫意义,聪明人只要稍加揣摩,并不难明了。还有伪钞点烟,花盆藏枪等桥段,更是不断被后来者模仿。片中豪哥和阿杰穿的衣服,黑白分明,或者黑衣白裤,或者白衣黑裤,显然都是在暗喻兄弟俩的不同身份。而黑社会着黑衣戴墨镜穿风衣的做派,在后来的黑帮片中,更是成为一种潮流,成为黑老大的典型穿着方式。片中,暗喻的镜头还很多,许多都被网友们揭秘了,此不赘叙。至于经典的对白,片中俯拾皆是,随便罗列几句:
江湖道义现在已经不存在了,身边的人没有一个可以相信的。
——伪钞集团老板姚叔
在道义上我们绝对尊重讲信誉的朋友,绝不纵容出卖朋友的人。
——台湾黑帮前辈老王
你可以侮辱我,但你不可以侮辱我的朋友。
——豪哥
《英雄本色》在1986年横扫3465万港币,力压洪金宝的《富贵列车》、新艺城的《最佳拍档之千里救差婆》和嘉禾的《最佳福星》,到底是什么让观众如此青睐呢?明星阵容肯定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张国荣在片中虽然还显得有些稚嫩,但也算是主角之一了,和之前的一些客串演出不可同日而语。此时的张国荣已经出了《风继续吹》等几张白金专辑,演唱会一年也有十多场,还被评为“十大最受欢迎艺人”,演艺事业如日中天,无数的歌迷就是影片的潜在观众。而狄龙和发哥作为新老两代帅哥,其号召力不容小觑。其实,发哥拍电影拍到1986年的时候,已经到了一个厚积薄发的时间点上了,如在地底奔腾汹涌的岩浆一样,不在《英雄本色》这部影片中爆发,就会在别的影片中爆发,影帝迟早是他的囊中之物。这正如《英雄本色2》中龙四说的:第一下掌声可能要等很久,只要你尽了力,一定会有人欣赏。
可是演出阵容再豪华,如果内容不好,观众也不会买账。王家卫的《东邪西毒》,阵容超级豪华,影帝影后、帅哥美女都齐了,但有几个人看呢?曲高和寡啊!《英雄本色》的成功关键在于内容和导演风格,这种讲兄弟情义、演绎江湖好汉的阳刚影片,此前并不多见,让见惯了喜剧片、功夫片、神鬼片的香港人耳目一新,片中四场枪战大戏,酣畅淋漓,吴氏暴力美学初现雏形,这种火爆的枪战场面也是港片中不多见的,此前多次夺得票房冠军的《最佳拍档》系列也没有这种“让子弹飞”“快意恩仇”的浪漫主义风格。此前,在枪战场面的壮观上能和《英雄本色》媲美的,唯有1984年麦当雄的《省港旗兵》,可惜这部影片中只有最后的“九龙城寨”收尾戏是大型枪战,远没有《英雄本色》频繁过瘾。血肉横飞,尸横遍野的枪战,和六七十年代张彻《独臂刀》等邵氏武侠片中的贴身肉搏、盘肠大战相比,走的都是阳刚暴力的路子,但显然更具时代感,更符合现代人的认知和审美习惯。
《英雄本色》的成功掀起了黑帮英雄片和警匪枪战片的狂潮,此后,仅仅是发哥主演的黑帮英雄片和警匪枪战片就有《江湖情》《英雄好汉》《喋血双雄》《纵横四海》《江湖龙虎斗》《龙虎风云》《监狱风云》《老虎出更》《辣手神探》《侠盗高飞》《和平饭店》《我在黑社会的日子》《义胆红唇》等。
既然票房这么好,为什么不拍续集呢?拍电视连续剧出身的徐老怪作为电影工作室的老板,毫不犹豫要推出《英雄本色》的第二部,趁热打铁,再赚一笔。吴宇森虽然不喜欢给电影拍续集,但碍于老怪的脸面和电影工作室的商业利益,决定出一个小马哥和豪哥前传,描写他们从进入黑帮到变成老大的过程,但老怪把这个创意否定了,整个剧情接着第一部来,周润发这回变成了小马哥的孪生弟弟阿健。值得一提的是,第二部戏里面出现了“龙四”这么一个奇怪的角色,作为一个黑老大,被手下篡位,被追杀,懦弱害怕变成了精神病,然后又神奇的恢复正常,恢复了敢打敢拼的“英雄本色”,这个剧情虽然比较荒诞煽情,但喜剧演员石天还是演绎得像那么回事。作为新艺城老板之一的石天,在周润发、狄龙、张国荣这铁三角中横插一杠,不知道他是否真的想过一把戏瘾还是想借势转转型?由于石天比较抢戏,张国荣在这部影片中演技大大提升,加上老戏骨吴孟达等人加盟,人物繁多,剧情复杂,所以这部影片中狄龙和周润发就没有第一部那样光彩夺目了。
可能受了龙四这个角色的影响,后来王晶的赌片中往往有个叫做“龙五”的家伙,甚至还有搞笑版的“聋五”,这也算是这部续集对电影界的影响吧。徐克的商业头脑无疑是令人佩服的,1987年上演的《英雄本色2》挟第一部余威,进入当年票房第6名,收获2272万港币,虽然比第一部发愤之作少了一千多万,但作为一部纯粹的商业片,作为在很短的时间内赶制的“急就章”,也算是值得举杯庆贺了。由于《英雄本色2》的成功,徐老怪继续搞第三部,但老吴同志已经没这个耐性了,忙自己的《喋血双雄》去了,没办法老怪只好亲自执导《英雄本色3夕阳之歌》,把故事的地点放在了老家越南,在剧情上加入了许多的家国之感,主角除了发哥之外,还有梅艳芳和梁家辉,可看之处,除了一如既往的暴力枪战之外,还有两男一女的三角恋情,乱世政府的腐败。和前两部戏相比,这部影片批判现实的家国情怀让人动容。影片1989年上映,票房位居当年排行榜第七位,比老吴的《喋血双雄》高一位。
吊诡的是,吴宇森在1990年也拍了部有关越南内战的野心之作《喋血街头》,枪战及战争场面比徐克的《夕阳之歌》无疑要胜出很多,美军直升机攻击越共营地的一场戏,和好莱坞关于越战的大制作《野战排》《越战忠魂》等相比毫不逊色,简直具有了战争史诗的色彩,这是老吴同志的暴力美学从警匪枪战升级到家国战争的代表作之一,非常精彩。可是,这部据说是老吴同志最满意的作品,事实上也是相当经典的电影在香港居然票房惨败,真是匪夷所思。一个也许合理的解释,只能说观众胃口的改变,他们对于吴氏的招牌“暴力美学”也许已经审美疲劳,因为《英雄本色》之后,类似的电影已经泛滥成灾,甚至已经让人倒胃口了。后来吴氏自己来了点颠覆,搞出《纵横四海》这样的贺岁大片,终于在票房上再次大有斩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