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叠合楼板施工工艺缺点(探讨分析装配式建筑叠合楼板设计中的若干问题)

叠合楼板施工工艺缺点(探讨分析装配式建筑叠合楼板设计中的若干问题)本工程建筑开间均较大,均在5500 ~6600mm之间,针对上一工程碰到的问题,综合考虑经济性及施工便利性,选用双向叠合大板方案,剪力墙之间不设次梁,叠合板直接以剪力墙为支座,进行强度及变形验算后厚度取160mm,其中叠合层及预制板厚均选用80mm,这样既解决了前面提到的预制板吊装易开裂的问题,也同时解决了叠合板支座处施工困难易漏筋的问题。对于拼缝的做法,选用图集《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 15G 366-1)中推荐做法,按楼板下铁钢筋100%搭接考虑其构造做法,同时适当增大另一方向配筋保证楼板强度,其中缝宽根据搭接长度确定,计算过程如下:410钢筋锚固长度La=35d = 350,钢筋100%搭接长度L1=1.6x0.6xLa=336(135°弯钩锚固长度折减系数:0.6,100%钢筋搭接长度修正系数:1.6),得出缝宽b=350,对于叠合板钢筋与边梁钢筋冲突的问题,本工程中将对建筑效果不影

面对我国资源环境过度消耗和劳动力日益匮乏的现状,国家高度重视装配式建筑的推广。通过北京市某政策性住房及某人才公租房两个装配式建筑中叠合板设计实践,总结了叠合板设计中易碰到的几个问题,如钢筋桁架预制板及现浇层厚度的选取、叠合板拼缝做法及宽度的选取,以及相应现浇结构的构造做法,并对应提出了相关解决方案。通过采取这些解决方案,保证了叠合板施工的便利性及质量,提高了施工效率,确保了装配式建筑建设的质量。

装配式建筑是用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装配式建筑在20世纪初就开始引起人们的兴趣,到60年代终于实现,英、法、苏联等国首先作了尝试。早期的装配式建筑外形比较呆板,千篇一律。后来人们在设计上做了改进,增加了灵活性和多样性,使装配式建筑不仅能够成批建造,而且样式丰富。由于装配式建筑具有建造速度快、受气候条件制约小、并可节约劳动力而且生产成本较低、环境污染噪声污染少等优点,迅速在世界各地推广开来。

我国自50年开始发展装配式建筑,70年代发展繁荣,80年代中期由于各种原因被大众所淡忘,工程师仅在少量建筑中采用了叠合梁板、柱墙结构。近年来,面对我国资源环境的过度消耗和劳动力的日益匮乏,建筑业亟待转型升级,建筑产业现代化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全国各级政府均出台一系列政策扶持建筑工业化,推行装配式建筑。国务院2016年9月30号发出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旨在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拖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近期,北京市人民政府颁发了《关于加快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要求到2018年实现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20%以上;到2020年,实现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以上。一系列政策的实施显示出我国政府对于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决心及推广的趋势。

1、 工程概况

以北京市石景山区某政策性住房(项目1)以及昌平区某人才公租房(项目2)两装配式建筑设计为例,讨论解决装配式楼板设计中遇到的若干问题。石景山区住宅项目地上20层,地下2层,高度57m,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平板式筏板基础,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0.20g)。工程水平构件预制化率不小于95%,典型平面图如图1所示,其叠合楼板布置图如图2所示,叠合板剖面如图3所示,拼缝做法如图4所示。

叠合楼板施工工艺缺点(探讨分析装配式建筑叠合楼板设计中的若干问题)(1)

叠合楼板施工工艺缺点(探讨分析装配式建筑叠合楼板设计中的若干问题)(2)

叠合楼板施工工艺缺点(探讨分析装配式建筑叠合楼板设计中的若干问题)(3)

本工程中叠合板厚度为120mm,其中叠合层60mm,厚,底部预制钢筋桁架楼承板厚度为60mm。工程中为保证拼缝处应力传递,将底部钢筋钢筋弯锚入另一侧。该工程叠合楼板在施工中遇到了以下问题:1)60mm厚预制板选自图集《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15G 366-1),虽然设计时在吊装过程其强度变形验算均满足要求,但由于工程墙体密集,且吊装受施工场地限制,部分预制板在吊装过程中出现开裂。2)在叠合板负弯矩区,需要现场绑扎上铁,故钢筋层数达到四层,同时浇筑混凝土前需安装电盒,所以对于60mm厚现浇层,负弯矩区易出现漏筋,施工质量不易控制。3)预制板吊装到位后,拼缝处弯锚钢筋与相邻板钢筋桁架的上弦钢筋冲突,施工复杂。4)楼板边界叠合板与结构梁交接处,由于后楼板上铁与边界梁钢筋冲突,导致施工困难,此工程叠合板施工现场照片见图5。

叠合楼板施工工艺缺点(探讨分析装配式建筑叠合楼板设计中的若干问题)(4)

2 、相关工程概述及问题对策

笔者在石景山住宅工程设计施工中遇到以下问题后,在后续施工过程及相关工程设计中进行了改进,以昌平某人才公租房叠合楼板设计为例说明。该建筑地下3层,地上29层,总高度79m,平面呈L形,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平板式筏板基础,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0.20g)。项目水平构件预制化率不小于95%,典型平面图如图6所示,其叠合楼板布置图如图7所示,叠合板剖面如图8所示,拼缝做法如图9所示。

叠合楼板施工工艺缺点(探讨分析装配式建筑叠合楼板设计中的若干问题)(5)

叠合楼板施工工艺缺点(探讨分析装配式建筑叠合楼板设计中的若干问题)(6)

叠合楼板施工工艺缺点(探讨分析装配式建筑叠合楼板设计中的若干问题)(7)

本工程建筑开间均较大,均在5500 ~6600mm之间,针对上一工程碰到的问题,综合考虑经济性及施工便利性,选用双向叠合大板方案,剪力墙之间不设次梁,叠合板直接以剪力墙为支座,进行强度及变形验算后厚度取160mm,其中叠合层及预制板厚均选用80mm,这样既解决了前面提到的预制板吊装易开裂的问题,也同时解决了叠合板支座处施工困难易漏筋的问题。对于拼缝的做法,选用图集《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 15G 366-1)中推荐做法,按楼板下铁钢筋100%搭接考虑其构造做法,同时适当增大另一方向配筋保证楼板强度,其中缝宽根据搭接长度确定,计算过程如下:410钢筋锚固长度La=35d = 350,钢筋100%搭接长度L1=1.6x0.6xLa=336(135°弯钩锚固长度折减系数:0.6,100%钢筋搭接长度修正系数:1.6),得出缝宽b=350,对于叠合板钢筋与边梁钢筋冲突的问题,本工程中将对建筑效果不影响的梁均上反200mm,保证了施工的质量。

3、 结论

通过两个工程的设计实践,对装配式建筑中叠合楼板的设计中遇到问题进行了总结,提出了相应解决

(1) 60mm厚的预制板在墙体比较密集的建筑中以及吊装场地受限的施工场地中,运输吊装过程中容易出现开裂,宜通过优化板块布置,适当增加板厚,以保证施工质量。

(2) 由于叠合板支座处钢筋层数较多,而且受设备管线敷设等的影响,若现浇层太薄,施工易出现漏筋,故现浇层的厚度不宜过薄。

(3) 选用预制板下铁100%搭接的拼缝做法,易保证施工质量,缝宽的设计根据100%搭接长度确定。

(4) 为保证预制板边界梁支座处钢筋施工便利,边界梁在建筑效果允许的情况下可适当上反。

以上为两装配式工程叠合板设计施工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可供相关工程设计参考和借鉴。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