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武汉新洲方言别人能听懂吗(武汉新洲的方言)

武汉新洲方言别人能听懂吗(武汉新洲的方言)渳mī 喝。例句:等我渳一口老酒再去搓麻将!潽pū 液体沸腾溢出。例句:吃个火锅,水加太多,汤都潽出来咧!1、字词示例新洲方言土词语,一部分是本地方言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另一部分则是保留下来的古语词。如:“小孩”叫“细伢”(ηɑ),“闪电”叫“掣豁”,“石头”叫“码骨”等。又如:恔(sɑo),古义是“快”,即普通话的“迅速”。如“你放恔贴些,快去快回”。钅谷[yu]:古义是“磨损”,引申为“钝”、“破旧”。新洲方言至今称钝为钅谷 ,如“刀用钅谷 了,要磨一下”,“门槛踏钅谷 了,找不到他的人”,“我嘴说钅谷 了,你还是不信”。斢tiǎo 调换;翻面。例句:你要铅笔?拿橡皮来斢唦!你去把晒的被子斢个面。

武汉新洲的方言,你了解吗?

武汉新洲方言介于北京方言、江淮次方言结合部,属北方话江淮方言之次方言的“楚语”,而“楚语”主要包括新洲区地方方言。

武汉新洲方言别人能听懂吗(武汉新洲的方言)(1)

按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的划分,新洲方言属楚语第二区(黄孝片),系典型的楚语,其部分单字的声母、韵母和北方话相同,而声调有极大差异。去声分阴阳,保留古入声且长调,构成六个调,是新洲方言的重要特点,也是新洲方言与北方话差异最大、关系最复杂之所在。

新洲人大部分为明洪武初年自江西饶州等地移民,俗称“江西填湖广”。至今,新洲方言中仍保留部分其族源地赣方言的语音和词汇特征。

新洲方言以举水西支古乾河(俗称白湄河,今已湮没)为界,又分为东西两片(有将徐古、潘塘、凤凰等地分为北片的)。微观区划为:东片有旧街话、徐古话、邾城话;西片有汪集话、李集话、仓埠话和阳逻话。东片保留鄂东“楚语”痕迹,西片则受“西南官话”浸染。

武汉新洲方言别人能听懂吗(武汉新洲的方言)(2)

1、字词示例

新洲方言土词语,一部分是本地方言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另一部分则是保留下来的古语词。如:“小孩”叫“细伢”(ηɑ),“闪电”叫“掣豁”,“石头”叫“码骨”等。又如:恔(sɑo),古义是“快”,即普通话的“迅速”。如“你放恔贴些,快去快回”。钅谷[yu]:古义是“磨损”,引申为“钝”、“破旧”。新洲方言至今称钝为钅谷 ,如“刀用钅谷 了,要磨一下”,“门槛踏钅谷 了,找不到他的人”,“我嘴说钅谷 了,你还是不信”。

斢tiǎo 调换;翻面。例句:你要铅笔?拿橡皮来斢唦!你去把晒的被子斢个面。

潽pū 液体沸腾溢出。例句:吃个火锅,水加太多,汤都潽出来咧!

渳mī 喝。例句:等我渳一口老酒再去搓麻将!

搲wǎ 舀:用瓢~水。用碗在坛里~米。例句:再给我搲点米来。

圪gē 圪渍,名词,即皮肤上的积垢。例句:新洲童谣:“一个伢的妈,真邋遢,身上的圪渍,搓麻花……”

敹liáo 缝缀。例句:你的纽扣掉了,还是敹几针吧。

擤xǐng 捏住鼻子,用气排出鼻涕。例句:你看你鼻子都掉出来了,还不擤一擤!

拃 kǎ 1.张开大姆指和中指(或小指)量长度。2.量词,指张开大姆指和中指(或小指)两端的距离。例句:来量一哈,你一拃有好长!

搊chōu 手扶住或一端用力向上使物体立起或翻倒。例句:你不还钱他要搊你的桌子。

跶dá 失足跌倒。例句:好兴走,莫跶倒了。

滗bì 挡住渣滓或泡着的东西,将液体轻轻倒出。例句:碗里的汤太多了,滗一些,要潽出来了。

溏táng 不凝固,半流动。例句:哇,我最爱吃的溏心鸡蛋。

扚dí 动词,指拔、扯、拉。例句:田里稗子多了,要扚一哈。

铫diào 炊具,烧开水用。例句:我们家总是用铫子烧开水。

哕yuě 呕吐。亦指呕吐物。例句:吃不下东西,看到食物就想哕。

呾dàn 与“担”同音,是骂的意思,源于赣方言,是元末明初江西填湖广时由江西老家带到新洲来的。例句:“你、你再说我的拐话,我、我、我就呾你的哈!”

搣miè(方言miě)掰的意思。例句:他把铅笔搣断了

挝zhuài 1.低(头);踢的意思。2.装腔作势,不理睬人。例句:他总爱把头挝倒;他挝了她一脚;他好挝,不可一世的样子。

煪qiú(方言qiū秋)烟熏。例句:莫在屋里烧稻草,好煪人。

靸sǎ 鞋后帮踩在脚后跟下;穿。例句:他是个靸半矬鞋的。

敨tǒu 把包着或卷着的东西打开;展平(褶子);抖(尘土、水份)。例句:把包裹敨开;抻敨。

驮tuó 背的意思。例句:驮他过了河,还嫌摁痛了他。

搌zhǎn 挪,移动,一步一步往前捱;掖,塞进;轻轻擦抹或按压。例句:一步步往前搌;搌被子;用纸把桌子上的水搌干

洇yīn 1.墨水着纸向周围散开。2.浇水。例句:这种纸写字蛮爱洇;

跳蹔“跳蹔(音暂)”就是“灵活、灵光、活跃”的意思。例句:你的伢晓几跳蹔啦,又勤快,饮(音印)牛縻猪(縻音咪,系的意思),擞炉子熯水的!(擞音sòu,掏的意思;熯音汉,加热)

怂(新洲话念的是古音cǒng)推搡的意思。例句:莫跑快了,过哈就把她怂倒了。

搿(音gě) 1.紧紧抱在一起摔跤的意思。例句:放抱搿取胜的诀窍就是把对方的腰抱紧用劲扭,同时伸脚向反方向一绊,对方就倒地了。2.新洲人叫两人为某事纠缠不休,也叫放抱搿。

(sào音扫),快的意思。(zan音暂)是古字,“投击”的意思,普通话没有继承这个字。例句:你家的贱货手蛮,把我家的窗户玻璃破了一块。

黄鱼即黄颡鱼,武汉人叫黄鲴鱼。“”字跟“轧”同音,新洲话念ngà。新洲的叫法,也就是古代人的叫法,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就叫黄鱼。例句:“新洲人做的水煮黄鱼,那真是好吃!”

“摥”(音tàng烫)动词,既不是“磨”,也不是“蹭”,而是来回摩擦。例句:皮带用旧后莫丢,可用来做摥刀布养护刀片。刀片用鋊了,将其两面刃口在皮带反面来回摥几下,即可使刀片变得锋利而延长使用寿命。

蠚人有扎刺感的意思。新洲话里的“蠚人”。“蠚”huǒ 音鹤,涵义是(硬毛软刺)蜇、扎(人)。例句:剃头的时候,头发要扫洗干净,不然贯到颈里蛮蠚人。

涴(音wò卧)弄脏,如油泥粘在衣物或器物上。新洲意为不干净的水或圪渍。例句:1.涴水不涴人。即只要是经过水洗了,哪怕是不干净的水,洗总比不洗好。2.涴迹。弄脏后留下来的污渍。例句:“颜色深的衣服经涴迹”。

塳 熢均念pòng 塳 尘土飞扬的意思;熢,火苗被燎开的意思。例句:天气干了,地下尽是灰,脚下总是踩得灰一塳。炒菜时,莫把油烧得太滚了,免得到时火一熢。

倮 新洲的俚语“倮”(同裸),读音“luǒ”,新洲念阳去luo。只有读音,没有文字。为标志性新洲方言,周边均由新洲、黄陂辐射。其含义的丰富,汉字里能代替的词很难找到。有时作叹词,如“倮了!”表示做糟了;有时作副词,表示对对象的轻视和鄙夷或不在乎,如“倮人”、“倮东西”;而“倮连”,则表示啰嗦、麻烦,对语言接受者的不耐烦;“扯倮蛋”,则有狗咬耗子管闲事,干涉别人的意思;有时作代词,如“搞么倮?”与什么基本同义;如果作名词,大多指男性生殖器,有如四川人说“锤子”,北方人说“球”、“鸟”。如“见倮甩”,喻晦气,不吉利、倒霉。在新洲“倮”这个俚语,50年代只在男人间流行,农村较普遍。60年代后,使用频率越来越高。90年代渐渐男女通用,尤其在城里,年轻姑娘几乎成了口头禅,有时一句带几个。一个特别的非词语功能——当谈话使用这个词,亲昵和融洽的氛围立马形成。然而,用作骂人则是另一番情调了。

蛮 音man,蛮子,旧时北方人称口音跟自己语音不同的南方人为“南蛮”。

据史料记载,“五水蛮起义”曾和今新洲地区有关联。蛮,指秦汉至魏晋、南北朝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东汉初被迁至汉水中游的一支稟族,晋宋发展为沔中蛮。另一支被迁到鄂东地区,分布在鄂豫皖边境的圻水、巴水(即巴河)、希水(源于英山)、赤亭水(即举水)、西归水(即倒水)等五条通江内河,故名“五水蛮“,又称“豫州蛮”。五水蛮是古代巴人的一支,諸蛮中势力最大。

元嘉二十八年(公元451年)其首领司马黑石,同庐江地方官吏夏侯方进,至西阳郡发动五水蛮造反。他们杀县令,劫船舫,悉引入湖,昼伏夜出,使各级官吏豪门,为之胆寒。

元嘉二十九年(公元452年)始,朝廷屡派重兵围剿五水蛮根据地,即今举水、倒水之间的涨渡湖地区及以西的武湖地区。五水蛮与刘宋朝廷斗争长达21年之久,直至桓诞带领蛮民投向北魏,这幕威武雄壮的活剧,至此告一段落。

“蛮”字,在新洲使用频率极高。新洲方言中,“蛮”是很,挺的意思:蛮好,蛮大,蛮狠,蛮苕,你装得到还蛮像(jiang)滴吔!

苕,其实念 条 tiao,民间念韶 shao,属南美引进的食物,可以代粮食。那么苕的本义是什么呢?它上头为草字头,下面是 召,意思为先导,综合字意,是新春最先萌芽冒头的植物,像凌霄花、紫云英都可以叫 苕,著名书法家米芾就写有《苕溪帖》。

新洲民间有“生苕甜,熟苕粉,夹(嘎)生苕冇得整”、“白苕生吃甜,红苕熟吃粉”等俗语。新洲方言中,“苕”的使用频率极高,多用于骂人,苕货,蛮苕,苕头二脑,像个苕,都是说某人像傻瓜,几十年来民间的话占了上风。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