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为什么只在森林生活(生而自由正确)
野生动物为什么只在森林生活(生而自由正确)罗翔曾在解释《刑法》时说到:实事求是地说,这种功利主义的动物观是存在客观土壤的:要不是上个世纪科技大爆炸,生存永远都是人类必须直面的严峻问题,“以人为本”是很自然的观念。我敢保证,名列其上的生物,没有哪个会喜欢“浑身都是宝”的溢美之词。甚至于,就连没有直接经济价值的动物,人们也要从功能性角度,区分它是不是益虫/益鸟。如果不幸被打入“害虫”之类的另册,这些生物给青少年的第一观感就好不了,轻辄成为中小学生接触大自然时顺便 “踩一脚”的受气包,重辄成为被号召铲除的“四害”——偷吃粮食的麻雀、传播疾病的啮齿类动物,小日子过得相当艰难。
❶ 有用与无用
在人类历史上,生存的压力迫使人们对野生动物产生了功能性的价值观。简而言之,动物学是博物学的一个分支,探寻的是“动物对人类的实用价值”。
例如,上世纪80年代的动物科普书,介绍某种生物属于某门某纲某目某科,生活习性如何,广泛分布于某地…末了,整个画风突然一转:
肉可食用,骨可入药,皮可用于制裘,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动物。
我敢保证,名列其上的生物,没有哪个会喜欢“浑身都是宝”的溢美之词。
甚至于,就连没有直接经济价值的动物,人们也要从功能性角度,区分它是不是益虫/益鸟。
如果不幸被打入“害虫”之类的另册,这些生物给青少年的第一观感就好不了,轻辄成为中小学生接触大自然时顺便 “踩一脚”的受气包,重辄成为被号召铲除的“四害”——偷吃粮食的麻雀、传播疾病的啮齿类动物,小日子过得相当艰难。
实事求是地说,这种功利主义的动物观是存在客观土壤的:要不是上个世纪科技大爆炸,生存永远都是人类必须直面的严峻问题,“以人为本”是很自然的观念。
罗翔曾在解释《刑法》时说到:
我要是20天没吃饭了,见到熊猫就吃了它,犯不犯法?答案是不犯法。因为这叫紧急避险…熊猫是国宝,可我们是人,是无价之宝啊。
但随着工业文明的伟力,人类对动物的利用已经逐渐脱离了单纯的生存需要,进化成为一种商业行为。在此过程中,人类对动物的攫取呈几何级数递增。
以“顶级食材”金枪鱼为例,传统的捕捞方法是“一本钓”,即一人一船长杆海钓(Pole and Line)。由于金枪鱼体型巨大、又生活在深海,钓鱼过程往往相当紧张激烈。而这也是对鱼群影响最小的方式,在数千年里被环太平洋渔民广泛使用。
但从上世纪50年代起,工业捕捞迅速成为主流,并衍生出延绳钓、围网、拖网等分支。延绳钓船的主钓线可以在大洋中延伸近百公里,装置数千个钓饵;围网使用的是超长双翼网,一网兜下去,往往带上很多非目标鱼;至于贴近海底的拖网捕捞,所使用的拖网都在上千米以上,不但导致海洋生物资源的快速消耗,还对海洋生态构成不可逆的伤害。
纪录片《蓝鳍金枪鱼》就直观地表现了拖网作业中,珊瑚礁、底栖鱼类、虾蟹类、贝类被渔网捕获,然后当成垃圾废弃的全过程。
地中海,两艘围网渔船正在捕捞金枪鱼,1公里多长的渔网将鱼群团团围住
结果就是,在50年内,太平洋的金枪鱼产量从50万吨猛增到400万吨。但对应的是生物资源的灾难性下降。例如,早在2013年,作为极品食材的北太平洋蓝鳍金枪鱼数量锐减了96%——这种位于食物链顶端、几乎没有自然天敌的大型鱼类,与人类共存在数千年后,不到70年就接近功能性灭绝。
借助于技术手段的提升,人类在与动物的对抗中全面领先,这促使“动物保护”这一概念的出台,但随即就导致了新的动物伦理问题。
❷ 爱TA就要关起来?
上世纪90年代,博物学家威勒德·普赖斯的图书《哈尔罗杰历险记》被引入中国。作者塑造了两位勇敢机智的少年在全球探险、保护野生动物。他们最常干的事儿,就是追捕偷猎分子,以及接受知名动物园的委托生捕各种珍稀动物。
公正地说,融汇了科普性、趣味性、故事性的该系列图书是真的好看。但看完之后,总出现一个挥之不去的奇葩问题:
捕获动物卖给动物园的两兄弟,与捕获动物高价卖给个人收藏的偷猎分子,究竟有什么本质的不同?
必须承认,动物园从私人收藏演变为公共产品,从满足个人私欲变为向公众开放,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为了更好地保护动物、认识动物,最好的方法是把它们关进动物园”,这一上个世纪主流观点就真的理所当然吗?
对这个问题的深入认识与讨论,是动物园生物学得以蓬勃发展的肇始。这其中,海尼·赫迪格(Heini Hediger)是一个极为关键的人物。
赫迪格是一位瑞士生物学家,从1938年起,他先后担任瑞士伯尔尼、巴塞尔等市级动物园园长,长达35年的一线管理经验,让他不断反思人类与照料的野生动物之间的关系。赫迪格认为,有必要建立一门“关于动物园中所有生物”的学科,研究圈养的野生动物与饲养员、游客、园内植被甚至寄生虫之间的复杂关系。这就是大名鼎鼎的:
动物园生物学(Zoo Biology)。
这一学科的核心观点包括:
① 设立动物园的目的,是为了研究野生动物们在自然环境中的生活。动物园对动物提供照料,不只是为了让它们“活下去”,而是让它们像野外一样活下去。为此,赫迪格提出了“把笼舍视为领地”(changing cages into territories)的先进观念。
② 根据动物生活区域,动物园被划分为一格格的“资产”,被圈养的野生动物不是动物园的“俘虏”(captives),而是动物园的“资产所有者”(owners of property)。赫迪格认为,如果笼舍中包含动物们野外生活所需的重要元素,它们就会把所生活的笼舍区域视为资产(领土),并保卫这片领土。如此一来,即使动物们有机会逃脱,它们也会选择继续留在这里。
③ 动物园的四项主要功能是保护、研究、教育、娱乐,它们的重要性是逐级递减的。这是指导动物与人类关系的最基本原则。
赫迪格的这些理念,在实际操作中大放异彩。例如,伯尔尼动物园内设计的猫科动物笼舍,就包括了紧急遮蔽处、舔盐处、模拟的野生水源地等。有趣的是,哪怕笼舍区域的实际面积并不大,但这些凶猛的猫科动物却以尿液等信息素方式标记领地,并保持定期巡视。在很大程度上,它们还保留着不少野外习俗,并怡然自乐。
但是,赫迪格并未解决一个更重要的问题:
被圈养的野生动物,还能不能适应野外生活?
这个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决定了动物园究竟只是野生动物的“庇护所”,还是能够充当野生动物保护的“中继站”。
长期以来,人类对野生动物存在着一种主观的理念:
由人工养大的大型动物会丧失部分“野性”,放归野外后再也不会被同类所接受。此外,由于没有亲生父母的培育,它们无法获得充分的生存与捕食技巧,只能在兽栏、动物园中度过一生。
上世纪60年代起,有四位杰出的女性生物学家通过实践,为扭转这一陈旧观念作出了卓著贡献,也为动物行为学(Animal Ethology)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她们分别是研究黑猩猩的珍妮·古道尔、研究大猩猩的戴安·弗西、研究红毛猩猩的贝鲁特·高迪卡斯,以及中国人最熟悉的:
乔伊·亚当森(Joy Adamson)。
❸ 生而自由!
上世纪80年代起,小学语文教材中节选了乔伊·亚当森文学作品《野生的爱尔莎》中的某些段落,形成了《小狮子爱尔莎》的名篇。
文章开头是这样的:
狮子爱尔莎出生才两三天,它的妈妈就死了。我从岩石缝里把它抱出来,抚摸它,喂它奶粉和用鱼肝油、葡萄糖配成的饮料。不久,它那蒙着蓝薄膜的小眼睛睁开了,那水汪汪的眼珠滴溜溜地转。
五个月后,它长大了,很强壮。它一刻也离不开我,晚上也和我一起睡。半夜里,它常常用粗糙的舌头舔我的脸,把我舔醒…
话说,我第一次看到这篇课文的时候,第一时间是在琢磨:
这小狮子生活不错啊,居然天天吃奶粉和鱼肝油…
直到十多年后完整地读过原著,我才发现这是一个曲折的故事。
一方面,小狮子爱尔莎出生几天就被作者领养,其实是一个偶然发生的悲剧。1956年,奥地利博物学家、作家乔伊·亚当森与丈夫乔治·亚当森在非洲肯尼亚研究狮子时,有一头野生雄狮袭击了当地居民。按照当地习惯,为了避免 “固态萌发”,杀人狮必须予以捕杀。乔治在猎杀这头狮子的过程中,惊扰到了另一头母狮。被误会的母狮为了保护三个幼崽,主动攻击乔治且被射杀。
不得已之下,这三只尚在吃奶的小狮子被带回了营地。最终,亚当森把两头更健壮的狮子交给动物园,留下了最羸弱的一只,并命名为爱尔莎。
另一方面,爱尔莎能过上“牛奶 鱼肝油”的幸福生活,并不是因为非洲物资供应极大丰富,也不是因为亚当森夫妇财大气粗,而是乔伊·亚当森为之倾注了强烈的个人情感。亚当森夫妇在非洲结识,婚后十多年间,乔伊·亚当森经历了三次流产,导致终身无法生育。因此,她是以抚育子女的心情对待爱尔莎的。
这种超自然关系获得了非同寻常的情感回报。爱尔莎换牙的时候,会张大嘴巴让乔伊检查即将脱落的乳牙;被训斥的时候,爱尔莎会可怜巴巴地吮吸乔伊的大拇指,请求原谅;当被犀牛突袭的时候,爱尔莎会主动冲出来吓跑对方…当然,令乔伊印象最深刻的是:
旱季来临后,最喜欢枕着百无聊赖的爱尔莎看书,感受午后的恬静与全身心的放松。
正是因为这份人类与狮子之间的纯真关系,让乔伊·亚当森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策:
两年后,当爱尔莎成长为一头将近40公斤的猛兽时,亚当森夫妇不准备将它送到动物园,而是培育它的野外生存技巧,放归大自然。
这个大胆的想法遭到了主流动物学家的反对与嘲笑,因为人们认为,从小由人抚养的爱尔莎,既没有捕杀猎物的本能,还沾染了人类的气息,必然遭到狮群的排斥。
亚当森夫妇用了超过一年的时间,耐心地为爱尔莎回归进行大量工作。例如文中叙述:
我把打得半死的羚羊抛到它跟前,让它去咬死剖开,慢慢地,它会自己捕获一些食物了。过了些日子,我把它悄悄的放进狮子生活资源丰富的地区,并且悄悄的离开它。有好几次,它都饿着肚子回来了。我又高兴又难过地接待了它,就像我嫁出去的女儿遇到不幸回到家里来一样。过了几天,我又把它送回大自然。它走后,我又十分想念它,特别是暴风雪的夜晚,我整夜想着它,不知它怎么样了。
幸运的是,爱尔莎最终不但恢复了野性,成功地融入狮群生活,而且在产崽后还回来探望亚当森夫妇。它以事实证明:
经过周密的训练,圈养的动物完全有可能回归野外。理论上,动物园及研究者完全可以把人工繁殖的珍稀动物送回大自然。
正是在这个理论的指导下,很多动物园还兼任了野生动物繁衍与放归的中心机构,为动物保护作出了新的贡献。
值得注意的是,乔伊·亚当逊不仅是保护野生动物的专家、探险家,同时还是一位出色的画家与作家,她把这段亲身经历写成了动物纪实作品。自1960年出版以来,该书被译成30多种文字,畅销全球,并被改编为电视、电影。例如BBC拍摄的纪录片《生而自由:爱尔莎传奇》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即使从文学性角度,《野生的爱尔莎》也有极强的叙事性与画面感。例如初为人母的爱尔莎首次“回娘家”时,它不断驱赶着面露怯相的三只小狮子亲近亚当森夫妇。当放下戒心的小狮子们叼着盘子与食物,调皮地站在树上时,爱尔莎自己却傲娇地睡在营地,大剌剌让乔伊赶蚊子、梳鬃毛…
可见牛人就是牛人,如果乔伊生活在今天,光凭着这么杰出的文笔,搭配她细腻的插画风格,成为时尚博主的胜算就很大。
当然,和近乎完美童话的课文节选相比,爱尔莎回归自然的实际过程曲折得多。
课文中语焉不详地提到:
有一次,它回来了,发着高烧。我一步也不离开它,它总是用两只爪子轻轻地抱着我的脖子入睡。我给它验血、吃药,和它睡在一起。我自己也忘记了我是个人、爱尔莎是只狮子了。它渐渐恢复了健康,可是我舍不得丢开它。又一想,它总是要回到兽类中去的,我才决心离开它。
爱尔莎为什么发烧?这当然不是气温骤变导致的感冒。狮子是一种严格的群居动物,爱尔莎融入种群的过程中,被群狮不断驱赶、冲突,伤痕累累的爱尔莎不得不寻求亚当森夫妇的帮助,避免伤口发炎。所以才会有乔伊给它“验血、吃药”的描述。而母性大盛的乔伊忘情地陪伴着爱尔莎,并冲动地要求丈夫乔治前去射杀让爱尔莎吃大亏的一头母狮——当然,这个要求被理性的乔治拒绝了。
在回归荒野仅仅两年以后,爱尔莎因病去世。死前它以惊人的毅力回到了亚当森营地,倒毙于大门前。最终,它并被安葬于营地旁的大树下。
爱尔莎的墓碑,它的传奇一生只有短短5年
爱尔莎去世前后,正是非洲“人口爆炸”特殊时期,人狮争地非常激烈。当地居民无法忍受大片土地被开辟为狮群保护区,也难以接受狮群对家畜甚至人类的袭击,当地居民与狮群(甚至动物保护者)多次发生冲突。爱尔莎的一只幼崽,就因为对人类产生了较为亲密关系,反被当地居民诱杀。
这一连串的悲剧,让亚当森夫妇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了非洲狮的保护工作当中。
1980年1月,69岁的乔伊·亚当森被她的一名雇员谋杀,她的骨灰被洒在爱尔莎的墓地上。
1989年8月,83岁的亚当森在野生动物保护区中救助游客,被偷猎者枪杀。
数十年过去了,他们的名字逐渐少有人知,但他们的功勋永世长存。
❹ 萌即正义?
心理学家认为,具有婴儿面部特征的动物,很容易使人类产生“可爱”的感觉,并产生主动呵护、照顾的意愿。例如下列图片中,左边的图像就更加的“萌”,更容易让人产生好感。
因此,在动物保护的过程中,人们对婴儿特征的动物(如猫科动物)的热情是相当高的。这可能与猫科动物的“萌化”属性有关:
大多数动物在长大的过程中,会不断地失去幼年的特征,而猫科动物却几乎完全继承“婴儿图式”,例如硕大的眼睛、小巧而上翘的嘴巴、浑圆饱满的颅骨…
这种基因层面的偏爱,往往导致“萌即正义”的动物保护逻辑。
有人可能会辩解,长得很萌的野生动物更容易被人接受,拿来做宣传的效果加倍,在同样的投入下可以引发更多人关注、思索。这不是挺好的嘛?例如,1961年世界自然基金会在瑞士成立时,几乎与中国没有任何官方联系,但并不妨碍创始人以大熊猫作为会徽。事实表明,在全球范围内,圆滚滚的熊猫LOGO足以克服语言上的障碍与认知上的偏见,实现多赢。
然鹅,“萌”是一种主观判断,物种保护需要更多理性。
首先,萌化野生动物的结果,很可能引发非法捕猎与非法贸易,给动物带来灾难性后果。十多年前,日本曾流行过“猫头鹰咖啡馆”,来自全球各地不同品种的猫头鹰被一字排开,拴在一条长杆上,供人观赏、抚摸、拍照,商家的口号是“治愈人心的世外桃源”。
但猫头鹰是典型的夜行动物,过亮的光线刺激着它们的大眼睛,嘈杂的环境折磨着它们的敏锐听觉,人类的抚摸让它们如临大敌…各种紧张性刺激引起了猫头鹰个体的应激反应——它们疯狂地眨眼睛,却反而被人类解读为:
哇塞,好卡哇伊…
说起应激,海洋馆的海豚有话要说。它们天然上扬的嘴角曲线,让人误以为海豚喜欢表演,喜欢和人类接触。但事实上,海豚在因病去世、在被猎杀的时候,嘴角的弧度也是这样的…
海豚:洒家天生这模样,奈何人类要加戏
更严峻的事实是,从猎捕、驯训到展出,每一个被人类近距离接触的野生动物背后,伴随着大量个体的淘汰与死亡。日本学者估计,每只在咖啡馆中获得展出机会的猫头鹰背后,大约有九只个体因此而死亡。
其次,与爱情“物化”类似,动物“萌化”的结果,往往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动物本身,而不是它们栖息地的综合保护。例如在印度,由于历史、宗教原因,对老虎的保护做得非常好。但老虎数量的激增,导致了以草为食的大型有蹄类动物衰减、以树叶为食的小型有蹄类动物泛滥。最终,印度老虎保护区内的森林出现了严重退化。
印度南部Bhadra保护区内的小老虎,背景森林卖相不佳
再次,对保护动物的萌化,将导致严重的资源分配失衡。在现阶段,能够吸引到的动保资源是相对有限的,根据热度区分性地保护,必然导致某些种群的衰落。例如,熊猫、雪豹、兔狲因为超高人气而获得了大量的人力、资金倾斜,比它们更濒危的物种(如山鹧鸪、云豹、荒漠猫)却乏人问津。
雪豹与云豹:颜值有差距,受欢迎程度大不同
因此,我们关心野生动物,重点并不是在乎某个个体长得好看、可爱,而应当关注它的种群、它的栖息地,以及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我们保护的不是某个动物或某种动物,而在于保护区域生态环境的完整性。
1942年,赫迪格出版的《圈养野生动物》中,未卜先知地强调:
人类必须放弃对野生动物的拟人化想象,多从动物的角度看问题、预见它们的需求。
❺ 野性的呼唤
从工业革命后博物学家热衷的私人藏品,到研究保护与科普教育并举的公众动物园,再到动物情绪、社交的深入研究,以及人与动物关系的进一步思索…人类对野生动物与大自然的认知,是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即使是动物学家,也有着时代的局限性,更遑论普罗大众了。但是,动物保护的两条主线应当是清晰的:一方面是反对社会达尔文主义,即根据有用性观点,区分种族与种群的优劣;另一方面则是反对拟人化的动物视角,即把人类的审美与价值判断强加于动物。
人类对于动物的喜爱,也许是一种天性;但它应当是保护动物的起点,而不是目的甚至终点。这个观念应当成为科普常识的一部分,成为大家对子女言传身教的一部分——虽然从理论上,改变大众的认知是困难的,但它应当从小做起,从身边做起。
前段时间,狲思邈的意外辞世让西宁野生动物园上了热搜。但很少有人知道,西野不只是“最穷”的动物园,它有另外一块牌子:
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
西野承担着青海省野生动物救护的职能,也是青藏高原特有野生动物的重要繁育基地。这里有国内饲养史上最长寿的雪豹,也有中国人工繁育的第一只秃鹫、第一只兔狲。
而真正体现西野精神的,是救助动物的放归状态。
2021年4月,一只在牧民家偷羊的猞猁幼崽被当场擒获,扭送至西宁野生动物园。当时,这只出生仅11月的猞猁状态很差,它右眼失明,体型消瘦(体重仅有12公斤)。经过一年的救助,恢复元气的猞猁被放归野外。
一段时间后,为了确认猞猁的生存状况,西野工作人员开车进行野外调查,并在确认无虞后悄悄离开。但随后观察这只猞猁的行动轨迹,研究者发现,它竟然悄悄跟着车跑下了山,站在山梁上目送着汽车的离开。
更直观的影像资料来自雪豹凌蛰。
2021年3月5日,人们发现了一只血钙偏低、且有轻微脑震荡迹象的雪豹,并把它送往西野紧急救助。在精心照料下,这只雪豹恢复了健康,并通过了评估,予以放归大自然。
从救护笼放出来以后,雪豹凌蛰小心翼翼地四下探望,在山谷转悠了一圈,慢悠悠地走了约1公里…突然,它猛地停下脚步,回头看了看工作人员,然后加速起跑,奔向远处的雪山和草甸。
现场抓拍的照片,清晰地表现出雪豹与人类的互动关系——这复杂的回眸一望,包含了感激、疑惑、踌躇,以及骨子里对自由的向往。
万物生而自由,对人类而言如此,对野生动物同样如此。这个蓝色的星球不仅仅属于人类,也属于所有的生命。如果野生动物能开口说话,它们最想说的可能是:
我愿意做一个孤行者,如果这是生命的真正意义。
更多内容请访问公众号将军箭(jiangjunjian31)。左走天堂,右走金盆,弓开弦断 一往无前。本号关注财经与民生,虽是自娱自乐,仍求立足干货!欢迎关注,欢迎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