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省钱的小妙招(日本最强省钱女孩)
日本省钱的小妙招(日本最强省钱女孩)增加被动收入坚持9年后,小姐姐27岁这年购入了人生目标中的第一套房子。一共三间房,自己住一间,另外两间出租。小姐姐靠省钱开挂的人生并没有结束。节目组四年后再次参访,她在31岁时,买下了人生第二栋楼,有四个单间,继续出租。又过了两年,小姐姐33岁这一年,买下了第三栋楼。并且她的猫咪咖啡馆也开张了,地点正是她购入的第三栋楼的一层。她辞去了原来的工作,专心做她的店长,三栋楼的租金足以维持自己生活和猫咪咖啡馆的营业,还可以收养许多流浪猫,小姐姐不仅实现了提前退休的目标,“躺赚”经济自由,并且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注重储蓄进入房地产公司工作后,小姐姐更是将大量的收入存起来,少量的钱用来生活开销。小姐姐是个行动派,说干就干。从18岁开始,就以超强的自制力和耐力开始了自己省钱买楼实现人生理想之路。具体怎么做的呢?坚持记账小姐姐记起账来真是事无巨细,甚至小到1日元(人民币6分钱)这样的账目都记得清清楚楚。缩减
阅读前请点击“关注”,每天2篇职场干货,陪你成长哦。作者|进思敏行 写作课第22期学员
编辑|向日葵
最近,日本“最强省钱女孩”,今年33岁名叫咲(读音xiao)的小姐姐,凭借超强省钱事迹登上了热搜,一度“刷爆”了网路。
这位小姐姐从18岁时,就立下了伟大的人生理想,34岁前买下三栋楼,然后退休;35岁开一家猫主题咖啡馆。
小姐姐是个行动派,说干就干。从18岁开始,就以超强的自制力和耐力开始了自己省钱买楼实现人生理想之路。具体怎么做的呢?
坚持记账小姐姐记起账来真是事无巨细,甚至小到1日元(人民币6分钱)这样的账目都记得清清楚楚。
缩减开支开展全方位的衣食住行上的节约,购买打折食材,每天伙食费控制在200日元(人民币12元)以内,使用二手衣服和物品等。
注重储蓄进入房地产公司工作后,小姐姐更是将大量的收入存起来,少量的钱用来生活开销。
增加被动收入坚持9年后,小姐姐27岁这年购入了人生目标中的第一套房子。一共三间房,自己住一间,另外两间出租。小姐姐靠省钱开挂的人生并没有结束。节目组四年后再次参访,她在31岁时,买下了人生第二栋楼,有四个单间,继续出租。又过了两年,小姐姐33岁这一年,买下了第三栋楼。并且她的猫咪咖啡馆也开张了,地点正是她购入的第三栋楼的一层。她辞去了原来的工作,专心做她的店长,三栋楼的租金足以维持自己生活和猫咪咖啡馆的营业,还可以收养许多流浪猫,小姐姐不仅实现了提前退休的目标,“躺赚”经济自由,并且做着自己喜欢的事。
小姐姐的事迹刷爆网路,评论也特别多元化,否定的一方观点如下:
有人吐槽,日本物价高,工资水平也高,但是人家房价低啊,也难怪小姐姐能买三栋,就是这种房价,你在北上广深试试,绝对买不来。
有人质疑,这么在伙食上节省,吃坏了身体怎么办?营养补充不足,没个好身体,怎么持续工作、持续省钱,到最后难保不落个有命攒钱没命花钱的下场。
有人否定,人生活到这般苦行僧,从不交际、从不打扮、从不出门旅行,房子是买了,可是多少年的青春就这么浪费掉了,一点儿人生乐趣都没有。
与很多否定观点不同,我很想用“成长思维”解读一下这件事。
我认为的成长思维,简单来说就两点:
1、对自己的经历,及时复盘思考;
2、对别人的经历,批判地借鉴。
看别人做成的事,要看他人所处的环境、人脉等客观原因,也要看他人的价值观和方法论等主观因素,必须两面都要关注。光看客观,不看主观,你会更多去关注别人成事的条件,而不关注他人的主观努力。同样,光看主观,不看客观,不是不接自己的地气,就是理论联系不了实际,很容易成为毒鸡汤。
成长思维是建立在这种全面认识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情况,制定行动策略的一种思路。我并不认为这位小姐姐的模式,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成功复制。但是从成长思维方面看,我觉得值得借鉴的地方还是挺多的,不仅仅是省钱。
小姐姐18岁的时候就定下了自己人生目标:34岁存钱买下三栋楼。35岁退休,开一家猫咪咖啡馆。
这种目标,比起很多18岁时立下我要当科学家、我要当作家等,要具体可量化得多。定下了和时间有关的具体目标,也增加了对执行的指导意义。
这个目标,小姐姐应该是分析过可行性的,其实买下三栋楼是一种手段,其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财务自由,做自己想做的事。为什么说这个目标是可行的?小姐姐将兴趣、方法、长期、短期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都想到了,这个目标是非常有质量的。
比起小姐姐这种导向很强的目标管理,很多人就过得有点浑浑噩噩。
《奇葩说》有位学霸,有清华大学法律本科、金融硕士、新闻传播博士的三项闪亮学历,却问三位导师自己毕业后该找个什么样的工作,被导师高晓松直接怒怼,一个名校生,对国家、对社会没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反而纠结于找工作,如此小的格局有失名校生的身份,愧对名校十几年的教育。
其实我听过这个学霸自己的叙述,不说他格局高低,他学什么完全是道听途说、自我感觉,自己对自己人生的设计,目标导向做得太粗浅。他自己想干什么,想过什么样的生活,他没有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深入思考。
不可否认他很努力,也很有实力,但是他只是用通过学习取得学历这种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他思考人生方面的战略懒惰。所以即使他有这么多知识和学历背书,依然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才会去问别人。
不要说别人,我们很多人都是如此,线上线下的班报了很多,但是具体收获又有哪些呢?不过寥寥。没有目标导向的努力,充其量只是一种心理安慰,并不能帮助你真的实现人生跨越。
所以,选目标是非常重要的,越早越好,越贴近自己的心灵和客观实际越好。
小姐姐做好了人生具体的目标导向后,她分步执行起来是分外有动力而严格的。我们也在整个报道过程中发现,她购买第一栋、第二栋、第三栋楼的时间间隔越来越短。第一栋原始积累,她用了9年,第二栋用了4年,第三栋只用了2年。
这极度省钱的15年,小姐姐的人生有远大目标,但小姐姐最好的青春年华过得实在寒酸。穿二手衣服,用二手家具,买打折食材,吃最便宜的饭菜,闲来无事最大的娱乐竟然是看房产广告,她这样的人生,在很多有消费主义和女利主义思想的现代人看来,简直像没活过一般。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过度消费的享受型人生。很多人月薪3000报90000的健身班;网络借贷以贷养贷形成巨大的财务漏洞;明明可以务实、靠谱过一生,却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在如今商业社会、消费刺激的大环境下,并不是个例。这样及时行乐、后患无穷的人生真的幸福快乐吗?
历史上这样挥霍不知节制的人有很多,茨威格《断头女王》中的玛丽,是奥地利公主,14岁成为法国的太子妃,18岁成为法国王后,却因为挥霍无度使得国家债台高筑,最后被革命者送上断头台。
这样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令作家茨威格分外感慨,认为人不要觉得自己可以轻易取得什么,生活中的一切都是需要你付出努力和代价的,就算你能轻易取得什么生活中的馈赠,最终也要付出代价。
所以,靠谱的生活,其实是在目标引导下的突出重点、适当减欲。
除了人可支配的金钱有限,人的意志力也是有限的。就像手机电量一样,用了就会少一些,所以当你有重要事项的时候,最好不要把电量浪费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
所以准备考证的时候,不要同时戒烟,准备为一个重要目标努力的时候,其他事情要适当让步。当然每个人哪件事重要的标准不同,只要你的选择是来自你本心,你可以为之坚持,并承担后果,你的人生自然会越发靠谱。
小姐姐省钱报道中还有一个细节,她选择的公司是一间房地产公司。是不是很耐人寻味?想买房,自己进入到这个行业,里面的优势和便利可想而知。并且她也足够勤奋,因为执着于自己的目标,把看房产信息当成日常的娱乐,她怎么可能不成为这方面的专家呢?想来她买的三栋房子,既有基于专业的优势又有自身努力的成果,一定是地段、房型、性价比都超高。
如果想实现目标,就要站在离实现目标更近的地方。这样可以为目标积累足够多的经验值,既有前人前辈可借鉴,又有自身学习提升的空间,无疑是非常好的一个点。
想开一家小超市,不如先去超市打工,熟悉期间运作模式和损益点。想做新媒体,不如先从时间和精力投入开始,日拱一卒,积累经验。
有一位小哥哥,看着别人网上卖羽绒服生意,他也跟着做。初期赚了一笔,他开始盲目扩张,借钱买了很多,不想翌年的冬天是个暖冬,一仓库的羽绒服根本卖不掉,他赔了一大笔,还欠了一屁股债。他重新开始打工赚钱,并总结经验教训,伺机东山再起。
他重新开始干自己的装修材质销售。这期间,他发现指纹锁这个行业有很大的利润空间。但是他没有贸贸然大批进入,还是一步一步接近,先调研、做数据,再分析,看优势和难点。
他先进入一家代理这种锁的公司做一线销售。他认为难点是客户对这种锁的认可度。经过反复调查研究,他想到了先试用三个月,不想用了免费更换的策略。当客户习惯了不用拿钥匙也能开门的便利后,基本上都不想再更换。这时,他才自己全方位代理、销售,全面铺开了自己第二次创业,还清了借款,也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看到的是失败和复盘,以及行动的改进。但是一直站在销售第一线,一直站在离实现目标最近的地方,做好准备,机会总会到来。
日本小姐姐目标明确,计划得当,落实到位,这样的人生在外人看来是苦行僧,在我看来是先苦后甜,靠谱在其中。用这种思路干工作,过生活,估计都会有所成。我也希望大家都看到别人故事中我们可以吸收借鉴的地方,不为完全复制他人,只为逐步成长自我。
关山飞渡,只需一步一步!
作者简介:进思敏行,职场妈妈,文艺女神经,爱说爱思考。 为度过认真而丰富的人生,不断努力成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