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朱熹春日偶作三首(宋代朱熹偶题三首古诗欣赏及解析)

朱熹春日偶作三首(宋代朱熹偶题三首古诗欣赏及解析)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来。幅巾:古代文士用绢一幅束发,成为幅巾,为一种表示儒雅的装束。崔嵬:山高大不平,这里指山。偶题三首注释:门外青山翠紫堆,幅巾终日面崔嵬(wéi)。门外的青山上草木一团团的绿紫相间,高耸的山峰终日云遮雾绕像戴着头巾。

朱熹春日偶作三首(宋代朱熹偶题三首古诗欣赏及解析)(1)

创作背景:

此诗大约作于乾道、淳熙年间。朱熹的诗歌,往往从闲适的生活中悟出做人治学的道理。《偶题三首》正是此类的诗篇。

朱熹简介: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偶题三首注释:

门外青山翠紫堆,幅巾终日面崔嵬(wéi)。

门外的青山上草木一团团的绿紫相间,高耸的山峰终日云遮雾绕像戴着头巾。

幅巾:古代文士用绢一幅束发,成为幅巾,为一种表示儒雅的装束。崔嵬:山高大不平,这里指山。

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来。

人们只知道雨是从云的缝隙里落下,不知道云哪里来的。

不道:犹不知。底处:何处。

擘(bò)开苍峡吼奔雷,万斛飞泉涌出来。

冲破峡谷若雷霆在滚动,无数的瀑布喷涌而出。

擘开:冲开。

断梗枯槎无泊处,一川寒碧自萦(yíng)回。

断枝枯草没有可以停泊的地方,只好随着寒冷的碧水独自流浪。

断梗枯槎:残枝枯叶。

步随流水觅溪源,行到源头却惘(wǎng)然。

随着流水想找到溪流的源头,到了溪流的出水处却迷惑了。

萦回:徘徊荡漾。

始信真源行不到,倚筇(qióng)随处弄潺湲。

才相信真的源头是找不到的,还是柱着手杖欣赏随遇的潺潺美泉吧。

筇:竹名,宜制杖,故又用指手杖。

朱熹的主要作品有:

观书有感(其一)、春日、观书有感(其二)、训学斋规(节选)、水口行舟二首、司马光好学、劝学诗 / 偶成、奉酬九日东峰道人溥公见赠之作、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奉同张敬夫城南二十咏、读书要三到、百丈山记、偶题三首、寄题宜春使君定叟张兄隐斋、次韵择之将近丰城有作、风雪未已决策登山用敬夫春风楼韵、训蒙绝句 良知、夜宿洪亭长家、敬简堂分韵得月字、石子重兄示诗留别次韵为谢三首 其一、温泉、短句奉迎 其二、小盈道中、南乡子·落日照楼船、伯谏和诗云邪色哇声方漫漫 其二、伯谏和诗云邪色哇声方漫漫、次韵择之听话、困学二首 其一、五禽言和王仲衡尚书 其五等。

《偶题三首》由[小孩子点读]APP - 小学家庭辅导专家,独家原创整理并发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