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金叹与崔英道恩怨(瞧这三个老人抿笑同框)

金叹与崔英道恩怨(瞧这三个老人抿笑同框)我是@夫子聊事。聊天下奇闻轶事。敬请关注点赞支持。#我上头条##历史那些事#右边这人是熊秉坤(1885—1969),湖北江夏人。早年经商,后从军投鄂军第八镇第八营当兵,加入“共进会”,任该营总代表,秘密发展会员200余人。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中,熊秉坤率工程兵首先发难,史称“辛亥首义”。熊秉坤率革命军经过一夜的鏖战,攻克了清政府在湖广的最高统治机关--湖广总署,占领了武昌城。11日清晨,革命军旗帜高高飘扬在白云黄鹤的上空,标志着起义成功。熊秉坤被称有“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的熊秉坤”之誉。1961年,辛亥革命50周年,溥仪、鹿钟麟、熊秉坤作为全国纪念会的辛亥革命志士代表,参加了北京盛典。宴会上,溥仪表露出想见鹿钟麟、熊秉坤一面,周恩来总理获悉后,欣然同意,指示有关部门作出安排,“末代皇帝”来到鹿钟麟、熊秉坤面前,高举酒杯说:“辛亥革命,你们推翻了封建统治,打倒了我这个当年还是小孩子的

金叹与崔英道恩怨(瞧这三个老人抿笑同框)(1)

这是一张定格在上个世纪60年代的照片。

照片上的三个主人公都有着非凡的历史背景,有趣的是二对一,边上两个人曾是中间这人的冤家对头,中间这人曾是皇帝,边上一个是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的人,辛亥革命推翻了皇朝帝制,另一个是直接将末代皇帝驱逐出紫禁城皇宫。

先说说中间这人吧。这人是溥仪,全名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清朝末代皇帝,称宣统帝。1908年三岁的溥仪登基皇位。由于幼年不懂世故,登基时还闹出了笑话。传说,皇帝登基有一套繁琐的礼仪程序,这三岁的幼年娃娃溥仪哪受得了那番折腾,坐在龙椅上总是哭个不停,嚷嚷着“要回家,要回家!”这时‘溥仪的父亲只好跪在“皇帝”面前,双手按着溥仪,不停地说“别闹,别闹,快完了,快完了。”这一句快完了,还真把个清朝在·溥仪手里给弄完了,被后人戏称“一语成谶”。

金叹与崔英道恩怨(瞧这三个老人抿笑同框)(2)

左边的这人是鹿钟麟(1884年—1966年),河北省定州市北鹿庄人。1924年11月5日,任京畿卫戍总司令时,发动“北京政变”,带领几十名军警进入神武门,执行“逼宫”命令,将中国末代皇帝溥仪驱逐出宫,废为平民。鹿钟麟护送溥仪来到位于后海甘石桥的醇王府邸,执枪问溥仪:“从今以后,你是称皇帝,还是以平民自居?如果愿作普通人民,则我等军人对你自有保护之责任,如你仍称皇帝,那我们民国不容皇帝存在,我只能枪毙你!”此时的溥仪哪经得住这般威慑,只有战战兢兢地说,自己愿为中华民国之一分子。

金叹与崔英道恩怨(瞧这三个老人抿笑同框)(3)

右边这人是熊秉坤(1885—1969),湖北江夏人。早年经商,后从军投鄂军第八镇第八营当兵,加入“共进会”,任该营总代表,秘密发展会员200余人。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中,熊秉坤率工程兵首先发难,史称“辛亥首义”。熊秉坤率革命军经过一夜的鏖战,攻克了清政府在湖广的最高统治机关--湖广总署,占领了武昌城。11日清晨,革命军旗帜高高飘扬在白云黄鹤的上空,标志着起义成功。熊秉坤被称有“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的熊秉坤”之誉。

金叹与崔英道恩怨(瞧这三个老人抿笑同框)(4)

1961年,辛亥革命50周年,溥仪、鹿钟麟、熊秉坤作为全国纪念会的辛亥革命志士代表,参加了北京盛典。宴会上,溥仪表露出想见鹿钟麟、熊秉坤一面,周恩来总理获悉后,欣然同意,指示有关部门作出安排,“末代皇帝”来到鹿钟麟、熊秉坤面前,高举酒杯说:“辛亥革命,你们推翻了封建统治,打倒了我这个当年还是小孩子的皇帝,让我能顺应历史潮流,改造为新人。为表达谢意,容我敬你一杯。”熊秉坤、鹿钟麟两人谦逊地回答道:“我们过去是夙敌,你是皇帝,我们是乱民;今天是共产党领导,冤家路宽,大家择善而从,成了朋友,都做了新人。新人做新事,让我们为国家昌盛,民族兴旺共同干杯。”

这一会见被摄影师的镜头精彩定格,见证了这次奇人奇事奇会的“三奇”会,被人们津津乐道的同时,也向人们揭示了一个事理:世上没有不能化解的冤仇。

我是@夫子聊事。聊天下奇闻轶事。敬请关注点赞支持。#我上头条##历史那些事#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