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如何重视品牌价值(如何提升品牌高度)
星巴克如何重视品牌价值(如何提升品牌高度)这句话道出了企业兴衰的规律,这同样适用于星巴克。在中国餐饮创新大会(2018冬季峰会 )上,外婆家吴国平说:供求关系变了,时代变了,再大的激情不如顺势而为。可不论外界怎样猜测,星巴克不为所动,凭借着其强大的运营能力,业绩正一步步回暖。它到底经历了什么,又采取了什么样的方法应对,我们又该从中学到什么?再大的激情不如顺势而为
“星巴克是现今世界最大、市值最高的连锁咖啡品牌,在咖啡界几乎拥有无可撼动的地位,为国内外很多餐企顶礼膜拜。
然而,在2018年,它有点水逆。
今年前3季度,星巴克在全球的销售额仅增长了1%,远低于往年增速,而且在最被看好的中国市场,它Q3的销售额更是同比下降了2%,为9年来第一次下滑,成为全球表现最差市场。
此后,业绩疲软、裁员危机等消息更是频频传来,市场普遍认为它陷入了“中年危机”。
可不论外界怎样猜测,星巴克不为所动,凭借着其强大的运营能力,业绩正一步步回暖。
它到底经历了什么,又采取了什么样的方法应对,我们又该从中学到什么?
再大的激情不如顺势而为
在中国餐饮创新大会(2018冬季峰会 )上,外婆家吴国平说:供求关系变了,时代变了,再大的激情不如顺势而为。
这句话道出了企业兴衰的规律,这同样适用于星巴克。
据吴国平说,2018年是不一样的一年,跟过去有什么区别?
1978年到1998年,只要你有钱开店就赚钱。
1998年到2008年,一些餐饮(品牌)出来,(做餐饮)比过去要难一点。
2008年到2018年,我们所有的精力就是开店、开店、开店,这十年里的变化和机会是出乎我们想象的。
星巴克是从1998年开始进入我国市场的,那时候,整个大陆市场有品牌的餐饮店寥寥无几,咖啡界更是稀少,星巴克的闯入弥补了市场空白,顺势而为,很快扩张向了全国。
在1998年到2008年这10年间,星巴克在我国市场几乎难逢对手,继续一路“开疆辟土”,被国内很多餐企树立为榜样,那时的它从没有感受到危机。
直到2008年到2018年这10年,人们的收入水平显著提高,中产阶层数量不断扩大,供求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对高端餐饮的需求越来越旺,而这直接带动了餐饮高端市场的发展。
在巨大的市场面前,星巴克也终于迎来了竞争对手,除了同行瑞幸咖啡外,喜茶、奈雪的茶等高端茶饮也在稀释着市场份额。
中国品牌研究院食品饮料行业研究员朱丹蓬也认为,“互联网咖啡的崛起,正在不断蚕食整个星巴克的中国市场份额”。
在竞争者众多的情况下,星巴克的相对优势有了下滑。
比如,瑞幸咖啡虽然进入市场较晚,但是已成为中国咖啡连锁品牌中线下店铺数量第二多的品牌,仅次于星巴克。
竞争者已来,星巴克终于要“亮剑”了。
星巴克的攻守道
品牌基因不变,积极融入时代
深入中国市场多年,直到2018年,星巴克才真正感受到了本土品牌强大的竞争力。
在新的时代下,星巴克必须谋求改变了,然而它的改变并不是盲目跟风,而是有自己对消费升级的理解,在保持品牌基因不变的基础上,通过创新进行自我革新。
当外卖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时,星巴克并没有急着去做外卖,它怕外卖会影响产品品质。
然而不久,瑞幸咖啡靠外卖起家,成为了星巴克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星巴克意识到确实该做外卖了。
星巴克最终选择了和阿里合作,加入了饿了么外卖配送咖啡,以及与盒马鲜生打造“外送星厨”等。
借助阿里的技术优势和大数据积累,我们有理由相信,它们强强联合,无疑会给互联网 咖啡市场,特别是外卖咖啡市场,带来新一轮的竞争与变革。
有人吐槽在外卖领域,星巴克的产品无论是在质量上还是价格上都不占优势,不过,星巴克的重心确实不在外卖领域。
星巴克高层认为,外卖的红利正在逐渐稀释,消费升级的大势下,做好门店体验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你会发现星巴克的门店体验远远超出对手,因为这是它的“根”,是它的“本”,核心竞争力不能丢。
外婆家吴国平曾这样评价海底捞:海底捞为什么能脱颖而出?它2011年的时候就开始变革,我们在跟风做一些事情,它从来不跟风。
在这样的状态下,它开店不会没有人,只有在内部机构变革的基础上才有爆发力 。
其实,星巴克也一样,它不跟风,而是在理性判断市场的基础上,自己探索、自己创造。
比如,星巴克引领了“慢体验”的新趋势。
这种“慢”,不是体现在效率上,而是体现在顾客体验上,让顾客形成一种 “全沉浸式体验”。这考验的是品牌的综合竞争力。
在上海星巴克烘焙工坊,梦幻般的体验让消费者流连忘返。广阔的空间,没有一点拥挤感,空气中弥漫的咖啡的香气,让人身心愉悦。
其次,丰富的产品也让人爱不释手。
在这,你能品尝到各色各样的咖啡,能吃到各式糕点,也能买到丰富多彩的星巴克周边产品,从杯子到衣服,再到各种装饰物、居家用品。
丰富的体验令一些消费者着了迷,而这家体验店也因此成了星巴克全球销售额最高的门店。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与当下很流行的一店一景不同,星巴克烘焙工坊是一种概念店 标准店的新形式。
随着新餐饮的兴起,各餐饮店在门店装修、个性化设计等方面做足了功夫,短期内确实起到了引流效果,但是随着装修成本、房租、人力成本的增加,这种一店一景的模式陷入了困境。
星巴克的模式是在一座城市里只建立一家或几家餐厅树立品牌高度,标准店用来提供服务。业内专家认为,这种模式将会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参谋说
当下,整个餐饮行业正发生着剧烈变化,与其摸着石头过河,不如向行业内头部品牌学习,或可少走弯路。毫无疑问,星巴克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