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他是怎么成画家(著名画家齐白石的成功之路)
齐白石他是怎么成画家(著名画家齐白石的成功之路)齐白石的成功之路告诉我们:成功在于拼搏,不分年龄高低,高龄者也可取得成功。但成功必有支点,若无支点契机,则难成大功,虽则小有名气,但不足以成大气候也。故此 凡从事一项事业者 务须努力 即不成名 也有成功之喜。全心努力,也不枉到世上走一趟。 1953年文化部授予齐白石杰出的人民艺术家称号,后任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主席 10月,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一任理事会主席。1957年5月15日,担任北京中国画院名誉院长。5--6月间,齐作最后一幅作品《牡丹》。9月16日,在北京医院逝世。1963年,齐白石被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 几经周折,最后齐白石经友人介绍认识了陈师曾(近代著名美术家和教育家)、姚茫父(光绪进士),陈半丁(即陈年,画家)等人,齐与陈订交,拜之为师。而陈师曾的二弟则是大名鼎鼎的国学大师陈寅恪。陈师真看了齐白石的画作后,建议他自创风格,不必按现行北京仿古媚世的画风。齐白石听后欣然接受,
——著名画家齐白石的成功之路
著名国画大师齐白石60岁始取得人生的成功,因其画作在北京高价畅销而一举成名。但鲜有人知齐白石的成功却是经历了三次人生的转型升级。
齐白石大约从13至59岁这大半生时间,都在进行人生的拼搏与奋斗。13—26岁齐白石在做木工,后期开始接触画画。26-27岁时开始转型从事画画。1889年,齐白石拜胡沁园(清光绪监生1847一1914)和书画家陈少蕃(湖南湘潭人)为师学习书画,胡沁园精于诗、文、书画。他慧眼识英收齐白石为徒,授之翰墨。于是此后,齐白石开始转入画画这一行。这是他的第一次人生转型。但此后他的艺术之路并不平坦,其画虽好,但只能维持在养家糊口的水平。
1917年,齐白石5 4岁,为避土匪之扰赴北京。正赶上“张勋复辟”,匆匆去天津避难。局势稍定,复归北京,在琉璃厂南纸铺挂润格卖画。期间和老朋友樊樊山、夏午诒、郭葆生等往来甚密。是年冬,离京返湘,乡居一年后离开老家湖南到北京定居,1919年,与胡宝珠结婚。其时,齐白石已年高56岁,但当时只能租房子住。为了在北京站稳脚跟,齐白石唯有努力打拼。为了使画作好卖,他当时仿效北京的流行风格,仿古学清初八大山人,使作品冷峻中带有古意。当时北京整个画坛仿古之风甚盛,他的画作虽好,但并不能在画坛中显示亮色,加上缺少名头,作品问津者寥寥。有时卖出一二张,价格也只有一两块银元(相当于现在的三五百元),这种价位,当时在北京也只能维持在养家糊口的水平。
几经周折,最后齐白石经友人介绍认识了陈师曾(近代著名美术家和教育家)、姚茫父(光绪进士),陈半丁(即陈年,画家)等人,齐与陈订交,拜之为师。而陈师曾的二弟则是大名鼎鼎的国学大师陈寅恪。陈师真看了齐白石的画作后,建议他自创风格,不必按现行北京仿古媚世的画风。齐白石听后欣然接受,于是在创作中 变通画法,独辟蹊径,始创出红花墨叶一派。其画一反当时京城的古朴沉闷之气息,充满了乡野风趣的清新风格,结果面市后其画大受客户欢迎,售价逐升。自此陈、齐二人成为知已好友。这是齐白石的第二次艺术人生的转型和升级。
1922年,陈师曾将齐白石的画作卖到日本,推荐到巴黎。经过国外的镀金,齐白石的画作终于登上大雅之堂,其画价高升到120银元一尺。这是齐白石艺术的第三次转型,也是他人生的第三次转型。自此,齐白石开始跻身北京一流画家之列,其作品价格比初到北京时涨了一百倍。
1923年,年届60岁的齐白石,在以陈师真为代表的一批友人的帮助下,齐白石终于摆脱了生活拮据的困境,开始有了更好的创作条件。同年,京剧大师梅兰芳拜他为师,学习国画,梅兰芳影响力堪比天后王菲。由此,市场也刮起了追捧齐白石老人的风潮。这一转变使他的画作由买方市场变成了登门求购的卖方市场。自此,齐白石一举成为中国画坛的名画家而饮誉海内外。
1953年文化部授予齐白石杰出的人民艺术家称号,后任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主席 10月,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一任理事会主席。1957年5月15日,担任北京中国画院名誉院长。5--6月间,齐作最后一幅作品《牡丹》。9月16日,在北京医院逝世。1963年,齐白石被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
齐白石的成功之路告诉我们:成功在于拼搏,不分年龄高低,高龄者也可取得成功。但成功必有支点,若无支点契机,则难成大功,虽则小有名气,但不足以成大气候也。故此 凡从事一项事业者 务须努力 即不成名 也有成功之喜。全心努力,也不枉到世上走一趟。
(原创作者:柯博元2022年8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