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东晋忠臣良将排名(屡次平定叛乱匡扶社稷)

东晋忠臣良将排名(屡次平定叛乱匡扶社稷)陶侃(259年~334年)做为东晋初年唯一久居朝外却又对朝局产生过举足轻重影响作用的将领(王敦是琅琊王氏人物),其出身明显不同于其他士族大臣,陶侃生于公元259年的孙吴,吴国被灭亡之后家族逐渐没落,西晋时期陶侃从低层官员做起逐步得到当时荆州刺史刘弘的赏识,东晋初年陶侃通过一系列平叛战功逐步成为镇守地方的高级将帅,然而陶侃的军功让王敦非常嫉妒,王敦将其排挤到了广州。2.征西大将军、荆州刺史、长沙郡公陶侃一、骠骑大将军、录尚书事、扬州刺史、始兴郡公王导王导(276年~339年)是琅琊郡临沂县(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东晋开国元勋,琅琊王氏的代表人物。王导出身琅琊王氏,早年便与琅玡王司马睿(晋元帝)素有来往,后建议其移镇建邺,又为他联络南方士族,安抚南渡北方士族。东晋建立后,先拜骠骑大将军、又进位侍中、司空、假节、录尚书事,领中书监成为朝廷第一臣。他与其从兄王敦一内一外,形成“王与马,共天下”的格局

公元317年,匈奴人刘渊建立的汉(汉赵、前赵)军攻破长安,晋闵帝司马邺投降,西晋灭亡。整个北中国陷入大混乱。而此时由北方南下镇守江东的琅琊王司马睿在南迁的北方士族集团拥护下称帝于建康,史称东晋。

东晋忠臣良将排名(屡次平定叛乱匡扶社稷)(1)

东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特别的王朝,世家大族与皇族司马氏联合执政的东晋被后世称为“王与马共天下”,这里的王即指当时南迁的士族代表琅琊王氏,马即是以司马睿为代表的皇族司马氏。然而在东晋初年混乱不堪的政治斗争中,却涌现除了很多左右建康朝局的人物。在317年至337年东晋建立这短短二十年间,东晋发生了多次地方将帅起兵反叛事件,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王敦之乱”“苏峻之乱”。然而东晋王朝却平稳度过了每一次政权危机,这跟东晋初年的五位朝廷重臣有着很大关系。

东晋忠臣良将排名(屡次平定叛乱匡扶社稷)(2)

本文人物介绍所列官衔采用在任武职 地方实职 爵位的模式。主要是由于西晋动乱以来官职比较混乱,武职头衔成为朝廷大臣地位的一种象征,而东晋时期,朝中核心重臣除了出任侍中、中书令、尚书令、等朝中机要职务都有自己的势力范围(如实授州刺史),此外很多朝廷大臣都会以都本职兼领很多州,所以本文以实授为主,且采用最重要的职位(如陶侃生前已任太尉,10年后郗鉴被授予太尉之职,故本文不再提)。

东晋忠臣良将排名(屡次平定叛乱匡扶社稷)(3)

东晋皇帝列表

一、骠骑大将军、录尚书事、扬州刺史、始兴郡公王导

王导(276年~339年)是琅琊郡临沂县(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东晋开国元勋,琅琊王氏的代表人物。王导出身琅琊王氏,早年便与琅玡王司马睿(晋元帝)素有来往,后建议其移镇建邺,又为他联络南方士族,安抚南渡北方士族。东晋建立后,先拜骠骑大将军、又进位侍中、司空、假节、录尚书事,领中书监成为朝廷第一臣。他与其从兄王敦一内一外,形成“王与马,共天下”的格局。

东晋忠臣良将排名(屡次平定叛乱匡扶社稷)(4)

“王敦之乱”时,王导身居中枢,一直站在朝廷一方并最终支持剿灭了王敦,王氏家族算盘打的甚是精明。明帝驾崩后,王导联合郗鉴继续执政,虽与重臣陶侃、庾亮矛盾颇重,但终无大乱。339年王导去世,年六十四。晋成帝举哀于朝堂,追谥“文献”。葬礼规格同霍光、司马孚,为东晋中兴名臣之最。王导为人圆滑,久握行政大权,为琅琊王氏赢得了近百年的士族声望,王羲之、王献之就是其后代。

2.征西大将军、荆州刺史、长沙郡公陶侃

陶侃(259年~334年)做为东晋初年唯一久居朝外却又对朝局产生过举足轻重影响作用的将领(王敦是琅琊王氏人物),其出身明显不同于其他士族大臣,陶侃生于公元259年的孙吴,吴国被灭亡之后家族逐渐没落,西晋时期陶侃从低层官员做起逐步得到当时荆州刺史刘弘的赏识,东晋初年陶侃通过一系列平叛战功逐步成为镇守地方的高级将帅,然而陶侃的军功让王敦非常嫉妒,王敦将其排挤到了广州。

东晋忠臣良将排名(屡次平定叛乱匡扶社稷)(5)

永昌元年(322年),王敦之乱爆发。三月,朝廷下诏陶侃领江州刺史,又转任都督、湘州刺史开始参与平叛。325年王敦之乱平定后,晋明帝司马绍为避免重蹈覆辙,在一方面重用庾亮、郗鉴等制约王导的权力,同时拔擢江东士族,在侨、吴士族间搞平衡;另一方面改授荆、湘等四州职务,使方镇互相牵制。于是在同年五月任命陶侃为征西大将军、荆州刺史、领护南蛮校尉,其他职务如故。

荆楚地区的百姓得知陶侃被任命镇守荆州后非常拥护。陶侃治荆州,很重视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发展农业生产。王敦平后,荆州大饥,百姓多饿死。陶侃在秋熟收获之时常买米,等到饥荒时又减价卖出救济。这一系列治理政策为陶侃赢得了长江中上游百姓的坚定支持,实际上陶侃是继承了前代治理荆州地区的羊祜、刘弘的策略。

东晋忠臣良将排名(屡次平定叛乱匡扶社稷)(6)

东晋各州分布图

然而,陶侃并非南迁的北方士族,他的崛起令士家大族感到不安,在朝中掌握实权的王导、庾亮先后将陶侃视为威胁加以防范,陶侃也对王导把持朝政感到不满屡次提议废除王导。由于温峤、郗鉴等人从中协调,加之陶侃在荆州、江州地区的巨大影响力,他们之间的矛盾才未彻底爆发,直到陶侃去世。

咸和九年(334年)六月陶侃于樊溪去世,享年七十六岁。根据他的遗嘱,众人把他葬在长沙南二十里的地方,成帝下诏追赠陶侃为大司马,赐谥号“桓”,以太牢礼祭祀。陶侃的后代除世袭爵位者,其余逐渐回归底层(如陶渊明),这也是那个时代“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缩影。

3.车骑大将军、兖州刺史、南昌县公郗鉴

郗鉴(269年-339年),字道徽。高平郡金乡县(今山东省金乡县)人。郗鉴少年时孤贫,但博览经籍、躬耕吟咏,以清节儒雅著名。晋惠帝时曾为太子中舍人、中书侍郎。永嘉之乱后被琅邪王司马睿授为兖州刺史。

东晋建立后,郗鉴入朝任领军将军、尚书令等职。参与讨平王敦之乱、苏峻之乱,并与王导、庾亮等同受遗诏(因士族矛盾陶侃未入名单)辅晋成帝,封南昌县公。

郗鉴一直在朝中同王导任宰辅,多次阻止朝中的士族斗争,为东晋政权的内部稳定鞠躬尽瘁。晋成帝咸康五年(339年),郗鉴去世,年七十一。获赠太宰,谥号“文成”。

4.骠骑将军、江州刺史、始安郡公温峤

温峤(288-329),字太真,今山西祁县人,出身于一个官宦之家。他的伯父温羡位居司徒,父亲温憺做过河东太守。温峤他本人少年成名,聪敏有识量,博学能文,擅长言谈,又以孝悌著称,是个人见人爱的英才,十八岁即踏上了仕途。

东晋忠臣良将排名(屡次平定叛乱匡扶社稷)(7)

然而出身官宦世家的温峤一生最闪亮的莫过于超脱士族子弟的家国情怀,他的后半生都在为国家的稳定而奔走,从南渡的那天起,他游走于各方势力之间,一心只为心中的大局。在东晋初年的各方政治人物中,温峤可以说是一个异类。而这一切离不开另一个人的影响,他就是刘琨。

307年(永嘉元年),当时温峤十九岁,他的人生道路因一个人而发生重大改变。此人是他的姨丈、刚刚出任并州刺史的刘琨。此后温峤一直跟随刘琨坚守在并州,直到温峤去南方后,他一直挂念刘琨,多次请求北归,刘琨被害后他一直在为刘琨被冤杀之事奔走,直到刘琨被昭雪。

三十岁那年,刘琨派遣温峤来到江南劝司马睿称帝,其后在平定王敦的两次反叛和苏峻、祖约(祖逖之弟)之乱中,他竭忠尽智,智勇双全,不计名利,发挥了十分重要和独特的作用。跟当时和后来的所谓东晋名臣不同,他孑然一身,无门户计,将家国情怀发挥到了极致。东晋初期,内外交困,皇权不稳,于是屡屡出现像王敦、苏峻那样动辄舞弄刀枪的现象。世家大族之间也明争暗斗而温峤成为了尽心尽力维护皇权和社会稳定的一个典型。

东晋忠臣良将排名(屡次平定叛乱匡扶社稷)(8)

326年温峤被任命为江州刺史、持节、都督、平南将军,出镇武昌(治今湖北鄂州)。当时,征西将军陶侃驻节荆州,威震西陲。庾亮对陶侃非常忌惮,故命温峤坐镇江州,作为形援以防范陶侃。温峤在江州期间,拔擢人才,广施仁政,然而多年操劳导致温峤身心俱疲。329年温峤溘然长逝终年四十二岁。江州百姓听到温峤去世的消息,无不相对而泣。晋成帝下诏追赠温峤为侍中、大将军,谥号忠武。

5.征西将军、豫州刺史、永昌县公庾亮

庾亮(289年-340年2月18日),字元规。颍川郡鄢陵县(今河南省鄢陵县)人。颍川庾氏代表人物,因外戚身份,醉心于维护南迁士族利益,多次引起朝廷内讧。

庾亮出身颍川庾氏。早年被琅邪王司马睿召为西曹掾,因其姿容俊美,善谈玄理颇受器重。其妹庾文君又嫁世子司马绍(晋明帝)为妃,王敦之乱时,以左卫将军协同平叛。晋成帝即位后,庾太后临朝,庾亮掌握朝廷大权。他执政后,一反王导的宽和,依法断事,又杀南顿王司马宗等宗室,因而大失人心。后执意征流民帅苏峻入京,造成了苏峻之乱。京师陷落后,庾亮逃奔寻阳,与江州刺史温峤共推荆州刺史陶侃为盟主,平定了动乱。乱事平定后,庾亮出镇豫州。

东晋忠臣良将排名(屡次平定叛乱匡扶社稷)(9)

陶侃死后,庾亮代其为征西将军,兼领江、荆、豫三州刺史,都督七州诸军事。339年,后赵石勒去世,庾亮认为北伐时机已到,不听郗鉴劝阻结果作战不利,同年九月,重镇邾城失陷,毛宝、樊峻等大将投水而死。庾亮忧闷成疾。当时王导、郗鉴相继去世,朝廷于是征召庾亮为司徒、扬州刺史、录尚书事,他又推辞,成帝准许。

咸康六年(340年)庾亮去世,享年五十二岁。朝廷追赠太尉,谥号文康.。

除以上五位外,东晋初年的建康权力中心亦有在“苏峻之乱”中战死的领军将军卞壸,以及和陶侃同年以七十四岁高龄去世的卫将军陆晔。随着庾亮的去世,东晋初年的士族勋贵凋零殆尽,此时桓氏、谢氏、周氏等逐渐崛起,桓温逐步成为继陶侃之后长江中上游地区新的地方实力派将领,东晋王朝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南北方士族之间为了权利进而展开了更加激烈的斗争。

如果你对两晋十六国历史感兴趣,欢迎留言讨论!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