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你相信一见钟情吗为什么(你相信一见钟情么)

你相信一见钟情吗为什么(你相信一见钟情么)我们会尽可能追求最有可能得到回报的对象。Donn Byrne和Don Nelson(1965)认为人与人之间吸引力的核心是“奖赏”和“正向互动”。此后心理学家们借用了经济学模型来说明这个问题:3.我们会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人与人之间产生吸引力的最基本假设是:他人的出现对于我们有奖赏意义(Radwan 2011)。而这种奖赏可以是直接的,比如相处时愉快的感受;也可以通过间接的方式,例如,物质、地位、情感等满足我们的安全、归属及信任等的需求。如果你希望有人对你一见钟情,可以看看以下这些吸引力法则,也许能尝试在其中某些方面做得更好:1.看脸

浪漫爱情,从遗传进化的角度来看,仅仅是人作为一种生物为了选择伴侣并繁衍后代的本能行为,并且它的发生可以是即刻地、快速地、甚至是无意识地——这是遗传学家描述一见钟情的方式(Bernstein 2015)。

根据一项对5000名21-70岁的男女进行的单身狗年度调查显示,59%的男性和49%的女性表示他们相信一见钟情,并有41%的男性和29%的女性表示他们曾经体验过一见钟情。

那么,“人海茫茫中第一眼看见Ta,我就坚信自己已经无法自拔地爱上了ta。”这样的电影桥段可能发生在现实生活当中吗?如果发生了,它是可靠的么?

今天我们来聊聊一见钟情。

一见钟情有哪些规则?

人与人之间产生吸引力的最基本假设是:他人的出现对于我们有奖赏意义(Radwan 2011)。而这种奖赏可以是直接的,比如相处时愉快的感受;也可以通过间接的方式,例如,物质、地位、情感等满足我们的安全、归属及信任等的需求。

如果你希望有人对你一见钟情,可以看看以下这些吸引力法则,也许能尝试在其中某些方面做得更好:

1.看脸

3.我们会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

我们会尽可能追求最有可能得到回报的对象。Donn Byrne和Don Nelson(1965)认为人与人之间吸引力的核心是“奖赏”和“正向互动”。此后心理学家们借用了经济学模型来说明这个问题:

对未来伴侣的期望(是否值得拥有)= 伴侣的长相吸引力 x 自己被接受的可能性

也就是说,我们会衡量喜欢的人的相貌和对方接受自己的程度,由此来判断对方对我们的吸引力。有时对方长相很有吸引力,但是感觉自己没有被接受的可能,那么期望值也不会很高。“被接受的可能性”是与个体的“安全感”有关的我们判断自己的喜欢是否能得到回应却不一定是客观的,很多时候是受到我们自己的认知偏见的影响。一些对自己的评估过低的人,往往对伴侣的期待低于自己实际值得的爱人,就是这个原因。

4.情绪双因素理论

情绪双因素理论,又称“吊桥效应”。该理论认为,当感受到某种情绪时,人们总是先感受到自己的生理唤起,然后再在当下环境里寻找线索,对这种生理唤起进行解释(Cotton 1981)。也就是说,如果你和约会对象一起做一些刺激的事情,你就因为要给这种刺激感找原因,而不自觉地找到对象身上去——觉得是Ta让你脸红心跳。

后来,心理学家做过“吊桥效应”的实验。实验发现,当人们站在高处,心跳加速时遇到了可能对我们有吸引力的人,那么人们对对方的吸引力评价会比平时要高——恐高导致的心跳加速,被大脑错误地归因成是对方的吸引力导致的(Dutton & Aron 1974)。

综上,要增加对方眼里你的吸引力,你可以带Ta做一些刺激的事情,找到双方更多共同点,明确地跟ta表达出你喜欢ta,当然归根结底你懂的,还是要看脸。

你相信一见钟情吗为什么(你相信一见钟情么)(1)

一见钟情是真爱么?

1.一见钟情和自恋有关

一见钟情的感觉有时是不可靠的。在前文我们提到,相似的人更具吸引力。与之相对的,个体存在“吸引力相似感”,即人们遇到对自己有吸引力的人时,就会假想这个人与自己是相似的。

容易一见钟情的人常常会认为,那些最能吸引自己的人,通常是与自己最相似的人。即:当对方有某一点非常吸引我们时,我们倾向于认为Ta与我们在很多方面都更相似,但这个过程可能是无意识的。

心理学家认为,这往往与个体的自恋有关。我们会不自觉将对方当做是自己某些“未实现的理想自我”的替代品,潜意识认为得到了对方就是得到了理想中的自己。这也是一见钟情的人常常会感到“ta就是理想型”的原因。

当人们将自我投射于这个客体时,我们倾向于努力不断认知到彼此的相似性,来保持认知上的和谐一致(Barelds &Barelds-Dijkstra 2007; Shukla 2014)。这时,我们所感受到的吸引力就会更强烈,然而这种认知却可能是片面和扭曲的。

是我们假想中的“对方就是自己”带来了这种吸引力。随着接触的加深,人们可能会发现,原来对方不是自己。一见钟情的魔法就会消失。

2.一见钟情的爱是否深刻?

评估一段感情深刻与否,通常有“情感强度”与“现实基础”两个维度。“情感强度”指的是在某一时刻所感受到的浪漫情感的强烈程度;而“现实基础”则指的是伴侣之间长期相处所经历的共同事件,包括双方对于彼此需求的满足。

有人认为一见钟情缺乏共同经历的现实基础而往往无法深刻持久。但事实不一定如此。研究发现,比起那些没有一见钟情体验的伴侣,一见钟情为双方所提供的情感强度,往往能够让他们更愿意花时间相处,也为之后的“现实基础”做好铺垫(Ben-Zeev 2013)。换言之,一见钟情是可能成为一段深刻感情的开端的。

你相信一见钟情吗为什么(你相信一见钟情么)(2)

以一见钟情开始的感情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优势1:激情带来的积极相处模式

一见钟情会带给人们更高的情感强度。它充满激情,往往可以让我们对对方有更多美好想象和正向期待。而这种对伴侣和关系的积极想象,能促进双方的积极地沟通,例如以“我需要你…”而不是“你为什么不…”表达自己的需要,有利于化解冲突,增进感情。

优势2:主动寻找相似性

Bareld Dick(2005)认为,双方的相似性往往与一段感情能否持久有很大关系。前文中提到,一见钟情的人倾向于相信“有吸引力的人与自己更相似”,也就是说,他们在相处过程中仍然会不断试图寻找双方的相似性以化解冲突,即便这些相似性并不一定准确。而这种努力也可能利于感情的长久发展。

劣势:想象的困境

不论是激情还是寻找相似性,一见钟情很大程度上建立于人们对对方的主观期待和想象中。你感受到的种种命中注定的巧合,其实只是大脑有意识的挑选了信息暴露给你。这也很有可能会使我们陷入想象的困境中。当对方的行为与我们的期待/想象不一致时,我们会有一种“Ta竟然是这样的”的不一致感。

对于一见钟情的伴侣而言,包容与化解冲突的能力是决定关系能否成功的关键。

你有过一见钟情的恋情吗?后来是怎么样的?在评论区与我们留言互动吧~

以上。

欢迎关注头条号KnowYourself,最犀利的人性与心理分析、人际交往与恋爱技巧都在这里。

你相信一见钟情吗为什么(你相信一见钟情么)(3)

References:

Barelds D.P.H. & Barelds-Dijkstra P.B. (2007). Love at first sight or friendsfirst? Ties among partner personality trait similarity relationship onset relationship quality and love.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4(4) 479-496.

Ben-Zeev A. (2013). Is love at first sight possible? Psychology Today.

Bernstein E. (2015). Love at first sight is real if you believe. The Wall StreetJournal.

Byrne D. & Nelson D. (1965). Attraction as a linear function of proportion ofpositive reinforcements 1(6) 659-663.

Dion K. Berscheid E. Walster E. (1972). What is beautiful is good. Journal of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4(3) 285-290.

Dutton D.G. & Aron A.P. (1974). Some evidence for heightened sexual attractionunder conditions of high anxie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0(4) 510-517.

Festinger L. Schachter S. & Back K. (1950). Social Pressures in Informal Groups:A Study of Human Factors in Housing. Oxford England: Harper.

Gosline A. (2004). Babies prefer to gaze upon beautiful faces. New Scientist.

Horan S.M. (2012). Fatal Attraction. Psychology Today.

Klohnen E.C. & Luo S.H. (2003). Interpersonal Attraction and Personality: What isattractive – self similarity ideal similarity complementarity or attachmentsecur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5(4) 709-722.

Radwan M.F. (2011). Does love at first sight really exist?

Schachter S. & Singer J. (1962). Cognitive social and physiological determinantsof emotional state. Psychological Review 69 379-399.

Wheeler L. & Kim Y. (1997). What is beautiful is culturally good: The physicalattractiveness stereotype has different content in collectivist cultures.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3 795-800.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