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区分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和近体诗)
怎样区分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和近体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观沧海》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和杂言诗等形式。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而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1.四言诗四言诗,是指每句四个字的诗体,全篇由四字句构成的诗。在上古歌谣及《周易》韵语中,已有所见,到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虽杂有三、五、七、八、九言之句,而基本上是四言体。两汉、魏、晋仍有人写四言诗,曹操的《观沧海》、陶渊明的《停云》都是四言诗的典型例子。
唐代的古体诗主要分为五言和七言,近体诗主要分为绝句和律诗,所以唐诗的基本形式有: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
古体诗是指汉代、魏晋南北时期的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有“歌”、“行”、“吟”三种载体。古体诗并不需要严格遵循格律,句数可多可少,篇章可长可短,格律自由,不要求对仗、平仄,押韵较自由,篇幅长短不限。但是古体诗用韵,只是比律诗稍宽,一韵独用固然可以,两个以上的韵通用也行,但是也不是随便乱来的,必须是邻韵才能通用。
近体诗又称格律诗,又称今体诗、格律诗,是一种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汉族诗歌体裁,初唐才开始正式成为唐诗为代表的近体诗。近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严格,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每句诗中用字的平仄声,有一定的规律,韵脚不能转换;律诗还要求中间四句成为对仗。
古体诗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和杂言诗等形式。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而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
1.四言诗
四言诗,是指每句四个字的诗体,全篇由四字句构成的诗。在上古歌谣及《周易》韵语中,已有所见,到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虽杂有三、五、七、八、九言之句,而基本上是四言体。两汉、魏、晋仍有人写四言诗,曹操的《观沧海》、陶渊明的《停云》都是四言诗的典型例子。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五言诗
五言诗,是指每句五个字的诗体,全篇由五字句构成的诗。五言诗可以容纳更多的词汇,从而扩展了诗歌的容量,能够更灵活细致地抒情和叙事。在音节上,奇偶相配,也更富于音乐美。因此,它更为适应汉以后发展了的社会生活,从而逐步取代了四言诗的正统地位,成为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之一。《诗经》中的《召南·行露》,秦始皇时的民歌《长城谣》,汉代的乐府诗如《江南》、《白头吟》、《陌上桑》、《孔雀东南飞》等也是五言诗。文人作的五言诗,一般认为最早的要算班固的《咏史》。
《召南·行露》
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
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
3.七言诗
七言诗是古代诗歌体裁,全篇每句七字或以七字句为主的诗体,起源于汉族民间歌谣。先秦时期除《诗经》,《楚辞》已有七言句式外,《荀子》的《成相篇》就是模仿民间歌谣写成的以七言为主的杂言体韵文。西汉时期除《汉书》所载的《楼护歌》、《上郡歌》外,还有司马相如的《凡将篇》、史游的《急就篇》等七言通俗韵文。东汉七言、杂言民谣为数更多,如东汉末年的《小麦谣》、《城上乌》、《桓灵时童谣》都是很生动、通俗流畅的七言和杂言民间作品。从梁至隋七言体诗歌逐渐增多,至唐代七言诗才真正发达起来。七言诗的出现,为诗歌提供了一个新的、有更大容量的形式,丰富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表现力。魏曹丕的《燕歌行》是现存的第一首文人创作的完整七言诗。
《燕歌行》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为淹留寄他方。
近体诗
近体诗又称格律诗,是一种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汉族诗歌体裁。著名的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李商隐、陆游等。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对于历史文化的研究,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最基本的格律包括:字数、句数、平仄、押韵和对仗几个方面,主要有三点:
1、每句必须平仄相间,同联的两句必须平仄相对,联与联之间必须平仄相粘,即“句内相间,联内相对,联间相粘”;“平”指四声中的平声;“仄”指四声中的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通俗地说,平声就是一声或二声,而仄声是三四声。古代汉语的声调分平、上(shǎng)、去、入四声。区别平仄的要诀是“不平就是仄”。
2、除首尾二联外,中间几联必须对仗。
3、一般来说,诗韵必须押同步到底的平声韵。主要分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
1.五言绝句
五言绝句是汉族诗歌体裁之一,指五言四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小诗,属于近体诗范畴,有仄起、平起二格。五言绝句仅二十字,便能展现出一幅幅清新的画图,传达一种种真切的意境。代表作品有李白的《静夜思》、柳宗元的《江雪》、王维的《鸟鸣涧》、杜甫的《八阵图》、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闫江东的《观云有感》等。
(一)仄起首句不入韵式
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二)仄起首句入韵式
元稹《行宫》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三)平起首句不入韵式
李端《听筝》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四)平起首句入韵式
王涯《闺人赠远》
花明绮陌春,柳拂御沟新。
为报辽阳客,流芳不待人。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2.七言绝句
七言绝句属于格律要求比较严格的近体诗。首先是篇幅固定。全诗四句,每句七字,总共二十八字。其次是押韵严格,表现为通常只押平声韵且不能出韵。还要讲究平仄,即要求符合平仄律,就是在一般情况下,以两个音节为一个音步,平仄交互安排。代表作品有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厉声教的《观潮有感》等。
(一)平起首句入韵式
李白《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二)平起首句不入韵式
白居易《忆江柳》
曾栽杨柳江南岸, 一别江南两度春。
遥忆青青江岸上,不知攀折是何人。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三)仄起首句入韵式
李商隐《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四)仄起首句不入韵式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3.五言律诗
五言律诗的要求与七言律诗的要求相同,分四种平仄格律形式,律诗与绝句有所不同,它一般都是八句式,既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律诗要求首联与尾联可以不对账,但是颔联与颈联必须对仗工整,遵循律诗的四种平仄格式,而且要在韵脚处押韵,整首诗一韵到底,中间不可换韵。
代表作品有李白的《送友人》、杜甫的《春望》、王维的《山居秋暝》、厉声教的《辛卯季春谒厉杭二公祠》等。
(一)仄起首句不入韵式
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掻更短,浑欲不胜簪。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二)仄起首句入韵式
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山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三)平起首句不入韵式
王维《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四)平起首句入韵式
李商隐《晚晴》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乾后,归飞体更轻。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4.七言律诗
七言律诗对格律要求非常严谨,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定型,至盛唐杜甫手中成熟。七言律诗格律严密,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由八句组成,每句七个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分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中间两联要求对仗。代表作品有崔颢的《黄鹤楼》、杜甫的《登高》、李商隐的《安定城楼》等。
一、篇幅固定。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其第一、二句称为“首联”,三、四句称为“颔联”,五、六句称为“颈联”,七、八句称为“尾联”。
二、押韵严格。全篇四韵或五韵,一般逢偶数句押韵,即第二、四、六、八句最后的一个字要同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一韵到底,中间不换韵。还要求按韵书中的字押韵。
三、讲究平仄。即要符合平仄律,就是在一般情况下,以两个音节(两个字)为一个音步,平仄交互安排。根据首句头两字的平仄,七言律诗分为平起和仄起两体。
四、要求对仗。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七言律诗以首联、尾联都不对仗为常格。
(一)平起首句入韵式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二)平起首句不入韵式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三)仄起首句入韵式
李商隐《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四)仄起首句不入韵式
杜甫《阁夜》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