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强教授谈直属高校(继郑强教授上任后)
郑强教授谈直属高校(继郑强教授上任后)2020年11月20日,太原理工大学人事处发布消息称,根据《太原理工大学2020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博士毕业生专项招聘》要求,该校组织了博士研究生的公开招聘工作,经过资格审查、学术评审及招聘领导组决定等程序,确定2020年拟聘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共10人。郑强,男,汉族,福建武夷山人,1960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博士就读于成都科技大学,1998年晋升浙江大学教授,2016年12月至今,任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正厅级),2020年4月任太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及聚合物流变学、多组分聚合物材料结构与性能、高分子复合材料和功能高分子材料等研究,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SCI累计520余篇。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强化人才培养进程自2020年4月,郑强教授被山西作为特殊人才引进,担任太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之后,人才引进成为了学校改革路上
近日,太原理工大学发布消息称,根据《太原理工大学2021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博士毕业生专项招聘》要求,该校组织了博士研究生的公开招聘工作,经过资格审查、学术评审及招聘领导组决定等程序,确定2021年拟聘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共35人,岗位均为教学科研岗。
图源:太原理工大学官网
根据公示名单,25人为清华大学博士,8人为北京大学博士,另外还有2人为清华大学博士后(博士分别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太原理工大学),其中多名博士为“95后”,而年龄最小的博士是在1996年9月出生。
节选部分受聘清北博士名单 图源:太原理工大学官网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强化人才培养进程
自2020年4月,郑强教授被山西作为特殊人才引进,担任太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之后,人才引进成为了学校改革路上的一大关键。
郑强,男,汉族,福建武夷山人,1960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博士就读于成都科技大学,1998年晋升浙江大学教授,2016年12月至今,任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正厅级),2020年4月任太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及聚合物流变学、多组分聚合物材料结构与性能、高分子复合材料和功能高分子材料等研究,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SCI累计520余篇。
2020年11月20日,太原理工大学人事处发布消息称,根据《太原理工大学2020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博士毕业生专项招聘》要求,该校组织了博士研究生的公开招聘工作,经过资格审查、学术评审及招聘领导组决定等程序,确定2020年拟聘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共10人。
图源:太原理工大学官网
名单显示,10人均为90后,马鸿云、李佳蓉二人还是95后。根据公示名单,他们将赴太原理工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材料与科学工程学院、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矿业工程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文法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的教学科研岗位。
图源:太原理工大学官网
从太原理工大学招聘网公布的名单来看,2020年已公布了9批拟聘博士人才,从找到的名单来看,总共248人;多所学院都招生了多位博士生;另外太原理工大学也公布了2020年的分专业分数,从数据对比来看,多数省份的录取分数整体升高,说明郑强教授上任后的改革举措,产生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继郑强教授上任后
太原理工突破连连
自2020年4月,曾担任过浙江大学副书记、贵州大学校长等职务的“网红教授”郑强,被山西作为特殊人才引进,担任太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之后,半年多来,郑强以服务山西发展为出发点,在山西乃至全国打出了一片新天地,从吸引人才、加强与各方合作、抓学校布局、重教学质量等一系举措,推动太原理工超常规发展。
2020年5月,太原理工大学积极深化综合改革,大力推进“三个调整优化”,全面实施学部制,形成“集团军效应”,从根本上打破原有学科间的壁垒,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实现信息、资源和成果共享,努力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十三五”期间,太原理工大学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抓住“双一流”建设和“1331工程”重大战略发展机遇,大力实施“五大战略工程”,持续深化“七大综改任务”,取得显著成效。
当前,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都处在重要的转型升级时期,迫切要求高校构建与承担大项目、构筑大平台、建设大团队、培育大成果相适应的学科布局与体制机制,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形势要求高校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
为进一步开掘学科交叉融合深度、扩展学术平台广度,建立有利于学科交叉的科研体制,立足培养厚基础、宽专业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及山西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迫切需要,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和未来发展目标,太原理工大学全面施行学部制改革。
全面施行学部制改革,是满足国家“双一流”建设对学校高质量内涵式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三个调整优化”战略部署的必然要求,是学校实现综合性、研究型、高水平一流大学建设目标的必然要求。
图源:太原理工大学
学校整合优化学科资源,把相同、相近学科的学院进行梳理,设立了8个学部:理学部、人文社科学部、信息学部、材料与化工学部、机械与运载学部、矿业与能源学部、环境与土木学部和医药与生命科学学部。各学部受学校委托,负责相应学术领域的学术规划、学术咨询、学术评议和有关学术活动的协调,进一步推进学术分类管理和教授治学。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推进学部制改革,是学校审时度势、顺势而为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提升学校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推进学校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由之路。
此外,太原理工大学在半年内与清华、浙大等十几所兄弟高校达成合作,还与山西20家企业共建20个研究院,服务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看来,郑强作为曾经的“网红教授”名不虚传,上任后的一系列举措让大家对太原理工大学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