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富比乾隆玉瓶芝加哥(香港苏富比凝盈一色)
苏富比乾隆玉瓶芝加哥(香港苏富比凝盈一色)成交价:53 771 000港元璧 23.8cm 重要亞洲收藏東漢/清乾隆 御賞嵌「延年」龍鳳紋璧紫檀插屏 《乾隆庚寅孟春月御題》、《乾隆庚寅御題》款通高 30.8cm
今日上午香港苏富比“凝盈一色”单色专题拍卖圆满收槌,全场总成交额 149 482 600 港元。
自2020年春季以来,香港苏富比开始举办“凝盈一色”单色专题拍卖,精挑中国艺术珍品,以色选物,超越年代规范,集萃一堂,为大家带来崭新的美学体验,深得藏家们青睐。
本场“凝盈一色”最令人引颈以待的拍品,要数东汉“延年”璧了,原为清宫所藏,乾隆帝珍爱有加,极为罕稀,经过多轮激烈竞投,最终以 53 771 000港元成交,夺魁全场!
Lot 9
重要亞洲收藏
東漢/清乾隆 御賞嵌「延年」龍鳳紋璧紫檀插屏 《乾隆庚寅孟春月御題》、《乾隆庚寅御題》款
通高 30.8cm
璧 23.8cm
成交价:53 771 000港元
著錄:
鄧淑蘋,《藍田山房藏玉百選》,台北,1995年,圖版100
林華田,〈Relics of an Immutable Heritage – Jades from the Lan Tien Shan Fang Collection〉,《Orientations》,1995年10月,卷26,第9期,頁84-86,圖8,重刊《Chinese Jade: Selected Articles from Orientations 1983-2003》,香港,2005年,頁161-163,圖8
鄧淑蘋,〈長樂又延年─東漢吉祥铭文玉璧的新認知〉,《故宮文物月刊》,卷13,第10期,總第154期,1996年1月,頁64-79,圖24
来源:
香港佳士得1990年10月10日,編號1901
藍田山房收藏,約1995年
德馨書屋收藏
香港蘇富比2007年4月8日,編號603
此件插屏的屏芯正面、底座、披水牙和站牙上均雕刻细密精致的纹饰。其中屏芯正面中间被掏空,四周有凹槽,镶嵌一块汉代出廓玉璧,玉璧中心用雕有乾卦图案的紫檀木圆脐固著。插屏背面芯板上刻隶书填金乾隆庚寅年(乾隆三十五年,即西元1770年)御题诗一首。芯板被分为三块,通过内里的凹槽用两根木条连接,非常容易拆装,巧妙地解决了从背面装取玉璧的问题。整个插屏设计新颖,雕刻精细,具有很高的工艺水准。
这件插屏中的真正主角应该是镶嵌在插屏中的那块玉璧。对于此件玉璧,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玉器专家邓淑女士曾进行过仔细研究,这里不妨将她对这件玉璧的描述和研究结论概括于后:玉璧呈白色和黄褐色,质地甚为温润。璧分内外两圈,内圈琢排列整齐的乳钉纹。外圈镂雕四龙一凤及篆体“延”、“年”二字。上方出廓,镂雕二龙。龙头的表现分侧面与正面两种。侧面造型的龙头多有卷鼻、长眉、花式分叉长角或弯曲的独角;正面造型的龙头为东汉玉器上常见的螭龙,上宽下窄倒梯形脸,两片琢有阴线饰纹的双耳外,还有两个水滴形的小角,有时两角之间还有一长角。龙体多作夸张地扭转回绕,上饰小圆圈纹与平行短线。尾端常似蓬松的云彩或盛开的花朵。凤鸟则作回首鸣啼状,头顶有长角。双龙间、龙体侧和凤足之下,填以云气般的镂空纹饰。考古发现的东汉镂雕玉器甚多,可知此时的龙凤纹,精神气势已异于西汉,装饰意味日浓。而这件延年龙凤纹璧更呈现出东汉晚期的那种崇尚华丽堆砌的装饰趣味,相对地减低了神灵动物原有的精神与气韵的风格,应属东汉晚期的作品。由其尺寸及雕工可定为宫廷御用宝物。邓女士的研究已经给出了这件玉璧非常恰当的定位:其一,从装饰意味浓厚的纹饰及镂雕铭文可以看出此璧为东汉晚期的玉器;其二,由其体量和雕工可定为宫廷御用之物。从中我们不难得知此件玉璧在玉器收藏中的重要地位。
而这一件宋钧窑天青釉紫斑折沿盘,是香港苏富比“凝盈一色”单色专题拍卖封面拍品,乃钧窑之珍罕佳例,盘身内外壁彩斑浓艳,采满釉三支钉烧,最终以 26 795 000港元卖出,夺得本场成交价次席之位!
Lot 16
宋 鈞窰天青釉紫斑折沿盤
18.5 cm
成交价:26 795 000港元
展覽:
《敏求精舍三十週年紀念展》,香港藝術館,香港,1990-1991,編號97
《好古敏求 : 敏求精舍四十週年紀念展》,香港藝術館,香港,2001,編號131
《Principal Ware of the Song Period from a Private Collection》, 埃斯肯納齊,倫敦, 2015年,編號17
著錄:
施君玉,《The Rainbow Aloft: Jun ware》, 香港,2020年,圖版15
施君玉,〈Some Forms and Uses of Jun Wares〉,《Arts of Asia》,2020年11-12月,第50卷6期,页115,圖9
来源:
小聽颿樓收藏,香港
倫敦蘇富比2003年11月12日,編號134
埃斯肯納齊,倫敦
重要美國私人收藏
宋朝以含蓄为美学风尚,唯钧窑风格明快鲜艳,独步宋瓷诸窑,其美学自成一家。宋朝年间,陈设案上之瓷器多以薄胎为主,上施白、青、褐等色釉,而钧窑器则无论造型釉色均见鲜明大胆,本品乃早期钧窑杰作。
钧窑器蓝紫异彩明艳,乃中国制瓷史上一大创举,瑰丽华美甚于宋瓷诸窑。钧瓷天蓝之色并非来自颜料,而属视觉效果,釉层富含玻璃微粒,散射蓝光,于大自然之蔚蓝天色原理颇为相近。蓝釉之上,再施含铜红色料,此料掌控困难,故此成器发色无法预知。纹理变幻浑然天成,机缘偶得,美器独一无二。
本拍品气韵,有如当代抽象画作。历朝历代之贵胄,多好奢华、尚繁复而求精工,而宋朝藏家则品味高雅,无论官员巨贾或宫廷皇族,皆以素简、写意、不对称为美,欣赏瓷匠造诣及窑烧过程之精微奥妙。此类钧窑瓷器备获推崇,或与宋朝鉴赏书画笔墨独特风格一脉相承。古物回溯千年,却恰如当代艺术巨匠之作。钧瓷胎土稠厚,是故器形浑朴。本品器型简约开扬,盘心蓝地紫斑图案一目了然,淡橄榄色突显口沿菱角,边沿釉料轻薄,如画框般衬托中心纹理。
专场还呈现了一系列的珍贵明式家具,这一对明末至清初黄花梨六方材霸王枨条桌,作为领衔拍品,殊为珍罕。经多轮激烈竞价,最终以 24 375 000港元被藏家拿下,成为本场成交第三!
Lot 29
明末至清初 黃花梨六方材霸王棖條桌成對
83 by 51.7 by h. 84.5 cm
成交价:24 375 000港元
品相:
整體品相完整,均用同一棵料做成,部分牙角有陰陽紋。其中一桌有幾處修配,兩桌霸王棖幾處修配,但保存原有樣式。
展覽:
另一:
尼古拉斯.格林利(Nicholas Grindley)及 Florian Hufnagl,《極簡之風:中國古典家具集藏》(霍艾博士收藏展),科隆東亞藝術博物館,慕尼黑,2004年,編號28
著錄:
其一:
Sandra Lai,《Classical Chinese Furniture: A Legacy of Refinement》,香港,1992年,頁16-17
来源:
其一:
黎氏家族收藏
紐約佳士得2015年9月17日,編號916
另一:
霍艾(Ignazio Vok)博士收藏,意大利
此对黄花梨霸王枨条桌,造型简约爽朗,上束下舒,远观合符中国家具传统,近看方知匠心独运。条桌整体以直线为主题,切线成面,极富刚阳之感。边抹冰盘上宽下敛,线条明快,牙头棱角分明,六方材足,配以方材霸王枨,虽则曲折,却毫不婉转,有别于同代常见桌案,可见巧匠高艺,敢于创新,别树一帜。采六方材之桌,殊为珍罕,他例难寻,现知仅得此两例存世,可惜它们本应成对,虽曾相隔重洋,如今再续前缘,诚美事也。以六方材为足,形虽简单,但与常见圆弧、正方者大相迳庭,别出心裁。如此巧制,例纵罕,但画中有迹可寻。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宋代李嵩画《罗汉》轴中,罗汉所坐禅床便以六方材制,图见《画中家具特展》,台北,1996年,编号12。
传元人画《罗汉》轴 绢本设色
六方材禅床细部 清宫旧藏
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
成交精品一览Lot 13
重要亞洲私人收藏
清雍正 胭脂紅釉小盃 《雍正年製》款
6.5 cm
成交价:6 225 000港元
展覽:
《中華文物集粹:清翫雅集收藏展 II》,鴻禧美術館,台北,1998年,編號45
著錄:
《樂山堂藏瓷》,台北,2005年,編號41
来源:
香港蘇富比1994年5月4日,編號99
樂山堂收藏,台北
香港蘇富比2008年4月11日,編號2502
香港蘇富比2015年4月7日,編號117
雍正朝书四字年款小杯,极为珍罕少见,此类单色釉瓷,造型色彩虽简朴,烧造制作上却极具挑战性,制胎、施釉及窑烧均须绝对精准,这样精巧的器物上,即便是极小的瑕疵,也会于出窑时作废不用。
胭脂红乃是以黄金为著色剂的低温釉,原属舶来之技,唐英在《陶成纪事碑》中称为“西洋红色”,彩料珍罕,呈色浓淡多变。为求突破彩料供应受进口之局限,清宫对色料研制锲而不舍,雍正六年(1728年)在怡亲王允祥的监督下,提炼有成,得十八新色,红彩却仍未可得。正如雍正十年(1732年)《活计档》记载上谕“用西洋大红吹做”,欲制此彩之器,艺匠须以竹管蒙纱蘸彩,吹于器表,深浅斑驳,故近观若花瓣片片,别有一番娇媚。
Lot 12
重要亞洲私人收藏
清雍正 檸檬黃釉小盃 《雍正年製》款
6.3 cm
成交价:3 780 000港元
来源:
香港蘇富比1978年11月28/29日,編號135
香港重要私人收藏
香港蘇富比2015年4月7日,編號116
柠檬黄釉器,形简而色单,烧制极为不易,胎、釉、火必精熟,方见成品,但有微瑕,则前功尽弃。黄釉者,宫廷独断,以铁著色,始于明初,仅作礼器之用。至雍正一朝,以锑入料,创柠檬黄釉,色质盈润可人、娟雅秀美,闲来把玩,赏心悦目。
Lot 5
士紳珍藏
北齊 大理石释迦牟尼佛首
27.8 cm
成交价:3 780 000港元
纵观中国艺术史,北齐时期无论在宗教、世俗方面,均呈现出一派气象郁勃之景象,因兼容并蓄外族及其文化、思想、信仰而致本土风貌大为充盈。佛教造像之辉煌成就在此一朝可谓登峰造极。北魏时期,造像手法惟承南亚、中亚范式,时至北齐乃臻成熟,自成一格。然鉴观北齐造像,仍显虔敬庄严,慈静平和,尚未见唐代造像明快、婀娜之态。此拍品工艺尤为精湛,五官轮廓柔和细腻,面相慈悲,不失庄严,尤为珍罕。
Lot 38
宋 剔紅鳳穿牡丹紋盤
25.8 cm
成交价:3 024 000港元
Lot 41
士紳珍藏
金 耀州青釉纏枝花三足香爐
mouth d. 19.6 cm
成交价:2 772 000港元
来源:
1980年代購藏
耀州窑位于中国北方陕西一带,制陶传统已有数百年历史,唐朝以降,可见变化丰富之耀州陶瓷。或得浙江越窑影响,五代之际,耀州窑已以生产青瓷为主,北宋时产量达到颠峰,成为当时中国主要青瓷产地,风格明确,可大量生产,不仅提供境内需求,亦外销各国。其生产之碗盘器皿,大量制造,多以模印、刻花装饰,其他器形,如香炉,则相对少见,且制作精致。
本品尺寸硕大,炉身浮雕兽面、卷叶纹饰,珍稀罕见。耀州窑三足炉多以刻花技法缀饰花叶纹,反观本品之兽面衔环浮雕,应源自金属器常见活环耳。造形、纹饰皆以高古青铜器为本,此炉或迎合当朝仕绅品味。
Lot 35
明末至清初 黃花梨圈椅成对
69.8 by 46.7 by h. 98 cm
成交价:2 520 000港元
此对圈椅椅圈五节连接,弧度大而流畅,圈背连著扶手,从高处一顺而下。背板上方浮雕螭龙如意纹,从背板S形曲线到圈背一溜而下的走势,不仅符合人体工学的要求,予人舒适之感,更让整体造型圆婉流畅,为明式家具科学性的典型例证。席心座面,步步高赶底枨,前腿和大边间券口牙子,简雅精致,成对者更为难得。圈椅是明式椅类中之经典,观此圈椅,不由感叹古人的智慧,以榫卯与木料结合,坚密稳固,美观耐用,历经百年而不衰。天圆地方的造型,是中国文化中的乾坤所在,榫卯是明式家具的灵魂,形与美的统一,正是明式家具的精髓。
Lot 3
女史珍藏
西周早期公元前十一至十世紀 青銅伯弘簋
h. 14 cm
成交价:2 394 000港元
銘文:伯弘作寶簋
連吳立波製拓本
来源:
藍理捷,紐約
紐約蘇富比2012年3月20日,編號17
Lot 47
明末至清初 黃花梨圓腳畫案
84 by 56 by h. 183 cm
成交价:2 142 000港元
来源:
嘉木堂,香港
腿足缩进,不连桌角,乃明代经典式样,因形似汉字“一”之孑然一笔,俗称“一字首式”。此式脱胎于传统木造建筑,自宋以来频频见诸刊本、绘画,线条简洁大方,堪称中式家具不朽之范。观明清书画,因其设计简约,宜置屋中各隅,用途多样,可作供桌、画案等。
这类桌案尺寸不一,此例属当中较大者,当为画案,即使伫立挥毫、绘画巨幅丹青,同样宜适。案桌形简质秀,匠师严选木材,纹理细腻,尤显清秀。
Lot 15
宽以居珍藏
新石器時代 石家河文化玉面人頭像
8.7 cm
成交价:1 449 000港元
Lot 25
香港家族舊藏
明末 黃花梨有束腰馬蹄足四方禪凳成對
66 by 66 by h. 52 cm
成交价:1 260 000港元
拍品有束腰,四面攒框,中镶席面,牙板与腿以抱肩榫连结,牙板光素无纹饰,直腿内翻马蹄。形制敦实简练,经典之作。
Lot 17
宋 定窰白釉刻螭龍牡丹紋盤
14.2 cm
成交价:756 000港元
展覽:
鳳凰城藝術博物館,鳳凰城,亞利桑那州,2007-2008年借展
来源:
Lily H. Yu 夫人收藏
倫敦蘇富比1972年11月13-14日,編號320
倫敦蘇富比1974年7月8日,編號136
倫敦蘇富比1978年12月12日,編號357
紐約蘇富比1983年6月15日,編號216
Breitbart 收藏
紐約蘇富比2014年9月16日,編號104
Lot 10
宋 湖田窰青白釉蓮瓣蓋罐
h. 17.5 cm
成交价:630 000港元
青白盖罐雅罐花瓣片片,釉色莹透,彰显景德镇湖田窑制器特征,属元代创烧青花瓷前之作。此时期,湖田窑青白瓷大量运用模印技法、立体浮雕装饰器身,釉色透明青中带蓝,光影辉映纹饰细节,尤显清雅。
乾隆宝玺1.46亿释出于香港苏富比,那些天价御玺都长什么样?今日举行的香港苏富比「中国艺术珍品」专场如期开拍,重要明清御玺三方倍受市场关注,三件宝玺重器聚首同一拍场,这在苏富比拍卖史上也非常少见。
经过激励竞投,清乾隆帝御宝交龙钮白玉「纪恩堂」玺一举斩获145 691 000港元,明洪熙永乐仁孝文皇后青玉龙钮谥宝以43 430 000港元成交,清康熙帝御宝檀香木异兽钮「敬天勤民」方玺则遗憾流拍。
明清御玺三方
总估价2.3至3.1亿港币
乾隆重宝 继祖承恩
成交价:145 691 000 港元
3603
清乾隆 乾隆帝御寶交龍鈕白玉璽 印文:紀恩堂在香港苏富比2004年10月31日秋拍中,以HK$14 002 400成交
估价:125 000 000 - 180 000 000 港元
此印质地为玉,交龙钮,阳文篆书「纪恩堂」三字,印体四周阴刻乾隆帝的御製文《纪恩堂记》全文。此印在现藏于北京故宫的《乾隆宝薮》(乾隆御玺印谱)中有明确著录,原存放于圆明园四十景之一镂月开云的纪恩堂内。此玺是典型的圆明园遗珍,还反映出乾隆皇帝与康熙皇帝祖孙之间的深厚情意。
《康熙寶藪》內印文
纪恩堂共有两处,一处在圆明园,一处在避暑山庄,是乾隆为昭显其祖父康熙皇帝对他的眷顾付托深恩而特别命名的。
乾隆第一次觐见康熙皇帝,是在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三月,在圆明园的牡丹台,那年康熙六十九岁,弘历十二岁。康熙帝见之即大为喜爱,当即降旨养育在宫中,为他选定武术老师,教他学习射箭和使用火器,还亲自教他读书。尽管乾隆帝与康熙帝的亲密接触只有短短几个月时间,但对乾隆一生的影响至深至远。在乾隆看来,这段经历似乎对康熙选择皇位继承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后来能够位居九五之尊,肩上承负的不仅是父亲雍正皇帝的托付,同时更承负着祖父康熙皇帝的托付。这也是乾隆对九子夺嫡事件的一次辟谣,暗示康熙喜爱皇孙,早属意弘历承继大业,所以传位四子。
北京紀恩堂
为了纪念祖父的恩情并传示后人,乾隆皇帝分别在圆明园牡丹台初次觐见祖父的镂月开云殿和热河避暑山庄万壑松风内康熙帝赐居的处所,题写了「纪恩堂」匾额,悬于室内最高处。并先后撰写了《纪恩堂记》和《避暑山庄纪恩堂记》两篇文章,详记受恩于康熙帝的始末。不但如此,他还命内廷御用工匠选用上好材料刻制了两方「纪恩堂」玺,将两篇文章分别刻在印上,放置在这两个地方。此次上拍的这方就是原存放于圆明园纪恩堂内者。而放在热河避暑山庄纪恩堂内的「纪恩堂」玺现在则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据乾隆皇帝的御製诗文,可知此印製作于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正值国家财力雄厚,宫中製作鼎盛时期。
1860年,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洗劫,惨遭兵焚,纪恩堂亦未能幸免,此印极有可能就是在那次大火中被烧,但火炙的程度不是太严重,玉本身的顏色变深,出現微裂,所幸印鈕、印体、印面文字均完好無損。在历经劫难之后能够完整地保存下来,实在是幸之又幸。
承载一份特殊的亲情,见证一种特别的纪念,走过一段曲折的经历,这方「纪恩堂」玺留给我们的思索实是多之又多。
硕果仅存的明代御制玉玺
成交价:43 430 000 港元
3601 明洪熙 永乐仁孝文皇后青玉龙钮諡宝
估价:25 000 000 - 30 000 000 港元
此宝为一方残损之印,仅余原物的二分之一长,其余部分也有细微裂纹,有明显火烧痕迹。宝为青玉质地,盘龙钮,龙头完好,微微上扬,双目前视,龙身微拱,两腿用力支撑著身体,给人以威猛之感。从现存的部分可以看出,此宝龙钮雕刻细腻,打磨光洁,显示出相当高的工艺水平。印文为阳文玉箸篆,布局严谨规范,每行四字,现仅存「天齐圣文皇后宝」七字。从龙钮风格、印文内容可以判定这是一方明代皇后印章,其中的「文皇后」三字很明白地告诉我们此玺是明代永乐皇帝的皇后宝玺。文皇后体恤臣民,直言善谏,奠基永乐盛世有功,为后宫立下高尚道德典范。
《明代帝后半身像册.仁孝文皇后》冊頁
絹本設色 局部
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这方玉玺,是由明代洪熙帝下令雕造,用以追谥母亲 - 永乐仁孝文皇后,尊藏于太庙。洪熙帝约于1425年在位,由于他执政时间不足一年,所以我们能准确地将此玺断代为1425年。
此玺是目前唯一一方传世的明代宝玺。乾隆也不知此玺的存在。他在御製文〈书明列代玉册事〉中曾作过专门考释:「若其玉宝,则固囫囵之物,磨去其字,仍然一宝,改製它器,随意可成。且宋元近代,其册宝胥不见于世,亦可证也。而明末经流贼之变,蹂躏兵燹,迁其重器,宝失而册存,其理固然。」乾隆帝认为明代帝后玉諡宝或被改做它用,或毁于战乱之中,即将拍卖的这方文皇后玉宝经过火烧且已不完整,可以证明乾隆帝的看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现在这方文皇后谥宝几百年后重现于世,作为目前所见唯一的明代太庙尊藏的谥宝,虽残尤珍。
近年市场所见天价御玺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 白玉御题诗「太上皇帝」圆玺
成交价:RMB 161 000 000
北京保利2011秋拍
2011-12-06
清乾隆;乾隆三年(1738年)制 铜点金异兽钮「乾隆御览之宝」宝玺
成交价:RMB 110 975 000
北京保利2018春拍
2018-06-19
寿山田黄石“九龙戏珠”钮玺
成交价:RMB 109 250 000
北京匡时2017秋拍
2017-12-03
清乾隆 御制碧玉「三希堂」葫芦形宝玺
成交价:RMB 98 900 000
华艺国际(北京)首季拍卖会
2020-10-16
清乾隆51年(1786年) 御制白玉交龙钮「信天主人」宝玺
成交价:RMB 94 300 000
北京保利2019春拍
2019-06-05
清道光十一年(1831) 白玉御制文「慎德堂宝」交龙钮宝玺
成交价:RMB 90 850 000
北京保利2011秋拍
2011-12-06
清康熙 雍正 雍正帝御宝白玉九螭钮方玺
成交价:HKD 104 920 000
香港苏富比2015春拍
2015-04-07
清乾隆 乾隆帝御宝青玉交龙钮方玺
成交价:HKD 91 480 000
香港苏富比2016秋拍
2016-10-05
清乾隆 白玉双龙钮宝玺「太上皇帝之宝」
成交价:RMB 74 750 000
北京保利十周年秋季拍卖会
2015-12-07
清嘉庆 嘉庆帝御制交龙钮翡翠玺 (二方)
成交价:HKD 79 060 000
香港苏富比2010秋拍
2010-10-07
我们的優勢是接触全最球顶级的買家渠道,面向全球買家招商。接触我们蘇富比自然能提升他藏品价的格,以及成交率、知名度等都会提有升,我们能够做到高成交率、高回報率,退一步講,就算藏品一旦流拍,我們也能夠保证会不让客戶有丝毫的損失,这就是我们能夠给到客戶的保障,一旦藏品在拍卖行落槌那一刻办理對應的成交手续是要给予国家繳納税收,这就是拍卖的合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