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富春山居图国画(国画唱活了)
天津富春山居图国画(国画唱活了)宋·苏轼行香子·过七里濑(节选)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鹊桥仙
宋·陆游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
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
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
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行香子·过七里濑(节选)
宋·苏轼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
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一张宣纸,一抹丹青
相信偏爱中国山水画的人
都曾为《富春山居图》驻足过
它林峦浑秀、宏远辽阔
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然而,却鲜少有人知道
画中竟然藏着八个栩栩如生的人物
如何借助现代科技
让画里的人物“活”起来?
在总台“思想 艺术 技术”
这一创新思路的指导下
虎年春晚通过影视化全流程制作
“唤醒”了这幅流传600多年的名画
在CG特效+光学动态捕捉等技术的加持下
画中的人物按照顺序一一亮相
聆听的同时,大家仿佛一曲“跃”古今
在镜头下“邂逅”画中人
其中四位“渔父”的扮演者
阿云嘎、杨宗纬、郑棋元、蔡程昱
这次来到经典舞台
再现了这幅穿越时空的永恒经典
现场气势磅礴的演绎
把宋词、名画、歌声完美融合
让观众仿佛置身画中游览
伴随着悠扬的音乐
一幅立体的富春山水画卷缓缓呈现
把“重重似画,曲曲如屏”
展现得淋漓尽致
一曲听罢,仿若观山水绵长
与天地相伴
让人惊喜的是
这次节目以舞台为媒,联结古今
不仅有古色古香的画中山水
还呈现了现代的富春江景色
忆江南,最忆是浙江
《富春山居图》古朴雅趣的水墨画卷
与新时代的山水家园遥相辉映
这幅画卷的实景地就是富春江图景:
中国最美县一一浙江桐庐与富阳一带
为实现节目创作,节目组联合浙江省委宣传部
进行了大量前期考察和论证
将自古以来中国人心中向往的江南
随着卷轴,徐徐呈现在观众眼前
古典民乐名曲《春江花月夜》
在作品前奏部分巧妙融入
更是让廖昌永眼前一亮
“用《春江花月夜》来演奏
配上这幅画是绝妙之举。”
《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
创作的一幅纸本水墨画
它被誉为“画中之兰亭”
描绘了浙江富阳、桐庐一带的景色
画中的读书人、渔父、樵夫、行者
分别代表古代“渔樵耕读”中的
“渔”“樵”“读”三种形象
为了更加贴近“渔父”的角色
四位经典传唱人和专家商讨后
确立了主副歌的形式
他们在副歌部分选择
既能传递人物个性
又兼具文学性的《行香子·过七里濑》
主歌部分则用了陆游的《鹊桥仙》
“这样的词贴近我们四个人的角色,
更能传递出渔父崇高的品德。”
其实几千年来
“渔父”的文化意象出镜率颇高
有人曾把这一形象分成三大类
第一种是“一竿竹纶钓功名”的智者
他们以为官入世为宿命
渴望受到他人的赏识
代表人物有孟浩然、李白、白居易
第二种是“斜风细雨不须归”的达者
隐居富春山的严子陵、泛舟太湖的范蠡榜上有名
最后一种是“言必信,行必果”的义者
他们至情至性、义薄云天
《水浒传》里就有很多这种“渔父”
无论属于哪一类
自由垂钓天地间的渔父
都是古代文人高洁品格的化身
而作者黄公望也是“渔父”之一
他50岁开始学画
将近80岁决定以“富春江”为题作画
此后,黄公望踏遍富春江沿岸
“五日画一山,十日画一水”
他把山水家园的记忆一笔一墨地
留在了作品里
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
极少有画家能用如此长的时间
专注地对话一段山水
经此妙笔创作出的《富春山居图》
在世间流转数百年,险些失传
明朝末年,收藏家吴洪裕极爱此画
临死前遗命要将它焚烧殉葬
幸好他的侄子将画从火中救出
遗憾的是画作已被烧出连珠洞
断为一大一小两段
至此《富春山居图》一分为二
分为《剩山图卷》和《无用师卷》
之后又分别在民间几经辗转
《剩山图》为浙江省博物馆所藏
《无用师卷》则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直到2011年
台北故宫博物院举办
“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
大家才有幸一睹
黄公望笔下完整的富春山水
为什么后人将这幅画视若珍宝?
因为早在600多年前
黄公望就将山水家园的记忆
留在了我们的文化基因里
他从富春山水中见天地、见人生
亦借画作告诫赏画者
要保持精神和人格的独立
这份恒久的精神力量
将在一代代人的传承下
继续闪耀大美中华
扫描下图二维码下载央视新闻客户端看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