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是什么时候发展起来的(曾经叫得响的苏州工业产品)
苏州工业是什么时候发展起来的(曾经叫得响的苏州工业产品)1983年5月在上海经济区规划办指导下,经过一年半整顿改造,于1984年底与自行车生产起始于1940年的上海自行车厂联营,苏州自行车厂更名为上海自行车厂苏州分厂,生产永久牌51型农用载重自行车和花色轻便车。1985年自行车产量25.02万辆。1987年产量42.77万辆,当年还试制并投产永久牌QF43型660毫米彩色女轻便车5万辆,质量达部颁优质车A级标准。当年苏州自行车零件厂生产的自行车转铃产量占国内总产量的1/3,与国内名牌自行车配套比高达80%。 1978年之后,苏州逐步形成了完整的自行车产业,生产厂家有苏州自行车厂、自行车零件厂、自行车零件二厂、三厂、自行车钢珠厂、自行车配件厂。 1985年苏州自行车业有职工2787人。 1974年1月,自行车零件厂正式改名苏州自行车厂。当年生产飞鹿牌28吋标定自行车1220辆。1975年生产8040辆,当年飞鹿牌自行车正式投放市场。当时尚在短缺经
苏州民族工业“老三大件”之一:自行车
始建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的天津自行车厂是中国第一家自行车厂,最初生产的自行车为铁锚牌。新中国的第一辆自行车于1950年试制成功,取名为飞鸽牌。而苏州自行车业的起步,则是在1957年,其标志是苏州自行车零件厂的建立。
苏州自行车零件厂的前身是金阊区内1955年6月成立的苏州市第一车辆生产小组,组内共5人,一年后成员增至50余人并改名金阊区车辆合作社。苏州自行车零件厂建立后,仅生产自行车的前、后、中轴及轴档、钢丝等自行车零件。但一年之后进入“大跃进”时期,苏州好几家工厂都萌动了生产自行车整车的强烈意愿。当年,苏州自行车零件厂、苏州车辆厂、沧浪车辆厂三家工厂的职工,靠着手工和简陋的设备,分别生产出苏州第一批式样各异的自行车173辆,但是因为都没有具备批量生产的条件,无法定型和投产。这是苏州自行车行业的第一次起落。
苏州自行车行业的再次起步是上世纪70年代初。1970年2月,为适应社会对自行车的需求,苏州建立了力车配件厂,同年与搪瓷徽章厂合并建立苏州力车厂,1972年5月又改称苏州自行车零件厂,主要产品有力车配件和自行车零件。1973年该厂又组成自行车试制组,自制简易的专用设备和总装校正等工夹具,用榔头、凿子、锉刀开制了车身三大件、前后挡泥板、衣架、支架等模具百余件,并与苏州宇宙五金厂、飞轮橡胶厂、金属轧制厂、印铁制罐厂、玻璃厂、印刷厂等10多家企业合作会战,于当年9月试制成功苏州第一批69辆28吋男式标定自行车,商标定为飞鹿。
1974年1月,自行车零件厂正式改名苏州自行车厂。当年生产飞鹿牌28吋标定自行车1220辆。1975年生产8040辆,当年飞鹿牌自行车正式投放市场。当时尚在短缺经济时期,投放市场的飞鹿牌自行车均由市一轻局发票供应,市民的求购欲望一度不亚于当时争相追逐的家电“四大名旦”。
1978年4月,苏州自行车厂成立24吋标定自行车试制组。经过2个多月试制,于6月底组装成功QH-15、QH-16型24吋自行车27辆,该型号自行车填补了国内空白,并经国家和省有关部门同意正式列入国产自行车系列,苏州自行车厂成为国内24吋轻便自行车专业生产工厂。1978年生产24吋标定自行车204辆。
1979年苏州自行车厂生产飞鹿牌自行车2.89万辆,其中28吋标定自行车1.2万辆,24吋标定自行车1.69万辆。鉴于当时自行车市场状况,工厂在1980年果断停止生产28吋标定自行车,全部生产24吋标定自行车,当年生产5万辆。1981年6月,苏州自行车厂从原觅渡桥堍迁至市郊上方山梅湾大队,占地97亩,生产规模扩大,当年生产飞鹿牌24吋QH-15型、16型、17型轻便自行车突破10万辆。11月和12月又分别试制成功QG-18、QG-19型2种新型自行车。1982年、1983年和1984年飞鹿牌24吋标定自行车产量分别为13.48万辆、14.87万辆和26.89万辆。
1978年之后,苏州逐步形成了完整的自行车产业,生产厂家有苏州自行车厂、自行车零件厂、自行车零件二厂、三厂、自行车钢珠厂、自行车配件厂。 1985年苏州自行车业有职工2787人。
1983年5月在上海经济区规划办指导下,经过一年半整顿改造,于1984年底与自行车生产起始于1940年的上海自行车厂联营,苏州自行车厂更名为上海自行车厂苏州分厂,生产永久牌51型农用载重自行车和花色轻便车。1985年自行车产量25.02万辆。1987年产量42.77万辆,当年还试制并投产永久牌QF43型660毫米彩色女轻便车5万辆,质量达部颁优质车A级标准。当年苏州自行车零件厂生产的自行车转铃产量占国内总产量的1/3,与国内名牌自行车配套比高达80%。
1989年5月上海自行车厂苏州分厂与上海自行车厂采用股份制形式,实行紧密型联营,改名为永久自行车苏州股份有限公司,当年生产自行车48万辆,增长37.2%,其中500辆百合花牌自行车按日本客商生产,东渡扶桑,实现了苏州产自行车的首次出口。1990年生产自行车55.06万辆,其中轻便车14.03万辆。当年还开发生产机力助动自行车612辆。1994年,苏州自行车厂、车铃总厂、自行车零件二厂、钢球总厂实行资产重组,建立以苏州自行车厂为核心的苏州自行车集团,自行车产量达历史最高的 137.65万辆,其中山地车2.52万辆。1996年,上海永久股份有限公司出资收购永久自行车苏州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上海永久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公司。
1995年之后,国内自行车业的竞争愈加剧烈,永久牌51型载重自行车产量逐年下降,1995年95.96万辆,1996年69.20万辆,1997年56.13万辆,1998年43.81万辆,2000年25.51万辆,直至2006年停产。自1974年至2005年,苏州共生产各类自行车近千万辆。
改革开放使自行车很快进入城乡千家万户,自行车业也经历了剧烈的市场竞争、深刻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快速的产品升级换代,形成了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和广东5大生产基地。经过市场洗礼,培育并催生了不少抗击市场风险能力及核心竞争力强的企业和品牌。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自行车生产、消费和出口大国。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自行车属于高档的代步工具,到摩托车、电动车、助动车以及私家汽车、公交车、轨道交通等出行方式的多样化之后,自行车便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然而,苏州自行车业在中国自行车产业腾飞的起始阶段所作出的积极贡献,已经载入我国自行车产业的史册,并留在了几代苏州人的记忆之中。
苏州民族工业“老三大件”之二:缝纫机
世界上第一台缝纫机是手摇的,由英国人在1790年发明。 1851年,美国人列察克·梅里瑟·胜家又发明了机器缝纫机。这个革命性的发明被英国世界科技史家李约瑟称之为“改变人类生活的四大发明”之一。
国内最早、规模较大的民族资本缝纫机厂是生产蝴蝶牌缝纫机的上海协昌缝纫机厂,由沈玉山创建于民国八年(1919)。而苏州的缝纫机制造则始于缝纫机的修理行业。民国元年(1912),苏州第一家缝纫机修理店——申昌号开设于史家巷64号,后由其子徐炳卿接任。徐炳卿曾在上海一家缝纫机公司做过多年修教工,技术熟练,申昌号便由主营缝纫机修理逐渐发展到兼营缝纫机装配,成为苏州现代缝纫机制造业的萌芽。但至解放前,苏州缝纫机业的各家店号仍停留在使用简单工具,从上海购买缝纫机的零部件后进行维修或组装的阶段。据史料,解放后的1952年至1955年,苏州共组装缝纫机2622架。
1956年10月,由福昌等四家缝纫机工场合并建立公私合营苏州缝纫机厂,设在观前街79号,仍继续用上海购来的零件装配缝纫机,商标为幸福牌。1956、1957年每年装配缝纫机1千多架。
1958年7月,苏州缝纫机厂和顺风针厂合并为公私合营苏州缝纫机器厂,厂址迁至西花桥巷4号,从原来依靠上海零部件装配缝纫机开始向制造缝纫机整机过渡。六十年代初,装配缝纫机整机年产5千至7千架左右。1964年7月省缝纫机行业改组,苏州缝纫机器厂划归南京缝纫机厂,成为南京缝纫机总厂苏州分厂,缝纫机整机生产下马,专门生产缝纫机零件,形成年产缝纫机零件3万套左右的能力。但在1964年的上半年仍装配缝纫机2531架。
1969年底恢复苏州缝纫机厂后,整机生产在1970年又重新起步,当年产量4114架,同时生产相当品种数量的缝纫机零件。1971年缝纫机产量7086架。1972年9163架。1973年苏州缝纫机厂已成为全国缝纫机生产定点企业,定点生产卫星牌家用缝纫机。之后缝纫机产量逐年提高,从1973年的1.5万架提高到1978年的5.3万架。1974年至1978年投资形成苏州缝纫机厂娄门外塘坊湾新厂区,形成11条自动流水线等专用设备,1979年缝纫机产量达7.5万架,突破原定7万架缝纫机生产能力。1980年8月,缝纫机商标由卫星牌改为凤凰牌。
至上世纪70年代末,苏州已形成完整的缝纫机产业:1975年10月娄门外下塘街的大新电池附件厂经过两年多努力试制缝纫机针成功并投入生产, 1978年9月改名苏州缝纫机针厂;1979年3月在苏州缝纫机厂原厂址西花桥巷建立苏州缝纫机厂零件厂;1979年10月位于山塘街554号的苏州棉麻漂炼厂改名为苏州缝纫机台板厂;1981年在市郊上方山麓建立苏州缝纫机厂零件二厂;在齐门外建立苏州市标准缝纫机厂零件厂。苏州缝纫机厂1980生产缝纫机12.06万架,1981生产缝纫机18.02万架,缝纫机产量居国内33家主要缝纫机生产厂的第19位,居省内5家缝纫机生产厂的第2位,产品开始畅销国内各省区并远销东南亚、中东及港澳地区;苏州产缝纫机零件为全国10多个省、市的20多家同行业厂配套。1982年生产缝纫机22.37万架。1983年生产缝纫机23万架。至1985年,苏州缝纫机业有工厂6家,职工2221人。
1980年之前,凤凰牌缝纫机均由国家经销,之后工厂开始自销。缝纫机在上世纪50年代后期至80年代,一直名列中国人结婚的“三转”(自行车、缝纫机、电风扇)“一响”(收音机)四大件之中,最为著名的上海蜜蜂牌、蝴蝶牌(早期叫无敌牌)缝纫机曾长期需凭票供应。苏州产凤凰牌缝纫机在这个时期,也曾与苏州家电的“四大名旦”一样,为苏州许多家庭所热衷。
上世纪80年代之后,购买成衣逐渐成为中国人的衣着习惯,缝纫机开始逐步退出家庭,致使一度兴旺的家用缝纫机厂纷纷转产,凤凰牌缝纫机的市场也逐年萎缩。从1985到1987年3年中,该厂曾同中国标准缝纫机公司合作生产标准牌家用缝纫机,产量达153万架。1988年缝纫机产量下滑至13.39万架。
从1988年8月到1991年3月,苏州缝纫机厂共亏损1100多万元。1991年仍生产缝纫机400架并最终停产。工厂调整缩编后开展生产自救、“退二进三”,曾开发过高速包缝机、电脑干洗机、105电脑绣花机等,一度曾扭亏为盈。至1999年,长期为苏州缝纫机厂配套的苏州缝纫机针厂、缝纫机厂零件厂、缝纫机台板厂也先后停产。一度兴盛的苏州缝纫机制造业平稳退出。解放后至1991年,苏州共装配、生产了300多万架缝纫机和大批缝纫机零件,其艰苦创业的发展史,为中国民族缝纫机制造业增添了光彩。
苏州民族工业“老三大件”之三:手表
国产的第一批手表——18只长三针(17钻)细马手表于1955年9月26日在上海诞生。1958年4月23日我国第一家手表厂——上海手表厂建成。而仅仅一年之后,苏州就开始了手表制造的艰难探索。
在1959年到1970年的12年间,苏州的手表制造业经历过三次起步。第一次是在1959年,当年的2月23日,位于濂溪坊的苏州钟表厂(后为苏州钟表元件厂)试制成功2只仿13型英纳格17钻长三针“卫星牌”机械手表,成为苏州第一次试制成功的机械手表,掀开了苏州机械手表生产历史的第一页。但是限于当时的生产条件,无法投入进行批量生产。第二次是在一年之后的1960年,苏州钟表厂又试制成功了仿上海“五八一”机芯的“北塔牌”手表6只,但是同样限于当时的生产条件而无法投入批量生产。第三次则是十年过后的1970年的8月,苏州钟表元件厂第三次试制成功一批仿上海SS-1的“苏州牌”17钻全钢三防手表6只。试制组共43人,仅仅依靠五台小摆车,基本都是用手工加工的方法,先试制成手表防震器,然后再手工进行加工组装完成。这批17钻全钢三防手表的每只表都由135个零部件组成,但当时工厂只能够自行生产其中的23个,包括全套宝石轴承和防震器,其余的零部件主要靠上海。这次试制标志着苏州手表试产和批量生产的正式启动。
1970年冬,苏州市专门成立了手表生产的筹备处,归苏州钟表元件厂领导。筹备处组织力量,一方面试制仿上海SS-1型手表的零件,一方面从上海购买部分零件,进行“苏州牌”手表的小批量试装。1971年试装17钻全钢三防手表1004只,1972年试装2228只,均主要为内部试销。
1973年8月,苏州手表厂正式成立。苏州手表厂由苏州钟表元件厂、钟表元件二厂抽调人员和设备组成。当年生产17钻和19钻全钢防震手表共9962只。1974年生产3.81万只。1975年下半年开始生产全国统一机芯ZSZ型机械手表,当年生产5.02万只。1976年首次突破10万只。1977年后手表产量逐年递增,1981年达70万只。
到上世纪80年代初,苏州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手表产业链:建于1970年的苏州表牌厂;建于1973年的苏州手表壳厂;1976年从苏州手表厂划出部分人员、设备成立的钟表元件三厂;1976年苏州第一轻工机械修配厂转为生产钟表专用精密机械的工厂;1978年建立钟表材料厂,专门生产手表表带;1979年建立知青钟表元件厂,后称钟表元件五厂;1979年从苏州玻璃厂划出红宝石车间建立钟表材料二厂,专门生产宝石轴承原材料;同年苏州医疗刀剪厂改组为苏州第二表壳厂;1980年苏州钟表元件厂划出部分人员和设备,新建苏州钟表元件四厂;同年成立苏州钟表研究所;1981年苏州七一机械厂改组为苏州钟表配件厂;1982年5月又从苏州手表厂划出部分设备成立钟表元件五厂。
1979年,苏州手表厂为满足市场需求并解决手表品种单一问题,试制成功ZSZ/R型单日历男式手表;1981年又试制成功机芯直径为19.8毫米的19钻STS型全钢防震小女表。1979年苏州牌手表进行商标注册。1981年形成了年产100万只手表生产能力,在国内新建的手表厂中产量最高,成为全国手表生产定点单位之一。
世界上第一块电子表诞生于1952年,1967年又出现了第一块石英腕表,之后电子表逐步风靡世界。改革开放后电子表大量涌入国内市场。1978年,苏州钟表元件二厂为满足市场需求,于当年9月上旬试装成功苏州市第一批“天文牌”第三代SZR型指针式石英电子手表样表5只。苏州石英电子手表的生产始于仿制上海手表二厂的机芯(西安钟表研究所研制),在此基础上,又自行设计试制了机芯直径为Φ24.5m/m的SZD型第三代指针式石英电子手表。1979年9月15日,苏州钟表元件二厂将试装的70只电子手表分发给司机、教师、炊事员、营业员、建筑工和厂内不同工种的职工试戴,征求意见,并在试戴和实践中积累经验,多次局部修改图纸,使之逐步完善。同年成立了苏州电子手表厂。当年10月正式注册“登月牌”为电子手表的商标。1981年3月苏州电子手表厂研制成国产元件的电子校表仪,经过使用考核,该仪器性能良好,填补了该技术在省内的空白。同年在不锈钢壳上镀金镍合金也取得成功,这项新技术属国内首创。1982年9月又试制成SZR-2型指针式日历石英电子手表。
为使苏州手表产业做大做强,1985年,苏州手表厂、苏州钟表元件二厂、苏州电子表厂、苏州钟表元件三厂和五厂合并组建苏州手表总厂。当年研制成SFS/R型单日历机械女表,填补了省内空白。同年苏州钟表元件厂生产的人造宝石轴承产量在国内居首位。
1987年苏州手表总厂生产手表88万只。在国内机械手表大幅度降价的冲击下,厂里削机转电,与深圳经济特区企业联合,解决了石英电子表的关键元器件的供应渠道难题,当年生产石英电子表31.4万只,形成100万只年生产能力,成为全国生产6×8石英电子表基地,产销量、质量、出口都居全国第一。1988年生产的153.19万只手表中,石英电子表115万只。1988年组建了以登月电子表为龙头、手表总厂为主体的登月钟表集团。同年5月12日,“登月牌”石英电子表随中国登山队登上珠穆朗玛峰顶。中国登山队大本营给苏州手表总厂来电:“参加攀登珠穆朗玛峰的中国登山队登顶队员,全部佩戴‘登月牌’石英电子表,走时准确。” 1989年苏州手表产量达到历史最高的155.16万只,其中石英电子表128.67万只。1990年生产手表96万只,其中石英电子表75.37万只。1991年手表产量114.98万只,其中石英电子表106.77万只。当年停产10种低档电子表,增产适销的多功能异形薄型表。1992年之后,手表产量总体呈下滑态势。1997年生产手表65.99万只。1998年生产手表34.97万只。从1999年开始,苏州手表总厂各分厂先后转制。2003年苏州手表总厂实施政策性破产。苏州钟表元件厂从1991年起由于国产机械手表逐年减产,对手表元件需求减少,生产逐年萎缩。2001年该厂部分有效资产与香港依莎公司合资成立苏州依莎精密器件有限公司,从事钟表元件生产和精密机械加工,2003年10月苏州钟表元件厂关闭,2006年8月依法破产。
自1970年开始的30多年间,苏州生产各类手表近一千万只,尽管在国产手表总量中所占分额不是很大,但为中国民族手表制造业基础的夯实作出了积极贡献。
苏州家电“四大名旦”之一:长城电扇
“长城电扇,电扇长城”,这是上世纪八十至九十年代初国内家喻户晓的广告语。如今长城电扇早已悄然淡出了苏州人的视线,但长城电扇所经历的辉煌、曲折和变革,值得在苏州民族工业历史上记上重重的一笔。
据传,最早发明商品化电扇的是美国人,在1883年开始批量生产,当时的电扇是只有两片扇叶的台式电风扇。中国第一台电扇诞生于民国十三年(1924)的上海华生电器厂,翌年正式投产,很快成为国内著名品牌。到上世纪40年代,国内的电扇品牌主要有三个:华生(上海)、华通(广州)和大华(广州)。1949年 国内电风扇的产量仅2万台。到1957年也只有3.6万台。
苏州生产出第一台电扇已经是上世纪的60年代。1965年6月,苏州,也是江苏省的第一台吊扇在仅有60名职工的苏州宇宙装配修理电机社试制成功。试制过程中,该社与市内12家厂、社进行协作,并得到30个单位的支持。试制吊扇时既缺乏工艺图纸,又没有铸造经验。设备只有一台五吨冲床、一台陈旧的皮带车床、一台五吨手盘压机、一只用瓷缸改制成的铸铝炉、一台自我武装的离心制钻机、一台测试绝缘和转速快慢等三种性能的校验台。全体社员自力更生开模具,因陋就简搞革新,造出土制专用设备,试制吊扇终获成功。同年群艺五金社并入,组成宇宙电机厂,生产电扇千余台。1970年3月,东风水泵社、延安排风社、动力机电社与宇宙电机厂合并成立苏州电扇厂,地址在桃花坞大街89号,当年生产电扇12611台。1973年电扇产量为4.9万台。1974年开始,电扇质量按部颁标准生产检验,电扇在省内率先跻身国际市场。产品由吊扇为主发展到台扇、排扇、吊扇并重。电扇产量从1974年的5.46万台提高到1979年的10.39万台。1980年电扇产量19.58万台,电扇生产设备向精密、自动或半自动发展。1981年19.6万台,1982年17.09万台,1983年20.45万台,1984年41.51万台。
1985年建立苏州长城电扇组装厂,当年苏州电扇厂和长城电扇组装厂共生产电扇83.21万台。当年苏州电扇厂开发的FS7-40型电子选时落地扇填补了国内空白。1986年开发30多个新品种,如睡眠扇、带灯吊扇、换气扇、壁扇、音乐落地扇、钟控落地扇等,形成了长城系列产品,产量首次突破百万台,达110万台,没有一台积压。
1986年2月电扇厂与苏州家用电器二厂合并,成立苏州苏州电扇总厂。8月,成立了苏州市第一家股份公司——长城电扇股份有限公司,集团成员厂20个,分布在江苏、浙江、山西等省,还有200多家企业承担各种电扇零配件的配套协作,形成台扇、吊扇、落地扇、换气扇等各个系列产品的生产专线。长城电扇注重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先后从日本、瑞士、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引进电机、丝网印刷、塑料喷涂等专业生产线。1987年生产长城电扇185.37万台,出口17.1万台。1988年生产电扇235.38万台,其中落地扇占56.07%,产销量均为全国之首。1989年生产电扇253.5万台,出口57万台,其中落地扇占94.24%,产销量继续为全国之首。1989年苏州电扇总厂与马来西亚电洋电机公司合资在马来西亚兴办苏马电器实业有限公司,第二年生产电扇8.67万台。1991年11月又与墨西哥科科贝里公司在墨西哥合资兴办一家电扇厂。1991年苏州电扇总厂同步开发电扇与小家电5大系列新产品23只,当年产量达253.09万台,产销量、市场占有率继续保持国内同行业领先。苏州电扇总厂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统计局列为1989年、1991年中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1991年1月21日,国务院企指委、生产委公布苏州电扇总厂为国家一级企业。
1992年出口电扇电机的生产线竣工,生产电扇突破300万台,达319.67万台(其中吊扇124.24万台、落地扇122.72万台),出口56.06万台。1992年苏州电扇总厂销售额居全国轻工系统第15位。1993年10月,采用定向募集方式改组成立江苏长城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总股本11879万股。当年生产电扇300.58万台,长城牌电扇获全国最受消费者欢迎的轻工产品称号。1994年,长城牌电扇荣登国内贸易部公布向国内消费者和商场推荐名优商品名单中电扇类的榜首。1995年电扇产量达到历史最高的467万台,占全国市场的21%。当年出口创汇1140万美元,其中自营出口占82.76%。长城牌电扇分别获得美国UI、德国GS、澳大利亚SAA、国际IEC等认证并首次打入日本市场。1995年9月长城牌电风扇被第五十届国际统计大会中国组委会和国家统计局授予“中国电风扇大王”荣誉证书。
1996年6月成立以长城为龙头的市属工业集团,将苏州轻工业电机总厂、苏州厨房设备厂、苏州长城电扇组装厂和苏州模具制造中心纳入“长城”管辖,实行国有资产委托经营管理。但是,庞大的规模和曾经的光环并没有让“长城”继续风光无限。1996年起电扇产量逐年下降。1996年电扇产量320.98万台,下降31.31%;1997年又下降83.10%,跌至54万台。长城电扇陷入困境。据统计,自1970年至1998年,苏州累计生产电扇3500多万台。
1998年底,长城集团公司由苏州机械控股集团公司(后为创元集团)经营管理。按照“先死后生、借力生存”的托管思路,1999年2月份新组建苏州长城机电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由苏州创元(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注资,组合江苏长城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生产力量,出资1千万元收购被法院裁定冻结的“长城”商标,长城集团唯一的资源“长城”商标获得安全转移并得到保护。苏州长城机电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完全拥有“长城”商标专控权,承继江苏长城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全部产品生产,保持和发展“长城”品牌。主要生产产品是电风扇、食品调理机,并由定牌单位制造暖风机、抽油烟机、洗衣机、饮水机等小家电产品。公司组织机构中设置“技术质量部”,全面负责公司及定牌单位的质量工作,按质量规程实施进货检验、工序检验和出厂检验。同时对定牌单位实行质量跟踪检测和型式试验、指导公司驻厂员(定牌单位)实施开箱复查抽检。2002年7月“长城牌”商标被江苏省苏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命名为“苏州市知名商标”。“长城”的20家左右的合作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苏州、浙江、广东这些在小家电方面有资源优势的区域,产品几乎覆盖所有小家电产品系列。1999年长城牌家电产量为70多万台,2008年产量跃至400多万台。长城品牌的各系列家电产品又开始活跃在国内二、三级城市的市场中。真可谓另辟蹊径,绝处逢生。
苏州家电“四大名旦”之二:香雪海电冰箱
当1910 年世界第一台压缩式制冷家用冰箱在美国问世时,国人仍在延续着千年沿袭的制冰冷藏方式。
自古以来,服务于制冰冷藏的制冰、售冰被称作凉冰业,但起始于何时,已难以考证。唐代之后,中国经济中心南移,苏州逐步成为东南工商业重镇,富商云集,餐饮繁盛,苏州的凉冰业一直经久不衰,明清两代尤甚。仅举一例: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与苏州菜馆业的义昌福、仁和馆、新太和、老正兴、大庆楼、味雅、卫生粥店,以及部分肉店、鱼行、野味店、熟食店、冷饮店等合资开设的公兴冰厂始创,经理林祜发。这些饮食行业既是股东,又是客户,与冰厂互相依存,双赢互利。公兴冰厂有10个冰库,多数分布在胥门郊外。冰厂租用当地农民水稻田来制冰,大致每一冰库需用田15亩左右。根据协议,农民每年只种一熟水稻,冬春之际田地归冰厂使用,田赋地租均由厂方承付。每年小雪后,用牛车将水戽进稻田,水深保持16~17厘米。一经严寒,结水成冰,工人就穿长统钉靴下到田里去打冰成块。收冰前,先在田边深挖一长方形聚冰潭,用挽篙法把敲碎的冰块钩进潭里,然后将冰块捞进箩筐,送往冰库。每座冰库约300平方米左右。泥打墙,墙厚2尺,顶高1丈5尺。选用高近2丈的圆木为主柱,以长梢毛竹纵横搭成屋架,上面盖2尺籼稻草以为屋顶。泥打墙外,从屋檐到墙脚,四周层层围以编紧的草苫,使冰库不透气不通风,以保证储藏的冰块即使在炎夏也不至溶化。二十世纪50年代后期,机器制冰业兴起,天然冰被淘汰,有久远历史的苏州天然凉冰业划上句号。
冷藏方式的革命性变革,是电冰箱的出现和普及。1954年至1956年,沈阳医疗器械厂、天津医疗器械厂和北京雪花冰箱厂先后试制出国内第一台采用开启式压缩机的医疗电冰箱、使用封闭式压缩机的医疗电冰箱和家用电冰箱,并相继批量生产,1957年全国 电冰箱年产过千台。 而苏州试制电冰箱的时间已经到了上世纪的70年代末。
1976年苏州医疗刀剪厂开始试制医疗冰箱,工厂从平江路长巷迁至白塔东路,终于在1978年试制成功首批200立升医疗冰箱三台。5月,以苏州医疗刀剪厂为基础,正式建立苏州市也是江苏省第一家生产家用电冰箱的工厂——苏州冰箱厂。1979年生产200立升医疗冰箱20台,定名企鹅牌。经过探索试制,当年试制成功了苏州第一台80升家用电冰箱,定型为13SB80-I型,商标为“香雪海”。1979年生产家用电冰箱1808台,1980年生产3284台,1981年生产3594台。1982年5月,苏州冰箱厂的冰箱车间并入朱家庄的苏州洗衣机厂,继而改为苏州冰箱厂。当年工厂被列为轻工业部电冰箱定点生产企业,生产电冰箱4180台,并试制成功小型制冷设备——香雪海牌SBY30-1型饮料箱。香雪海电冰箱首次在北京利康药店与消费者见面时,人头攒动,供不应求;苏州本地人当时为取得一张香雪海电冰箱的票,也往往要找关系、走后门。
在改革开放的强烈推动下,进入80年代后,国内冰箱市场的拓展比任何国家都来得更为迅猛,而苏州则成为国内冰箱产业迅猛发展的城市之一。
1983年苏州冰箱厂研制成苏州产第一台双门电冰箱。当年生产电冰箱15214台,形成80升、135升、170升单门、双门、三门共28种规格的三大系列电冰箱。1985年起香雪海电器进入国际市场,出口东南亚和孟加拉国。1988年工厂被国务院机电出口办公室列为机电产品出口基地,享有外贸进出口经营权。
苏州冰箱业曾领悟到技术创新是推动冰箱产业发展和市场拓展的动力,在1985年与中国信托投资公司合资兴办中国苏州电冰箱厂,后与意大利扎努西家用电器公司进行电冰箱技术合作,引进国内规模最大的电冰箱生产线——年产40万台(双班)双门、三门豪华型电冰箱流水线。该项目为国家“七五”计划中唯一列入的电冰箱项目,通过引进技术和设备,主要生产四星级双门、三门两大类型四个规格的电冰箱,其中有带电子温控、数字显示和抽屉式豪华型冰箱。1987年到珠海经济特区开设窗口,开辟产品外销创汇、进口关键原材料和部件渠道,还与军工企业联合,解决压缩机的问题,加速电冰箱零部件国产化。1987年生产电冰箱22.21万台,出口1.73万台。1988年生产电冰箱35万台,名列国内第二。当年香雪海电器的保修点已经覆盖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达240多个,维修人员3000名。香雪海电冰箱一时在国内声望鹊起,被誉为苏州家电业的“四大名旦”之一。1988年,香雪海牌BCD160L双门电冰箱获得国家银质奖产品称号。1989年生产电冰箱40.05万台,仅次于万宝冰箱,继续名列国内第二。1990年后,电冰箱产量逐年下降,从1989年的40.05万台降至1993年的16.46万台。1994年香雪海牌电冰箱仍被评为中国妇女最喜爱商品。
1988年专门生产洗衣机的苏州洗衣机厂与香港华英伦有限公司合资经营,工厂更名中港合资香华电器有限公司。当年除生产洗衣机外,改造一条年产10万台125L电冰箱流水线,生产电冰箱22142台。1991年生产电冰箱15.9万台。
面对冰箱业的剧烈竞争,苏州冰箱业在国内率先开发冷柜产品。1989年4月,香雪海电器公司和苏州船用设备公司在金门路组建苏州远洋电器总厂,生产冷柜产品,后更名苏州冷柜厂。1990年生产冷柜1.4万台,1991年生产冷柜4.58万台,增长228.65%。1991年从德国AEG公司引进国际一流水平的冷柜生产技术和设备,生产卧式顶开和移门两个大类、13个规格的系列冷柜,生产过程实现电子、机械一体化,自动化程度居国内同行业之首。1992年生产冷柜、冷藏箱14.26万台,增长211.08%。当年推出新产品面包型冷柜。1993年生产冷柜16.77万台,首次居国内市场占有率首位。1997年3月,在阊胥路成立苏州巨润电器有限公司,生产家用冷藏箱、冷藏陈立柜、商用冷冻柜等。
从制造出世界第一台家用冰箱开始,几乎每一次冰箱产业变革的推动者都是技术:从有氟到无氟,从单温到多温,从机械到温控,从定频到普通变频再到矢量变频。正是这些技术,推动冰箱进入大众家庭,进而使冰箱正在进行从一个家庭必备品到实用、时尚品的过渡。同时,冰箱业的发展同样遵循着优胜劣汰、逐步聚集的法则。中国冰箱产业在竞争中逐步形成以新飞为中心的中原产业群,以海尔、海信为中心的环渤海产业群,以美的为中心的珠三角产业群,以长虹为中心的西部产业群。2006年中国家用电冰箱产量2987万台,位居世界第一。而在1995年之后,苏州各家电冰箱和冷柜企业则逐步陷入困境。1995年4月,苏州香雪海公司与韩国三星株式会社合资成立苏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苏州电冰箱厂、苏州冷柜厂、苏州巨润电器公司和苏州香华电器公司先后于1997年、1998年、2000年和2003年停产。据统计,自1979年至1998年,苏州累计生产电冰箱260多万台,生产冷柜、冷藏箱50多万台。
在中国电冰箱业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过程中,苏州冰箱业的一段高歌猛曲,将使几代苏州人难以忘怀。
苏州家电“四大名旦”之三:春花吸尘器
1901年英国人制成世界上第一台吸尘器。1959年 ,上海大华电器厂试制出国内第一台吸尘器,开始了我国吸尘器生产的历史。
1979年,长期生产元钉、铁丝的苏州长江五金厂试制成功吸尘打蜡机和吸尘擦窗机,开始起步苏州的吸尘器生产。SC-1A吸尘擦窗机是该厂参考意大利产擦窗机试制而成,增加了吸尘装置、机头手柄调节装置,扩大了使用范围。该机在造型、选材结构、性能等方面均有独特之处,填补了国内擦窗机械的空白。1980年3月,苏州长江五金厂改名苏州家用电器一厂,开始转产吸尘擦窗机、打腊机、清扫器。
1981年,苏州家用电器一厂试制成新产品微型吸尘器,当年生产938台。1982年又试制成新产品T×8A筒式吸尘器,该机用串激式电机,属中型吸尘器具,为省内首创,当年生产250台。1984年改名苏州吸尘器厂。1986年,中国第一代家用吸尘器春花牌型立式吸尘器诞生。1987年吸尘器年销售量达16.33万台,比1986年增长7倍多,居国内同行业之首,并首次出口2.44万台。该厂与全国3000多家宾馆建立供货和定期上门保养、维修关系,还在全国各地设立14个特约维修部。
1988年4月12日春花吸尘器总厂成立。下设电机制造、注塑成型、冲压加工、包装材料、附件组装、产品总装7个分厂。当年产春花吸尘器达89.95万台,1986年起连续三年吸尘器产量、销量、利税居全国同行首位。1989年6月引进的60万台高速串激电机自动生产线投产,改变吸尘器电机全部依赖进口的状况。1989年吸尘器产量80.45万台,产销量仍占全国一半以上。1990年吸尘器产量一度下降,为20.06万台,但仍占全国市场的35%以上。1990年开发了变型派生产品——汽车清洗打蜡机5万台。在1990年国家级质量检测中名列全国第一。当年春花牌吸尘器获国家银质奖产品称号。1991年以后,先后从日本、台湾引进多批关键设备和生产线,吸尘器产量和出口量逐年提高。自1992年起,连续四年获国家七部委联合颁发的“全国畅销国产商品金桥奖”。1993年吸尘器产量55.14万台,当年开发14只新产品,新华社公布吸尘器消费者评价结果中,春花牌吸尘器获综合评价第一名,超过进口名牌产品。
1994年塑料五厂并入苏州吸尘器总厂。1994年5月,由苏州吸尘器总厂、吴县微型电脑厂、常州徐市镇资产经营公司以定向募集方式设立苏州春花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当年吸尘器总厂获自营进出口权,吸尘器产量提高到75.35万台,出口37万台,在国内贸易部公布的向国内消费者和商场推荐名优商品名单中,春花牌吸尘器荣登吸尘器类榜首。
1995年吸尘器产量73万台,占全国市场的57%,出口占一半,其中85%销往欧共体国家,持续保持全国第一。1995年11月,苏州春花吸尘器总厂在全国同行业中首家获得质量体系国际认证。当年从日本引进一条电机生产线,电机生产能力由年产70万台扩大到130万台。1995年5月,与荷兰飞利浦公司合资建立苏州春飞家用电器有限公司,提高了春花产品的档次。1996年9月,苏州春花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增资扩股并更名为江苏春花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吸尘器产量60.43万台,其中出口32万台。当年苏州轻工机械总厂划入春花吸尘器总厂。1997年吸尘器产量73.08万台,并在行业中率先推出干湿两用吸尘器、推杆式吸尘器等新产品。
1997年12月,在北京举行“路易·艾黎工合奖”颁奖大会,春花董事长肖健夫荣获江苏省唯一的先进个人证书和奖章。1998年出口82.82万台,增长48.50%。2000年,江苏春花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春花商标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是市区工业中第一个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的商标,当年吸尘器产量达109.96万台,其中出口89.5万台,产品远销欧洲共同体、南北美洲、中东、东南亚和澳洲等地区。公司的主要产品均通过中国CCEE、德国GS、美国UL、澳大利亚SAA、英国BS和荷兰KEMA等认证,获欧共体CE-EMC标志。公司质量体系通过了国际、国内双重ISO 9001认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家居等各方面的清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之带来吸尘器新技术和功能的开发越来越快。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和新功能被春花电器应用到吸尘器产品上。春花公司除主要生产春花牌各类吸尘器外,还生产串激电机、打蜡机、卧式冰箱、电热取暖器具、空气净化器、净水器等产品。而春花牌各类吸尘器就像一朵报春花,使我国吸尘器产业愈加显得生机勃勃,艳丽多彩。
2003年苏州春花电器集团整体改制。据统计,自1979年至2000年,累计生产春花牌吸尘器1400多万台。 2004年公司迁至苏州相城经济开发区。2005年4月与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合资,改名为江苏美的春花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吸尘器串激电机等产品。
苏州家电“四大名旦”之四:孔雀电视机
世界上第一台电视机面世于1924年的英国。很快,电视机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信息传播和思维方式,人类开始步入电视时代。
我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诞生在1958年的“大跃进”时期。1958年3月初,天津无线电厂组成的8人小组,参照苏联旗帜牌14英寸电子管电视机,利用国产电子管加上苏联的元器件,制成我国第一台14英寸黑白电视接收机,命名北京牌。
仅一年之后的1959年3月28日,苏州电讯器材厂的技术人员和工人根据天津无线电厂提供的图纸和零部件,组装成功了苏州市也是江苏省的第一台电视接收机——35厘米电子管黑白电视机。
1970年初,苏州开始重点发展电视机生产。苏州第三电子仪器厂采用上海广播器材厂提供的图纸和零部件,自制频道调谐器、行输出变压器、偏转线圈、电源变压器等,于1970年7月1日组装成功35厘米电子管电视机样机,全年共组装27台。
1971年4月苏州第三电子仪器厂并入苏州八一电子仪器厂,5月份接受了国家计委下达的试制黑白投影电视机的任务。在苏州第一光学仪器厂、电子管厂和中央广播电视研究所的协助下,当年生产A型黑白投影电视机30台。该机屏幕1.5平方米,又称大屏幕电视机。1971年共生产电视机200台。1973年4月,苏州八一电子仪器厂定名为苏州电视机厂。当年生产电视机2347台。1974年生产电视机5338台。1975年建成全国第一条黑白电视机半自动生产线,翌年批量生产孔雀牌KQ-14H34厘米黑白电视1.25万台。
配合电视机整机生产,苏州无线电陶瓷元件厂在1973年生产出苏州第一批电视机组件,后又研制成彩色电偏转线圈;苏州电视机组件厂在1980年10月试制成功国内第一个黑白电视机一体化回扫变压器,又首家从国外引进生产线,生产出填补国内空白的彩色电视机回扫变压器;苏州电子管厂在1983年以投影管生产线为主体,改建成苏州第一条黑白管组装生产线;苏州电真空器件总厂在1991年7月从瑞士引进了国内第一条完整的彩色显像管修复线。
我国的彩电生产始于70年代初期。第一台彩电于1970年12月26日在天津无线电厂诞生,而苏州第一台彩电问世已经到了1982年。当年苏州电视机厂采用国产显像管、大中规模集成电路、声表面波滤波器和一体化行输出变压器等新型元器件,以及日本产电子调谐器,生产出30台35厘米KQC-35-1型彩电。1983年苏州电视机厂又研制出填补国内空白的KQ-152型背透式彩色投影电视机。从1983年到1985年,苏州电视机厂投资1208.6万元,从日本、美国等引进检测仪器889台,以及波峰焊机、自动焊接系统、饶线成型机、恒温试验设备、彩电前道生产线等,形成彩电批量生产能力,彩电产量从1985年的4.19万台发展到1988年的21.02万台。苏州电视机厂除组装日本三洋、索尼、NEC公司彩电外,致力于国产彩电的发展。1989年7月25日,全国第一台纯国产的孔雀牌KQ47-38型彩电在苏州电视机厂通过技术鉴定,该彩电只用不到300个元器件,是国内所用元器件最少的彩电。
1988年苏州电视机厂电视机产量达81.6万台,产值6.22亿元,利税6120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30万元/人,名列全国电子工业企业第八名。1989年电视机产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的101万台,其中彩电20万台,出口彩电4 万台。当时在国内100家电子企业中总产值列第五位。据统计,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苏州拥有电视机的家庭中,平均每10户就有7户是苏州生产的孔雀牌电视机。孔雀牌电视机一时被苏州人誉为响当当的苏州家电“四大名旦”之一。1989年和1991年工厂两度被评为中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当时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的孔雀牌电视机的广告,国人耳熟能详。当时为取得一张孔雀牌电视机的票,还得找关系、走后门,可谓一票难求。
一时间,孔雀牌电视机的各种荣誉接踵而来。1984年至1989年,孔雀牌电视机有四种型号的产品获得国家银质奖产品称号,在苏州仅次于丝绸产品。1986年两种型号的彩电在首都国际博览会上获金奖。1987年44厘米黑白电视机产销量为国内第一。1993年1月孔雀牌20吋彩电被商业部评为1992年度全国最畅销商品。同时,孔雀牌电视机还走出国门销往30多个国家和地区。1986年孔雀牌黑白电视机首次出口西班牙。之后一批批黑白、彩色电视机销往新西兰、苏联、美国、英国、孟加拉国等地。苏州电视机厂被国务院机电出口办公室列为第一家地方电视机出口基地,并成为苏州首家享有外贸进出口经营权的工厂。1988年还向孟加拉国输出技术、设备和成套电视机散件并帮助建起一家电视机厂。
进入90年代后,国内彩电市场格局大动荡,一些诞生于计划经济时代的彩电老企业相继转产、破产,最终被无情淘汰。1986以苏州电视机厂为主体建立苏州孔雀电子联合公司;1989年又组建苏州孔雀电器集团公司,保留苏州电视机厂,1991年产量还有62.96万台,其中彩电21.63万台。1992年4月苏州电视机厂与荷兰飞利浦公司合资成立苏州飞利浦消费电子有限公司,苏州电视机厂大部分员工转入合资企业。按合同规定,苏州电视机厂拥有的所有视频类产品全部转入合资企业生产。合资后,苏州电视机厂继续跟踪国际视听技术新潮流进行产品开发,在1994年开发出两种VRANAS新彩电。
跨入二十一世纪后,中国开始进入液晶电视机时代。从1970年起始的苏州市区电视机产业,到1992年只有短短的20多年历史,但累计生产的640多万台黑白、彩色显像管电视机包括出口的130万台(套)电视机及大量电视机元器件,却谱写了一段苏州早期电子工业历史上堪称华丽的篇章。
而今,苏州的经济发展虽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傲人成绩,但在外资企业的冲击下,本土品牌却鲜有亮点,不得不感到丝丝悲哀。
— THEEND —
态度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