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小梅有余(小梅有约第七期)

小梅有余(小梅有约第七期)问:培养旧体诗词语感靠“读前人佳作”,从而学会前人“诗家语”的表达喜惯。于一般作者,您指出了一个非常具体可行的训练法。我之所以欣赏您的作品,除了语言运用,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您的作品能够写出性情来。人无特性难有性情诗,人有特性未必有性情诗,特性人须得有文字表达表现的能力。在如何以文字表达性情这个方面,不知能否谈谈您的看法?答:诗的语言过于流俗油滑,就容易写成顺口溜,不耐咀嚼;语言太过于拗口晦涩古奥,则句子语音不好听,前后语义不够流畅,不自然,且不易理解;因此需要把握一个度。这个度参照前代主流诗人作品来看,是以“典雅自然”为主。而要典雅自然,那就需要多读前人佳作,语感自然就出来了。没有语感或语感不佳的作者写诗,很容易生造和拼凑词语,或是按自己未训练的语言遣词造句,要么不通顺,要么顺口溜,都不是前人作诗的表达喜惯。前人作诗的表达喜惯,即诗家语。问:您前面说到要“运用多种诗歌词语,尽量保留最大量的

小梅有余(小梅有约第七期)(1)

云帆诗友会,诗词高地,心灵家园。荟萃天下诗友,弘扬传统文化。推介名家精品,展示新人新作。凭家国情怀,观千秋气象;以飞扬笔墨,写诗意生活。合众力,挂云帆,济沧海……

小梅有余(小梅有约第七期)(2)

【小梅有约】第七期对话韦散木(二)



小梅有余(小梅有约第七期)(3)

小梅有余(小梅有约第七期)(4)

郎晓梅

访 谈 者郎晓梅,1972年生,辽宁凤城人。中华诗词学会评论委员会副主任,中华诗词学会教育培训中心高级研修班导师。受 访 者韦树定,笔名韦散木,广西河池人,唐社副社长,诗词编辑。著有《无量春愁集》。

小梅有余(小梅有约第七期)(5)

韦树定

小梅有余(小梅有约第七期)(6)

问:您前面说到要“运用多种诗歌词语,尽量保留最大量的信息,使得诗篇语言词汇丰富多彩,所以无论新旧词语都需要去广泛了解,灵活贴切运用”。“运用多种诗歌词语,尽量保留最大量的信息”这应该是指在具体的一首作品中吧?您能否具体解释一下?另外“多种”所指只是“新”“旧”,还是另有所指?具体包含哪些方面呢?

答:“运用多种诗歌词语,尽量保留最大量的信息”最主要的是指在一系列个人作品(包括个人诗集)中和谐自然地呈现出来。当然,如果能在具体的一首作品中和谐自然地呈现出来,那肯定会更好。因为它不仅能够体现该诗人的处理语言技巧的高超能力,而且还能反映出该诗人的多元思维。所谓的“多种诗歌语言”在这里不仅是“新”“旧”词汇,还指各种诗歌语言风格,比如“古朴平实”“绚丽华美”“幽默风趣”“典雅高古”“通俗浅白”“雄浑豪放”“沉郁顿挫”“含蓄隽永”“清新明快”“慷慨悲凉”等等语言风格,类似于二十四诗品或前人总结的各种诗风,其实也是通过语言作为载体表现出来的。所以,从大的含义来看,诗风是属于语言问题。我这里所指的是在诗词作品中和谐自然地运用各种语言风格,并非是生搬硬套,也不是一首诗里用的语言风格越多越好,而是说能在合理自然的情况下灵活贴切地运用才行。一首诗里“尽量保留最大量的信息”是指在有限的篇幅(古体诗也不宜太过长)中用好每一个字、词、句,使得矢不虚发,言必有中。

小梅有余(小梅有约第七期)(7)

小梅有余(小梅有约第七期)(8)

小梅有余(小梅有约第七期)(9)

问:我以为自由转换语言风格进行创作的训练是值得推崇的,但是自由转换语言风格进行创作的境界实现于一般作者来说确乎只能是一个理想,这太难了。但是诗语言要契合其诗语境诚然是诗人必须把握的,那是诗词创作的基本功,但尚有诸多诗人未必拥有,包括我本人也一直在不断磨砺中。鉴于您诗语言的古雅风度,我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容许诗语言过于流俗油滑或恐不宜旧体诗发展,您认为诗语要通达古雅我们普通作者应该做些什么以及怎么做?

答:诗的语言过于流俗油滑,就容易写成顺口溜,不耐咀嚼;语言太过于拗口晦涩古奥,则句子语音不好听,前后语义不够流畅,不自然,且不易理解;因此需要把握一个度。这个度参照前代主流诗人作品来看,是以“典雅自然”为主。而要典雅自然,那就需要多读前人佳作,语感自然就出来了。没有语感或语感不佳的作者写诗,很容易生造和拼凑词语,或是按自己未训练的语言遣词造句,要么不通顺,要么顺口溜,都不是前人作诗的表达喜惯。前人作诗的表达喜惯,即诗家语。

小梅有余(小梅有约第七期)(10)

小梅有余(小梅有约第七期)(11)

问:培养旧体诗词语感靠“读前人佳作”,从而学会前人“诗家语”的表达喜惯。于一般作者,您指出了一个非常具体可行的训练法。我之所以欣赏您的作品,除了语言运用,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您的作品能够写出性情来。人无特性难有性情诗,人有特性未必有性情诗,特性人须得有文字表达表现的能力。在如何以文字表达性情这个方面,不知能否谈谈您的看法?

答:性情出于内心或精神的自然流露,每人都有,只不过表现出来是否强烈而已。如何以文字表达性情,是属于文字技巧的问题。关于文字技巧,我在拙文《诗词创作四度三法论》里面提到的“三法”(字法、句法和章法)问题已经有详细介绍,读者感兴趣可到网上查阅。

小梅有余(小梅有约第七期)(12)

小梅有余(小梅有约第七期)(13)

问:您发表在《中华诗词》2020年第10期的诗论《诗词创作应该注意“三法”》中谈到“句法”的时候说,“不能出现病句,避免生造,胡乱拼凑,轻薄为文”。在现实中,我们经常遇到这种情况,但是有的作者自以为其病句即如王荆公所谓“日斜奏赋《长杨》罢”之“诗家语”。关于“诗家语”的此种认知您怎么看?

答:关于王安石将“日斜奏罢《长杨赋》”改为“日斜奏赋《长杨》罢”,并说“诗家语,如此乃健”一事,我认为这是跟语言节奏的松紧问题和前后整体流畅关系问题有关。当然我也看了周振甫先生和网上一些人的观点解释说是散文的语言和诗歌语言的区别问题。虽然散文语言和诗歌语言有时是差异较大的,但有时二者却是互相融合的。至于何时有差异何时交合,是需要看具体的环境情绪基调,最明显的应该是作者选用何种散文或诗歌体裁。因为从古代散文来分,先秦诸子散文、汉魏晋南北朝散文、唐宋散文、明清散文在气息和节奏上是有差异的。而具体到个人风格节奏更是明显不同,比如唐宋八大家散文。八大家各有自己的语言风格特点,明清小品文也是如此,徐渭、张岱、袁宏道语言风格都不一样。而说到诗歌体裁问题更加明显。因为在传统的诗歌体裁里,律绝等近体诗是用比较庄重典雅的语言,四、五言古诗是整饬紧凑型的;杂言和七言歌行体是用比较放松迂缓型的语言,这种语言与白话散文更为接近,尤其是李白的歌行体是受了庄子散文汪洋恣肆的文风语言影响的。韩愈的《嗟哉董生行》更是用散文笔法作诗。所以说诗歌和散文语言不是只有区别,也有融合。那么回到王安石改诗那件事上来。我查了一下资料。他改的是王仲圭的一首七言绝句。我们首先分析七绝这种体裁,它最适用的语言节奏是要清雅流畅,要做到清雅流畅,文字不能太油滑松软,也不能像整齐的五七古那么古奥紧涩。“奏罢”比“奏赋”松软一些,因为“罢”是虚词,所以不够健举。而把“罢”放到最后一字是为了流转衔接下一句“闲拂尘埃看画墙”。因此我认为王安石的“诗家语”是需要看具体所用的诗歌体裁的。诗歌体裁不一样,语言风格(松紧节奏)也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

小梅有余(小梅有约第七期)(14)

小梅有余(小梅有约第七期)(15)

问:谢谢。如您这样,能在上班的地铁之上,洋洋洒洒条分缕析回答我的这些问题,真得见些功力。那么在您看来各个体裁之间“诗家语”的区别是什么呢?

答:刚才说到不同诗歌体裁所用的“诗家语”不尽相同。那么有诗友就会问,当代很多人喜欢用白话散文的语言风格写七言绝句,跟王安石那样的诗家语很不一样,那也是错的吗?其实这个问题涉及到诗歌的正体和变体的问题。比如就七言绝句来说,正体是王昌龄、李白的风格;变体是杜甫、刘禹锡、杨万里等人的风格等。就七言律诗来说,正体是杜甫一路的风格,变体是黄庭坚一路的风格。四言诗来说,《诗经》是正体,其余后代都是变体。五言古诗来说,正体是古诗十九首、曹植、阮籍、陶渊明、谢灵运等人的诗风;变体是韩愈、孟郊等人的诗风。七言古诗鲍照、李白、杜甫的是正体,韩愈、李贺、黄庭坚的是变体。其实正体和变体,也是源流发展的关系。一般早期形成风格而且影响深远的,后人尊之为正体,是立体之本,而后来从正体发展变化而来,风格差异较大的,但仍属于一个大体系里的,一般称为变体。正变之分古人早已提出。而正变各体各有自家的“诗家语”。正因为有正有变,才能使得诗歌的百花园里绚丽多彩。我认为,我们当代人写诗,不论正体变体,都可运用于创作,甚至可以一变再变,不需要一味按正体去写,否则容易使得审美风格单调。但是最好要了解这些诗歌历史和常识(包括各体所常用的诗家语),才好更合理地去创作。

小梅有余(小梅有约第七期)(16)

小梅有余(小梅有约第七期)(17)

问:好的。那我们聊下一个话题。我以为“老干体”是个中性词语。我发现为了应酬,您也并非不写所谓“老干体”,但您的“老干体”没有经典的“老干”味道。在这方面您有没有什么创作建议给“老干体”作者们?

答:每个人对老干体的理解定义不一样,我个人认为老干体和应酬唱和诗不能混为一谈。兹不展开,可参考杨子怡先生《古今诗坛“老干体”之刍议》。应酬唱和诗古已有之。《昭明文选》诗部有公宴类,赠答类等。唐宋以降,诗人间交往所做的诗,占其诗集中半数以上,因为这些作品是真实记录其日常交际的事件,类似于今天的日记大事记,往往在题目中呈现,而正文则是以诗歌的语言去表达,一般是先叙述事件背景和经过,然后再加以感慨议论抒情等等。作法可多种多样,属于拙文《四度三法论》中的章法问题,兹不赘述。至于创作应酬唱和诗,我的建议还是从拙文《四度三法论》四度里的后三度出发。《四度三法论》第一度即题材广泛度,而应酬唱和题材已经是固定的,故此度不必说;后三度分别为思想深度、感情饱满度和技法灵活度。即创作此类诗时,要注意思想立意深刻,不宜泛泛,一般在结尾呈现哲理性;要注意真情实感,感情饱满圆润,应酬交往只要有真情,亦可动人,前人作品数不胜数;还要注意灵活运用创作技法、修辞等等。应酬诗如此三度皆有,必是佳作;仅有其一,虽逊色于前,然亦有可观。窃以为拙文之四度三法论,不论对于何种诗词鉴赏与创作,皆有裨益。

小梅有余(小梅有约第七期)(18)

小梅有余(小梅有约第七期)(19)

问:容后我当深度研读您的《四度三法论》。您说的是,“老干诗”与“应酬诗”是有区别的。我从前为了应酬写了不少老干体,此“应酬”自然非彼“应酬”。“应酬诗”“老干诗”都并非不能动人,仍然考验作者的诗法、性情、思想,诸如此类。您曾为数所高校书法专业讲授诗词课程,您认为当代青年学生习诗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您是否有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答:从我数年的教学观察来看,只要青年学生走对诗词正路,掌握一定的诗词格律基础,即算是入门。他们最主要的问题不是入门,而是入门之后能否坚持学习、训练和创作下去。不坚持的话,时间一长,入门的知识也会很快忘记。只有经常练习写作,才能把各种技法运用得自如。入门提高到运用自如,需要下功夫,广泛阅读,需要坚持多练习,还要多向优秀诗人请教,交流探索,这个过程都是比较枯燥的,只有写出来好(自己很满意)的作品那一刻才是愉快的。俗话说:师父带进门,修行在个人。青年习诗最大的问题是坚持,但是没有浓厚兴趣,没有坚毅耐力,都不足以坚持下去。而坚持下去也不一定就能持续写出好诗,还需要天分(先天悟性)和幸运(妙手偶得)等诸多因素,才能成为优秀诗人并创作出大量优秀作品。但是从以往的观察看来,坚持到把诗歌语言运用自如,其作品也能够达到及格线以上了。当代社会浮躁,又加上青年学生学业繁忙,能真正坚持钻研这种非功利性的诗词事业的人,是需要大家(周围的人)倍加理解、鼓励和呵护的。

小梅有余(小梅有约第七期)(20)

小梅有余(小梅有约第七期)(21)

问:您的确很了解学生写诗的现实状况,所言也充满了一个诗词工作者特有的诗意温情,令人感动。而理解、鼓励、呵护乃至提携扶植青年诗人,是您当前也正在努力做的事。不知您能否推荐给青年学生一些您认为有益的诗词理论书籍?

答:针对青年学生及初学者而言,在诗歌创作之前,首先要多读书。读书是借鉴、学习和思考的过程,尤其是诗词创作,最起码要了解诗歌史,了解诗歌的发展脉络。因为诗词创作讲究源流和传承关系,我们只有对诗歌史有所了解之后,才能在写诗时多一份把握。广泛阅读首先可以从诗歌选本(如《文选》《玉台新咏》《唐诗选》《宋诗选》《五朝诗别裁集》《古诗源》《十八家诗抄》等等选本读起,随后可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诗家,全面深入研读该诗人诗全集,如《李白诗全集》《杜甫全集校注》等。其次是诗词理论,在古代主要以诗话的形式体现,例如钟嵘的《诗品》、刘勰的《文心雕龙》、严羽《沧浪诗话》等。近现代和当代的一些诗词理论也是百花齐放,体系更加丰富和完善。当代经典诗词理论书籍我推荐周振甫先生的《诗词例话》,非常经典,使我受益匪浅。理论书籍很多,学海无涯,吾生有涯,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和研究时要有选择性。

小梅有余(小梅有约第七期)(22)

小梅有余(小梅有约第七期)(23)

问:由古及今,从诗歌选本到诗词理论,您从您的学习体悟出发所提出的荐读书单可谓系统且贴近学习实际。大体读书路数如是,诗人们读书获益的多寡徐疾也更多受限于个人学养、经验、悟性等诸多差异。此外,您认为在诗词讲授的过程中,教师方面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答:在诗词讲授的过程中,我认为教师应该注意深入浅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举例子说明,让学生容易接受。其余则是与学生多互动交流。教学方法可以灵活多样,因人施教。总之还是离不开传道授业解惑这三方面。

小梅有余(小梅有约第七期)(24)

小梅有余(小梅有约第七期)(25)

韦散木诗词编年选2014——2016
2014甲午

雨中望北海廉州湾

三面横陈海接天,银滩潮退软于棉。

孤舟堕入茫茫白,坐想洪荒十亿年。

初夏过圆明园

临榭骄阳似火明,夏宫盛况复经营。

谁知石缝劫灰沃,芳草年年忍痛生。

宁陵酥梨歌

宁陵酥梨玉琥珀,金顶谢花果硕硕。缘何太息声满园?梨贱伤农贵伤客。君不见,果烂枝头还烂摊,物之为用亦两难。我辈散材更如此,绝胜梨儿腹内酸。

念奴娇·游桂平金田村金田起义旧址,戏用苏轼韵

百年穿越,与天父视察,金田风物。荒草萋萋人事改,上帝公然面壁。我叹兴亡,艰难民众,冤魄何时雪?问之天父,洪杨能算豪杰?

天父惟怒惟言:洪杨小子,借我声名发。一堵萧墙沾血泪,难怪清妖难灭。蜗角触蛮,鸡虫牛鬼,莫笑长毛发。可怜人类,那些征伐年月。

贺新郎·与老妈通话

饭可吃过了?便吱声、安心工作,我都还好。家里余粮还管够,自己多留钞票。且保重、须防感冒。不要和人生矛盾,论是非、性子先磨掉。成绩有,莫骄傲。

其它我不重强调。但姑娘、谁真情意,上心儿找。照镜你多看看你,老大已经不小。你同伴、孩儿乖巧。莫道咱家徒四壁,纵婚娶、礼节安能少……先挂了,净烦恼。

浣溪沙·赴阿妹婚礼归后,听阿母夜话二首

陪酒簪花照片存,框含忧乐共晨昏。匆匆便送掌中珍。

一对新人才燕尔,一些故事入鱼纹。夜深深了乍回神。

夜雨弹珠打屋檐,哪如割爱出心尖。自家滴沥自喃喃。

四口余粮今太剩,廿年往事渐回甘。火塘不寐到更三。

小梅有余(小梅有约第七期)(26)

2015乙未

乙未初秋归园田居

远归甫下车,村人村头集。提包复牵衣,家门乃径入。围拥问纷纭,尤爱问京邑。我言实难详,阿母待客急。忙来呼比邻,分甘诸果粒。邻人不母应,但向我前立。催问婚娶期,我颜何羞涩。阿母替解围,餐桌向客揖。园蔬此自锄,家酒此自给。长者延座前,邻妇坐脱笠。与我话桑麻,为我盛汤汁。村事说往畴,悲欣翻百褶。几老成新鬼,土坟添六七。壮丁走广东,留守谁修葺?所幸无天灾,年丰谷自拾。今见汝归来,汝母喜欲泣。愿汝常还家,汝酒常得挹。我闻但劝杯,饮罢眼角湿。

南浦·蒲公英

柔团凄紧,恁娇枝、翼翼怕风生。说尽一春软语,曾动几人情?叵耐心头眼底,颤离程、柳暗乍花明。恨长飚都把,片时欢戚,分解作飘萍。

种种兰因絮果,费安排、宿命在冥冥。莫问云车风马,何处抵飞腾?若向天涯稳住,算人间、此去不虚行。只儿家情味,青春吹断梦零星。

踏莎行·桃花

准爱春天,准能联想,准从生命中张望。年年开不过荼蘼,年年艳杀荼蘼上。

如果沉沦,如果遗忘,你应笑对情人讲:曾经恩怨那唇痕,吻过大地皆原谅。

如此江山·山海关老龙头

雄关猛志应常在,风流不信消歇。故垒潮回,楼船电掣,日月双丸齐跃。秦砖汉堞。想万马难窥,万夫难越。但哭蓬莱,百年掀作昆明劫。

曾来多少国子,赋忧愁孤愤,纷许人杰。替鸟衔枝,闻鸡击楫,剩把头颅拼却。龙头脊骨。问筑就金瓯,此间何物?山舞刑天,海流黄帝血。

小梅有余(小梅有约第七期)(27)

2016丙申

天峨黑粽歌

天峨黑粽黑如石,阿婆门口持送客。自言家贫无长物,区区此粽送离别。送离别,正依依,粽叶黏米哪忍离。君不见,黑粽虽丑香馥馥,客吞入肠肠九曲。中有故乡春山泉,中有故乡秋豆菽。中有故乡草木灰,中有故乡心头肉。阿婆手自包,阿婆还自煮。煮罢送儿赴广东,煮罢送客赴京沪。提粽出门眼模糊,自揉蒸汽炊烟熏眼处。

大钟寺

日昏甫下班,买醉大钟寺。钟既悄其声,寺为高楼蔽。道临三环边,一堵拥千骑。狭斜出酒朋,攘攘来夜市。斗酒呼羊串,吹牛仗鸡翅。毛豆杂花生,各述职场事。上司言施威,下属言斗智。或与某争风,或与彼争利。怒骂某不仁,惟彼最大义。攀比此浮世,耻告不得志。举酒浇苦心,有时自酸鼻。饮罢各起身,各随车灯逝。人生蛮触间,道谛将安寄?回首大钟寺,茫茫静夜思。

暴雨之夜老母来电

毕业垂五年,两儿客京沪。炫诗与远方,故园囿老母。反哺愧无能,老母犹种黍。怜母愿岁荒,不必负黍苦。秋黍竟丰登,白日事陇亩。近夜遭暴雨,又恐黍生腐。新黍腐则已,旧谷卖如土。墙角埋存折,夜寻不知处。惊慌急捶墙,致电长哭诉。慰母稍稍安,反被催婚娶。一头独默然,挂电听窗雨。忽然复来电,闻母杂笑语。存款寻复得,沙发缝中贮。儿闻但轻斥,有钱买肉去。京沪房价高,买房更何补?老母转伤心,雨断前村路。刷刷到儿心,诗思亦凄楚。

新疆哈密魔鬼城上歌

天地沙石生我右,梦幻泡影生我左。风力碾碎万土丘,时光初熄火山火。葬送佛道葬人道,葬尽温良恭俭让,然后着手筑鬼城。抟土卷沙人烟绝,白日墟陵纵鬼生。有鬼揶揄双头马,有鬼怒号海龟舍。更有群鬼摇蜃楼,鬼魂遁入残垣下。鬼城鬼怪光陆离,往往旱颰肆虐之。倘教水流移人居,尽除魍魉与魅魑。安得倾注四大洋海水遍栽五大洲草木,鬼城鬼死人生轮回时光轴。

帕米尔高原中巴公路逢卖玉人

昆冈玉出玉面白,昆冈生民愁面黑。采玉荒滩风雪霁,头曝骄阳目如贼。滩上杂石卵累累,片玉三月不一得。老翁得玉售游客,逢我问价长太息。自言前年玉价高,大儿中侄逃学淘。千淘万漉虽得宝,一夕入城博塞豪。谁料去年玉价贱,侄走他乡不复返。二儿入校无余资,假期采玉哪辞远。今年玉价低如泥,出门小儿饥更啼。愿君买玉或易物,最喜电器与寒衣。我闻此语竟无语,客中哪得长物许。归来脱衣寻老翁,天地玄黄昆冈沙尘举。

过帕米尔高原大峡谷至喀拉库勒湖望慕士塔格峰

众神巡狩御长霓,葱岭飙轮日又西。

峰影湖光寥廓处,一鹰一马觉天低。

小梅有余(小梅有约第七期)(28)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