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淮海琴书老艺人(琴韵悠扬墨正浓)
苏北淮海琴书老艺人(琴韵悠扬墨正浓)同时,本市济宁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和书法资源。金乡,隶属于孔孟之乡济宁,地处风光秀丽的微山湖西畔,北依东岳泰山,南临重镇徐州,西连牡丹之乡,东傍孔孟故里。荷水运河一衣带水,挟裹着慧聪淳厚的运河文明,散发着古文化的热力。从古至今走出了王粲、仲长统、郗鉴、郗纯、马绍、秦士奇、杨翼骧、王方晨等文学艺术大家,更有李白、晁补之、李清照、石延年、王玉玺等煌煌名人客居或旅居于此。这一切都是艺术奇葩孕育成长绽放的肥沃土壤。当地人以向他拜师学艺为幸,以求得他的墨宝为荣。中外书法方家来金乡切磋书艺,脱口而出的是周老的名字,最想见到的更是周老本人。本地书法社团组织人员外出游学观览必拥周老出行,双方互留墨宝以志纪念时本方必是周老开笔。周老与喜好艺术的青年一代特别谈得来,认为年轻人有朝气,思想活跃,书法创作有新意。数十年来,围绕身边蒙其指教的书法专业人士和爱好者不可胜数,且不少成绩斐然。现在,在全国“文化强国”浪潮重
展宣纸,开启心扉,饱蘸墨,披沥肝胆,畅运斤,耕耘风雨,落款印,立马仑山。——题记
旭日融和开柳眼,春风摇曳送莺喉。2012年3月的一天,我们走进了一个坐落于鲁西南大地的素朴小院,有幸拜会了颇具传奇色彩的书坛名家周新典先生。
之前了解到的资料:周新典,号琴砚斋主,山东金乡县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现为济宁市书法家协会艺术顾问,中国东方书画研究院理事,中、日、韩、新书法友好联盟会员。1938年生,幼承家学,研习书法,先后结业于第一届中国书画函授大学、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展赛事,发表于国家、省市报刊,或集结出版,或被博物馆、中外友人收藏,在当地及全国有较大的影响。
(周新典先生)
当地人以向他拜师学艺为幸,以求得他的墨宝为荣。中外书法方家来金乡切磋书艺,脱口而出的是周老的名字,最想见到的更是周老本人。本地书法社团组织人员外出游学观览必拥周老出行,双方互留墨宝以志纪念时本方必是周老开笔。周老与喜好艺术的青年一代特别谈得来,认为年轻人有朝气,思想活跃,书法创作有新意。数十年来,围绕身边蒙其指教的书法专业人士和爱好者不可胜数,且不少成绩斐然。
现在,在全国“文化强国”浪潮重新涌来之时,中华传统翰墨文化更是焕发了青春光彩,颇得广大书法爱好者的青睐。金乡出现了学书藏书、切磋论道的火热局面,被称为“金乡人尚书法”现象。金乡书法艺术的春天到来了。无疑,这春天的明媚画图中有周新典先生浓墨重彩的一笔。
那么,周老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他的艺术之路是怎样走出来的?他的为艺的成功和为人的品格将带给我们什么样的经验和启迪?他对中华书法传统自觉的引领和传承对“金乡人尚书法”现象的春潮的推动将具有怎样的深远意义?于是,带着对文化的崇拜和热诚,带着对周先生的敬重和仰慕,我们踏上了膜拜之路。
一 金乡艺术土壤 初识周先生
金乡,隶属于孔孟之乡济宁,地处风光秀丽的微山湖西畔,北依东岳泰山,南临重镇徐州,西连牡丹之乡,东傍孔孟故里。荷水运河一衣带水,挟裹着慧聪淳厚的运河文明,散发着古文化的热力。从古至今走出了王粲、仲长统、郗鉴、郗纯、马绍、秦士奇、杨翼骧、王方晨等文学艺术大家,更有李白、晁补之、李清照、石延年、王玉玺等煌煌名人客居或旅居于此。这一切都是艺术奇葩孕育成长绽放的肥沃土壤。
同时,本市济宁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和书法资源。
曾令孔子发出“登东山而小鲁”之叹的峄山,亦是秦始皇“扫六合”统一中国后东巡封禅的第一座高山,以雄峻奇秀和神秘玄奥陆续招引来刘邦、刘秀、曹操、唐宗、宋祖、元世祖、明太祖、清乾隆纷纷在此树碑立传。
一个个经典的传说,从古至今一直鲜活在我们民族的典籍里,充填在济宁人美好的记忆中。现正在申遗的京杭大运河济宁段,则是一块多元汇聚的文化高地。它穿过朝代更迭的风云际会,融汇了南北多元的儒家文化、齐鲁文化、水浒文化、运河文化,驮着泰山、峄山的历史厚重,一路壮歌而行。
济宁,更是令人仰止的东方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中国文化史上至高无上的《四书五经》全部在这里诞生,中国最早的启蒙教材《三字经》很多典故和故事根植这片沃土。“半部《论语》治天下”,后世尊为中国历史五大圣人的“至圣孔子、亚圣孟子、复圣颜子、宗圣曾子、述圣子思子”,在这里以前无古人的儒家学说建立起整个中华民族的核心思想体系,不仅在世界上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和民族传统的标记,也影响了世界文化的变局与发展。
(周新典书法作品一)
乾坤万里眼,时序千年心。此地该有多少盛事需要勒石记载,同时又有多少功绩需要书帛流传,所以,济宁的书法资源相当丰厚。早就有“天下汉碑半济宁”之说。铁塔寺“小金石馆”的汉碑,曲阜孔庙的汉魏碑刻,嘉祥武梁祠的汉画像石,邹城“四山”的摩崖石刻,峄山上历朝历代的石刻碑群,还有汉任城王墓那出自民间工匠之手的隶书,也是洋洋大观。它们共同构成了济宁丰富的古代书法资源宝库,为当今济宁书法事业的发展奠定了雄厚扎实的传统基石。
几经路回车转,我们来到了金乡县西郊周新典先生的家。水泥净径,砖铺胡同,一方铁门,安静院落。周老精神矍铄,满面含笑,热情淳朴,声音朗然,双目深邃,散发着睿智慈祥之光。我曾在今年的挂历首页见过周老的照片,上面的老人肃然端坐,目视书帖,满面沧桑,联想他的德高望重,书名远播,不由得令我颇起敬畏之感。没想到面见其人,却亲和坦诚,率直天真,笑声朗朗,紧张的情绪瞬间消散。当我告诉他这种意外之感时,他笑着说:“一开始都和你一样,都认为我这个老头子不好对付。”“哈哈哈”,春风从小院舞过,旋远了我们的笑声。
早就随周老的大作扬名海内外的“琴砚楼”书斋,原来就是大门旁侧的一间南屋。当时我一楞:一间不大的平房为何冠以“楼”呢?不及细想,走进去,只见云龙四壁,墨气氲氤,笔丛林立,毡垫斑斑;作品与宣纸相卧,字帖与证书比肩。墙上除满挂自己的习作外,另有两幅挂图颇热人眼目:一幅是他在县剧团工作时与弦乐队伙伴的合影,周老端坐于正中,手把高胡(四平调的主弦),笑视前方,隐隐透出豁达不凡的气度;一幅是韩国书法友人道严先生赠给周老的墨宝——“合而不同”,沉厚且不失灵动地于壁上静悬,似乎在无声地述说着书法悠长而曲折的历史流变。
在这里,你会不自觉地被吸入一种艺术磁场,痛快淋漓地受一番墨海风雨的沐浴和熏染。
“琴砚楼”——名字真好。投射到斑驳墙面上的晕黄日影,引我们去回溯周老那慷慨壮歌的艺路求索历程。
二 书艺淬炼及求索历程
“中国书画大世界”网站站长赵艺曾这样介绍周老:“幼承家学,耽心翰墨,数十年如一日,临池不辍。”周新典先生,出生于金乡县鸡黍镇周楼村,做小学教员的叔父周一峰,写得一手好字,村里的挂匾、招牌以及春联,都是请他来写,因此威望甚高。从小就聪明伶俐的周新典喜欢玩绕于叔父膝下,并时常为其展纸研墨,深得叔父呵护。长期的耳濡目染,熏陶神会,周新典渐渐地爱上了这黑白艺术,临池学书,摹练不止,在小学阶段就得到叔父的赏识和全村人的夸赞。
(周新典书法作品二)
浓厚的兴趣和大人的鼓励给予他持久的动力,初中阶段,他硬是在蛙鸣助阵蛐蛐伴唱中把书法练得在全县出了名气。1959年当他结束初中生活时,凭着过硬的书法技艺被直接推荐到县剧团做文书,专门负责写字幕,一下由乡村学生变成了吃“皇粮”的“公家人”,那时他才二十出头。在全村人看来,周新典无疑是一步登天,光耀了门庭,真是羡煞个人。没办法,谁叫人家这么有才来着?
说到“才”,周新典除了书法超拔外,还有一个绝活:拉高胡。在他成为金乡县四平调剧团“一支笔”后,很快地,他又成了剧团的“头把弦”。原来,拉高胡,是他的第二个专长,是他在初中上学期间跟本校的周新竹老师学的。周老师在工作之余总喜欢拉两段曲子作为消闲,清亮高亢的乐音竟有一种抓挠人神经的魔力,周新典被深深吸引住了。
让他感到奇妙的是这无形的音符仿佛在不停地变幻着方阵,组合成流畅的线条在眼前跳荡起舞。于是他走近去看,渐渐他发现周老师拉弓运弦的动作和叔父握笔挥毫的动作简直一样潇洒!学!二年后,当他到县剧团报到时行李卷里除了心爱的毛笔外,还有一把高胡琴静卧在一旁。
这下,周新典在剧团成了不可或缺的人物。不久,又有一项重担落在他肩上:会计。就这样,一个多才多艺的小青年儿,一身兼三职,演出前写字幕,演出中执弓弦,下班前做账目,忙得不亦乐乎!再后来,全县好多单位的工作章程以及学校、药店、宾馆、商厦等的匾额门头都来请他书写,他呢,待人热诚,有求必应。
于是,他恢弘大气的字迹在金乡一中、金乡二中、奎星中学、金乡医药、金乡汽车站、金乡宾馆的大门含笑,在光明商厦、五交化大楼、银丰公司、华光集团、金樱棉厂甚至是金乡监狱的脸额上眨眼。鉴于旧城改造、旧建筑翻新及旧店的易主更名,现在仍保留着他墨宝原迹的有金乡二中、奎星中学、金乡汽车站、银丰公司、华光集团等。
(周新典书法作品三)
无论工作多么繁忙,周新典从未中断过对书法的习练,他知道书艺之路永无止境,而乐趣亦是无穷。在剧团时,经常出外演出,居无定所。每天忙完各项业务,皆已是深夜,于是他挑灯夜战。每每于同事的鼾声高涨时,他狼毫的热情也跟着高涨;在蚊子嗡嗡绕着他高唱时,他壮志的豪情也随着高唱。特别是到了滴水成冰的冬天,他一天到晚时刻不停的双手冻疮重叠,花开几度,呼啸的北风卷着雪花,往往被屋内瑟瑟的灯烛所迷惑,极力敲打着门窗想探个究竟。
三更灯火五更鸡,日月轮转几朝夕。1987年,当中国的市场经济将走向新一轮改革之时,金乡剧团这一颇具特色的文艺单位竟因政府财政困难而被“革”掉了。一夜之间,“家”没了,三十年的苦乐年华晃若一梦。于是,感情脆弱的同志哭了。周新典先生就是在这个他49岁的年头上提前退休了。现在,那辉煌搏击的三十年浓缩为一幅彩照,悬挂在书房西边的墙壁上,每当有光线映射其上,便发出强烈的反光,似乎周先生手里的那把高胡在静奏着一曲高亮的歌。
退休了好,周先生也该给自己放个长假了,不然一直身兼数职的他健康会亮红灯的。再说,多年的剧团工作,东征西战南跑北奔的,从没有好好陪陪老伴。于是,写写字,拉拉琴,和老伴一起散散步,侍候侍候年迈的父母,关心关心孩子的工作,消闲的日子一晃,不觉滑过了十多个年头。
上帝有时像个馋嘴的孩子,他视周先生幸福的家庭为一圆润的苹果,在上面狠狠地咬了一口——老伴遭遇车祸瘫痪。十年间,做了两次大手术,受尽磨难。现在终日坐在轮椅上,口不能言,腿不能行,好在意识清醒,每当有亲朋来家看望她和周先生时,脸上总是现出佛般的微笑。
十年来,为照顾老伴,周先生放过了多次进京游学的机会,前些年,他本人又患上了糖尿病,须每天服药,150斤的体重,减了三十斤。“今年显得老了点儿。”当我们夸他年轻精神时,周老这样回答。
(周新典书法作品四)
风疾竹愈直,雪重松弥坚。命运给予的一切,他都默默地承受了。从此愈发地以书法为寄托,书艺与诗情并举,德行与风雅共修,对生活仍是充满着信心和热爱。待人接物,仍是谈笑风生,真诚真性,周围的人都被他的热情达观所感染,看望他的,向他拜师学艺的,与他切磋技艺的络绎不绝。所以,中国书协及山东省、市书协的领导张业法、李向东、段玉鹏、乌峰等均把他看作“泰斗”,每次来金乡指导工作,一下车就指名道姓地让人把周老请到座谈会现场。
三 特点与成绩,“锦襄”与传承
周新典先生,像一条志在大海的江河,历尽艰险,蜿蜒曲折,阅尽人间四季,惯看秋月春风,荡起澎湃的春潮,洒落遏云的涛声。
历数十载岁月之火的淬炼,周老的书法风格日臻成熟,呈现出苍劲洒脱、雄浑豪放、大气磅礴的艺术特色。众多书体中,他尤擅行草。笔法随形多变,扭转顿挫,圆健老辣;墨气淋漓丰沛,渴润虚实,相映成趣;结体依意取势,俯仰欹正,逸气横生;章法森严错落,疏密有致,气韵生动。观周老书法,令人于跳荡起伏的字里行间心魂摇曳浮想联翩,看到妙处,不禁拍案叫绝!
书为心画,言为心声。周老的大草总是给人以“伴乐而飞”的感觉,或狂舞或飘举,或朴拙或闲雅,无不是其性情、意趣、哲思、学养的外现。看周老挥毫,下笔快而稳,不假思索,从容写去,笔端洋溢着一股激情与豪迈,字字大气精彩。忽记起十年前曾见过他的一巨幅狂草,内容是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现在想来,那自天狂泻的文字仍然在眼前飞动,那贯古彻今的气韵,似一曲壮歌游驰在天地之间,仍能体会到当初一见惊心的震撼。
(周新典书法作品五)
数十年的临池挥毫,笔行风雨,实至名归,迎来了一项项成果和如潮的好评。摘要如下:
1985年作品参加日本远州市书法艺术展;
1993年草书作品被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收藏;
1994年在山东省文化艺术节展获一等奖;
1995年作品参加今古书法墨缘撷英大赛获特别奖;
1996年作品参加两岸三地书画名家大奖赛,并集结出版;
1998年随孔孟之乡著名书画家考察团出访东南亚三国两地;
2002年艺术成就收录于《山东当代书法家辞典》;
2004年获全国“林散之奖”三年展优秀奖。传略收入《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
2006年入展全国首届老年书法大展。
2008年作品入选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第七届刻字艺术展并展出
“像这样的证书,得有一箱子。”当我们指着书柜中并肩而立的一排红皮证书惊讶其多时,周老说。
听说他刚收了一个正在上高中的新弟子,有趣的是那学生的家长非得按照老规让学生给周老行叩头礼。现在周老一个劲儿地在我们面前夸那学生:“那孩子的字写得真干净!行,一定大有造就。”爱才、惜才之情溢于言表。
乘机我们向周老讨要学书之锦囊。周老说:“书法其实没什么秘诀,一是要勤练,苦练;二是要走出去,广泛交流学习,补充新鲜血液;三是要悟,一定悟出自己的东西,这样才能有所创新,如果一味地泥古,练到最后也不过是古字帖的翻版。”接着他就讲到了古人苦练书法的典故:王羲之的“墨池”,“笔冢”,怀素的“芭蕉叶”,还有一位,痴迷到“坐则画地、卧倒画被”的程度。当代书坛,周老最佩服启功,说启功的字最具个性,让人一眼看过去就知道是他的而不是别人的,线条练到金钩银画的地步真是难得,这都是苦练的结果。
当问到他自己是怎样苦练的时,周老笑着从桌下托上来一叠焦黑的草纸,上面被墨汁密密实实地涂严,隐约间能辨出零碎的字迹。原来,这是周老平时练笔的草纸。怎么练到这种程度呢!周老顺手拿毛笔在一张上面已写了一遍字的纸上画了起来,边画边说:平时竖最难写好,练字时不妨先画出方格,再到里面写字,这样练到竖的机会就多了。纸呢,写完一遍可以在上面写第二遍,然后第三遍第四遍,等到全黑了后,还可以用清水在上面写,直到它功成身退。像这样的纸,我这练了足足有一卡车。
古有“墨池”,今有“墨纸”,特诌上几句以抒感慨:呕心其上,沥血凝碳。墨池幻化,几度桑田。艺境幽邃,觅之弥坚。采泰山之石助我勇力,植腊月之梅笑颜常伴。待到东风渐起,听取铁笛啸天。
正在我们唏嘘慨叹之时,周老又笑着说出他练功曾用的其它诸法,一是“进门三碗水”。以前房子里是水泥地面,涩涩地正好练字。当每天下班或出外进家,进门就在地上练三碗清水,什么时候练完什么时候再干别的。二是“地上画沙”。在地上铺一层沙子,用油漆刷子代替毛笔,在上面画字,好处是借沙子的阻力训练手感,同时体会字型的立体效果。另外,还有一个“热天戴头盔的”笑话。
(周新典书法作品六)
蝉噪日高的夏天,弟子邱全景去看望老师。正巧见他在书房练字,头的前半部用线缠了半圈卫生纸,像戴了个奇怪的头盔,邱登时就被这罕见的一幕给震住了。当弄清原来是为了防止头上的汗流到眼里才想到了这聪明“绝顶”的办法时,邱内心十分感动,可又忍俊不禁,便哈哈哈大笑起来,周老也笑了起来,于是这苦练的故事又有了翻新。
我们笑过之后,周老又说:“如果一味地闭门苦练还是不够的,还要“走出去”,那就是观摹大型书法展,吸纳清新空气,补充新鲜血液;和中外友人共同切磋书艺,相互交流学习,所谓“三人行,必我有师焉”,向专家学,向青年人学,这样才能防止闭门造车,泥古不化,从而走向真正的创新。”周老年届花甲到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学习,是班里年龄最长的学员,也是学习劲头最足的一个。
周老每年出外学习参观不下三次,特别是到东南亚三国二市的参观交流,韩国书法同仁道严先生来华访问时与周老互留墨宝的情景,均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习书之余,周老非常看重学养,熟读熟记古典诗词,解读精典出处要义,研究楹联平仄对仗,尤其在辨草、识草、熟记草法上用功良多,推崇“草由篆出”,与一代宗师朱复勘的高足刘承闿先生达成共识。
说到“悟”,周老讲,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种特别重要的思想,叫“天人相应”,就是说人与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有相通的一面。在练习书法时,如果做到物我一致,物我和谐,就可能于自然中获得灵感。王義之观鹅,张旭见公主与担夫争路以及观公孙大娘舞剑器,黄庭坚观船夫荡桨等,皆有悟于书法,更有甚者,李阳冰说于天地万物皆有所得。而周老自己呢?
他在琴与砚之间悟到了相通的气韵与律动,毛笔写出的是有形的韵律,弓弦拉出的是无形的线条,二者长期对照参悟,不时地激发灵感,迸溢妙思。这就是周老“琴砚斋主”的来历。总之,悟就是充分地发挥想象力,而想象力正是创造力的先决条件,而中国书法艺术正是以文字为素材,运用想象力创造出新的美学形象的艺术。
听君一席言,胜读十年书。陶醉的我,仿佛喝了“三碗不过岗”的“透瓶香”,提了哨棒,摩拳擦掌,要大步踏上景阳岗。
正是因为金乡有许许多多像周老一样钟情书法、传承书法的书法名家,教授了一大批书法新秀,带动了一大批书法爱好者,加上目前中央政府对文化事业的大力倡导,县领导的全面支持,金乡县书法事业出现了蓬蓬勃勃的喜人局面,相继开展了一系列书法展览活动,对青年后学进行鼓励提携,并成立了书画专门学校,将集中培训一大批学生,这将是难得的后续资源。相信书法艺术之树必定在金乡根深叶茂,靓丽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周新典书法作品七)
在我们行将告辞之际,周老一时兴起,铺纸挥毫,一气呵成,写就“天道酬勤”四个遒劲大字送给我们。凝视此四字,趣味天成:“天”,笔方墨重,如英雄横空出世,一套组合拳后,劈腿横扫,凌空定格;“道”,线条流畅,仿佛游龙戏水,优悠不失苍劲;“酬”,绞笔翻花,似英武少年,大秀醉拳,末了还不忘抿上一口,潇洒至极;“勤”,笔力匹地,像一纤夫倾身前行,双脚深深插入大地。天道酬勤,不正是“天道”与“人道”的统一和谐吗?
等墨迹稍干,我便怀抱了此条横幅,走出周老的小院。
琴砚楼,琴砚楼!临转弯时,我最后回首,只见彩云满天,斜阳正红,琴砚楼被笼在祥和的光辉里,如同神圣的殿堂。此时,我似乎了悟了这个简陋平房之所以被周老称为“楼”的内蕴。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就是在这里,周老踩着一叠叠墨纸基石,拄着一支支狼毫手杖,举着一个个日月火烛,奏响心中永恒的琴音,伴着静坐为梅的老伴的目光,一路踏歌,登攀上一座座艺术峰峦,大观翰林墨海的霁月风光。如今75岁的他,又酝酿着变法,想再一次践约世界上一切进步的辩证法则,再一次鼓荡起否定之否定的超凡雄风,让人生再展一展“诗风啸海,墨雨润春”的志气,呈一呈“如龙蟠雾,似凤腾霄”的豪气,从而步入“以恬养智,百折而不回”,“心月独明,得乾坤之清绝”的人生佳境。
正可谓——春回缗城风剪柳,琴韵悠扬墨正浓。
(周新典先生)
人物简介:周新典,山东省金乡县人,1938年生,号“琴砚斋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现为济宁市书法家协会艺术顾问,中国东方书画研究院理事,中、日、韩、新书法友好联盟会员。善于将传统书法形式与现代审美观念巧妙地结合,集众家之所长,体涉八法,尤擅行草。作品呈现出朴茂苍劲,雄厚洒脱,灵动多姿的个性特点及雄浑豪放、大气磅礴的艺术风格,为中外友人所喜爱收藏,在国内外颇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