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徐显秀墓壁画参观(凤台桥下找寻百米壁画)
北齐徐显秀墓壁画参观(凤台桥下找寻百米壁画)今日头条·彩色港《书画苑》专栏,现转发解读部分的内容,希望您也喜欢。伯华兄围绕着《秦淮胜迹图》的前世今生,铺开陈述,居然做出了四辑精致的“美篇”,我因参与审订,也身陷其中。这些美篇,内容丰富,各有侧重,图文并茂,信息准确。读者可从中读出作者创作之艰辛,知晓历史的掌故,愉悦身心,陶冶情操,更加热爱我们的城市南京,这个由联合国冠名的“世界文学之都”。今年二月,伯华兄终于如愿以偿,饱览了长达一百四十米,髙逾三米多的金属雕刻壁画《秦淮胜迹图》。伯华兄被大型金属雕刻壁画所展现的旧时秦淮的恢宏气势、壮阔场景、众多人物、丰富情节所震撼并感动。他虽然是工科出身,退休后却迷上了美篇制作。伯华兄被大型金属壁画震撼之余,渴望了解《秦淮胜迹图》的创作经历,还特地到网上淘到一本《鼓楼文史第十一期秦淮胜迹图专辑》,为了能向广大读者详细解读《秦淮胜迹图》的内容,他搜集查阅了大量有关金陵与秦淮的历史资料,为导读《秦淮胜迹
寻找《秦淮胜迹图》▓ 倪伯华 文并摄影
倪伯华先生,少时曾与我同住一条街上,小学中学,我俩虽同校、同级,但不同班,也堪称老校友了。只是几十年间我们不曾交往,连姓名都未有闻。如今,由于疫情我俩虽未谋面,却早已通过微信,交流频繁,俨然老友一般。
联系我俩友谊的“机缘”,竟是立于秦淮河畔,根据我的作品《秦淮胜迹图》制作的大型金属壁画。
据伯华兄介绍,去年夏季,他为了欣赏这幅超大壁画,遭遇了一番周折。起先他是找不到壁画的位置,后来虽已找到,却逢秦淮河水上涨,淹没了观赏平台,他只能抱憾而归。
今年二月,伯华兄终于如愿以偿,饱览了长达一百四十米,髙逾三米多的金属雕刻壁画《秦淮胜迹图》。
伯华兄被大型金属雕刻壁画所展现的旧时秦淮的恢宏气势、壮阔场景、众多人物、丰富情节所震撼并感动。他虽然是工科出身,退休后却迷上了美篇制作。
伯华兄被大型金属壁画震撼之余,渴望了解《秦淮胜迹图》的创作经历,还特地到网上淘到一本《鼓楼文史第十一期秦淮胜迹图专辑》,为了能向广大读者详细解读《秦淮胜迹图》的内容,他搜集查阅了大量有关金陵与秦淮的历史资料,为导读《秦淮胜迹图》下足了课外功夫。
伯华兄围绕着《秦淮胜迹图》的前世今生,铺开陈述,居然做出了四辑精致的“美篇”,我因参与审订,也身陷其中。这些美篇,内容丰富,各有侧重,图文并茂,信息准确。读者可从中读出作者创作之艰辛,知晓历史的掌故,愉悦身心,陶冶情操,更加热爱我们的城市南京,这个由联合国冠名的“世界文学之都”。
今日头条·彩色港《书画苑》专栏,现转发解读部分的内容,希望您也喜欢。
——孙元亮
2019年9月20日,孙元亮画作《秦淮胜迹图》被搬到了位于南京集庆门大桥和凤台桥之间的秦淮河西岸。
当天,这里举行了隆重的揭幕仪式。
从长虹路隔河远眺《秦淮胜迹图》。
这是一幅怎样的画,竟引起如此轰动?让我们去集庆门大街和凤台桥间的秦淮河畔亲眼看一看。
从集庆门段城墙拐角处,下到秦淮河边,一座牧童骑牛的雕塑就立在河边。雕塑的意境“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的《清明》诗写的就是南京秦淮河畔花露岗的杏花村。
《秦淮胜迹图》的位置。
实际上,去年6月我就前往寻觅,尽管请教度娘,知道准确的地点,但如何下到河堤上仍费了很大周折。
梅雨季节,秦淮河水暴涨。
由于当时正处梅雨季节,秦淮河水暴涨,淹没了河岸的道路,有一大半的画作无法观摩,只能无功而返。
今年2月22日再次前往,已是轻车熟路。
一座凤台桥横跨外秦淮河上。
从凤台桥下穿桥洞而过。
穿过桥洞,前面豁然开朗。转个小弯,继续往前走,不远处就是横跨外秦淮河的集庆门大桥,只见河边堤岸护坡墙壁上嵌着一幅长达百米的金属画。
河边堤岸护坡墙壁上嵌着一幅画。
这就是名闻遐迩的《秦淮胜迹图》。
《秦淮胜迹图》卷首题跋
画卷题跋“秦淮胜迹图”,是原全国佛教协会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赵朴初先生所题。
原全国书协名誉主席、国家鉴定委员会主任、中国文史馆馆长启功先生为《秦淮胜迹图》题写画名。
画卷作者,著名书画家孙元亮先生,一手漂亮的小楷《秦淮胜迹图序》置于画首。
起点:江宁方山。
孙元亮将画卷的起点选在江宁方山,自有一番道理。秦淮河有两个源头,分别来自句容和溧水,在方山附近合二为一。秦淮河流到东水关后,又分为内秦淮河与外秦淮河,在水西门附近的西水关合二为一。
从三千年前的泰伯弃吴,两千年前的秦始皇凿方山引淮水镇金陵王气,再到六朝繁华旧事,方山凝聚着南京半部文化史。
那是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出巡,也是最后一次东巡。他神气活现地逛游云梦,浩浩荡荡地浮江东下,远远地就看见了阳光下王气氤氲的金陵。御驾车队到达金陵,秦始皇十分兴奋,被这里虎踞龙蟠的气势所吸引。一路之上陪同左右的是道法极高的方士、常生、仙导,他们修道数十年,精通风水之术,还通晓长生术,他们一直兴高采烈地说话,大讲都城风水。秦始皇十分奇怪的是,到达金陵之后,这两位方士出奇的沉默。看着金陵地形地势和山川形胜,他们的眼中还充满了忧虑。
秦始皇问:“金陵形胜,气象万千,两位何故沉默寡言?”方山地处金陵东南,方山顶部平坦如官印,又称天印山。两位方士对视一下,忧心忡忡,欲言而止。秦始皇说:“四海之内,莫非王土。天下,乃皇帝之天下,有何惧哉!但说无妨,恕你们无罪。”方士常生低声说:“金陵地形险要,气势磅礴,不是平庸之地,非同小可啊!“仙导凑近秦始皇,郑重地附耳说道:“金陵乃龙脉地势,虎踞龙蟠,地形险峻。王气极旺,五百年后会有天子坐镇!”
秦始皇认为,自己是始皇帝,子子孙孙,皇脉相续,一姓帝国千年万年,生生不息,怎么能在赢姓之外还有别的天子出现?真是岂有此理!秦始皇大惊失色,赶紧询问:“有何良策?”站在龙船上的常生,扫视一眼金陵地势,指着方山说:“截断方山。”
头藏方巾的仙导看见秦始皇一脸迷惑不解,从容地说:“方山地处金陵东南,你看,方山顶部平坦如官印,人称天印山。天印,自然是上天赏吗的官印,决定了金陵之地的王气兴衰和吉祥命运。断了方山龙脉,就是阻隔了金陵的王气。再引淮水贯穿金陵,通达长江,让这条秦淮河冲尽王气,陛下就可以高枕无忧,皇帝之位千年万世万万世了!”
秦始皇大喝一声:”好!”略通风水的秦始皇看一眼金陵城北的狮子山、马鞍山,吩咐:“这两座山,也断了山脉!”此后,金陵改称为秣陵。秣陵?不是饲马的草料场吗?两位方士听了,不禁大笑,称赞皇帝英明盖世,是千年才出、天印神授的圣明之君。秦始皇一声令下,立即行动。方山断了。淮水贯穿了,幽静的秦淮河默默地流淌,流出了十里秦淮河,六朝金粉地。
《秦淮胜迹图》巧妙地构思了金陵的城郊和都市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民俗。
画卷起始是春天来了,这一段是南京城郊外的景致,方山古玄洞观依稀可见。郊野正在返青,一幅牧童放牧、学童闹春、踏春、河边垂钓的春天景象。阡陌纵横,有农天在田间插秧种田。下方的一排茅舍前,有数人骑着毛驴正待出门;山下的河道里驶着帆船、小划子,大家都在向都城出发……
乡间小路上,一个举子打扮的骑着毛驴,仆人在前引路,后面一个书童挑着担子,正前面就是一个小店,看来要在此小歇一下。
一个货郎挑着担子,也往城里赶路。
通济桥和通济门。
画面逐渐进入城市。早已经消失的通济桥和通济门出現在画面上,作为明代南京13个“内城门”之一的通济门,曾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瓮城,可惜已消失多年。孙元亮先生查阅史料和影像资料,还原了这座曾经的中国最大瓮城,她的外形好似一艘巨大的帆船,静静停泊在秦淮河边。
通济桥上的行人有骑驴的、挑担的、背包袱的;一个大人带着扎着两个发鬏的小女孩在桥上观景;一艘画舫从桥下驶过。桥旁的茅舍挂着无字的招幡,看样子不是茶馆就是酒店。
通济桥又名九龙桥,位于东水关东侧,为一座横跨秦淮河的南北向无铰五孔石拱桥,该桥建于明朝初年,因邻近通济门又称通济桥。
“桥”在秦淮文化里占有重要地位,南京的桥在六朝时期称谓“航”或“渡”,初时均为浮航。唐朝之前,南京就有二十四航之说。孙元亮先生在《秦淮胜迹图》中融入了秦淮河上的九座古桥,这一座座架在悠久历史“十里秦淮”上的古桥,宛如一条银色的巨龙,静静地躺在波澜不惊的秦淮河上,贯穿整幅长卷。
饭庄
通济桥旁两间茅舍显然是一个饭荘,食客一边品尝佳肴一边聆听歌女弹唱。
通济门上一位员外打扮的老者带着孩子在城楼上观风景;通济桥旁的茅舍挂着无字的招幡,一位茶客摇着折扇,听着歌女弹唱琵琶,显然季节已转换到夏天。
上水门和大中桥
上水门就是东水关。
上水门就是东水关,它是一座兼用来调节秦淮河水的水城门。秦淮河流到这里入城,便一分为二,一股顺城墙外侧流,成为护城河;一股穿关入城,是为十里内秦淮河。
东水关旧称上水门,始建于杨吴筑城,杨吴太和4年(公元932年)金陵府尹徐知诰下令扩建金陵城,金陵府城成为"高坚甲于天下"的一座大城,东水关就是在这次扩建中建成的。
东水关坐落于南京城的东南部,是秦淮河流入南京城的入口,也是南京古城墙唯一的船闸入口。
大中桥前面是个酒店。
大中桥前是一个酒店,清晰可见一个店小二端着一盘菜正欲上桌,门前栓着食客的马匹;大树下一个垂钓者席地而坐;酒家散养的鸡在觅食,门前两个孩童蹲地玩耍。桥上三人,其中一人手里端着什么,极象给另俩人照相,但绝对不是用的手机。
大中桥原名白下桥,始建于唐代。因唐时金陵改称白下县而得名。元时称长春桥(一说上春桥),到了明代方叫大中桥,保留至今。
唐代在南京城东的青溪上。有著名的白下亭和白下桥,附近即城的东门——白下门。杨吴(后为南唐)筑城,就青溪掘濠,白下桥跨濠而处东门之外。宋建康府城仍沿南唐旧制,白下桥和白下亭仍在。王安石罢相后,仍居住在金陵半山园,从东门入城,必经白下桥和白下亭。他曾写过"东门白下亭,扯是高寒时”的诗句。当他接苏东坡来金陵游罢钟山后,就在白下桥与苏东坡分手的。宋末,文天祥被俘押解赴北京路过建康时,就住在白下桥附近的驿站内。
到了元代,白下桥改称长春桥。缘由是"以白下之名,不宜举子”(元《至正金陵新去》)。明切,长春桥恢复改名大中桥,青溪此处旧有大桥(淮清桥)和中桥(今四象桥)故撮名曰“大中桥”(明《万历上元县志》)由于杨吴建城,明初又扩建,以致青溪九曲仅存内桥以东入秦淮河一段,旧时桥前还有白下寺。系宋初建。
到了明末清初,大中桥曾一度改称“大忠桥”。由此引出一段明末抗清名巨黄道周的故事。
大中桥旁有一个码头。
大中桥旁是一个码头,一叶扁舟正在码头边停靠,客人登岸,舟上一个孩童搀扶一个老者正欲下船。河中一艘画舫驶过。码头边似一个茶馆,几位茶客在喝茶吹牛。
画图往下展示,这又是一排河房,一扇窗前趴着一个人在看河景,隔壁人家一位妇人抱着一婴儿也在看风景,一叶扁舟上一个人在撑船,一个人似乎在叫卖什么,舟上一只盖着盖的筐,估计内装不是荷藕就是老菱。左边又是挂着无字的招幡,画家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画卷铺展开来的第一座亭榭。
行到此处,出现了画卷铺展开来的第一座亭榭。亭榭内显然是一班吹拉弹唱、能歌善舞的文娱表演,有吹笛子的,有吹箫的,有舞者,有观者,真像今日公园内的老年活动团,自娛自乐。没想到700年前的秦淮河边也有这番景致。
淮清桥
接下来到了淮清桥,两只画舫穿桥而过,前面一艘是经济型的,两位大人带着一孩童坐在船首,后面一艘是豪华型的,丰俭由便,都取决客人的钱袋子。
淮清桥始建于南朝,古名青溪大桥,后因古青溪与秦淮河在此汇流而得名淮清桥。桥亭有联,集唐代诗人刘禹锡、韦庄的名句:“淮水东边旧时月,金陵渡口去来潮”。
大名鼎鼎的桃叶渡到了。
大名鼎鼎的桃叶渡到了,画面出现了第一个高潮。又是两艘丰俭不一的画舫,一艘离开码头,一艘则刚刚扺达。渡口上人头攒动,一位不知是几品官员正下了船往外走,两旁立着的人毕恭毕敬地夹道迎接,这位官员看来品极不高,左右没有前呼后拥的态势。渡口一人手拿折扇,告诉你这还是在夏天发生的事。
桃叶渡是南京城南秦淮河上的一个古渡,位于秦淮河与古青溪水道合流处附近,南起贡院街东,北至建康路淮清桥西,又名南浦渡。
传说东晋书法家王献之有个爱妾叫“桃叶”,她往来于秦淮两岸时,王献之放心不下,常常都亲自在渡口迎送,并为之作《桃叶歌》:“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从此渡口名声大噪久而久之南浦渡也就被称呼为桃叶渡了。
这一段是内秦淮河,也是十里秦淮的核心段,只見两岸河房一座连一座,已不再是郊外的茅舍土屋,而是“青砖黛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的亭台楼榭。
秦淮河房
孙元亮精细描绘十里秦淮两岸的河房、酒楼、茶馆、园林、公馆、商铺,以及歌女、文人、商贾、官员、平民各色人等,生动的画面透露出生动的史实。
一个手执折扇的公子和爱妾依窗而站,后面的书童手托一个花瓶跟随左右。画面左上方挂着“李记当铺”的招牌,这在有关南京的史料中都能找到依据。
夏日炎炎,凉亭小聚,岂不快哉。
民族乐器演奏会。
这一特写镜头应是一个民族乐器的演奏会,有竖琴、琵琶、古琴等乐器。一个孩童依栏放下一个竹蓝,似象从沿河叫卖的小贩手中购买东西。右侧廊道上走着一位手持拂尘的女子,背面墙壁上挂着一幅大型壁画。两层歇山顶的屋脊上各有三只神兽,清晰可见,亭台两侧悬挂着灯笼,到了夜晚,又是一幅灯红酒绿,歌舞升平的景致。
这里又出现一个渡口码头,古时的内秦淮河不象如今的河道只有十几米宽,据史料记载,东晋时期的内秦淮河足有一百多米宽,风浪也较大,河边的码头渡口很多,这才有了王献之和桃叶的故事留传至今。
画舫停靠在码头,一干客人已上岸,又一拨客人正在登船,船和码头台阶处还搭了跳板,连这一细节画家也未放过。上船者是个员外,后面紧跟着仆人,一个挑夫担着滿滿的行李紧随其后,边上一个孩童手拿风车类玩具也正登船,一只小划子载着几袋粮食正向码头靠近。街面上热闹非凡,一妇人骑着毛驴,其夫在前牽着,对面也过来一位骑着毛驴的先生,仆人紧随左右。“京苏大菜”酒店内座无虚席,显然这都是提笼玩鸟的公子哥们、纨绔子弟。
“李记留青竹刻”招牌高挂店外,这可是南京的非遗文化,历史悠久。店外举着无字招幡的应是测字算命先生吧。
“钱记杂货铺”赫然在目,酒楼、茶肆一个连着一个,热闹非凡。在这闹市中,一间河房中一位书生在潜心攻读,书童在一旁待侍,这需要多大的定力呀!
河面上来往画舫穿梭不断,当年的繁盛之景可见一斑。
只见河房画舫、秦淮碧波、亭台楼榭、高朋满座、推杯问盏、觥筹交错、歌舞笙箫,一片太平盛世景象。
这里又是一处码头,炎热的夏天,古人还穿着长衫,酷热难挡,有人坐在码头边泡脚消凉,水面漾开,画家的用心深入到画面的每一个细微处。河面上这种售卖食品的小舟随处可见,方便食客不用下楼就能购得想要的东西。
六凤茗茶
六凤茗茶看来是明朝著名的茶叶了,可惜现在已销声匿迹了。
文德桥。
大名鼎鼎的文德桥出现在画面上,这是画面的第二个高潮。
“文德桥”的“文德”二字取自儒家思想“文章道德天下第一”。由于这座桥正处在地球的子午线上,所以每逢农历十一月十五日子时,皓月当空,水中月亮正好被这座桥分为东西两边各一半,这一奇观被称为“文德分月”,又称为“文德桥上半边月”。
传说唐朝大诗人李白,有一次到金陵来,在文德桥旁边的一座酒楼上歇脚。这天碰巧是冬月十五,到了晚上,他就独自坐在酒楼上赏月,一边喝酒,一边吟诗作赋。李白生平最喜爱月亮,说月亮又干净又好看。这天晚上,他抬头看见天上的月亮洁白滚圆,心里非常高兴,就多喝了几杯。到了半夜,李白趁着酒兴,下楼走到文德桥上。他刚走上桥,一低头,忽然看见月亮掉在水里了,河水一动,洁白的月影上就添了几条黑纹。
李白这时喝得醉醺醺的,只当是月亮给河水弄脏了。他靴子也顾不得脱,张开双手就跳下桥去捞月亮。谁知这一跳,月亮没捞着,却把水里的月亮震破了,顿时分成了两半儿,“李白分月文德桥”的故事就这样传下来了。后来人们在文德桥旁边修了个“得月台”,据说那里就是当年大诗人李白赏月的地方。
文德桥上人来车往,热闹非凡。
状元游街的队伍正向文德桥走去,“状元朱之蕃”、“榜眼程国祥”、“探花顾啟元”、出现在游街队伍中,这可是当时南京赫赫有名的科举及第才子。
过了文德桥就到了“天下文枢”牌坊,牌坊下聚集很多人,有玩鸟的、闲逛的、观井的、看河景的、聊天的、过路的、牵驴的、挑担的、抬礼盒的,各色人等,把秦淮河边的市井生活刻画得淋漓尽致。
南京夫子庙曾是人才荟萃之地,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流连于此,留下三千多首名篇佳作;这里,曾经是绵延一千多年的学宫、书院和科举考试场所,为国家输送过大量经世济国之才。“天下文枢”指古代南京是天下文化的中心,也是指中国第一所国家最高学府孔庙的所在地(即始建于东晋太元九年的南京夫子庙),仅明清时期全国就有半数以上官员出自江南贡院。
黄公桥出现在画面中,三层歇山顶建筑应是魁光阁。魁光阁位于夫子庙泮池旁,地处夫子庙核心区。魁光阁又称奎星阁、文星阁。魁星在中国民间信仰中是主宰文章兴衰的神,在儒士学子心目中,魁星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在科举时代是士子们“夺魁”的象征。
阁旁也是一处游船码头,一位游客正在登岸,人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有手执折扇的、手执团扇的,优闲自得。
这应是大成门,中为“戟门”,两边为“持敬门”。封建时代只有官员可以由大成门出入,一般士子只能从旁门出入。
从大成门出来,一群人正向大成殿走去,画面中出现华盖和掌扇。
一般来说,古代帝王身后宫女所执的两柄“掌扇”,让人感到帝王之位的尊贵和权利的至上,最早的时候就是夏天给皇帝驱敢蚊虫和清凉用的,只不过没有那么大。到了唐朝的时候就逐渐的演变成大扇子了,尤其是唐以后,扇子的作用也不单单是驱敢蚊虫和风凉了,而成了尊贵与威严的象征。而华盖则是皇帝出巡时由太监撑着或置于鸾车之上。这里出现了华盖和掌扇,说明是皇帝来拜謁孔夫子了。
大成殿
大成殿,建于景祐元年(1034年),就东晋学宫扩建而成。这一组具有东方建筑特色、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迭经沧桑,几番兴废,清同治八年(1869年)重建后,又在日军侵华时遭到破坏。
这连排的房舍应是江南贡院。
江南贡院始建于南宋乾道四年(1168年),经历代修缮扩建,明清时期达到鼎盛,清朝同治年间,仅考试号舍就有20644间,可接纳2万多名考生同时考试,加上附属建筑数百间,占地超过30余万平方米。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袁世凯、张之洞奏请清廷立停科举,以便推广学堂,咸趋实学,从此江南贡院便结束历史使命。江南贡院从建成至晚清废除科举期间为国家输送八百余名状元、十万余名进士、上百万名举人,明清两代名人唐伯虎、郑板桥、吴敬梓、施耐庵、翁同龢、张謇、陈独秀等皆出自于此,金陵文化之昌盛可以想见。
大成殿后为“学宫”,耆老宏儒正在给学子讲经说法。
近处是“尊经阁”,为学宫的图书馆,远处是“明远楼”贡院主考官办公处。
来个特写镜头,桌子上堆着书籍,后面的架子上整齐排列的尽是书。
紧挨私塾的围墙边围着一大圈人在看热闹
原来是卖“狗皮膏药”的,墙上还贴着“河南王魁专治跌打损伤。”,北京“天桥的把式——光说不练”,南京的秦淮把式——又说又练。边上一个摊子是卖“甑儿糕”的。
这边是算命的,棚子上“张铁口精算命相”,边上撑着油纸伞的在叫买油炸回干(京著名小吃)
唐氏富春堂画肆是一家卖古书画的,门口还摆了一张桌子,兼卖小吃。一个小商贩在向路人兜售小商品,
街面上人来车往,一个小商贩在向路人兜售小商品,一幅市井众生相。
画面展开到朝天宫了,“道贯古今”牌坊是朝天宫的标志。至此,天气已进入秋天。
道观前商铺“萬源號通商银铺”、“應時細糕名點”在招揽着客人。街市上行人如织,驴来轿往,好不热闹。
“太白遗风”,想必是一家酒肆了。
秦淮浴堂,浴堂门口有个烤山芋的摊子,一个孩童扒着往炉膛里看,上面一圈放满了烤熟的山芋。浴堂右边是一家肉铺,铺前是一个修鞋摊,一位路人正把一只鞋子递给鞋匠,鞋匠南京话叫“皮匠”。左边是一家“金陵申勇布荘”,店前一个小贩在叫卖瓷器。
一支驼队经过
鸡公车上坐着两位女子和一个小孩,一位军士紧随护送。
这座桥叫什么,是玄津桥吗?桥下是一家“專裱名人字畫”的裱裝店鋪,这座桥还很宽,是一座三孔拱桥,桥上人流密集,走路的、撑伞的、叫卖的、骑驴的、驾车的、望呆的(南京话)、应有尽有。拱桥的坡度很大,车子上桥可得费一把力气。
桥面特写,桥下一艘画坊驶过,荡开水面、留下一串涟漪。
一个留着山羊胡子的老者骑着毛驴在仆人牵引下正欲上桥,还有一个仆人挑着担子跟在后面;桥下是一个“專染羅紗布疋”的染坊,招牌下两位抱着幼童的妇人在互相拉呱(南京话,即聊天),一个小贩端着货篮上前兜售。
河面上摇撸的小舟穿梭在芦苇丛中。
又一处热闹的场面,一家挂着“南北炒货”,一家挂着“杭州老劉”。“杭州老劉”店铺,想必是杭州真丝了,柜台上店家正抽出一疋布料供顾客挑选;玩鸟的、骑驴的、扛竹竿的,众生百态,真实写照。
街面上两个人正在抖空竹(南京叫抖瓮);一个车夫赶着两匹马拉的轿车穿街而过,这在当时可是奢华型轿车,只有大户人家或为官者才能拥有。
挂着“南北炒貨”店铺,鋪內几大筐炒货堆得冒出了尖,柜台上放着几个罐子,想必是炒好的待售品,门口支着一个大缸灶(陶土做的,五六十年代的南京,一到腊月二十四送灶日开始忙年,一个煤球炉来不及,家家都支起了小缸灶忙制馒头包子等),一口大锅正在炒制食物,这么多品种都是一些什么炒货呢?画师又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两个店中间挤着许多人正在看木偶戏;一个货郎挑着小担,手摇着拨浪鼓在逗小孩,孩子闹着跟妈妈要。
这是大功坊熬山灯会场景。
秦淮灯彩甲天下,明代秦淮灯会的主角是外形好似巨螯的“鰲山灯”。孙元亮先生将熠熠生辉的“鰲山灯”安排在了大功坊前,这里是明代第一功臣徐达的府邸,将鳌山放在这里,符合史实,也别有深意。
鳌山灯下挂着“太平有象”、“濟民可期”、“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的吉祥春联,反映了时人对美好生活的祈愿。
大功坊牌楼前热闹非凡,一派春节气象,放千响鞭炮的将竹竿举得高高的;孩童戴着虎头帽则蹲在地上放小炮;一队打着钹鎈、敲着锣鼓、吹着号的乐队正在游街,市民列队两旁观看。
来一张乐队特写,乐队还打着黄龙旗,举着鲤鱼灯,舞着辇盖,引得“绍興花雕陳釀”和“王記上陽官窑名磁(磁同瓷,古代多用磁)”的店主也不做生意了,一齐往街上观望。
紧跟乐队后面的是舞龙队,两组各7人的舞龙队花样百出,人物刻划得惟妙惟肖、活灵活现,仿佛你也置身于这热烈的喜庆气氛中。挂着“西洋貨物齊全”、“東西兩洋貨物”的店鋪前人头攒动,大家的目光都聚焦在舞龙上。
远处出现一个露天戏台,露天戏台,正在演一出“三娘教子”剧目,女眷坐在廂房,男人皆站立台下观看。
一组舞狮队、两个摇旱船、两个木驴表演使现场气氛达到高潮。右上角是一个戏台,正在演出,应该是昆曲吧。
请详看特写镜头——
“大地回春”、“万象更新”引领高跷队、舞扇队紧随其后,打着“铜钱幌子”和灯笼的随尾压阵。
画面一转,前方又是一处码头,一位老者拄着拐杖正正登船,船家做出手势“请上船”。右边竹竿上挂着的鞭炮正在噼里啪啦发出阵阵响声,引得众人都向这边观望。
武定桥到了。
武定桥到了,从桥那边又过来一队敲锣吹号的队伍,“古玩字畫”的老板爬在柜台上,勾着头向这边观望,柜台上还有一把算盘,画师真是细致入微。武定桥初建于南宋淳熙年间,题名“嘉瑞浮桥”,亦称上浮桥,与朱雀桥(下浮桥)相对。南宋景定二年(公元1261年)马光祖重建。明初易名“武定桥”,取“文能安邦,武能定国”之意。此名又与文德桥相呼应,俗称文、武二桥。武定桥明代与旧院相邻,四周街衢相连,景色清丽,纨绔子弟来往不绝,为名噪古城的闹市区。
武定桥面人群熙攘、热闹非凡,桥下驶过一叶小舟,又是一个小型水上乐队,吹号的、敲鼓的、打钹鎈的,神态各异。
转过来是一排临水河廊,人们都伸着头向河面望去,原来又一支水上乐队驶来,这可是一艘豪华画舫的官船,一面大鼓置于舫头,加上钹鎈、铜号,好象是那个朝代的乐队标配吧。
给画舫乐队来个特写镜头,一叶小舟上前,象是兜售什么,舟上盖着盖子的竹筐装的应是“水八仙”家族的时蔬。
摇橹的画舫相向行驶。
镇淮桥
前方出现一座桥,细看是“镇淮桥”。
镇淮桥始建于东吴时期,称为南津大桥,毁于东晋时期的王敦之乱。南朝时也称朱雀航、朱雀桥,是通往城外的主要交通枢纽。杨吴天祐十一年(914年),都水使在此建桥,始称镇淮桥。南宋乾道五年(1169年)留守史正志重建。开禧元年(1205年)丘崇为留守时重建。宝祐四年(1256年),留守马光祖重建。镇淮桥系十里秦淮诸桥中规模最大、结构最坚固、装饰最华丽的桥梁。明代以后,规模逐渐缩小,至清代桥亭数十楹的壮观气势已不复存在。
沿着蜿蜒蜒曲折的城墙一直走到聚宝门城楼上。画面展示了老南京习俗:正月十六爬城头(又称走百病)。
据传,此俗也源于明代。那时朱元璋下令筑城墙,乃士卒守备之要地,老百姓对朝廷不准登临城头颇有议论。朱皇帝为笼络人心,恩准正月十六让百姓登上城头游玩一次,于是此俗相沿成习。
南京市郊农村的农人,因无城头可爬,他们也变着“招儿”。把"爬城头"改成了"走三桥”,据传正月十六,农村人一天内只要走过三座桥,便可一年内降百味。
画中一个卖糖葫芦的,引得众孩童嘴馋。
聚宝门上四个城楼巍峨壮观,可惜皆毁于侵华日军炮火之中。
画面下方是一个码头,岸上堆放着许多圆木。古时聚宝门外秦淮河边就是木材集散地,圆木经秦淮水路到达聚宝门上岸,再运往城内。
细看城门右边的茅棚内还有一家钉马掌的,画师连这一细节也不放过。
聚宝门城楼上热闹非凡。
聚宝门下一支驼队正在出城。
镇淮桥边的寻常巷陌,一户百姓的孩子手举兔子灯、鲤魚灯,手提灯笼的、打鼓的、吹唢呐的,一派祥和的春节气氛跃然画中。
出了聚宝门就是长干桥了,景物突然转换成城外的景色,城墙下又出现茅屋了。河边的码头也是简易的了,竹筏、乌蓬船出现在画面中。
长干桥,南宋咸淳五年(1269),户部尚书马光祖重建,更名长安桥,为五孔石拱桥。明初改建,又名聚宝桥。清代多次维修。太平天国时,在天京防卫战中遭破坏。清光绪二年(1876)予以修复,桥长43米。
又是一辆二匹马拉的轿车正在过桥,似往乡下走亲戚,哪个富人乡下没有几个穷亲戚呢。
画卷再现了聚宝门外的长干里,李白的“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著名诗句就出自长干里。
眼前突然出现亭台楼宇,画面再现了位于聚宝门外的大报恩寺。
大报恩寺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悠久的佛教寺庙,其前身是东吴赤乌年间(238—250年)建造的建初寺及阿育王塔,是继洛阳白马寺之后中国的第二座寺庙,也是中国南方建立的第一座佛寺,中国的佛教中心,与灵谷寺、天界寺并称为金陵三大寺,下辖百寺,后又称长干寺。
寺内小和尚凭栏远眺
大报恩寺琉璃宝塔高达78.2米,通体用琉璃烧制,塔内外置长明灯一百四十六盏,自建成至衰毁一直是中国最高的建筑,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位列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迹,被当时西方人视为代表中国的标志性建筑,有“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之誉,被称为“天下第一塔”。
报恩寺前身的长干寺地宫藏有世界和佛教界的世界唯一一枚“佛顶真骨”、“感应舍利”、“诸圣舍利”以及“七宝阿育王塔”等圣物。
郊外的城墙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画面转到雨花台,山上茅亭边一群小和尚席地而坐,聆听云光法师说法。雨花台是金陵十八景之一,就是雨花说法,因云光法师在高座寺讲经,僧侣五百洗耳恭听,感动佛祖,于是落花如雨,就像天女散花一般,落到地上成了绚丽的石子,雨花台因此而得名。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南朝的梁武帝崇信佛法,佛教很流行,才有了云光法师设坛讲经,落花如雨的传说。公元前四百七十二年 勾践筑造了越城,雨花台就成了登高揽胜的地方。
雨花台木末亭。
画面展现了雨花台的木末亭。
“木末风高”也是金陵四十八景之一。雨花台永宁寺旁的木末亭,始建于明朝。“木末”二字,出自于屈原《九歌·湘君》:“采薜荔兮水中,寨芙蓉兮木末。”意为高于树梢之上。以此名亭,有亭秀于林木之意。“木末风高”又有称赞历代志士仁人高风亮节之意。
画巷展开到城西的宝船厂,再现了郑和七下西洋庞大船队的造船场景,画面中有多艘大船正在同时建造,郑和的船队正是从宝船厂出发,进入长江驶入大海下西洋的。
宝船厂的瞭望塔,造好的舰船下水试航,河面上星帆点点。
秦淮河自溧水河、句容河而来,流经江宁方山后合二为一,绕方山流向东水关,又分内外秦淮河在南京城内外流淌,至西水关又合二为一,经水西门一路向东注入长江。
秦淮河古称龙藏浦,汉起称淮水,自秦始皇破金陵王气后,唐代在“淮水”前加了个“秦”字,“秦淮河”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 秦淮胜迹图全图,建议横屏欣赏 ——
画家孙元亮
本文作者倪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