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安史之乱为什么只重点提到安禄山(安史之乱唐兵都去哪了)

安史之乱为什么只重点提到安禄山(安史之乱唐兵都去哪了)所以叛军一路南下,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就轻而易举地拿下了唐朝的东都洛阳。此时唐朝还有一个唯一的依靠,那便是死守潼关,可结果也让李隆基给搞砸了。当时的唐朝已经歌舞升平了100多年,昔日引以为傲的中央军早就成了毫无战斗力的花花架子。意思就是将天下分为十大战区,每个战区的司令就是节度使。一个节度使当然是无法对抗中央的,可后来为了对付游牧民族,便出现了一位将领兼好几处节度使的情况。当时的安禄山就是兼任三镇节度使,可谓是超级大军阀。这节度使最初也只有统兵的权利,还是容易控制的,可后来为了战争的需要,中央又逐渐将地方财政支出权和人事任免权都交给了他们。这样一来的话,就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小王国,节度使便不再完全听命中央政权的话了。当时的唐朝,在南方与南诏国长期鏖战,在东北方又要面对各种少数民族,在西方还要面对不可一世的阿拉伯帝国,可以说是三线作战,他们的主要兵力都集中在了边境线上,国内的军队很少。

安史之乱令人无法忘却的日子,一代唐朝就此陨落。公元755年,安禄山亲率自己的20万反叛大军直逼洛阳,而此时的唐军却是节节败退,唐玄宗李隆基携杨贵妃等众人西逃。那么此时的唐军在哪里呢?为何会让安禄山的20叛军兵临城下?

唐玄宗开元时期,社会经济虽然达到空前繁荣,出现了盛世的局面,但同时由于封建经济的发展,也加速了土地兼并,以至百姓多迁徙流亡。均田制破坏,均田农民失去土地成为流民。加之,唐朝最高统治集团日益腐化。

安史之乱为什么只重点提到安禄山(安史之乱唐兵都去哪了)(1)

话说唐朝建立初期,延续的是南北朝时期的府兵制。这是一种怎样的兵役制度呢?大致上来说就是当时的官兵们平时既要种田又要操练,但是可以不用缴纳赋税,到了战时,则自备武器上战场。这在南北朝时期是非常实用的,因为当时诸侯割据,每个政权的地盘都不大,经济又都还不景气。

可到了唐朝就不适用了,为啥?地盘太大了,军队一旦出动经常就是一年半载回不来,这样的话,家乡的耕地也就没人打理逐渐荒废了。所以后来在唐玄宗中期,他们发明了一种新的兵役制度,是为十节度使制度。

安史之乱为什么只重点提到安禄山(安史之乱唐兵都去哪了)(2)

意思就是将天下分为十大战区,每个战区的司令就是节度使。

一个节度使当然是无法对抗中央的,可后来为了对付游牧民族,便出现了一位将领兼好几处节度使的情况。当时的安禄山就是兼任三镇节度使,可谓是超级大军阀。这节度使最初也只有统兵的权利,还是容易控制的,可后来为了战争的需要,中央又逐渐将地方财政支出权和人事任免权都交给了他们。这样一来的话,就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小王国,节度使便不再完全听命中央政权的话了。

安史之乱为什么只重点提到安禄山(安史之乱唐兵都去哪了)(3)

当时的唐朝,在南方与南诏国长期鏖战,在东北方又要面对各种少数民族,在西方还要面对不可一世的阿拉伯帝国,可以说是三线作战,他们的主要兵力都集中在了边境线上,国内的军队很少。安禄山当时能够指挥的军队超过了20万,而唐朝的中央军只有区区10余万人。此外天天打仗和天天踢正步的军队,战斗力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当时的唐朝已经歌舞升平了100多年,昔日引以为傲的中央军早就成了毫无战斗力的花花架子。

所以叛军一路南下,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就轻而易举地拿下了唐朝的东都洛阳。此时唐朝还有一个唯一的依靠,那便是死守潼关,可结果也让李隆基给搞砸了。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