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老兵不死后续(老兵不死原创)

老兵不死后续(老兵不死原创)先说下这个越军的屯兵洞。我这样比喻大家可能会明白,就是一个插在敌我双方对垒阵地中间地带的一颗“钉子”。敌人如果向我军发起进攻,会得到屯兵洞内人员的战场救治、得到后勤补给,这些隐藏在洞内的敌方尖兵还会不时袭扰我阵地,对我军构成巨大威胁,是我军必须清除的祸患。我们这批特战队由三个小组组成,侦查捕俘组,电讯后勤组和我作为队长的破障组,32个队员头戴钢盔迷彩帽,身着迷彩服,脸图迷彩涂料,携带微声冲锋枪、手枪,微型冲锋枪、机枪、喷火枪、匕首、飞刀等武器,脖子还上挂着一颗“光荣弹”以备万一。因为任务的特殊性,内部纪律就是要么牺牲要么胜利凯旋,决不能当俘虏。誓师大会上,我们咬破手指在党旗、军旗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宣誓不成功即成仁,永不背叛自己的祖国。师长马立达两鬓斑白,他端起一杯出征酒,含着泪花,手在颤抖,为我们壮行。战友们都知道这次行动的危险,一杯壮行酒,或许就是人世间最后一杯酒。但为了祖国我们义无反顾

老兵不死

概要: 还有两个月就要光荣退休的“大花脸”朱跃进,坚守在距离南黄边不到5公里的变电站,系万家灯火保一方热土,不惧寒暑风雨逆行三十余载。作为一场战争的亲历者,一次斩首行动的幸存者,一等功臣朱跃进,面带深深的印记,讲述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

我叫朱跃进,一九八一年十一月入伍,一九八六年奉中央军委命令参加老山对越作战。一年多的时间里,随侦查分队执行各种战争任务80余次,排雷1000余枚,个人歼敌13人,因作战勇敢,战果卓著,荣立一等功。

在座各位领导,你们中的许多年轻人可能还不了解四十年前,在祖国的南疆,为了国家主权和边陲安宁,发生过一次惨烈的战争。我作为战争亲历者,就大家分享一次特殊的孤军深入敌阵的突击斩首行动。1987年8月,我侦察分队奉“前指”命令,执行一次代号为“京虎二号”的战斗行动。我们这个特战侦查连队,是由部队各兵种里严格挑选出来的具有各种技战术绝活的“兵王”组成,当然那时还没有“兵王”的称号,但作为服役快六年老兵,我曾在北京军区军事技能比武中获得排爆专项第三名,所以,这次行动中我任破障队队长。这是一次深入敌人防御纵深20公里,消灭一屯兵洞守敌的任务。

先说下这个越军的屯兵洞。我这样比喻大家可能会明白,就是一个插在敌我双方对垒阵地中间地带的一颗“钉子”。敌人如果向我军发起进攻,会得到屯兵洞内人员的战场救治、得到后勤补给,这些隐藏在洞内的敌方尖兵还会不时袭扰我阵地,对我军构成巨大威胁,是我军必须清除的祸患。我们这批特战队由三个小组组成,侦查捕俘组,电讯后勤组和我作为队长的破障组,32个队员头戴钢盔迷彩帽,身着迷彩服,脸图迷彩涂料,携带微声冲锋枪、手枪,微型冲锋枪、机枪、喷火枪、匕首、飞刀等武器,脖子还上挂着一颗“光荣弹”以备万一。因为任务的特殊性,内部纪律就是要么牺牲要么胜利凯旋,决不能当俘虏。誓师大会上,我们咬破手指在党旗、军旗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宣誓不成功即成仁,永不背叛自己的祖国。师长马立达两鬓斑白,他端起一杯出征酒,含着泪花,手在颤抖,为我们壮行。战友们都知道这次行动的危险,一杯壮行酒,或许就是人世间最后一杯酒。但为了祖国我们义无反顾。

八月十九日拂晓时分,我们侦察分队在炮火的掩护下出发了.....我在最前头开路,担任破障队队长。不久便发现前面有陡坡,雨后的山地极滑,一旦滑下去,便会被地雷炸得粉身碎骨,但别无他路,只有从荆棘遍布的陡坡巨石间开出一条路。我一手抓树藤,一手握着探雷针,两膝支地,慢慢往下挪,手被勒破,两膝磨破了,血水染红了树藤,血和衣服沾在一起。经过三天艰难跋涉,披荆斩棘开山劈路,我探寻接近到敌方位目标。越南的八月,炎热潮湿,毒蛇蚂蟥蚊虫出没,好在我们是夜间行动白天隐蔽休整,这些特战训练科目中的常规问题,没有对我们造成困扰。我们32个尖兵个个都是神行太保,借助红外观察仪能在伸手不见五指的环境中轻松辨识方向和地形地貌。绕过了越军的三十七号,三十八号和一个炮阵地,终于找到了这个屯兵洞,坐标显示就在附近。侦察兵应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首先我们在洞外察看了每个细节,然后开始行动。当我们接近洞口时,洞内漆黑一片,死一般寂静。“怪了,难道我们获悉的情报是错误的”,我暗自飞转着思绪,心想既然来了,岂能半途而废?于是我继续在前面开路探雷,当进入洞内三十米左右时,突然发现前面有一簇亮光忽闪,细一辨认,发现是两个哨兵头戴的钢盔反光,他们紧贴洞壁,还没有意识到我们已经摸到脚下。于是我拉了拉系在身上的基线绳(原先规定,若拉紧基线绳,表明侦察兵靠上来,放松、则拉大距离) 后面的两名飞刀手就迅速靠上来,我们悄悄分散包抄过去,干净利落地干掉了这两个倒霉蛋。我在前继续开路,当经过敌哨兵尸体时,电话响了,我拿起话简听见只有“嘀嘀滴”的响声,有长有短。多年的特战训练素养让我一下明白,这显然是敌人电话联络暗号,我们不敢吱声也无法回答,气氛顿时紧张得我们能彼此听到心跳声。闪念之间,我基本断定我们的行动已被外面的敌入发觉了。在此生死存亡危急时刻,如果还抱有侥幸,那我们的牺牲就毫无价值,虽然出征前我们每个战士都宣过誓,抱有必死决心,但如果完不成任务,怎么对得起祖国人民和我们的老首长。我决心已下,只能采用强攻的手段了,狭路相逢勇者胜。我一边加快搜索排雷速度(但前面基本无雷),一边高度的戒备注视着前方的动静。当我们真正深入到内部一个大溶洞时,却发现空无一人,里面阴气逼人,寂静得寒瘆,借着微光看到洞壁上还有许多可藏身的小洞。我判断敌人一定藏在小洞内,与侦察排长一合计,命令各队员迅速扑向各个小洞口隐蔽伏击,在占据各个要点后,用越语向洞内喊话“RAHAN(出来)”“GIOLGILH(举起手来)”。可是狡猾的越军悄无声息,不肯出来投降也不主动攻击突。于是我们一位精通越语言的队员又喊,“你们现在只有一个洞口,已被我们包围,只有投降才是出路,否则,我们用喷火器把你们统统烧死闷死”。怒吼声在黑洞里回荡还未停息,刹那间枪声大作,各个小洞口都喷出了长长的火舌。敌人开始突围了,想做垂死针扎,于是一场短兵相接的血战开始.....只因我们早已占据了有利狙击点、堵住了各个洞口,他们爬出来一个被我们击毙一个,冲出来一个被我们撂倒一个.....就这样,持续了半小时的枪声平息下来,清理战场时,发现被我们击毙的越军有57人,缴获缴获各种战利品2200余件。幸运的是,我方虽有人员受伤,但无重伤也无一阵亡。

但接下来就没那么幸运了。

当我们肃清屯兵洞守敌,带着胜利的狂喜准备撤离出洞时,洞外炮声震耳欲聋,火光冲天。此时,我们已被敌人密集的炮火封锁覆盖.....炮火犁光满山遍野的绿茵,连苍松老树也被烧焦,山上的岩石被炸成一尺多深又松又软的粉末。特战队员都明白“炮前兵后”的规律,按照战场态势,等炮一停,敌人马上就会合围过来,如果我们不迅速突围,就会束手待毙,怎么办?步话兵用嘶哑的嗓音,连续呼叫我方炮火支援。但我们没有敌军炮兵阵地的坐标,只能用明码呼叫“向我开炮!向我开炮!” 在我方通信员连续呼叫下,我们大炮终于发言了,因为坐标不对也只能稍稍压制了些敌火的威力。

“侦察兵是首长的眼睛和耳朵,不仅掌握敌军阵地,对我军部署也一清二楚。”特战队员都明白如果被俘受不了酷刑,说出了我军的机密意味着什么,所以即使战死也绝不能当俘虏,这是我们每个特战队员执行任务前坚定的承诺。我们胸前都挂着一颗“光荣弹”,作战服的第二颗纽扣上都涂上了剧毒氢化钾,以备在无法脱险时杀生成仁。在战场上,我们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当英雄,要么当烈士!

我们时而卧倒,时而跃起,时而翻滚,时而突击,保持战斗队形,相互掩护撤退。弹片和碎石象飞蝗一样炸开,掀起的气浪将一个个战友吞噬,倒下的战友是无法顾及了,我们只有拼死突围,能冲出去一个算一个.....当我终于冲出火海赶到指定汇合点时,一看身边先后到达的战友还剩七个,其余二十四人永远回不来了——侦察副连长也光荣牺牲,侦察排长也身负重伤,我的腹部也被弹片击中.....所有可联络的通讯设备,步话机、电台全被炸坏。我们忍受着各自的伤痛相互搀扶着撤退,九天九夜的饥饿、干渴、劳累,超出了生理极限。夜晚,我会用匕首割开树皮,刮下内层柔软的纤维质充饥,再用作战雨披平铺在草丛中,黎明时雨披表面结满了露珠,小心翼翼聚拢起来,八个人分着添吮,这些平时特战训练的公共科目和野外生存技能让我们最终得以自救。此时我的腹部的伤口开始发炎剧痛,我们行动前只带了四天的干粮,这一切完全超出了战前的沙盘推演预案,本来这次行动计划时间四天往返,敌我双方“前指”都认为已经我们悉数阵亡。伤痛和饥渴让我们八个幸存者筋疲力尽,眼看着我军的山头阵地就在眼前,可是又那么的遥远,但我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只要还有一口气也要爬回自己的祖国。爬啊爬,紧咬牙关一步步向前爬,双膝双肘早已磨破,细沙碎石嵌进皮肤里....就这样,我们又爬了二天二夜,终于回到自己的阵地。当我们八个人看见出来接应的战友时,一个个都昏死了过去,醒来后,想到牺牲了那么多战友,他们永远留在了异国他乡,连一根尸骨也没带回,更别说在烈士陵园立一块墓碑,想到这,我们不禁抱头痛哭....几十年过去了,这场突击作战一直在我脑海里不时闪现着画面,回想那场惨烈的战争,我们无愧于祖国,无愧于部队首长的培养和教诲,无愧于家乡亲人的殷切希望。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失败的民族。战后人们都称我为“排障英雄”。其实,对英雄的称谓,我内心是沉重和惭愧的,真正的英雄是那些长眠于祖国南疆的勇士们!是那些炸断一条腿,还要葡蔔前进,为后面战友趟开一条血路的铮铮铁骨和同你们在座的可以认作父辈可以称兄弟的年轻孩子们,是那些炸烂双眼,还高喊冲锋的中华好男儿!

作为这场战争的亲历者和幸运者,我只希望用自己卑微的力量,让社会、让人们记住长眠在南疆红土下的那些年轻的英灵,把爱国热血担当传承下去。刚退伍回到家乡时,我的同学乡亲们见到我都认不出,“这是你朱跃进吗!怎么会变成这样?”因为每次执行任务都要用迷彩涂料伪装面部。京剧的花脸在台上就一刻亮相,卸妆了仍还我本来面目,而我们这些特战队员,因为长时间执行任务,迷彩色已经深深沁入了脸部肌肤,这张大花脸是战争留给我的光荣印记。每每想到曾经的战友尸骨不存,他们每次执行任务前都摘除军衔不留任何证明身份的东西,这些当年二十出头的热血男儿无名英雄祖国的忠诚卫士,正是有了他们的舍生忘死,老兵不死,中华无畏!

1989年,我回到了地方,国家给了我很高的荣誉。我成为了国家电网的一名运维值班员,长期坚守在距离南黄海不到5公里的变电站。以变电站为家,与电力设施为伴,守护着海门港新区、余东镇、悦来镇等多个区镇的电力设施,排查隐患、排除险情,只为万家灯火通明。当外面电闪雷鸣,狂风暴雨时,我们是风雨无阻的逆行者,因为我想起当年在炮火中勇往直前;前当万家灯火举家团圆的时刻,我和同事们坚守在工作岗位,为的是让亿万百姓有一个亮堂堂的环境,过好每一个温暖的节日。

曾经有记者问我,作为一名参战老兵,你带着伤痕累累,不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灵上永远磨灭不掉的阴影回到地方,你对这段人生经历感到后悔吗?在此,我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我终生无怨无悔。19岁从军,28岁退役,我把人生最美好的青春都献给了党和人民,交给了锻炼和造就一代人的军营,经历了血与火的淬炼,这是我一生的财富。

四十年前的那场战争硝烟早已散去,对于在座的每个人来说,记忆已经渐行渐远,而对于我来说是刻骨铭心,不敢忘却也不能忘却,那些为国捐躯的烈士、我的战友兄弟们时常在我的梦中出现,不知他们现在可安好,又何时能魂归故土?毎次我作英模报告,都会想起那些与我生死与共的战友,他们血洒疆场,青山何处埋忠骨,未见马革裹尸还,我会情不自禁地泪流满面——(哽咽),说不下去了——,我的这些牺牲的战友啊,你们在哪里。

谢谢大家!

老兵不死后续(老兵不死原创)(1)

老兵不死后续(老兵不死原创)(2)

老兵不死后续(老兵不死原创)(3)

老兵不死后续(老兵不死原创)(4)

老兵不死后续(老兵不死原创)(5)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