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三日游计划(十一假期开启一场追)
长城三日游计划(十一假期开启一场追)长城长,清水清 ✦世人常说,齐长城是中国“长城之父”。下面就跟随雨小荷一起来看一看位于济南的这一意志、勇气、力量的象征和标志吧!自古以来,长城就是我们重要的防御工事,是无与伦比的历史文化景观,是重要的文化宝藏,跨过了时间历史长河来到了我们面前。摄影:王啸山东的齐长城代表请求出战!根据现有资料,我们齐鲁大地上的长城可是最古老的长城,比秦长城还早400多年。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8条长城主题国家级旅游线路和62条长城主题精品线路,莱芜战役纪念馆入选“长城红色精神传承之旅”主题线路!
济南市长清区万德街道长城村、济南市莱芜区茶业口镇上王庄村、济南市莱芜区一线五村入选“长城古村名镇寻访之旅”主题线路!
今天,雨小荷就带大家一起探访这一条线路中济南独有的精彩与厚重。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自古以来,长城就是我们重要的防御工事,是无与伦比的历史文化景观,是重要的文化宝藏,跨过了时间历史长河来到了我们面前。
摄影:王啸
山东的齐长城代表请求出战!根据现有资料,我们齐鲁大地上的长城可是最古老的长城,比秦长城还早400多年。
世人常说,齐长城是中国“长城之父”。下面就跟随雨小荷一起来看一看位于济南的这一意志、勇气、力量的象征和标志吧!
长城长,清水清 ✦
图源:秀美长清
齐长城在长清境内自西向东依次横跨孝里、双泉、马山、万德四个街镇,经过294座山头,绵延97.8公里,占整座齐长城长度的近六分之一,其壮观程度不言而喻。
图源:秀美长清
到了长城村,怎么能不爬一爬齐长城呢?齐长城在马山境内基本上都是南北走向,至斜峪北山继续向东南几里路,突然折一个急弯开始东西走向,可见,要想从齐长城上走过,必须得小心翼翼地攀爬。
图源:秀美长清
黄巢寨就设在齐长城上,沿线怪石嶙峋,很是惊险。继续东行,通过一段相对平缓的地段,城墙就又开始起伏不定了。
图源:秀美长清
继续前行,山势逐渐下降,又进入了很长一段谷地。这就是富有传奇色彩的长城村。
图源:秀美长清
长城村位于济南和泰山之间,是个有着近两千年历史的古村。村中南北大街在古代是沟通华北与江淮的重要驿道,俗称“九省通衢”。
图源:秀美长清
齐长城穿村而过,让这里不仅只是一个村子,还是千百年来齐川通鲁的重要关口。
图源:秀美长清
在长城村东有一条河叫“红石江”, 传说是当年孟姜女哭倒长城后投江自尽的地方,自孟姜女哭倒长城就投江自尽后,江水变红,将江两岸岩石染红,红石江由此而来。
图源:秀美长清
过了红石江是曹庄村,从曹庄到大寨山,齐长城又呈东西走向,开始还算平缓,但几近大寨山时又险要起来。呼呼的山风将衣服吹得猎猎作响,脚下是巨石和深渊,令人胆战心惊。
图源:秀美长清
站在大寨山上,东南方一眼就能望到泰山极顶。泰山山脉山峦起伏,宛如一幅现实版的山水画卷。
长城村地址丨济南市长清区长城村
黄石关,孟姜女 ✦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在华夏大地广为流传,人们对“夫死后向城而哭,城为之崩”的传说耳熟能详。但是,很多人不清楚,被孟姜女“哭崩”的长城并不是秦长城,而是齐长城。
摄影:王平
齐长城黄石关位于茶业口镇上王庄村,因西面有黄石悬崖而得名。附近的上王庄村有“秦皇古道”遗迹,也有多处和孟姜女有关的遗址,建有全国最大的“齐长城黄石关孟姜女民俗文化博物馆”。
图源:莱芜文旅
来到这儿,听到最多的就是孟姜女文化了。孟姜女博物馆、孟姜女碑、孟姜女十哭歌词……如果想了解孟姜女文化,这里自然是不二之选。
摄影:王平
这里自然风光秀丽,不仅历史底蕴厚重,文化传承悠久,民风更是敦厚朴实,是古齐、鲁的交界地,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旅游积淀,是名副其实的“宝藏”村。
摄影:王平
齐长城黄石关孟姜女民俗博物馆占地面积900平方米,高7米,外表全部用黄石建成。博物馆内,有关孟姜女的画像将千年前的那段往事细细诉说。
摄影:王平
孟姜女传说的起源与演变、嬴秦文化与孟姜女传说、各地流传的孟姜女题材戏曲与民俗文学、齐长城文化等各种历史文化资料陈列整齐。
摄影:王平
除了孟姜女古迹,这里还积淀了深厚的红色文化,“刘俊林殉国处”、《泰山时报》旧址、章丘抗日县委成立会议旧址、淄川抗日县委成立会议旧址等,红色历史底蕴深厚。
图源:莱芜文旅
赢秦文化、关隘文化、孟姜女文化、红色文化......众多历史文化遗迹如同珍珠一般散落在上王庄村的角角落落,成为一道靓丽而独特风景线,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客前来参观。
上王庄村地址丨济南市莱芜区上王庄村
五村落,一线布✦
图源:莱芜文旅
图源:莱芜文旅
齐长城“一线五村”(卧云铺景区)位于莱芜区东北部山区,由五个古村落组成,沿齐长城一线分布,所以被称之为“一线五村”。
摄影:王啸
逯家岭村
来了这里,就一定要去瞻仰一番齐长城的身姿。风门道关是齐长城上的一处重要关隘,关口位于高山垭口处,南北山坡极陡,当地村民称“黑风口”。
摄影:王啸
“冲了泰山顶,冲不了逯家岭”,逯家岭又被称为“挂在悬崖上的村庄”,房舍建在陡峭的悬崖边上,是茶业口镇境内最高的村庄。
摄影:王平
逯家大院是《那年我还没长大》《安家》等许多电影主场景拍摄地,不仅工艺精美,还是“一线五村”古石房中保存最完整、占地面积最大、规格最高的四合院。
摄影:王啸
逯家岭村地址丨济南市莱芜区逯家岭村
卧云铺村
来到卧云铺村,一定要去看一看摩云山梯田群。从远处看,一层层从山涧底端盘绕到山顶,层层叠叠,高低错落,似行云流水,磅礴壮观。
摄影:王啸
走在村内的街道上,遇到转弯时,便会看到房屋墙角总是被抹去棱角,像刀砍斧削掉一般,这就是当地建筑特色“拐弯抹角”。
摄影:刘永明
除了古村,这里还有古庙。村内的观音庙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在东西两侧古老的老墙上,还会看到各种精美石刻、石雕,透过它们,仿佛还能看到了几百年前的先人一刀一刀雕刻的模样。
图源:莱芜文旅
来得晚,还可以体验这里的精品民宿。众多民宿中,云中居精品民宿依据本村刘姓、王姓两户人家祖宅复古还原,保留其原始的风貌。屋檐保留传统的马头墙设计,房顶设计为茅草防水顶,实用且不失美观。
图源:莱芜文旅
卧云铺村地址丨济南市莱芜区卧云铺村
上法山村
上法山村有棵远近闻名“槐抱榆”古树,槐树树龄约千年,树干中发出一棵榆树,树龄约200年,两树相依相伴,历经百年风霜雪雨,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摄影:王啸
又因谐音“怀抱玉”“槐抱鱼”,被村民赋予了美好的寓意,意为“怀中抱玉,年年有余”。
摄影:王啸
唐朝古井、古石屋院落、“莱芜梆子”、“小樱桃”……上法山村历经千年,依然散发着不朽的生命力。
上法山村地址丨济南市莱芜区上法山村
中法山村
漫步在贯穿中法山村东西的青龙街,整条街道宛如一条长龙卧于中法山村5大胡同面前,不仅记录了先人的智慧和正气,更是留下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摄影:王啸
清朝光绪年间的禁赌碑、挑檐石砌房、石台阶、石碾、石磨、石板路散落村内各个角落,如一幅沧桑古朴的画卷,展现在我们面前。
中法山村地址丨济南市莱芜区中法山村
下法山村
下法山村内的井水是一绝,井水清凉爽口,水质一流。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用甜美的乳汁哺育了下法山村一代代儿女。
摄影:王啸
两棵古槐树,又名“父子槐”,大树小树相依相靠,历经百年依然生机勃勃。
摄影:王啸
下法山村地址丨济南市莱芜区下法山村
通齐关,锦阳关 ✦
摄影:邵凯
锦阳关,曾名“通齐关”,在整个齐长城段中,是保存最为完整、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段。位于莱芜区雪野街道娘娘庙村与章丘区文祖街道三槐树村之间,是齐长城三大重要关隘之一。
摄影:邵凯
“通齐关”这个称呼不知始于何年,但从这个名字可以看出,这里是通往齐国故地的一个重要关口。
摄影:邵凯
自古以来,锦阳关既是交通要道,也是军事要塞,故在周围险峻山峰上修筑了城堡、烽燧,居高临下,扼其咽喉。由于齐长城的存在,这一带的山岭名字就叫“长城岭”。
摄影:邵凯
锦阳关西侧山上有3600多米城墙保存较好,城墙筑于山脊之上,阳侧墙高6米,墙体厚1.8米,墙阴马道依稀可辨。
摄影:邵凯
锦阳关东1800米处的鲁地村北岭口,至今保存有完好的便门,由花岗岩石、条块石砌筑拱形门,为齐长城保存最完整的两个便门之一。
摄影:邵凯
屹立在崇山峻岭之间的锦阳关,经历了两千多年的风霜雨雪战火纷飞,至今依然在长城岭上。
摄影:邵凯
莱芜人著名诗人孙述善(1906—1992)有一年应友人邀请去吕祖泉游览。吕祖泉在锦阳关南,相距不到三里。
摄影:邵凯
他站在吕祖泉村口,仰望横亘绵延的长城岭以及巍峨壮丽的锦阳关,遂写了一首题为《赴吕祖泉望长城岭》(载《近思斋存稿》)的诗:
山脉回环瓮缶中,仰头一视接天空。
西连泰岱五云际,北枕长城一线通。
七国雄图袭霸气,一统天下阙王风。
嬴秦战国英风歇,独有山河壮气雄。
斗转星移,雄关犹存,山河依旧。
昔日边关要塞,如今南北通途。
摄影:邵凯
锦阳关地址丨济南市莱芜区雪野街道齐长城遗址锦阳关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作为最古老的长城,齐长城不断散发着自己的魅力,犹如一颗明珠熠熠生辉。
万里齐长城,千里齐文化。这个十一假期,一起去体会齐鲁人民的智慧结晶吧!
撰文/排版:刘怡婷、梦瑶
审核:郭松潇、王洪岩、杨毅
部分素材来源于秀美长清,莱芜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