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钱旭红校长个人信息(华东师大的陈群校长今天与校长奖学金获得者见面)
华东师大钱旭红校长个人信息(华东师大的陈群校长今天与校长奖学金获得者见面)陈群校长还询问了即将毕业的学生们的发展规划。陈群说:“你们都将是华东师大的优秀毕业生,毕业生的优秀程度也是衡量学科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希望大家保持学术上的进取心,将来为母校争取更大的荣誉。”雷浩是教育学部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博士生,他曾在普渡大学访学,近年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屡次发表成果。雷浩说,读博士来到华东师大,最大的感受是教育学的专家学者们有抱负、做实事,令他深深感动;大师云集、学术交流频繁,令他收获良多。陈群校长鼓励他继续努力,获得更加多元的知识背景与学术经历。陈雅婷来自台湾,来华东师大前已经取得纽约大学文化与传播硕士学位。“我对心理学及心理咨询充满兴趣,并向往在大陆生活,报考华东师大应用心理硕士及博士,从头学习第二个专业。”陈雅婷向陈群校长介绍自己的经历和选择。就读期间,她已发表过十余篇国内外论文,其中包含两篇SSCI论文,参编专著8本,翻译专书1本。校长奖学金获得者周正杰校长奖学金获
陈群校长今天会见校长奖学金获奖者
为激励研究生勤奋学习、创新进取,奖励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优秀拔尖人才,促进科研学术发展,学校于2011年设立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校长奖学金。校长奖学金是为年度品学兼优、具有创新创造能力的优秀学生颁发的学校最高奖励,每年不超过10名学生获得此殊荣。
研究生校长奖学金是代表华东师大学生最高学术水平的校内奖项。今天下午,陈群校长在办公楼会见了这些堪称拥有华东师大“最强大脑”的获奖研究生们。
陈群校长首先与台湾籍校长奖学金获得者陈雅婷同学交谈
陈雅婷来自台湾,来华东师大前已经取得纽约大学文化与传播硕士学位。“我对心理学及心理咨询充满兴趣,并向往在大陆生活,报考华东师大应用心理硕士及博士,从头学习第二个专业。”陈雅婷向陈群校长介绍自己的经历和选择。就读期间,她已发表过十余篇国内外论文,其中包含两篇SSCI论文,参编专著8本,翻译专书1本。
校长奖学金获得者周正杰
校长奖学金获得者周正杰介绍了目前正在进行的研究工作。周正杰是生科院程义云教授的博士生,最近又有一篇以他为第一作者的研究成果在国际期刊发表,陈群校长对周正杰新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陈群校长熟悉程义云课题组的研究工作,称赞程老师是位高产科学家,他还就如何利用纳米颗粒进行抗肿瘤研究的问题向周正杰同学“讨教”。
雷浩是教育学部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博士生,他曾在普渡大学访学,近年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屡次发表成果。雷浩说,读博士来到华东师大,最大的感受是教育学的专家学者们有抱负、做实事,令他深深感动;大师云集、学术交流频繁,令他收获良多。陈群校长鼓励他继续努力,获得更加多元的知识背景与学术经历。
陈群校长还询问了即将毕业的学生们的发展规划。陈群说:“你们都将是华东师大的优秀毕业生,毕业生的优秀程度也是衡量学科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希望大家保持学术上的进取心,将来为母校争取更大的荣誉。”
据介绍,校长奖学金经本人申请、院系推荐,以及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组织的校内初审、校内外专家通讯评审、校内专家答辩三轮评审而产生,竞争十分激烈。
一起来认识十位
华东师大2016年度校长奖学金获得者
李小飞
地理科学学院自然地理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从事河口环境过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科研活动中,他能够敏锐地把握研究领域的前沿内容,对科学实验制定出详细研究方案和计划目标。目前已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30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在包括ES&T和EP等著名期刊的达7篇。他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多项研究课题,出色完成研究内容。此外,他积极参加国内重要的学术会议,并做口头报告,与同行学者进行交流。他目前已是Chemosphere和Environmental Research等五份SCI期刊杂志的同行评审人。
雷浩
教育学部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研究生
2015年9月-2016年9月赴美国普渡大学联合培养一年。在我校就读期间收获了众多荣誉:2014年获得“华东师范大学学术新人奖”,2015年获得“华东师范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培育项目”资助,并连续多次获得“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在读期间参与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地重大项目等课题的研究。曾在《Frontiers in Psychology》《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全球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教育发展研究》《教师教育研究》《比较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等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十多篇,其中SSCI来源期刊论文两篇,CSSCI来源期刊十余篇。
陈雅婷
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应用心理学博士研究生
台湾高雄人,从小热爱阅读,喜欢探索问题。曾经留学美国,取得纽约大学文化与传播硕士学位。在台湾担任文字记者多年,由于对心理学及心理咨询充满兴趣,并向往在大陆生活,于是报考华东师大应用心理硕士及博士,重拾书本,走进校园,从头学习第二个专业。就读期间,发表过十余篇国内外论文,其中包含两篇SSCI论文,参编专著8本,翻译专书1本。
周正杰
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
2013年本科直博进入了程义云教授的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为利用纳米材料进行肿瘤光热治疗。就读期间获得“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华东师范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培育资助项目计划”等荣誉。 经程义云教授的悉心指导,他博士就读期间分别在高水平期刊ACS NANO上发表了《以树形高分子为模版合成超小光热纳米材料并多功能化修饰用于肿瘤光热治疗》和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内封面文章)上发表了《多模态影像指导下的铂铜纳米合金用于肿瘤光热化疗联合治疗》等文章。
周伟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有机化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不对称催化。本科学习期间连续三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研究生期间分别获得过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和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读博期间硕果累累,开创性地发展了一系列结构新颖的手性叔膦催化剂,其中一种催化剂以他的名字命名(Wei-Phos),这类催化剂在不对称分子间Rauhut-Currier中表现优异。截止目前,他博士期间已经发表了五篇高水平科研论文,其中两篇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德国应用化学》上。
吴越菲
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
博士期间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科学》《学术研究》等期刊上发表了10余篇论文。与导师文军教授合作论文《灾害社会工作的实践与反思——以鲁甸地震灾区社会工作整合服务为例》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并于2016年8月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与导师文军教授合作论文《多域转型中的“文化抗拒”——我国社会大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变迁路向及其特征》和《“社区为本”:灾害社会工作服务及其本土实践——以云南鲁甸地震灾区社会工作服务为例》两次被《新华文摘》长文转载(2014年第21期、2017年第4期),引起较大的社会反响。吴越菲同学还曾先后参与了三本书的编写工作,现均已出版。同时,她还积极撰写学术论文,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会议,曾获得上海市社会学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三等奖以及上海市研究生学术论坛优秀论文三等奖。在2015-2016期间,先后撰文受邀参加了第十二届国际研究生“当代中国”研讨班•香港、第二届东亚村落研究国际会议•韩国、第十二届中国农业与农村发展欧洲会议ECARDC等国际会议。
冯明昊
上海市绿色化学与化工过程绿色化重点实验室博士研究生
围绕“方法学导向的天然产物合成”这一方向展开研究。他发展了烯胺与贫电子共轭二烯的反电性Diels-Alder反应,立体专一性的高效构建了氢化吲哚中间体。并以此完成了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ETP类天然产物核心单体的合成,并发表在化学核心期刊Chem.Commun上。此外,他又发展了邻碘苯胺,一氧化碳,苯炔的三组分可控串联反应,从同样的原料出发,在不同的条件下分别得到吖啶酮和菲啶酮两种不同的天然产物骨架,并完成了这两个家族多个天然产物的合成。该成果最终发表于化学顶级期刊 Angew. Chem. Int. Ed 上。在此基础上,利用碳氢键活化策略,用苯胺代替了邻碘苯胺实现了菲啶酮的合成,进一步拓展了该方法的普适性,这一系列工作受到了国际关注和认可。
邓书金
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研究生
邓书金在武海斌教授组建超冷费米气体研究组组建之初便加入了研究小组,对超冷费米气体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在过去的两年中,他全身心地投入到超冷费米气体的科学研究中,从无到有搭建了具有挑战性的超冷原子分子精密控制的实验平台,在国内率先实现了两成份6Li原子的费米简并和分子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最近在多体强相互作用的费米原子气体中的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关于标度不变性费米气体的Efimovian膨胀动力学的测量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在国际著名杂志Science上。
吴大军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博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为储能器件、电子场发射器件和传感器应用系统等。他开辟了碳材料/微通道板复合厚电极在超级电容器和场发射器件应用的新路径,并探索了其界面物理特性和产业化可行性。经过4年努力,他在国际著名期刊JMCA等杂志发表SCI论文6篇,申请发明专利2件,获得2016年度国家奖学金、华东师范大学极化材料与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科技新人奖等奖项。
徐兴涛
物理与材料学院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电容去离子水处理技术。目前,以第一作者(含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15篇(其中中科院JCR一区6篇,JCR二区8篇,ESI高倍引论文1篇),论文影响因子共计72.4,引用次数共计424次,H指数12,申请中国发明专利三项;获得国家奖学金(2次),“优博培育资助项目”(1项);于2016年获得“国家建设高水平公派研究生项目”资助,目前正在日本物质材料研究所进行联合培养学习。
为最强大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