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岗敬业争做时代先锋的故事(一份真情温暖一座城)
爱岗敬业争做时代先锋的故事(一份真情温暖一座城)抓试验示范 促新优品种 新优技术不断更新在蔬菜生产技术指导中,坚持把科技推广放在蔬菜产业开发的重点来抓,努力实现由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一是狠抓生产技术规程制定。先后编写《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要点》、《甘泉设施蔬菜绿色栽培技术汇编》、《甘泉县绿色蔬菜生产实用新技术》、《绿色蔬菜栽培新技术》、《设施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等书籍5册,发放12580册,同时撰写技术材料500余篇,为标准化生产奠定了基础。二是引进推广新优良种。先后引进推广了荷兰玛瓦番茄、安德烈茄子、芭菜姆辣椒,以色列454无刺黄瓜、法国冬玉西葫芦、台湾黑美人西瓜、千禧小番茄名优良种168个,实现了以常规品种为主向以“名特优新”品种为主的转变,提高了市场竞争力。三是推广普及先进实用技术。2003年率先提出高垄栽培、双膜保温、全膜覆盖、大棚滴灌、配方施肥、嫁接栽培等“六大实用新技术”并进行推广,使六大技术普及率达到90%以上
甘泉是个好地方,这里人杰地灵,物产丰富,自然风光秀丽,风土人情纯厚,在得天独厚的条件下孕育了一群最为美丽的甘泉人,这座小城因人们一份份真情挥洒而温暖备至,在全县8万多人中他们脱颖而出,为我们诉说着一则又一则感人故事,他们就在我们身边。他们乐于助人、无私奉献;他们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他们立足平凡、追求崇高;他们的“美”,美在勤劳,美在善良,美在爱心,美在奉献。他们就是“最美甘泉人”!
郭小平,男,1980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毕业,园艺专业,2000年7月分配至甘泉县蔬菜局工作,现在农业局工作,自工作以来一直在农业一线从事蔬菜生产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工作。在农业技术指导中,创树了“甘泉优秀蔬菜技术员”品牌形象,坚持“把知识献给农业,把科技传给农民,把财富留给农村”。曾先后多次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年度先进工作者”、“年度优秀工作者”、“服务三农先进个人”;被省上授予 “陕西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中国农函大优秀培训教师”、“全省蚕桑系统农业工作先进个人” 、2013年荣获“延安青年科技奖”、2014年获甘泉县第四届“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抓基地建设 努力打造专业化蔬菜种植基地
多年来从事一线生产,通过调查各乡镇、各村组温室大棚的光照时间、棚体保温性能、菜农种植水平、种植习惯及结合蔬菜品种特性、市场需求等情况,在下寺湾镇率先推出“一乡一特”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了“一村一品”的品种布局建议,协助所在乡镇先后建成了下闫黄瓜种植基地,洛家沟山地大棚番茄种植基地,高哨乡辣椒种植基地。2007至2009年受单位选派负责全县工厂化育苗工程,总计为农户培育出1000余万株的优质蔬菜嫁接种苗。09年受农业局选派负责甘泉现代农业示范园工程建设与技术指导,帮助纪丰公司创建了“纪丰模式”,使其成为全省闻名的“菜畜沼”现代循环农业生产基地。
抓科技培训 促菜农文化素质和种植水平不断提升
“蔬菜产业要发展,科技培训要先行”。十多年的农业一线工作始终坚持把科技培训作为提高菜农文化素质,提升蔬菜产业效益的重要手段,同时也加强对全县蔬菜技术人员、乡镇技术干部和菜农的培训。每年对菜农、县乡技术人员进行大棚蔬菜生产的壮苗培育、嫁接栽培、标准化生产、病虫防控等生产技术进行培训和现场指导,多年来共举办培训班800期次,培训菜农6万人次,技术人员300余人。通过科技培训,使全县蔬菜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技术水平有了较大提升,实现了村村都有种植能手,户户都有技术明白人。
抓技术推广 增加蔬菜生产科技含量
在蔬菜生产技术指导中,坚持把科技推广放在蔬菜产业开发的重点来抓,努力实现由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一是狠抓生产技术规程制定。先后编写《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要点》、《甘泉设施蔬菜绿色栽培技术汇编》、《甘泉县绿色蔬菜生产实用新技术》、《绿色蔬菜栽培新技术》、《设施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等书籍5册,发放12580册,同时撰写技术材料500余篇,为标准化生产奠定了基础。二是引进推广新优良种。先后引进推广了荷兰玛瓦番茄、安德烈茄子、芭菜姆辣椒,以色列454无刺黄瓜、法国冬玉西葫芦、台湾黑美人西瓜、千禧小番茄名优良种168个,实现了以常规品种为主向以“名特优新”品种为主的转变,提高了市场竞争力。三是推广普及先进实用技术。2003年率先提出高垄栽培、双膜保温、全膜覆盖、大棚滴灌、配方施肥、嫁接栽培等“六大实用新技术”并进行推广,使六大技术普及率达到90%以上,农户棚均增收1860元。2005年在高哨乡提出了“辣椒秋延寄果栽培技术”推广160棚,棚均增收4200元。2006年从山东寿光为我县引进自动化卷帘、滑轮放风、棚型改良、高温闷棚、海城施肥、工厂化育苗等16项新优技术,引进新品种36个。2007至2009年率先提出工厂化育苗,并创新了黄瓜、辣椒、茄子穴盘嫁接技术,累计为农户培育优质蔬菜嫁接种苗1000余万株。2010年担任甘泉蔬菜局业务副局长期间,带领技术员狠抓秸秆生物反应堆推广,使该技术推广达1641棚,有效解决了越冬蔬菜棚温过低、土壤板结、二氧化碳亏缺等问题,棚均增收达5200元,全省反应堆技术推广现场会在我县召开,提升了我县产业建设知名度。四是加强技术指导。坚持每天进棚入户搞指导,狠抓蔬菜生产每个技术环节和关键技术,使实用技术普及率逐年提高,并得到标准化应用和规范化操作,同时抓典型示范村、示范棚的建设,切实增加了蔬菜生产科技含量,提高了生产效益。
抓试验示范 促新优品种 新优技术不断更新
工作中,积极组织技术员开展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一是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先后在甘泉县示范管理中心、甘泉现代农业示范园引进了黄瓜、番茄、辣椒、彩椒、茄子、西甜瓜、菜豆等7大类256个品种的对比试验示范,为我县科学合理选择推广新优品种提供了依据,促进了新优品种的推广。二是引进新优技术试验示范。2006年从山东寿光为我县引进了自动化卷帘、活风口调节、棚型改良、高温闷棚、工厂化育苗、水肥一体化、根结线虫综合治理、秸秆生物反应堆应用、茄子整枝留果、番茄吊果落蔓、辣椒双叉整枝等16项新技术,使新优技术的试验示范排在全市前列。三是完善了试验示范推广机制。建立健全了“县试验、乡示范、村推广”和“先试验、后示范、再推广”的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机制,最大限度降低了试验示范风险,发挥了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作用。
抓产业园区建设 推进我县绿色蔬菜产业化经营进程
2010以来至今主抓全县高标准设施蔬菜产业园区规划设计和指导建设工作。先后规划设计和指导建成纪丰省级示范园区、下寺湾省级示范园、桥镇市级示范园、胡皮头市级示范园、张槐湾市级示范园、魏家沟市级示范园、雷家沟市级示范园、甄家湾市级示范园等一批高标准、现代化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多年来,累计指导建成三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7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23个县级园区,14个大棚生产基地。通过建园区扩规模抓质量带动了全县蔬菜产业水平的整体提升。
通过努力,使甘泉菜农技术水平明显提高,蔬菜的产量、品质和效益大大提升,甘泉蔬菜的知名度也越来越大,圆满完成了一个农业技术人员职责和任务,实现了“向科技求效益,给百姓创财富”的目标,同时也使甘泉县农技人员品牌形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同。
来源:甘泉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