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老四胤禛(雍正王朝里权臣之胤禩)
雍正王朝老四胤禛(雍正王朝里权臣之胤禩)所以,康熙评价老八的“其心可诛”是一点也不冤枉:于己私心重、于友防心浓、于人害心深,而最后雍正派弘时来抄家,可谓是多么的“对症下药”!还有,在科场舞弊案发后,面对弘时的撺掇和张廷璐的不知深浅,老八作为第一个知道内情且可以联通雍正和张廷玉的人,最理应由他来把事情处理周全,其实完全可以通过外围清扫而把矛盾转移,这样不但可以保全雍正的脸面,甚至还成功的拉拢了张廷玉,可最后的结果呢?纯粹是为自己着想,为了捏着弘时这张牌,不惜把诱供肖国兴的戏码在张廷璐身上重演一遍,可你要知道张廷璐背后有上书房首辅张廷玉,甚至还是清流们的领袖,剧情中张廷玉现场观斩时的愤怒最后全部在八王议政的现场全部宣泄!其实康熙的目的很简单,他当然知道太子脱不了干系,但自己培养了三十多年的太子,为何会沦落到此地步,作为父亲的康熙,他肯定想知道胤礽是处在什么泥潭?所以,他要大张旗鼓的渲染彻查,甚至御前呵斥顶嘴的马齐和佟国维,而同为儿子
说实话,把老八胤禩放在权臣之列确实有偏颇,甚至玷污了老八的贤名,这可是九子夺嫡中最大势力的代言,但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其实在我们日常的职场和官场中,都会有这样的人:是众人公认的人选,但就是上不了位!今天,老罗就来聊聊老八胤禩:和老四缠斗一生,终究输在其心可诛!
无论是在真实的历史中,还是《雍正王朝》中的演绎,老八的夺嫡势力绝对可以碾压老四,老八不但有康熙兄长福全的支持,甚至还有佟国维、阿灵阿等皇室联姻外戚的鼎力支持,包括九门提督隆科多,要不是康熙最后的天心偏颇,老四最后还在怀疑隆科多呢!也许有人会说,老四的养母可是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可那又怎么样,佟国维和隆科多还不是照样是八爷党的铁杆?
可为何牌面有王炸的实力,最后却被冷面孤臣且一直不争的老四所碾压?其实在老罗看来,老八输在于己私心重,于友防心浓、于人害心深、说白了就是心术不正!为何这么说?
首先就是心急,在刑部冤狱中,作为掌管刑部多年的太子胤礽,发生如此骇人听闻的宰白鸭事件,这当然体现了太子胤礽的昏聩和牵涉其中,老八胤禩就以为机会来了,甚至深夜造访佟国维,以为有了佟的既能左右天心又能影响民意,就可以一击即中?其实哪里有这么简单的事?连大家都知道刑部冤狱的矛头事直指太子胤礽的,难道康熙就看不出来?康熙当然能看得出来,可既然能看得出来,为何还要大张旗鼓的叫人彻查呢?
其实康熙的目的很简单,他当然知道太子脱不了干系,但自己培养了三十多年的太子,为何会沦落到此地步,作为父亲的康熙,他肯定想知道胤礽是处在什么泥潭?所以,他要大张旗鼓的渲染彻查,甚至御前呵斥顶嘴的马齐和佟国维,而同为儿子的老八胤禩难道就不知道事出反常必有妖?其实在老罗看来老八胤禩肯定是知道,但他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吗?当然不会,所以不但毛遂自荐,甚至还暗中假借圣意诱供太子门人肖国兴,这就犯了大忌。
所以,这就是于己私心重,想一步到位,而于友呢?防心甚浓!
从复盘来看,既然老八要毛遂自荐去彻查,可为何在刑部冤狱爆发时,当任伯安、刘八女和老九胤禟的书信往来即将成为彻查的污点时,老八当着老九胤禟和老十胤䄉大肆的撕毁,甚至还满腹的抱怨和责骂,如此担当是一个贤名的皇子所为?要钱的时候就是兄弟,要命的时候就要撇清关系?所以,当老十四胤禵面对老八挖下的大坑时,也多了个心眼,只把太子和任伯安的信原封不动的寄给康熙,完全不表露自己任何意见,不但让康熙佩服也学会了用心思,但向谁学的呢?当然是老八胤禩!所以,你既要别人帮你夺嫡,又不想让麻烦惹上身?防心这么浓,不内讧才怪!
还有,在科场舞弊案发后,面对弘时的撺掇和张廷璐的不知深浅,老八作为第一个知道内情且可以联通雍正和张廷玉的人,最理应由他来把事情处理周全,其实完全可以通过外围清扫而把矛盾转移,这样不但可以保全雍正的脸面,甚至还成功的拉拢了张廷玉,可最后的结果呢?纯粹是为自己着想,为了捏着弘时这张牌,不惜把诱供肖国兴的戏码在张廷璐身上重演一遍,可你要知道张廷璐背后有上书房首辅张廷玉,甚至还是清流们的领袖,剧情中张廷玉现场观斩时的愤怒最后全部在八王议政的现场全部宣泄!
所以,康熙评价老八的“其心可诛”是一点也不冤枉:于己私心重、于友防心浓、于人害心深,而最后雍正派弘时来抄家,可谓是多么的“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