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战略及价值分析(稀土迎风口机遇)
稀土战略及价值分析(稀土迎风口机遇)内蒙古稀土储量占全国稀土总储量的75%以上,是中国轻稀土主要生产基地。西部四川冕宁和山东微山两地的稀土矿以氟炭铈矿为主。稀土产业链增值结构中,下游功能材料深加工贡献超50%价值。中国稀土行业协会数据指出,稀土矿开采产业占整个产业链价值17%,冶炼分离为27%,稀土功能材料56%。上游稀土矿分布呈“北轻南重”格局。北方为混合型稀土矿(氟碳铈矿和独居石),储量集中分布在内蒙古白云鄂博铁矿。
稀土是国家战略性优势资源,可与其他材料合成各种性能优异、品种繁多的新型高性能复合材料。
价格方面来看,稀土价格自2022年第四季度起正逐步回升,有助于稀土及磁材全产业链健康发展。
需求端来看,变频空调、消费电子、传统汽车、风电等传统需求有望受益于宏观回暖;新能源车、工业节能电机、机器人等新兴需求或将持续增长,叠加行业相关政策的支持,稀土产业链利润有望释放。行行查 | 行业研究数据库 资料显示,稀土矿产量占比在60%左右,而在稀土冶炼分离、稀土金属冶炼、钕铁硼制造环节占比均在90%左右,即便是高性能钕铁硼,中国的产量占比也已经达70% ,目前来看我国已基本实现钕铁硼产业链自主可控。
根据美国能源部2022年2月发布的《稀土永磁材料供应链深度评估》,中国在采矿、分离、金属冶炼和磁铁合金制造四个方面均处于领先水平,特别是分离、冶炼和磁铁合金制造环节在全球市占率约90%,处于龙头地位,有绝对话语权。
稀土产业链增值结构中,下游功能材料深加工贡献超50%价值。
中国稀土行业协会数据指出,稀土矿开采产业占整个产业链价值17%,冶炼分离为27%,稀土功能材料56%。
上游稀土矿分布呈“北轻南重”格局。北方为混合型稀土矿(氟碳铈矿和独居石),储量集中分布在内蒙古白云鄂博铁矿。
西部四川冕宁和山东微山两地的稀土矿以氟炭铈矿为主。
内蒙古稀土储量占全国稀土总储量的75%以上,是中国轻稀土主要生产基地。
国内稀土矿资源对比: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公布数据显示,从全球储量来看,2022年全球稀土资源总储量约为1.30亿吨,中国储量为4400万吨(占比35.01%),越南储量为2200万吨(占比17.50%),巴西储量为2100万吨(占比16.71%),俄罗斯储量为2100万吨(占比16.71%),四国总计占全球储量的85.93%,其余国家占比14.07%。
常见的永磁材料通常分为三类,即金属永磁、铁氧体永磁和稀土永磁,其中稀土永磁材料和铁氧体永磁材料是当前主流材料。
其中,稀土永磁是稀土下游产值最高的应用领域,全球稀土消费量35%来自稀土永磁材料,占91%的消费价值。
近年来显著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和电子工业等领域的高速发展。
烧结钕铁硼号称“磁王”,属于第三代稀土永磁,是当前综合性能最高的磁体,也是应用最广的钕铁硼材料。
钕铁硼永磁材料按其制造工艺不同可分为烧结、粘结和热压三类,
中国稀土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烧结钕铁硼产量11.6万吨,同比增长15%;粘结钕铁硼产量4490吨,同比增长2%;钐钴磁体产量1490吨,同比增长14.6%。
国内专注于高性能钕铁硼的企业包括中科三环、宁波韵升、金力永磁、正海磁材、英洛华、大地熊、安泰科技、金田铜业、有研新材、银河磁体等,此外上游企业也在积极进行产业链延伸,布局高性能钕铁硼业务,主要为北方稀土、厦门钨业、广晟有色、盛和资源。产业链布局还包括横店东磁、宇晶股份、中钢天源等优质厂商。
随着稀土行业资源、技术不断向头部企业靠拢,稀土大集团的优势将日益凸显,提升我国稀土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在行业集中度提升之下,稀土行业能建立起统一、规范、高效的管理体系,形成合理开发、有序生产、高效利用、技术先进、集约发展的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格局,提高我国稀土行业的企业化程度,产品价格的话语权将重回稀土行业自身
关注乐晴智库,洞悉产业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