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残联可以帮残疾人找工作吗(省残联5月15日晚浙江将举行全省残疾人云相亲活动)
浙江残联可以帮残疾人找工作吗(省残联5月15日晚浙江将举行全省残疾人云相亲活动) 5月17日是第三十次全国助残日,省政府残工委根据国务院残工委的统一部署,在坚决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精心谋划。省本级将实施十项助残活动,主要包括爱心1 1合力助残行动、“千户万灯”公益助残行动、网络直播带货助残等。 浙江将根据对浙江提出的建设“重要窗口”新目标新定位,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持续深化推进全省“8 1”高质量助残行动和助残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统筹推进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疫情一发生,省残联提出一个理念:“越是非常时期越要服务好残疾人”,全省残联积极行动,推出了一系列纾困解难举措,畅通了“五大通道”:问据了解,今年全国助残日的主题是“助残脱贫 决胜小康”。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浙江如何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目标如期实现?
5月14日下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浙江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四十七场),省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省政府副秘书长陈广胜,省民政厅副厅长李洁,省残联副理事长黄树良出席发布会并回答问题。
黄树良就为残疾人纾困解难采取的举措等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
疫情期间,残疾人作为特殊群体面临的困难也会更多一些。浙江采取了哪些举措为残疾人纾困解难?
疫情一发生,省残联提出一个理念:“越是非常时期越要服务好残疾人”,全省残联积极行动,推出了一系列纾困解难举措,畅通了“五大通道”:
- 畅通助残救急“绿色通道”。发动2.3万名残疾人专职委员深入开展“两问两送”(问健康、送关爱,问需求、送服务)专项行动,有效保障了10.3万名精神残疾人正常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对其中2万多名精神残疾人落实了送药上门服务,累计帮助残疾人解决生活物资保障等困难6万余个。
- 畅通兜底保障“政策通道”。对因疫情早期暂停残疾证办理给部分残疾人造成的困难,通过代办、帮办、上门办等服务补办残疾证,及时补发相应的“两项补贴”,累计惠及残疾人1.4万名。帮助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及时纳入临时救助体系,动员各类慈善公益组织开展社会帮扶,已惠及9.2万人。
- 畅通专业服务“线上通道”。发挥全省60余家定点残疾儿童康复机构骨干作用,整合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资源,组织推出在线康复训练、在线教育等服务,解决了全省2500余名听障、智障和孤独症残疾儿童康复教育需求。前三个月集中组织残疾人就业网络招聘会79场,推出岗位4768个,提供在线技能培训、就业服务、职业指导8700余人次。举办残疾人大学生招聘专场,90余家用人单位提供千余就业岗位,240多名毕业生达成招聘意向。
- 畅通复工复产“护航通道”。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开展“走转改、三服务”,做好“产品助销员”“物资代购员”“助企指导员”“优惠政策帮办员”,指导帮助残疾人机构和企业做好复工复产。省残联、省财政厅联合制定助残纾困文件,包括“因疫情影响不能按期缴纳税款的残疾人服务机构和残疾人就业机构,可按照规定延期缴纳税款;对使用公有设施或租赁国有房屋经营的民营残疾人服务和就业机构,减免2月至4月的设施使用费(房租);落实“残疾人之家”、辅助性就业机构、创业孵化基地等机构,以及从事盲人按摩等个体经营、自主创业、灵活就业所需的场地(所)租赁补助政策”等。
- 畅通心理干预“暖心通道”。浙江康复医疗中心与省心理卫生协会联手组织100多名精神和临床心理学科专家,开通三条心理援助热线,面向全国提供专业心理服务,同时组织专家参加各类电视、网络心理健康节目直播,直接受众达700多万。
问
据了解,今年全国助残日的主题是“助残脱贫 决胜小康”。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浙江如何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目标如期实现?
浙江将根据对浙江提出的建设“重要窗口”新目标新定位,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持续深化推进全省“8 1”高质量助残行动和助残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统筹推进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 精准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重点做好全省残疾人康复机构、残疾儿童定点教育康复机构、残疾人托养机构和“残疾人之家”等恢复运行后的疫情防控工作。
- 持续强化残疾人兜底保障。深化“两问两送”专项行动,对疫情影响下的特殊困难残疾人家庭开展走访探视,落实各项纾困政策。
- 积极开展残疾人就业帮扶。按照中央“六稳”“六保”部署,扎实做好残疾人就业工作,全年计划针对残疾人开展职业培训2万人次,实现新增就业1万人。针对疫情,开展残疾人大学毕业生一对一就业帮扶,对城乡低保低边家庭、零就业家庭、未就业残疾人毕业生实施托底帮扶,确保2020年全省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当年就业率达到90%以上。
- 抓深抓实省政府民生实事。落实“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10000户,完成星级‘残疾人之家’改造提升300家”,探索建立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长效机制。
- 统筹推进重大助残项目。特别是加快“省残疾人之家”等项目建设;落实省政府与中国残联战略合作协议等要求,着力建设好全国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中国残疾人特殊艺术培训基地等10个“中字号”“国字号”基地。
- 精心打造三大助残服务品牌。通过深化省部合作、完善扶持政策、升级服务内容,将浙版“残疾人之家”、“浙江特殊高等职业教育”和“浙江残疾人文化体育”这些最具特色的亮点、最有效的做法制度化、长效化,在“重要窗口”建设中擦亮特殊“金名片”,打造特殊风景线。
5月17日是第三十次全国助残日,省政府残工委根据国务院残工委的统一部署,在坚决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精心谋划。省本级将实施十项助残活动,主要包括爱心1 1合力助残行动、“千户万灯”公益助残行动、网络直播带货助残等。
还将在5月15日晚上,举行全省残疾人云相亲首场活动。关心帮助并切实改善残疾人婚姻状况,是浙江整体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的一项重要工作。2017到2019年三年时间里,全省适龄残疾人“已婚”占比分别为“82.93%、83.57%、84.10%”,浙江残疾人已婚率趋于“稳升”态势,但与健全人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困难。今年重点关注残疾人婚恋,通过团省委的“亲青恋”和电视平台等开展残疾人相亲活动,在此基础上,将适时组织全省残疾人公益集体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