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与十七阿哥帮雍正(康熙驾崩宜妃悲痛欲绝)
康熙与十七阿哥帮雍正(康熙驾崩宜妃悲痛欲绝)权力之争便是为利益而战。已被改名的允禟,虽然在释服不久,被强行贬黜至西北军前,寄望走得“越远越好”(《文献丛编·允禩允禟案》),但对于胤禛,他始终是站在对立面,哪怕是臣服也被严防,丝毫不给明哲保身的机会。与此同时,给兄弟们的改名运动,雍正也紧锣密鼓的进行着。 《康熙微服私访记》张国立、邓婕夫妇版康熙与宜妃康熙刚死,久受宠爱的宜妃痛夫心切,同样是“悲痛切至”,更何况她当时也是重病在床。慌忙悲痛中前来哭夫,那还能顾忌什么规矩。更何况新皇的政治规矩,尚是“未曾传知”,然而却因重情重义犯了雍正的忌讳。忌讳也是借口,也是争斗的理由。
向敬之
成为新皇帝的雍正,却没有对九弟胤禟曾经的滴水点拨,涌泉相报,而是全力追击。
他率先在康熙驾崩的当日,以胤禟生母、康熙宠妃宜妃郭络罗氏开刀,严斥她在哭大行皇帝时,忘了对尚为正式登基的新皇及其生母、还未正式上尊皇太后的德妃乌雅氏面前忘了尊卑:
“大事方出,朕悲痛切至,心神恍惚,仪文所在,未曾传知。但众母妃自应照前遵行国礼。即如宜妃母妃,用人扶掖可以行走,则应与众母妃一同行礼,或步履艰难,随处可以举哀。乃坐四人软榻,在皇太后前与众母妃先后搀杂行走,甚属僭越,于国礼不容。皇考未登梓宫前,仓猝之际,宜妃母妃见朕时,气度竟与皇太后相似,全然不顾国体。”(鄂尔泰、张廷玉等编纂《国朝宫史》卷三)
《康熙微服私访记》张国立、邓婕夫妇版康熙与宜妃
康熙刚死,久受宠爱的宜妃痛夫心切,同样是“悲痛切至”,更何况她当时也是重病在床。慌忙悲痛中前来哭夫,那还能顾忌什么规矩。更何况新皇的政治规矩,尚是“未曾传知”,然而却因重情重义犯了雍正的忌讳。
忌讳也是借口,也是争斗的理由。
与此同时,给兄弟们的改名运动,雍正也紧锣密鼓的进行着。
权力之争便是为利益而战。已被改名的允禟,虽然在释服不久,被强行贬黜至西北军前,寄望走得“越远越好”(《文献丛编·允禩允禟案》),但对于胤禛,他始终是站在对立面,哪怕是臣服也被严防,丝毫不给明哲保身的机会。
1.在康熙四十七年九月的太子废立风波中,康熙下谕责备胤禩妄蓄大志,党羽相互勾结,妄图谋害胤礽(即没有向康熙报告相面人张明德谋划行刺胤礽之事),下令将胤禩锁拿,交与王大臣审理。胤禟不顾康熙正在盛怒之中,与胤祯一起为胤禩鸣冤保奏。二人怀藏毒药,愿与同死,又携带锁铐,亲自随行,以示同患之意。如此行径,可见胤禟是力挺死忠胤禩的。
2.康熙五十七年,胤祯受封抚远大将军,奉命西征。出发前,胤禟赠银一万两,此后又几次差人往其驻扎地,送银数万两。胤祯过生日时,胤禟派人专程送去九件金器皿,约值一二万两银子。胤禟多次选派亲信太监向胤祯传递京师信息。胤祯由西北前线暂返京师,胤禟耗费大量钱财,将其花园修葺一新。胤禟此为,明为兄弟之间的情意,却是政治上拉拢胤祯。胤禟不但强力支持众望所归的胤禩,而且对康熙计划立储的胤祯狂下血本,甚至不时派出心腹太监给远在西北前线的胤祯送消息。
雍正刺虎图
3.雍正继位后,重点打击允禩一党,率先打击财神爷允禟。朝内外已有雍正凌逼弟辈等议论。派往军前效力的宗室赖士,参奏驻防都统图腊、副都统鄂三与下属人员谈论雍正是非,称他拘拿诸大臣,凌逼众阿哥,纵恣隆科多,年羹尧擅权等。暗指是允禟说出来的,激怒正为继位正名的雍正。
4.雍正下令查抄老十允䄉府邸,搜出允禟从西宁驻地秘密与允䄉通信,有机会已失、追悔无及之语,同时发现允禟还与允禩、允禵等人暗中联系甚密。
5.雍正三年初,雍正以允禟纵容下人,骚扰民间为由,命都统楚宗前往约束。允禟得知楚宗抵达,未照接待钦差大臣之例,出迎请安,藐视天威。雍正得闻,怒不可遏。这是对雍正即位之初,兄弟们为父皇康熙举哀,允禟突然跑至新皇面前,“对坐箕踞,无人臣礼”(《清世宗实录》卷四十五)的再度发酵。
6.曾得胤允禟救助的山西贫民令狐士义,扮做买卖人,假称有要事求见,遭到允禟拒绝后,仍不甘心,通过太监投递书帖,称山陕百姓都说胤禟好,闻其遭难,表示愿辅有道之主,不附无道之君,欲聚合山陕兵民,以救恩主。此言一出,雍正自然不会放过胤禟。其实,允禟在雍正即位后,主动示弱称“奴才弟”被发配西北,只想远离是非,甚至多令狐士义说:“我们兄弟没有争天下之理。”(《雍正朝起居注》第一册)
在雍正的心里,允禟始终是“外饰淳良,内藏奸狡”(《清世宗实录》卷二十八)的异己分子。所以,在雍正三年七月二十九日《上谕内阁》中,雍正说得很明白:允禟“自来举动恶乱,结纳党援,妄行钻营,不守本分。且人品庸劣,文才武略,一无可取。兼之居心妄自尊大,伊本无足算数之人!”
他们兄弟之间的恩怨是说不清的。雍正在丧期结束,决意全面清算已被改名的允禩、允禟、允禵集团问题时,说:“允禟肆行傲慢,全无人臣事君之礼,且称出家离世等语。其意以为,出家则无兄弟之谊,离世则无君臣之分。”(《清世宗实录》卷二十九)
允禟
逃避也是罪行。
允禟死于二十八款罪状,死于雍正说不清的政治阴谋。
但是,雍正的后继之君乾隆为允禟平反时,却说“未尝无隐然悖逆之心,特未有显然悖逆之迹”(《清高宗实录》卷一千零四十五)。康熙朝,在胤禛并没公开立储也非暗定储君,作为康熙皇子的允禟是有资格参与储位竞争的,但在雍正即位后迅速打造绝对权威的态势下,被发配军前的允禟,即便有不合作甚至逃避的表现,但也是刀俎上的鱼肉而已,逃避也逃不掉、避不开恢恢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