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北路梆子梅花奖获得者(北路梆子梅花奖获得者成凤英)

北路梆子梅花奖获得者(北路梆子梅花奖获得者成凤英)在担任主角的同时,他还经常给老演员当配角。如《王宝钏》中的大老公,《画龙点晴》中的马周,《血手印》的林招得等,她演的配角可以罗列一大堆,她从来没有因为演这样的配角而提出过任何意见或有任何不满,有的配角她一演就是十来年。在李万林主演的《血手印》中,成凤英扮演的是绑在法桩上的林招得,这个没有什么戏的角色,她给李万林配戏配了十来年。无论是刚到剧团时,还是后来成了剧团的骨干演员,她对角色都是不挑不拣,需要演什么就演什么,无论主角配角一样认真对待。因为她心里明白,演任何角色都是自己舞台实践的一个积累,对自己的成长都有很大好处。她心里更清楚,在给贾桂林、李万林、翟效安、任建华等前辈老师配戏的过程中,她在台上可以更仔细,更清楚地听他们怎么唱,看他们怎么演,感受他们在演人物时,如何运用不同的艺术技巧,使用什么范儿,用的什么劲儿。在舞台人物的交流时,怎么样把戏递过来再递回去,这些都是台底下学不到的东西。成凤

塞北明珠北路梆子梅花奖获得者成凤英于小军

北路梆子梅花奖获得者(北路梆子梅花奖获得者成凤英)(1)

成凤英的名字很早就进入我的记忆里,不仅因为她是“梅花奖”演员,更因为她是以女小生夺梅。男小生夺梅都属不易,何况女小生。还因为在我的感觉中她是位不显山露水,不宣传自己的演员。这种感觉从何而来,我也不明白。采访也是颇费周折,多次电话短信联系,她总在忙,忙在外地录音,忙在下乡演出。终于等她这些事情告一段落之后,我们才有时间见面聊聊。一天我来到忻州北路梆子剧院,刚上楼梯她就迎了出来,把我让进她的办公室,热情中透着干练和豪爽。倒下杯清茶,我们便开始面对面回顾她的艺术道路。

幼年心中的演员梦

1963年,成凤英出生在一个梨园之家,父母都是梨园行的,父亲是静乐县剧团打鼓的,母亲是一名大青衣演员。还未出生的她便与戏曲结有渊源,母亲在十月怀胎中给她最多的胎教就是舞台上的鼓板胡琴声,婴幼儿时期她时常听到的也是父亲的鼓声和母亲的梆子腔。可以说,她是在舞台上泡大的,从小就跟着父母转“台口”,父母在台上演出她就在台下睁着那双清澈的眸子出神地看着。即便是在后台玩要,耳朵里也灌满了梆鼓声,这些她接触得太多了。在她幼小的心里,舞台上那些身着凤冠霞帔的演员太美了,她时常和小伙伴在游戏中模仿他们,多想有朝一日自己也能站到舞台上,穿上那华丽的服装。

11岁时,父亲领着她报考山西省戏曲学校忻州地区文艺班,当时北路郴子前辈表演艺术家贾桂林是校长招考老师。一点也不怯场的她在老师面前唱了一曲“静乐是个好地方”顺利通过了考试,正式成为艺校的一名学生。儿时的愿望正在一步步实现,她多么兴奋多么自豪。刚入校时她学习北路梆子旦角。那时学校里只排现代戏,不久她就在现代戏《江姐)中饰演了江姐。俗话说“鸭子的孩儿会凫水”,确实,从小在戏曲艺术熏陶下长大的她,凭借老师的教授和自己的感悟,把江姐演得像模像样,初试身手就得到大家的好评。1978年开放传统戏后,学校就开始教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这些传统戏曲的基本功,并开始排练传统戏。成凤英学演了《柜中缘》、《杀宫》等戏,在戏中她扮演的都是旦角。她终于圆了儿时的梦,穿上了美丽的戏衣,在舞台上轻移莲步,尽显女儿媚态。她非常喜欢这个让她展现梦想的舞台,剧中那些清纯甜美的少女和娴静端庄的闺秀,她总有一股演好这些剧中人物的冲动。在她小小的心里给自己树立了一个目标,要像那些名演员一样演什么像什么。于是练起功来从不懈怠,刻苦用功,一招一式严格模仿练习,不怕吃苦,不惜流汗,基本功练得很扎实。

可是,很多时候命运总会和人们开个小小的玩笑,正当她一心一意扮演旦角的身段唱腔时,忻州北路梆子剧院向戏校提出为剧团培养几个小生演员的要求。老师找她谈话了,希望她能改学小生。成凤英很不情愿,过了好一阵,但她还是听从了老师安排,改学小生。要做就要做好,这是成凤英一贯的做事准则。既然决成了,那就安下心来从头好好学,学小生后,她学演了北路梆子著名演员“狮子黑”董福的保留剧目《访白袍》中的薛礼,深得好评。生旦两行当的学习给她后来的艺术道路奠了较为扎实的基础。1979年,经过年的学习,成凤英从学校毕业,并分配到忻州地区北路梆子剧院。

雄鹰振翅冲云霄

初入剧院时,她还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女。剧院前辈演员较多,而且她是一个刚毕业的学生,没有太多的舞台经验,所以起初以演生、旦两行的配角为主。她一面演一面学,长进很大。1980年,剧院推荐她参加全省戏曲优秀青年演员评比演出,她带着受前辈老艺术家董福亲自指导的《访白袍》参赛,获得了二等奖。

1982年,她又以《赠剑》中的海俊夺得全省优秀中青年演员评比演出的优秀青年演员一等奖。两次得奖使她在青年演员中的地位逐渐提高,随着演出实践和机遇的多,她逐渐成了剧团的头牌女小生。一些戏中的主角非她莫属了。先后排演了《薛刚反朝》(饰演薛蛟)、《五女拜寿》(饰演邹应龙)、《吕布与貂蝉》(饰演吕布)、《忠义侠》(饰演周仁)等戏。

在担任主角的同时,他还经常给老演员当配角。如《王宝钏》中的大老公,《画龙点晴》中的马周,《血手印》的林招得等,她演的配角可以罗列一大堆,她从来没有因为演这样的配角而提出过任何意见或有任何不满,有的配角她一演就是十来年。在李万林主演的《血手印》中,成凤英扮演的是绑在法桩上的林招得,这个没有什么戏的角色,她给李万林配戏配了十来年。无论是刚到剧团时,还是后来成了剧团的骨干演员,她对角色都是不挑不拣,需要演什么就演什么,无论主角配角一样认真对待。因为她心里明白,演任何角色都是自己舞台实践的一个积累,对自己的成长都有很大好处。她心里更清楚,在给贾桂林、李万林、翟效安、任建华等前辈老师配戏的过程中,她在台上可以更仔细,更清楚地听他们怎么唱,看他们怎么演,感受他们在演人物时,如何运用不同的艺术技巧,使用什么范儿,用的什么劲儿。在舞台人物的交流时,怎么样把戏递过来再递回去,这些都是台底下学不到的东西。成凤英就是在不断给老师们配戏的过程中,使自己的双羽逐渐丰满起来,为自己凌空振翅做好了准备。

北路梆子梅花奖获得者(北路梆子梅花奖获得者成凤英)(2)

1990年,忻州地区举办“山花杯”青年演员折子戏大赛。为了参加这次比赛,她为自己订立了新的目标,她已经不满足于自己以前演的一些文小生的戏了,要拿出一个新戏来。她提前几个月去北京请中国戏曲学院导演赵景勃帮助选戏。在挑选的几出戏中,她对《八大锤》情有独钟。《八大锤》是京剧有名的武戏,是一出有着高难度技巧的戏。成凤英知难而上,下决心目标确定了,成风英决心无论付出怎样的代价也要把这出戏拿下来。于是她开始拼命地练功,吊腿、压腿、踢腿,一天三练,回了家也不放松练功,有时还让孩子和丈夫帮着腿。下乡演出之余也不松懈,她让人帮忙做了个吊环,安在后台,一有空就把腿吊上去,经常一吊一个小时,一次吊的时间太长了,腿不能动了,下不来,剧团老师傅看了都心疼得掉泪。舞双枪是该戏塑造人物的一个重要符技,为了练好枪花,她的双手磨起了血泡而后变成厚厚的老茧,身上常被枪杆打得青一块紫一块,甚至被枪尖扎破了额头。在汗水和血水的浸泡下,功夫练得相当不错了,她又从省里请来毕业于中国戏曲学校的著名京剧老生赵昆翔老师给她加工戏,没明没黑排了一星期。她凭借自己不懈的苦练和坚韧的毅力终于拿下了《八大锤》演出获得成功,喜获"山花杯”一等奖。

1991年她带着《八大锤》、《哭坟》参加全省第三届戏曲“杏花奖”评比名列“杏花奖”榜首。因为她这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拼命劲,剧团的人都称她“拼命三郎”。这个称号放在一个女性身上虽不那么悦耳动听,但是可以感受到大家对成凤英的叹服和敬佩。

傲雪梅花香正浓

“梅花奖”是中国戏剧表演的最高奖,她是每个戏剧演员心中的向往和追求。

经过十多年的舞台实践和磨练,成凤英已经成为一名“文武不挡的女小生",她的表演艺术已有足够的实力争夺"梅花奖”。

1996年,忻州地区文化局及北路梆子剧团决定把成凤英推到北京争夺“梅花奖”。选定了《八大锤》、《哭坟》、《画龙点睛》三个剧目,并请来北京的专家为她加工剧目。听取了专家的意见建议后,她努力消化吸收,又经过艺术指导赵景勃、导演刘鹏春的具体指导,准备了一段时间后,她带着这三个戏进京了。

成凤英的演出非常成功,得到了各位评委专家与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三个戏三个不同的人物形象,既有文小生,又有武小生;既有唱工戏,义有做工戏,充分展示了她的艺术功力。

《八大锤》中的陆文龙是一个武艺高强、身份显贵的少年英雄,成凤英在塑造这个人物形象时,不仅演出了他的骁勇威武,还着重表现了他的潇洒、傲气和得意,突出了这个十六七岁少年身上具有的那种勃勃生机和活力。尤其是当陆文龙知道身世之后产生的心理矛盾表现,更多的体现了人性化和人情味,使人物更加细腻真实。在她的表演中,她能够通过自己熟练掌握的程式外化人物的思想情感,把程式和人物和谐统一起来。无论是令人眼花缭乱的舞双枪,左右连续三个朝天蹬和几个扳脚下蹲,还是她的翎子特技等精彩表演,都恰到好处地用于表现人物,而不只是技艺的展示。用她的话说,那就是不把技术当艺术,不演行当演人物。

她不仅武戏演得好,文戏也毫不逊色。《哭坟》也是成凤英的一个代表性剧目,这是一出以情感宣泄为主的唱工戏,通过大段的唱段表现人物的情感遭遇。剧中的周仁是一个正直、忠厚、侠义的书生形象。他献妻救嫂的忠义之心为人所误解,遭到肉体的折磨后,满腹冤屈却无处哭诉,他支撑着妻亡的悲痛和亲朋的误解这样巨大的精神压力和肉体折磨,这样一个悲剧性人物,成凤英在塑造过程中给了他以思想、情感、性格、舞台行为的准确定位,突出了人物性格中的一个“忍”字,表现出人物忍辱负重、强压痛苦的内心挣扎。她的一大段唱,融汇了生、旦的唱腔,吸收并改造了越剧的“干唱”,唱出了人物凄凉痛彻的心理境遇,唱得人揪心动容。

《画龙点睛》是成凤英参评“梅花奖”的一台大戏,她演剧中的李世民。这出戏原本由李万林演了多年,塑造了一个须生“李世民”形象。成凤英演的李世民与须生演的李世民迥然有异,她按照小生的演法重新塑造了一个年轻有为的英明帝。“她特别注重在刻画这个年轻的英主忧国忧民的品德上下功夫,贯穿在他求贤若渴,见无眼龙图而惊,遇‘土帝’而怒,却又发作不得,以至落荒而走的各个场面中,表演的细腻,感情的充实,处处看出她在‘形神兼备’、内外结合’上所作的努力。”(引自く“塞北明珠”成凤英》)成凤英把李世民塑造成一个崭新的舞台形象。

这三个剧目的精彩演出,使她毫无争议地夺得了第十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这是她艺术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更是一个新起点。

北路梆子梅花奖获得者(北路梆子梅花奖获得者成凤英)(3)

重寻韶华旦角梦

有的人总是不断给自己树立新的人生目标,成凤英就属于这样的人。拿了“梅花奖”之后,她有一句话很经典:“梅花奖是社会对我以前所取得的成绩的一种承认,是我艺术道路上的加油站,而不是终点站。"是的,她没有把获得“梅花奖”当做终点站,她还有更多的目标要追寻。

获得“梅花奖”以后的几年中,她不仅继续排出了小生戏《齐王拉马》、《凤冠梦》、《梨花情)等剧目,而且主演了戏曲电视剧《画龙点睛》 由中央电视台拍摄,用影视手段把北路梆子推向全国,并荣获2001年第二十一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

除了在小生行当有新的建树外,她开始把目光停在了女性角色上。她已经不满足于自己塑造的小生角色了,她要向新的领域发展,因为那里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饰演女性角色也是她青春韶华时的心愿和梦想,而且她对戏曲旦角并不陌生,因为她学戏伊始就是以旦行开门的,而后才转行小生。尽管她在小生行里摸爬滚打了十几年,她的功成名就也起于此,但是女性演女性更顺乎自然,更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她在演小生戏的同时,她还广泛涉猎旦角戏,既有现代女性,又有古代女子。1999年,在新创作的大型现代戏《日月谣》中,她塑造了个由传统型的弱女子转变为具有独立意识的现代女性王如月,该剧荣获山西省“建国五十周年献礼展演”个人优秀表演奖和山西省“五个一工程奖”。之后,她又演出了《杀庙》中的秦香莲、现代戏《江姐》中的江姐及表现环保主题的现代戏《山女》中的金凤等多个女性角色。这些角色是她对旦行角色的勇敢尝试,是她在新的表演领域突破自我、超越自我,实现人生新目标的挑战。

如果说这些女性角色的塑造还有些许欠缺的话,那么具有晋西北浓郁地域特色的大型现代戏《黄河管子声》中的大花眼则是她成功转行的一个标志性角色。大花眼是一个生活在晋西北黄河边上,既有传统女性纯朴善良、坚韧顽强、勇于奉献的品格,又有巩代女性敢爱敢做、情感热烈的特质的一个女性形象。成凤英通过这么多年对不同人物形象的积累和领悟,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柔媚多情但胸怀广阔的女性。舞台上她的表演,无论眼神、声音,还是形体、姿态都尽显女性的绰约风姿。这个戏使她完成了由程式化的文武小生到现代女性形象的“性别转换”。这个转换是艰难的,为了这个转换,她把保持了多少年的生角所需的浑圆体态改变成苗条体形,体重减了20斤;为了这个转换,她把早年为了演好生角努力摒弃的女性阴柔美又找了回来;为了这个转换,她在唱腔、身段、表情等举手投足之间流了多少汗水和泪水。她为这个角色所付出的心血太大了,当你想用一些文字去描绘它时,你会觉得无论多少文字和多么优美的词汇都是苍白的。

2005年《黄河管子声》一上演即获得“杏花新剧目奖”等六项大奖;2006年被文化部选中参加全国地方优秀剧目演出,荣获一等奖,并进军全国第八届艺术节,荣获最高政府类“文华剧目类"及“文华表演”个人单项奖;2008作该剧再度荣获山西省“杏花大奖“。这是成凤英个人艺术道路上的一次大的突破和超越,也是北路梆子剧种一次大的突破和创新,为北路梆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是北路梆子剧种的又一个重要收获。

带领一团共创业

时间往前推移到1998年,这一年成风英被任命为忻州市北路梆子剧团团长。她的上任可以说是受命于最危难之际。20世纪90年代戏曲艺术的发展正处于低谷时期,要经费没经费,要人才缺人才,要市场少市场,要剧目还是那些老剧目。摆在她面前的是重重困难,但是成凤英骨子里真的是具有知难而上的精神。在艺术上她勇于超越自我,知难而上;在管理剧团中她也是信心十足。

很多时候压力就是动力,摆在成凤英面前的首先是剧团一百多人的吃饭问题;是剧团在她手里怎样发展的问题;是北路梆子剧种如何传承发扬的问题。成凤英深感肩上这副担子的沉重,这种沉重是一种无形的压力,时时刻刻压在她那柔弱的双肩上。当时剧团是差额事业单位,政府只报47%的工资,为了给职工们把剩下的53%的工资补上,成凤英带领全体演员常年奔波于山野乡间的台口送戏乡。家顾不上,孩子顾不上,丈天也是放在了一边。对于自己的小家和团这个大家,她虽然都是家长,但心里觉得剧团这个家更重要,她在这个家付出的精力、投入的情感更多更大。女人大概天生是持家好手,就是在那样艰苦贫困的条件下,她硬是在下乡演出中攒下了一些钱,虽然不多,但她把这些钱都用在了排演新戏上。

成凤英认为,戏曲演出团体必须靠自己的作品立足,剧种的发展也必须靠自己的作品承载,而一部优秀作品的诞生必须要靠人才,所以出人オ、出作品是成凤英多年来一直坚持的办团思路。先后排出了《梨花情》 、《齐王拉马》、《凤冠梦》、《画龙点晴》、《日月谣》、《江姐》、《山女)、《黄河管子声》等多部新戏,国家级、省市级各种奖项拿了不少,《黄河管子声》更是给北路梆子剧种开辟了新天地。同时还针对北路梆子剧种小生、小旦、小丑这“小三门剧目的弱势地位,大胆引进了其他剧种的“小三门”剧目,排出了《抬花轿》、《花打朝》、《七品芝麻官》等剧目,不仅丰富了北路梆子剧目结构,而且通过排戏培养了一批年轻演员。在培养青年演员方面她做了很多工作,为剧团的演职人员提供机会,大力推出新人。在她任团长的几年时同里,12名青年演职人员晋升了艺术职称,24名演职人员获得了中级职务任职资格,6名演职人员取得了二级演员资格,推荐帮助16名青年演在各种汇演、调演中获得奖项,为青年演员的艺术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团里已有4名演员获得了全省戏剧最高奖“杏花奖”。

在成凤英的带领下,剧团的艺木作搞得有声有色,取得了很大的成,可以看出她带的团是一个战斗力、凝聚力都很强的剧团。她之所以能把大家凝聚到一起,她的人格魅力就在于能真诚地对待团里的每一个人,不分厚薄远近,尊重大家、关心大家,坦诚相待。论演技、论资格、论付出,她都是独一份的,但她从未居高自傲,始终平易谦逊地对待大家。对工作敬业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和精神,深深地感染着周围的人。她的付出也得到了大家的支持与回报。在她当团长的12年中,为了剧团的生存发展,她几次向职工集资,用于排戏和更新设备,都得到剧团职工的鼎力支持。一次是上任伊始为了更新设备,她带头拿出家里的钱,职工们在她的感召下也纷纷解囊。排《日月谣》时,大家又凑了五六万元,解了排戏中的燃眉之急。还有一次,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拍摄戏曲电视剧《画龙点睛》,她带领职工多方想办法筹资20万元,使拍摄顺利完成。每一次当她需要大家的时候,都能得大家的支持与帮助。用她的话说,大家很给她面子。但这个面子应该是相互和彼此的,因为她肯付出,所以大家都拥护她这个团长。

成凤英在工作上的成就使她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并赢得了众多的荣誉,文化部“优秀专家”、山西省“特级劳模”、"十大杰出青年”、"山西省十大文化领军人才”、中华全国总工会“五一劳动”奖章等等。光环笼罩下的成凤英依旧兢兢业业、踏踏实实为北路梆子艺术的继承、创新、发展努力着,相信她仍将以新的业绩和成就,继续回报社会。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