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武术中的内力是怎么练(武术中力的性质)

武术中的内力是怎么练(武术中力的性质)在现实的世界里,改变人体运动状态的只能是外力,这种外力可能是 别人推拉、外力碰撞等;或者是自己内力作用于外物产生的外力,如蹬地 产生的地面反作用力。人体各环节的运动,也只能是环节以外的力(外力) 对环节作用的结果。如果只有人体内力,如肌肉张力,没有外物对人体的 作用,人既不能走,也不能跑,不能改变人体整体在空间的位置,仿佛在 真空中。 物体只有在受到外力作用,并且外力作用的合力不为零时,物体的重 心运动状态才会改变,这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基本内涵。任何物体在不受外 力作用,或所受合外力为零时,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传说项羽武功高强,可以提着自己的头发过江。提着自己的头发过江,究竟有没有可能?经典物理学告诉我们,由于内力是人体内各部分之 间的相互作用,虽可引起人体各部分之间的相对运动,如举手、抬足、提 腿等,但不能引起人体整体运动状态的改变。 内力和外力的区分是相对的。例如,肌张

这里所说力的性质,主要是区分人体的内力与外力,理解内力与外力 的作用关系。

武术中的内力是怎么练(武术中力的性质)(1)

邱海洋博士

(一)内力与外力

在人体力学系统中有内力和外力之分,人体内各部分相互作用的力称 为人体内力,外界其他物体对人体的作用则称为人体外力。肌肉张力、韧 带张力、组织粘滞力、关节约束力等都属于内力,其中肌肉力最主要。当 肌肉收缩时会产生肌肉张力,通过肌腱的附着点对骨骼产生拉力,并与外 界作用于人体的力共同作用,使肢体运动。

武术中的常见外力包括重力、阻力、支撑反作用力、外界摩擦力、来 自器械和对手身体的外部弹性力、对手的力、运动中产生的向心力和离心 力等。

内力和外力的区分是相对的。例如,肌张力对于人体整体而言是内 力,但对于作用的人体某一具体环节而言就是外力。三角肌张力对上肢运 动而言是外力,而对整个身体而言则是内力。因此,把人体整体运动作为 研究对象,肌张力是人体内力,而在研究人体的具体某一环节运动时,环 节周围的肌肉张力则是环节运动的外力。

(二)内外力结合的运动机理

内力不能直接引起人体整体的运动,人体的运动机理是通过体内环 节的运动产生作用于外界物体的力,外界物体则以相等的力反作用于人 体,从而使人体发生整体运动。如走路和跑步,人体依靠蹬地腿的肌肉 收缩力(内力)使下肢诸关节伸展,通过腿和手臂的摆动,给地面以作用 力,同时地面以支撑反作用力(外力)作用于人体,克服人体所受的重力 等阻力,从而使人体向前运动。

内力和外力是相互联系的,人体内力是人体整体运动的必要条件,但 内力只能在有支撑的情况下才能形成作用于人体的外力,使人体产生整体 运动。

武术中的内力是怎么练(武术中力的性质)(2)

(三)项羽提发过江

传说项羽武功高强,可以提着自己的头发过江。提着自己的头发过江,究竟有没有可能?经典物理学告诉我们,由于内力是人体内各部分之 间的相互作用,虽可引起人体各部分之间的相对运动,如举手、抬足、提 腿等,但不能引起人体整体运动状态的改变。

在现实的世界里,改变人体运动状态的只能是外力,这种外力可能是 别人推拉、外力碰撞等;或者是自己内力作用于外物产生的外力,如蹬地 产生的地面反作用力。人体各环节的运动,也只能是环节以外的力(外力) 对环节作用的结果。如果只有人体内力,如肌肉张力,没有外物对人体的 作用,人既不能走,也不能跑,不能改变人体整体在空间的位置,仿佛在 真空中。 物体只有在受到外力作用,并且外力作用的合力不为零时,物体的重 心运动状态才会改变,这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基本内涵。任何物体在不受外 力作用,或所受合外力为零时,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

因此,人不能抓住自己的头发提起自己,力量再大的举重运动员也无 法举起自己。倒立、拿大顶仍然是立在地面上,不能悬在空中,所以,项 羽提发过江只能是个传说而已。

(四)高手减少对外力的依赖

一个武术高手,身体协调性非常好,内力运行流畅,善于利用外力, 这样就能相对减少对外力的依赖。与项羽“提发过江”类似的传说还有“达 摩一苇渡江”。说的是达摩从印度来,脚下踩着一支芦苇渡过了波涛汹涌 的江面。与项羽提发过江相比,达摩一苇渡江毕竟还是借助了一点支撑反 作用力。还有小说中描写的轻功“蜻蜓三点水”,人在空中,左脚一踩右脚背,向上跃出三尺,右脚一踩左脚背,又向上跃出三尺……似乎一点都不 借助外力,这在现实中恐怕是很难实现的。

人们经常形容功夫高手能踏雪无痕,无非是想说明高手善于利用外 力。自然界很多动物对外力的利用都令人叹为观止。例如,鹰善借风力, 鱼善借水力,等等。当内力发达时,可以减少对外力的依赖程度。一苇渡 江,踏雪无痕,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是习武者努力的目标。

(五)内力的平衡减震功能

人体内肌肉间相互作用的内力,称为肌内力,有平衡身体的功能, 也有使身体失衡的功能。肌内力可以使身体失去平衡,发生倾倒,这种 现象既可能是无意识的,也可是有意识的,是心意支配下故意制造的失 衡。之所以会出现无意识状态下的失衡,是因为肌肉在工作过程中并非 完全有秩序,有时是紊乱的。 肌内力具有抵制扰动力、平衡身体的功能。所谓扰动力指的是造成人 体倾倒和翻转的力,扰动力可以是外力,也可是人体肌纤维收缩产生的内 力。肌张力(内力)可以抵制扰动力,制止偏倾,起到恢复平衡的作用, 使人体保持在相对稳定的震动型平衡状态。人体在有支撑情况下可以通过 内力的调整减小外力的作用,如体操中的落地缓冲动作。武术中的柔化功 夫,化掉对手之力,其原理类似于体育项目中的缓冲。

武术中的内力是怎么练(武术中力的性质)(3)

邱海洋博士著作《中国武学》

本文摘自邱海洋博士武学著作《中国武学》,转载请注明出处!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