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太极推手7大要点(太极推手浅析)

太极推手7大要点(太极推手浅析)拳式是工具,走架是练功,推手是验证。练拳不练推手是永远进不了太极拳的大门,更不要谈太极拳在武术体用的问题了。在中国武术之中,只有太极拳主张不用力打人。这种论据,与日常用力的习惯相反。在一般人眼中,是天方夜谈,不可能的事。太极拳流传已超过数百年,有这种论据,自当有其道理。用力是我们发出能量惯常方法,难道除了用力,便没有其它发出能量的方法?要找出真谛,只能随太极拳的练习方式去体验。推手除了能增进身法的水平,另一个目的是练劲。常见学习太极拳有多年的人,仍不能分辩劲与力。太极拳用意不用力是其主要特色之一,一定要分析了然,否则学者只会跟太极拳背道而驰,永远进不了太极拳的门。力是要经过骨发,往往陷于肩背而不能发;劲则经筋,皮肤及肌肉发放,可达于四肢。力为有形;劲则无形;力方而劲圆;力涩而劲畅;力迟而劲速;力散而劲聚;力浮而劲沉;力钝而劲锐。此力与劲之不同也。阳劲以刚胜;阴劲以柔胜。如大风过处,百草俱偃

编者按:“拳式是工具,走架是练功,推手是验证。练拳不练推手是永远进不了太极拳的大门”文章虽言语犀利,却自有其独到之处,太极推手的重要性和习练方法都在本文中初步举出。

太极推手7大要点(太极推手浅析)(1)

太极推手是太极拳的独特的训练方法。当太极拳习练者的架子已经熟练,身法要求渐能把握,由外而内寻求松沉,就须学推手。推手是验证架子是否练得正确,找出自身毛病所在,再回到架子上改善不足之处。能反复的在推手及走架两方面追求,才能有好的进步。

在推手时,不应以胜败为目的。胜者应思考的是这次得胜是否全依太极拳的道理去做?败者亦要思考自已为何会败?那里出了问题?学拳,我们应时常本着宁循理求真,不逆理争胜的精神。

练架子有一段日子,往往都有良好的感觉。觉得自己很松,拳打得很好。可是一推手,身体处处僵硬,练架子时松的感觉不知跑到那里。需要知道,没有经过压力下的松只是假像。真的松要在推手的时侯产生的压力下将身法要求一样一样的练好,才能慢慢的学会把几十年用力的习惯抑制,走向太极拳用意不用力的方向,这是换劲。这段路漫长而艰辛,要有恒心,坚强信念及努力才能有成。

太极推手7大要点(太极推手浅析)(2)

拳式是工具,走架是练功,推手是验证。练拳不练推手是永远进不了太极拳的大门,更不要谈太极拳在武术体用的问题了。在中国武术之中,只有太极拳主张不用力打人。这种论据,与日常用力的习惯相反。在一般人眼中,是天方夜谈,不可能的事。太极拳流传已超过数百年,有这种论据,自当有其道理。用力是我们发出能量惯常方法,难道除了用力,便没有其它发出能量的方法?要找出真谛,只能随太极拳的练习方式去体验。

太极推手7大要点(太极推手浅析)(3)

推手除了能增进身法的水平,另一个目的是练劲。常见学习太极拳有多年的人,仍不能分辩劲与力。太极拳用意不用力是其主要特色之一,一定要分析了然,否则学者只会跟太极拳背道而驰,永远进不了太极拳的门。力是要经过骨发,往往陷于肩背而不能发;劲则经筋,皮肤及肌肉发放,可达于四肢。力为有形;劲则无形;力方而劲圆;力涩而劲畅;力迟而劲速;力散而劲聚;力浮而劲沉;力钝而劲锐。此力与劲之不同也。阳劲以刚胜;阴劲以柔胜。如大风过处,百草俱偃,此为少林拳中之上乘功夫。太极拳亦然,全尚柔劲而不尚拙力。其人呆力愈大愈厚,则巧劲愈小愈促。太极劲以松空为主,能松空便能圆活,劲由柔转巧,由巧至神妙。因此太极拳练习者要想很好的练好推手,懂劲是必须掌握好的一个技巧。

初学者先要在推手中推敲及学习如何掌握太极拳的各种劲,再追求发劲的方法。到此阶段,需要有明师带引口授,才能容易领会。否则又容易走回用力的老路。上文所述,只是往懂劲方向走的最初目标。所以一定要明了练太极拳进至内动时,很多地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因文字与语言都有其限制,不能彻底的说清楚。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目标达到,不可留恋,抓紧更新目标,才可愈练愈精,更上一层楼。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