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嫁姐姐的命运结局(我出征回来姐姐哭着说)
远嫁姐姐的命运结局(我出征回来姐姐哭着说)当今皇上体恤忠臣遗孤,封我为长宁郡主,接进宫中抚养。父兄战死沙场后,母亲一病不起,郁郁而终。1.我是大将军之女。我们李家,满门忠烈。
我出征回来,姐姐哭着说,她的驸马爱上了我,要跟她和离。
我问她:「如果我和驸马同时落水,姐姐选择先救谁?」
她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是先救你。」
于是,我擦了擦佩刀:「我的姐姐,不和离,不休夫,只丧偶。」
1.
我是大将军之女。
我们李家,满门忠烈。
父兄战死沙场后,母亲一病不起,郁郁而终。
当今皇上体恤忠臣遗孤,封我为长宁郡主,接进宫中抚养。
那年,我十岁。
我每天都沉浸在悲伤之中,不爱笑,不爱闹,还浑身带刺。
在一群同龄的皇子公主中间,我就像是一个突然闯入皇宫的异类。
他们孤立我,欺负我。
从辱骂,到推搡,再到殴打。
我对负责照顾我的陈嬷嬷说,嬷嬷叫我忍一忍。
我对皇后娘娘说,皇后娘娘把其他人都叫过来。
看似主持公道,实则只是敲打我们,或者说只是敲打我,不要在宫里惹是生非。
而其他娘娘知道后,也只是说道:「皇子公主们年纪还小,不懂事。」
每次的处理结果,都是不了了之。
然后,这些不懂事的皇嗣们就会变本加厉地欺负我。
但是,升平公主不一样。
她一次次把我护在身后,和他们对抗。
有一次,六皇子让他身边的太监把我按住,扬起手就要打我。
升平公主冲过来,和六皇子扭打在一起。
六皇子揪了她的头发,她抓花了六皇子的脸。
哭声响彻周围。
这一次,不仅惊动了娘娘们,还惊扰了皇上。
皇上把在场的内侍全都杖责了,让皇后娘娘好生管教我们。
皇后娘娘不痛不痒地说了一两句,就让娘娘们各自把人领回去教育。
她留下我一人,严厉地对我说:「长宁,你是李大将军之女,不要辱没了你们李家。」
我垂首应「是」。
可我心底里不服。
明明错的不是我和升平公主,为什么我们得到的不是理解和帮助,而是怨怼和责备?
陈嬷嬷对我说,宫里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相对的权力。
我认真地思考了这句话的意思。
2.
第二天,我主动走到升平公主面前,主动跟她说话。
升平公主像得了奖赏一样,围着我蹦蹦跳跳。
她亲昵地喊我「棠棠」。
李清棠的棠,不是封号长宁。
她开心地说:「棠棠,我这顿打,挨得值!你终于肯跟我说话了,咱们以后一起玩!」
我心中感动,可也疑惑不解。
「公主为什么想跟我玩?」
陈嬷嬷说过,那些接近我的人,很有可能是因为,我是大将军的女儿,李家在军中仍有威望。
我不安地看着升平公主,希望她不是像陈嬷嬷说的那样。
幸好,升平公主天真烂漫地回答:「我就是想跟你一起玩呀,哪有那么多理由。」
我点点头,藏着几分欢喜,还有几分戒备。
而升平公主似乎没有那么多心思。
她哄着我喊她「姐姐」。
她总是有说不完的话。
她每次来找我,身后必定跟着一大堆宫女太监。
升平公主用她自己的方式,把我保护了起来。
她拉着我一起上课逃课,一起去御膳房找美食,还一起爬上角楼俯瞰京城。
就这样,我和升平公主几乎每天都形影不离。
我越来越期待和她在一起。
陈嬷嬷说,我脸上的笑容变多了,总算有点小孩的样子了。
直到我外祖父进宫面圣,请求带我回祖籍。
外祖父曾经官至尚书,早已告老还乡,回了济南老家。
他此次进京,就是为了带我去济南。
皇上准了。
升平公主抱着我哭个不停,说什么也不肯松手,不肯让我离开。
我也舍不得她。
可是,皇宫不是我的家。
我想跟外祖父走,去看看母亲曾经的家。
我父亲这边的亲族,只剩下一些旁支和远房亲戚,本来就没什么走动,我甚至不知道他们在哪里。
而母亲这边,还有至亲。
她生前总是说,出嫁以后不能时常陪伴外祖父和外祖母,思念和担忧二老。
我想代替她,承欢外祖父和外祖母膝下。
3.
我离开了京城。
那天,升平公主送我时,哭成了泪人。
她抽抽搭搭地说:「棠棠,我会想你的,你也要想我,要记得给我写信,要回来看我。」
我答应她,日后一定回京看她,她永远都是我的姐姐。
马车上,外祖父问我:「棠棠,在宫里过得好吗?」
我微微垂眸,声如蚊蚋:「请外祖父放心,棠棠很好。」
吃穿不愁,有人照顾,好。
可是,没有父母亲人的陪伴,不好。
现在想想,在宫里的这段日子,幸亏有升平公主肯陪我玩,让我不至于一直沉浸在悲伤中,抑郁成疾。
抵达济南后,外祖父一家给了我足够多的关爱。
外祖父亲自教我诗书,教我为人处世之道。
舅舅为我请了武教头,教我骑射与拳脚功夫。
我学文习武,尽情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我不指望自己能像外祖父那样满腹经纶,只希望能增长些见识和眼界。
我也没想过,要像父亲那样驰骋疆场,只是想学些功夫,不被人欺负。
我把我的所见所闻,写在信上,托人寄给升平公主。
她给我的信更多。
每一封信,都是写了满满几页纸。
她告诉我,她学琴棋书画,丹青学得最好,下次见面要给我绘一幅丹青。
她还告诉我,宫里来了个做南方点心的御厨,等我回京,要让御厨做给我吃。
每次收到她的信,我都特别开心。
这种被朋友记挂的感觉,我很喜欢。
4.
在我十五岁那年,升平公主随信寄来一张请柬。
她要成亲了。
五年未见,五年书信不断。
我想进京看望她,想祝福她。
征求长辈同意后,我便收拾细软,准备进京。
舅母亲自指挥着仆从把箱笼搬上马车。
她对我说:「都是些特产,回京后送送人,做做人情。待到入秋后,你表哥进京准备参加明年的春闱,我和你舅舅也一同进京,为你相看亲事。」
面对舅母的一番好意,我点头称谢。
时隔五年,回到京城,我先回了李家在京城的宅子。
宅子里,留了一位老仆看门。
我原以为会是荒芜凄凉的。
没想到,我到的时候,府里窗明几净,丫鬟婆子家丁护院各司其职,井井有条,一点都看不出这是没有主人的家。
我惊讶得目瞪口呆。
门里,陈嬷嬷走过来,眉欢眼笑:「欢迎郡主回家。」
门外,升平公主跳下马车跑过来,一把抱住我,开心地说:「棠棠,我收到你的信,知道你要回京,可高兴了。」
「公主,我也很想你。」我回抱了她一下。
「叫姐姐!」升平公主提高嗓音,宜嗔宜喜。
看她无忧无虑的模样,我便确信,这五年如信中所写一样,她过得很好。
我从善如流地喊:「姐姐,我得知你要大婚后,就马不停蹄地赶来观礼了。我的姐姐,一定会是最幸福的人。」
姐姐高兴地拉着我进屋,说道:「我的公主府就在李府隔壁,以后我们可以经常见面。等将来你出阁后,我就是的娘家人。」
「陈嬷嬷以前在宫里照顾过你,我向母后讨了个赏,把陈嬷嬷要了出来,还把李府以前的仆人找了些回来,务必让你住得舒心,留在京城不舍得走。」
我有些哽咽出声:「好,不走。」
我要看着姐姐幸福快乐。
5.
次日,姐姐带我去见了准驸马陆瑾安。
他是丞相次子,金质玉相,君子端方,看上去是配得上姐姐的。
但是,他看向姐姐的时候,眼睛里没有笑意。
我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眉头,静静地在旁边观察他们。
大多时候,都是姐姐在说。
陆瑾安偶尔应一声,姐姐便更加开心。
道别时,也是姐姐恋恋不舍地看着陆瑾安。
而陆瑾安对姐姐,更像是敷衍。
坐进马车后,我问姐姐,这桩婚事是怎么来的?
她说,是皇上皇后为她从世家子弟里面挑选的。
她还说,她对这桩婚事很满意,她想让陆瑾安做驸马。
我扯着嘴角,笑了笑。
我不会仅仅凭着一次见面就拆一桩婚。
我希望姐姐幸福。
接下来,我派人悄悄打听陆瑾安和陆家。
丞相奉公守法,丞相夫人贤良淑德,兄弟姊妹间少有嫌隙。
在整个京城的世家大族里,陆家就像是闪耀的星星一样,和谐得让人羡慕不已。
我暂时能想到的是,本朝有规定,驸马不掌实权。
或许,比起做驸马,陆瑾安更想做官,能做实事的官。
我在姐姐面前提了一嘴,希望他们能沟通一下,解除隔阂。
我那没心没肺的姐姐笑着说:「棠棠,你想多了。我私下里问过瑾安,他亲口对我说,他愿意做我的驸马。他是次子,不继承家业,将来也只会打理陆家的庶务,不要紧的。」
如此,便好。
但愿是我过于敏感,想多了。
比起在准驸马身上花心思,姐姐似乎更喜欢缠着我。
自打我回京后,她几乎每天都跟我待在一块。
她带我逛遍京城,吃最好吃的小食,看最好看的杂耍,听最好听的戏曲。
因为姐姐,我在京城玩得乐不思蜀。
然而,好景不长。
边关起了战事。
6.
戎族犯边,攻占了边关数城。
朝廷上出现了两种声音,主战与主和。
随着战事愈加吃紧,主和派的声音占了大多数。
姐姐的眉头一天比一天皱得更紧。
她愁眉苦脸地对我说:「棠棠,我恐怕要去和亲了。」
我心中一惊,忙问:「怎么会呢?你马上就要大婚了,怎么会让你去和亲?」
她仿佛万念俱灰:「戎族指名要皇后嫡出的公主,太子的同胞姐妹。」
这个要求,可能是出于戎族高人一等的狂妄心理,但不排除有人针对姐姐。
我下意识地蹙眉,问道:「姐姐在外族可有传过什么名声?可有见过外族之人?」
姐姐想了想,而后摇头。
她说:「我从小待在宫里,不曾见过几个外人,也不曾做过什么越矩之事。也就是这段时日,公主府落成后,父皇母后宠着我,这才允许我出宫。」
她无解,我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我们一同去求皇后。
皇后说,戎族态度强硬,怕是姐姐只能远嫁了。
就在我们一筹莫展之际,陆瑾安跪在御书房外,请皇上准许将婚期提前。
听闻此消息,姐姐一下就哭了出来,撒开脚丫子就往御书房跑。
皇后抹了把眼泪,说:「瑾安有情有义,是个好孩子。」
我不放心姐姐,向皇后跪安后,也前往御书房。
我到的时候,姐姐和陆瑾安跪着抱头痛哭。
陆丞相也跪在御书房外,高呼:「皇上,臣教子无方,臣有罪!」
内侍总管从御书房里走出来,传达旨意。
皇上罚了丞相的俸禄,杖责了陆瑾安,禁了姐姐的足。
看着姐姐哭成泪人的模样,我心里极其不是滋味。
我上前搀扶丞相,低声问:「陆大人,此事可有解法?」
丞相迟疑了会儿,而后才告诉我:「我军连连战败,怕是抵挡不住戎族的侵略了。」
他叹道:「自李大将军故去后,我朝再无帅才。」
7.
这是我父兄用血汗守卫过的疆土。
在这片疆土上,有我关心和关心我的人。
我不想看姐姐伤心,更不想看这片疆土被外族践踏。
我束起红妆,请旨出征。
皇上斥我胡闹。
我谏言殿前比武。
我的出现,给主战派输入了新的力量。
主战的大人纷纷请旨,殿前比武,若我能胜出,便由我挂帅出征。
但是,主战派之首陆丞相却一反常态,说:「长宁郡主虽是李大将军之后,但却为女子,岂可领兵打仗?」
朝堂上,两种声音争论不休。
最后,是皇后娘娘出面劝说了皇上,准许殿前比试。
姐姐求了旨意,解除禁足,跑来找我。
她比我还紧张,恨不能一天十二个时辰都黏在我身边。
我弯了弯唇角,对她说道:「姐姐别担心,我会赢的。我要在出征前,亲眼看着你和陆二公子成亲。」
不承想,我这句话把她的眼泪给惹下来了。
「棠棠,你是不是为了我,才要比武出征?你别比武,别去打仗。我去和亲,我不嫁给陆瑾安了。」
「他陆瑾安算个什么东西,根本就配不上我。我要嫁也该是嫁一族之王,我要去和亲。」
姐姐哭得稀里哗啦的。
我轻叹了口气。
「是为了姐姐,但也不全是。」
「我父兄都死在战场上,他们用生命换来的和平,我想继续守护。」
「这是我的志向。」
「我愿为此付出全部努力。」
论骑射,论兵法,我自认不比任何人差。
父兄未完成的事业,我想替他们完成。
那天,我以一杆红缨枪单挑在朝武官。
即便身上被划拉了好几道口子,我也没有皱一下眉头,更没有倒下。
我赢了。
8.
姐姐急忙跑向我,大喊:「太医!快请太医!」
她小心翼翼地想要伸手扶我,可又怕碰到我的伤口,急得眼泪簌簌落下。
我对她粲然一笑:「姐姐,我赢了。」
「嗯,我看到了。」
姐姐背过身去拭泪。
我的眼眶隐隐也有些湿润。
但是,我不能哭。
从现在起,我就是三军将士的魂。
是我父兄的荣耀。
我领了帅印。
大军出征之日,也是姐姐大婚的日子。
我身上的铠甲,是姐姐亲自为我穿上的。
姐姐的红盖头,是我盖上去的。
隔着红盖头,她说:「棠棠,你一定要平安回来。不是大军凯旋,是你要平安。」
「姐姐放心,我一定会平安回来。将来等你和姐夫生了小外甥,我还要带他玩呢。」
直到内侍催促,我才转身离开。
皇上亲自为三军践行。
他对我说:「长宁,不要辜负朕对你的期许,更不要辱没了先严的一世英名。」
「臣定不辱使命。」
饮过饯行酒后,我便下令出发。
我骑在高头大马上,听着远处隐隐约约的喜乐,回头遥望一眼看不见的婚礼,深吸口气,加快行军速度。
打仗,为的就是保护身后的家人。
9.
戎族民风彪悍,尤善骑射。
与之交战,十分辛苦。
但我不怕。
父亲的旧部,兄长的旧同僚,全都支持我,帮助我。
他们私下里把我当闺女,当妹妹。
但军令一下,个个服从,并不看轻我。
父亲留下的兵书,我烂熟于心。
外祖父教导过的道理,我都记得。
我踩在巨人的肩膀上,收复城池,击退戎族。
但是,戎族很快就卷土重来。
我们这一打,就是三年。
双方互有胜负。
直到戎族出现内乱,我们才找到攻破的契机。
我军直捣戎族王庭,戎族之王携家眷、率亲信,逃亡极北之地。
戎族新王归顺我朝,呈上降书。
那天,我独坐中军帐,翻出这三年来收到的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