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友相聚的日子是让人难以忘怀的(深冬里的战友聚会)
战友相聚的日子是让人难以忘怀的(深冬里的战友聚会)这次战友聚会的前几天,天气预报聚会当日天气大幅降温,这为战友们参加聚会增加了困难,有战友和家属因天气变化请假,有战友因事不能参加,这使这次战友聚会人数明显减少,也致使我们调整计划,老战友石守林经与马文新老战友商量,原来由他提供自己放养的成品肉羊更换成了羔羊,这样的成本更适合我们这次战友聚会消化,随后马文新又将自己放养的成品肉羊换成羔羊,于战友聚会前一天运送到石守林老战友的老家下石家社,由马培功、石守林、马文新、李向科老战友及老石的弟弟,将羔羊宰刹收拾干净后,于聚会当日一大早由马培功、石守林老战友将羊肉送往联系好的东乡县达板镇回族手抓羊肉馆配料煮好,再将羊肉剁成手抓羊肉馆大小定制模样,和羊肉汤一起拉回聚会地点,这就比较好的解决了我们这次战友聚会煮肉的难题。2018年前后,老石前往四川、云南等省推广阿陀利农作物系列底肥、叶面肥和追肥的应用过程中,他蒙生了在家乡甘肃推广这一农业科技新技术的想法,
深冬里的战友聚会
杨运恒
深冬的陇原大地,早已沒有了春天里的五彩斑斓,夏日里的骄阳似火,秋天里的累累硕果,而是像一个熟睡的孩子,呈现给人们的是一派深冬萧瑟与苍凉景象。
2021年12月12日,是原西藏52师154团甘肃籍战友们聚会的日子。
战友们或自驾车,或坐城乡公交,从兰州和康乐、临洮各乡镇赶往这次聚会地—临洮县中铺镇下石家社。
大约两三年前,兰州老战友马培功就开始着手谋划这次老战友聚会的事情了。最初的动议是利用冬季农闲时节,邀请负闲在家的老战友们聚聚会,杀只羊,最好是山羊,实行AA制,吃拼火(旧时临洮农村凑钱吃羊肉份子的一种),退休战友提酒,由牵头人在战友圈里统一发个通知,凡战友都可携带爱人或家人自愿参加。最早提出的聚会地点是在临洮县红旗乡何家湾村,那里是老战友何正明的老家,具体事宜由他来操办。后来临洮籍老战友文维林又提议到康乐县一小战友家举办,再后来,家居临洮县红旗乡出不拉沟村的老战友马文新专业搞起了养羊业,他家地处大山深处,而且大部分村民搬迁到了移民新村,大量土地撂荒,这让打工种地的老战友动起了搞养羊业的想法。这养羊还是一个技术活,育种、散养、防疫、防冻、防暑,那样都不能少,样样都得从头学起,老战友引进十余只种羊之后,一切都得从头学起,经过两年多的养殖学习实践,走访养羊专业户,养殖防疫专业人士等,养羊的全部技术活他基本都学到了手。今冬已有成品肉羊出栏,这成了我们这次战友聚会的促化剂,但他家居大山深处,山大沟深,沟壑纵横,交通极为不便,后来经老战友马培功、石守林、文维林反复斟酌,才将老战友聚会的地点选在了交通相对比较便利的临洮县中铺镇下石家社,以养羊老战友马文新的名义在战友圈发出邀请通知。同时,马培功和文维林在与马文新沟通时,他一再叮嘱二人想办法把兰州经商的重庆铜梁籍老战友胡清国邀请来参加这次战友聚会,因为马文新和胡清国两位老战友和我们一样,同年入伍,同日下连队,在藏北的帐篷军营里一起挖输油管沟,在藏南的木板房里一起学习,一起训练,一起种地,后来两个人又先后入党,一个当了班长,一个当了副排长,在守疆戍边的征程上发挥了骨干模范作用,为巩固边疆,建设边疆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以当兵六年零三个月的军龄于1981年3月退伍回乡,从此,两个老战友遥无音讯。直到2010年秋天,胡清国老战友转战兰州经商,并寻访临洮籍老战友,想邀两个老战友见面,这才圆了两个老战友见面的梦,也足见他们之间,甚至许多老战友在经历了三十多年的时空转换之后,依然情深意重,难一忘怀。在兰州新冠肺炎疫情结束的日子里,兰州老战友小聚,我们将马文新盛邀老战友参加这次战友聚会的口信转达给了胡清国,老胡爽快的答应下来,随即将甘肃生意和回重庆的日程做了调整,并商定战友聚会的那一天,要我坐他的小轿车一起参加聚会。此外,石守林的老家距马文新养羊的地方也仅隔两三个小山头,马文新只要将他养殖的活羊或者宰好的羊肉送往下石家社石守林老家,他就算完成了这次战友聚会派给他的使命,其余事项都由石守林等老战友操办完成。
临洮县中铺镇下石家社是石守林老战友的老家,也是老石出生和成长的地方,他在这里读完小学,接着在乡政府所在地中铺镇读完初中和高中。这块土地虽说干旱贫瘠,但老石和战友们都苦苦地热爱着这片给了我们生命和成长的热土。高中毕业的那年冬天,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当年全大队党组织中最年轻的党员。在1974年底的冬季征兵中他应征入伍参军,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战士。在军队这所大熔炉里,老石如鱼得水,茁莊成长,自从下连队被分配到团炮兵连的那些岁月里,在参加军训、生产、施工和扑灭森林大火等任务中,冲锋在前,吃苦耐劳,当年被提抜为副班长,很快又被提拔为班长,后来,由于他表现突出,被连队和部队推荐到成都陆军学校学习,成为该校恢复建制后,军队院校培养的首批军事专业人才。军校毕业后,老石并沒有与同年入学的战友返回西藏雪域高原,而是被军校选拔留校从事校务管理工作,1984年又被军校推荐选送到南京高级步兵学校学习升造,当学习届满毕业时,适逢全军百万大裁军,他又跟随军队转业干部的大军被安排到四川省彭州市市委部门和乡镇工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一份心力。在汹涌澎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老石在接触农业农村工作,与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民打交道的过程中,触碰到了绿色有机等现代农业科技振兴技术,与农业科技人员和农业龙头企业合资创办了绿色农业科研机构,并很快研发出了具有独立知识产权和注册商标的阿陀利生物有机系列菌肥产品推向市场,并得到了广大农户的认可和政府农技部门的肯定,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018年前后,老石前往四川、云南等省推广阿陀利农作物系列底肥、叶面肥和追肥的应用过程中,他蒙生了在家乡甘肃推广这一农业科技新技术的想法,他深知阿陀利系列专用肥对治理盐碱地具有很好的改良效果,会得到家乡父老乡亲的认可和支持,自己也会有不错的回报。于是,他用回乡探亲的机会,在家乡的战友、同学和乡亲中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和推广,并在2019至2020年在临洮县的中铺、新添、太石、红旗等乡镇同乡、同学和战友们耕种的土地里进行了阿陀利底肥、追肥和叶面肥,在小麦、马铃薯、龙豆、西红柿和笋子等农作物菜蔬上进行试用和推广,结果令人欣喜,对小麦的增产效果虽不明显,但有机、绿色、无污染,安全放心,对蔬菜瓜果类增产增质增效明显,味道纯正,口感甜爽。2021年在红旗乡富业寺村的李广杏、辣椒、洋姜等农作物试用中,提质增效显著,尤以李广杏个大味纯,在临洮和兰州市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德阳等大中城市声名远播,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普遍认可和好评。在中铺镇下石家社联合农户试种的西瓜、洋芋等农作物,因味纯质优,深受临洮、兰州广大消费者欢迎。在兰州新区农业示范基地承租的蔬菜大棚中使用该系列肥改良盐碱地效果显著,试种的草莓、圣女果、西红柿等经济作物,增产增收,提质增效,得到中国科学院甘肃农业科学研究所专家的充分肯定,生产的有机绿色果蔬受到兰州市场广大消费者的一致认可。在临夏州永靖县,白银市靖远县政府支持下,在当地盐碱地治理试种中,阿陀利系列肥的盐碱地改良治理效果明显,将为甘肃全省的盐碱地治理,农业提质增效,净化百姓餐桌,振兴全省乡村经济发挥建设性作用。这也是我们在老石家乡组织这次战友聚会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次战友聚会的前几天,天气预报聚会当日天气大幅降温,这为战友们参加聚会增加了困难,有战友和家属因天气变化请假,有战友因事不能参加,这使这次战友聚会人数明显减少,也致使我们调整计划,老战友石守林经与马文新老战友商量,原来由他提供自己放养的成品肉羊更换成了羔羊,这样的成本更适合我们这次战友聚会消化,随后马文新又将自己放养的成品肉羊换成羔羊,于战友聚会前一天运送到石守林老战友的老家下石家社,由马培功、石守林、马文新、李向科老战友及老石的弟弟,将羔羊宰刹收拾干净后,于聚会当日一大早由马培功、石守林老战友将羊肉送往联系好的东乡县达板镇回族手抓羊肉馆配料煮好,再将羊肉剁成手抓羊肉馆大小定制模样,和羊肉汤一起拉回聚会地点,这就比较好的解决了我们这次战友聚会煮肉的难题。
战友聚会的这天,我早早地起了床,心里总觉得有种兴奋、忐忑与不安,已经有一段时间沒有和老战友们见面了,思念之情油然而生。新兵连一起睡地铺,唐古拉山一起挖输油管沟,建设“5.30工程”,又到藏南老营房一起搞训练,促备战,伐木头,种小麦,一起磨爬滚打的场面历历在目,退伍转业回乡后,为了生活各奔东西,但部队情,战友爱,沒有因为生活的艰辛,时空的阻隔而减弱,而是随着岁月的流失,年龄的增长更加的浓烈,她就象战友之间各自珍藏多年的老酒,时间越久,味道越纯,情意越浓。步入花甲之年,两鬓斑白,脸庞上刻满了岁月的印痕,在生活的重压下,不断传来战友离世的消息,悲痛、伤心、惋惜。战友能有几回聚,能聚一回是一回,见一面,道声问候,人生足矣。
想到这里,我突然感觉到老胡早该打电话给我了,但电话始终没有响起,在良久的等待中我拨通了老胡的电话,胡清国在电话那头喊道:老杨!我笑着问:老胡!你出发沒有?老胡忙说:我已经到火车站西路的铁路新村十字了。听到老胡的回答,我心里明白,铁路新村十字坐公交车也不过三站路,于是,我忙说:那好,我马上下楼到马路对面等你。我挂了电话,立即穿好衣服赶往楼下的马路对面。
在马路上我等了大约四五分钟的时间,老胡的车开过来停靠到我的近处,但座驾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一辆了。老胡向我招手打招呼,我忙回应:我还瞅你原来的那台车呢。老胡忙解释:原来那台车开回家了,就把这台车开来了,宽敞些。然后我们聊着一些他跑甘肃市场推销产品,催讨帐款的往事。
当我们乘坐的小轿车驶出兰临高速井坪出口时,老胡拨通了临洮战友老文的电话,他们早已约好在兰临高速公路井坪出口十字北互相打电话,再拉他一起去老战友石守林的老家下石家社。井坪出口以东大约六七平方公里范围内是临洮县中铺工业园区,这里企业众多,厂房林立,已经有二三十家较大型民营企业入驻,也撑起了这个工业园区的半壁江山,如三易水泥厂、石棉制品厂等,距老石的老家下石家社仅隔三四公里。
老胡与老文取得了联系,他们就在我们停车的马路斜对面,我忙下车向马路对面看去,他们正在爬上路边的高坎,这时,老胡也下了车,我忙向他们招手,并喊道:这里。他们也看到了我们,我看清楚是老文和老侯,他们穿过马路向我们走来,并互致问候。老候名字叫候满孝,我们同年入伍,他是平原兵,刚穿上绿军装就一起从临洮坐汽车到定西,又从定西坐闷罐火车到成都,之后他们去了成都守备师,在那里入党、提干、转业,后被分配到临洮县政协工作并退休。大约十几年前在临洮县一次战友聚会时我们相识,如今算起来也有近二十个春秋了。互致问候后,大家坐上老胡的小轿车前往石家社。
秋天是瓜果飘香的季节,我们曾到老石的老家采购他用阿陀利绿色有机系列肥种植的西瓜和洋芋,当时还品尝了他使用阿陀利系列肥长成的大西瓜,给我们的感觉是多年没吃过的味道,瓜甜味正,甘纯爽口,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老胡的坐驾开进园区大道约一公里路西北约一条百米长的乡村土路,然后驶入正规的乡村水泥路一直驶往老石的老家下石家社,老石老家大门口。
我和胡清国、文维林、候满孝以及老胡小儿子先后下车走进老石家里。老文在车里告诉我们,老马和老石去达板镇煮羊肉了,马文新和李向科到中铺镇去采购东西了,家里只有老石的弟弟。我们走进院里,老石的弟弟迎了出来,我们一一握手问候,并将我们领进暖洋洋的房内客厅里。茶几上的果盘里摆放着炒花生和炒大豆,吉祥兰州烟,还有老石从四川彭州市家里带来的米酒老窖藏。
随后外出承担采购任务的马文新和李向科回来。大家又是相互问候,握手致意,还没等坐定,老文的手机响起,他打开电话,自言自语说:是石怀德!然后走到屋外,随后回来告诉我们:石怀德问情况,他说今早在朋友圈看到战友聚会的信息,他正在赶来的班车上。我说到井坪高速路出口打电话开车去接。石怀德能来参加这次战友聚会我是没有想到的,他是我们同年入伍的甘肃康乐藉老战友,我们同一天下到五连分到一排当步兵,后来调到后勤处当炊事员,再后来又下到机炮一连当炮兵,退伍回乡后一直在建筑工地打工,他是种庄稼的一把好手,节气种植,时令嫁接,样样精通,还做过小卖买,修过马掌,再后来又干起了厨师这个部队干过的老本行,这些年但凡战友聚会或红白事他都尽能参加,真是不可想象。
在战友们聊天的间隙,老马和老石拉着煮好的羊肉和羊汤回来了,同车抵达的还有太石镇老战友杜美明夫妇、何存录,红旗乡老战友何正明,我们前出迎接,并互致问候,等战友们坐定后,老马老石开始安排战友下厨料理手抓羊肉等午餐,烤箱烧烤洋芋,还有下酒菜等等,正在这时,老文的电话响起,电话显示是康乐战友石怀德打来的。便接起:噢!石头!石怀德在电话里说:我到井坪高速路口下车了。老文:那你到十字路口等着,守林马上去接你。挂断电话,老文又喊了正在厨房忙碌的老石去接石头。大约十多分钟的功夫,老石接着石怀德进来了。战友们站起相互握手问候,嘘寒问暖,并介绍给从未谋面的战友老候。问侯、敬酒、碰杯,声声关怀送给战友,温暖心窝。
中午时分,大盘手抓羊肉端上了茶几和餐桌,再佐以大蒜,俗话说:吃肉不吃蒜,营养减一半。这样吃到肚里的手抓羊肉,就酥香爽口,如果你忘记了吃大蒜,也就违背了吃手抓羊肉的本意。战友们互相客气着,谦让着,并挑选着适合自己身体和口感的大块羊肉吃了起来,整个客厅里充溢着羊肉特有的香味,并伴着蒜香,战友们的吃肉声,说笑声,充满了温暖的客厅。吃罢羊肉,便端来羊肉汤和白饼,吃过大块手抓羊肉,再喝上一碗羊汤泡馍,那是一道实在爽口的美味。大家吃毕,老马老文又吆喝老杜爱人孙银秀端起斟满白酒的酒盅给战友们,大家举杯痛饮聚会酒,共同祝愿战友们,家人们身体健康!一切安好!
随后战友们端来了切好的大籽瓜,还有凉拌菜和肉肠。午餐后的战友活动分为两部分,喜欢猜拳喝酒者继续留在客厅里,说笑聊天,猜拳行令,再品佳酿。不愿喝酒或者不喝酒的战友,可在屋外院子里享受阳光,在楚河汉界的疆场上排兵布阵,冲杀歼敌,决胜千里。
太阳偏西,身为曾经平原兵的老候和家居康乐的石头将要离去,踏上回家的归程,在战友们的万般挽留和依依不舍中,委托老石开车送至国道乘班车返乡,去承担第二天接送孙辈的任务。马文新老战友也要求提前回家,去招呼他散落在高山沟壑里的四十多只‘散兵’‘悍将’,它们是他的希望,更是他的未来,其余战友将在晚饭后离开老石战友的老家下石家社。晚餐依然是羊肉汤泡馍,战友们吃得很香,回味无穷。饭后,我和老胡在战友们的送行和相互道别声中,乘坐他的小轿车离开下石家社,在夕阳的映照下踏上返回兰州的归程。石守林战友以东家的身份开车护送太石镇老战友何存录和老杜夫妇返回他们赖以生存的故土,继续开启他们的新生活。
我的同乡何正明,在老马、老文和老石的万般挽留下,留下来陪同老战友们再度过一个彻夜长谈的不眠之夜。共话雪域军营岁月,同忆青春美好时光,期盼来年战友再相聚,祝愿军营友谊永相续。
(注:本文插图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杨运恒 甘肃省临洮县人。1974年12月入伍,在西藏军区原52师第154团服役,先后任战士、卫生员、班长、排长、副指导员、正连职参谋等。1986年底转业至甘肃省兰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工作,先后任科员、记者、记者站站长、办公室副主任、监察室主任、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副县级)、副调研员等职,先后在工商系统专业报刋和地方报刋发表文章一百六十余篇。
作者:杨运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