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提琴独奏曲天鹅简谱图文(大提琴独奏曲天鹅)
大提琴独奏曲天鹅简谱图文(大提琴独奏曲天鹅)2怨恨的是自身的无能,哀叹的是自己的不幸,低头看看水中的影子,连影子都是如此的孤单和可怜。1乐曲的开篇是以双钢琴的弹奏,旋律低沉舒缓,将我们的视线引领到一片茫茫无际的湖水上,湖面烟雾朦胧,微波荡漾,为这首悲怆的曲子奠定了情感背景。然后主角大提琴以沉重哀伤的演奏登场,这是一只受伤了的天鹅,被同伴们抛弃,独自漂浮在湖面上,两眼空洞迷茫。
大提琴独奏曲《天鹅》是19世纪法国作曲家夏尔·圣桑的《动物狂欢节组曲》第十三曲,此曲因被改编为著名芭蕾舞剧《天鹅之死》,并选作该剧的配乐而名扬天下。
全曲由大提琴独奏,钢琴伴奏,描绘了一只因受伤而落单的天鹅,从自怨自艾,顾影自怜,到拼上最后一口气,想飞抵岸上,最终却流干最后第一滴血而坠亡岸边的悲剧情节。
在这首曲子里,他通过一只天鹅的悲剧,来折射现实生活之中,每一个心灵受到挫折的人,从而引发了我们每位听众的共鸣。
1
乐曲的开篇是以双钢琴的弹奏,旋律低沉舒缓,将我们的视线引领到一片茫茫无际的湖水上,湖面烟雾朦胧,微波荡漾,为这首悲怆的曲子奠定了情感背景。
然后主角大提琴以沉重哀伤的演奏登场,这是一只受伤了的天鹅,被同伴们抛弃,独自漂浮在湖面上,两眼空洞迷茫。
怨恨的是自身的无能,哀叹的是自己的不幸,低头看看水中的影子,连影子都是如此的孤单和可怜。
2
在钢琴的伴奏下,大提琴的旋律开始周而复始,那是受了伤的天鹅在纠结着,是这样自怨自艾,任其伤口流血不止,自暴自弃而亡,还是要振奋精神,破釜沉舟,作殊死一搏呢?
这颇有些类似于莎士比亚戏剧里的经典命题: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
拼死一搏,或许还有飞抵岸上,获得救助的希望。
而在原地作无谓的等待,其实就是一个等死的结局。
3
经过反复的徘徊挣扎,最终这只天鹅选择了作最后一搏,它拼尽全身的气力,尝试着飞起来,此时大提琴的旋律越来越高亢,将曲子推向了高潮。
奇迹终于发生了,天鹅居然低飞了起来,虽然摇摇欲坠,举步维艰,但它的目光坚毅地盯着不远处的岸边。
此时它的伤口因飞翔时用力过猛而崩裂开来,鲜红的血液宛若飘雨一般,洋洋洒洒地滴落在身下的水面上。
4
曲子的结尾部分,大提琴的旋律再次变得低沉,预示着悲剧还是发生了,这只天鹅在飞抵岸边的最后一点距离时,终于流干了最后一滴血,坠落在岸边的浅水湾里。
曲终于一段钢琴的伴奏之中,那是天鹅死去后,倒在了水泊里,然而翅膀却坚定地指向了岸边,它在生命最后一刻,内心却依然无比渴望着能够活下去。
这浓重的悲剧结局,让我们每一位听众都为之动容,此时此刻我们都沉浸在音乐之中,久久不能平复内心的波澜起伏。
恍若亲临了乐曲中的意境,为这只可怜的天鹅而扼腕长叹,甚至恨不得立即跳下湖去,将其救上岸来。
5
圣桑在这首曲子里,最终采用了悲剧的手法,让这只拼死一搏的天鹅,血尽而死,其实这一点并不符合绝大多数人的期望。
因为一般的艺术作品里,比较合理的结局应该是这样的,这只天鹅经过流血拼搏,在最后一刻飞到了岸上,并且因为顽强的求生欲,感动了上帝,被经过的路人,及时地将其救治。
如此才是一个励志故事需要的皆大欢喜结局,而为什么圣桑却逆向操作,将这个故事刻画成为了十足的悲剧呢?
这应该是跟作曲家这一生的苦难经历息息相关了。据报道, 1875年圣桑人到中年才结婚并育有两名孩子,但不幸的是,这两个孩子于1878年就先后离世了,让其饱受了中年失子的悲哀。
更大的打击是三年后,妻子也离开了他,然而两人并无正式离婚,在历经失子之痛后,婚姻又无疾而终。
据说圣桑后来牵涉入同性恋的关系中,他曾于公开场合备受指责,这时他竟然以自己有娈童恋性倾向来反驳对方。
种种迹象表明,作曲家在经过一系列的人生悲剧之后,内心开始变得有些扭曲,甚至是开始自暴自弃了。
他的人生最后都没有从悲剧里面走出来,但正是因为他卓越的音乐天赋,造就了他尽管深陷悲剧的泥潭,然而内心一直渴求着生命和生活的阳光。
由此可见,大提琴独奏曲《天鹅》里那只受伤天鹅的原型,就是圣桑一生的悲剧写照,又何尝不是现实生活中你我迷惘的写照。
正如现实生活里我们每个人,总有这样那样的忧伤。古人云,人生之中,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连网上流行的俗语也说,成年人的世界里面没有容易两个字。
当你痛苦的时候,找不到合适的倾诉对象,那就听听这首大提琴独奏曲《天鹅》吧!在音乐里,让我们跟着作曲家圣桑一起去感悟悲剧的力量。
将内心深处的所有忧伤,通过这如泣如诉的旋律宣泄出来,继而激发我们对逆境的高昂斗志和对生命和生活的热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