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学习时代楷模开启人生新征程(一生的信仰耀眼的光芒)

学习时代楷模开启人生新征程(一生的信仰耀眼的光芒)任老又带给了他们怎样的记忆呢?那么在曾近距离接触过任明德的记者们眼中,70年党龄的老党员走了,却在每一个见证过他伟大的一生的人心中,留下了一座永恒的丰碑。

学习时代楷模开启人生新征程(一生的信仰耀眼的光芒)(1)

学习时代楷模开启人生新征程(一生的信仰耀眼的光芒)(2)

2019年6月12日,“北疆楷模”任明德的时间

永远定格在了这一天。

一个兵,一条路,一颗心,一面旗。

这名30年军龄的老战士、

70年党龄的老党员走了,

却在每一个见证过他伟大的一生的人心中,

留下了一座永恒的丰碑。

那么在曾近距离接触过任明德的记者们眼中,

任老又带给了他们怎样的记忆呢?

老兵离我们而去了,那是一座城市的精神坐标,那一堂党课成为了永恒的记忆。今天,将这些照片翻出来,任老的声音犹言在耳。我还好像仍然紧紧地握住他老人家的手,那双手的温度永远留存在我的心中……

——杨朝东

记者杨朝东:

那双手的温度永远留存在我的心中

学习时代楷模开启人生新征程(一生的信仰耀眼的光芒)(3)

记者杨朝东(左一)与任明德

对于记者杨朝东而言,关于老兵任明德最深刻的记忆,就是2018年4月19日,在任老的家里,听了一次他讲的党课。

“那一天,阳光明媚,万里无云,是一个好天气。我们来到老兵的家,位于东郊街道的一片平房中。东郊街道的工作人员热情地将我们领到任老的家中。他的家是一座普普通通的平房,地基要比外面的街道低,可以想象,下大雨的时候有可能会雨水倒灌,任老一直居住在这片小区,不舍得离开。

任老见到我们十分兴奋,话匣子随即打开,就像唠家常似的,有说有笑,不论说的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他的讲述都让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战争的残酷,感受到一位老兵的精神世界。

时间过得飞快,这堂别开生面的党课很快就结束了。老兵为我们讲完党课之后,与大家合影留念,并一起重温了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准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

老兵离我们而去了,那是一座城市的精神坐标,那一堂党课成为了永恒的记忆。今天,将这些照片翻出来,任老的声音犹言在耳。我还好像仍然紧紧地握住他老人家的手,那双手的温度永远留存在我的心中。

我一直没有面对面采访过老兵任明德,这不能不是我的遗憾。但我却写过关于任明德的事迹,一篇自写完就没有下文的文章,一直藏在我的文件夹里,无声无息。

——任志鸿

学习时代楷模开启人生新征程(一生的信仰耀眼的光芒)(4)

记者任志鸿看《老兵任明德》话剧激动落泪

记者任志鸿:

错过的采访是我永远的遗憾

对记者任志鸿而言,关于任明德老人,她心中一直有一个遗憾。

“那是2014年7月初,我在内蒙古大学文研班进修,放暑假回到通辽。刚回到编辑部上班没几天,受朋友委托,让我帮忙写一篇任老的事迹材料,我问对方,不需要采访吗?对方怕我拒绝,说如果没时间不采访也行,任老的事迹材料有很多版本,他提供给我,让我在原有的基础材料上拔拔高,越快交稿越好。

难以怯开情面,我应下了朋友的请求,开始翻阅他传过来的稿子,在家重新组合、构思、写稿,“闭门造车”。

最后我被任老的精神感动着、鼓舞着,一气呵成写下《微光亦能照世界》,给朋友传了过去。只当是帮朋友的忙,后来一直没追问稿子去向和价值所在。直到同年底看到同事周静写出的长篇通讯《老兵任明德》,才知道在任老身上还有那么多的闪光之处、感人的细节没有挖掘出来,我写的东西实在太单薄了,所以只能深压在箱子底。

时隔不久,同名话剧《老兵任明德》搬上舞台。我带着女儿前去铁路工人文化宫观看,饰演任明德的话剧演员在排练过程中也是受“老兵精神”的强烈鼓舞,塑造的艺术形象真实感人。那天是首场演出,任明德老人前排就坐,那是我第一次见到这位深藏功名的老人,谦卑朴实、平易近人。我远远地望着老人,像仰望一座高山,心里充满敬畏,直到散场,我都没有勇气走上前去与英雄合影,这可能是我的又一个遗憾吧!”

今天,我不用再劝您“爷爷别送了,就到这吧……”您的多次目送,换来了今天让我们心怀不舍、眼含热泪的回眸…

——李木子

学习时代楷模开启人生新征程(一生的信仰耀眼的光芒)(5)

李木子采访任明德

记者李木子:

他的多次目送 我的无限回眸

记者李木子初识任明德时,老人家已经92岁高龄了,但在她的记忆里,老人的身子骨一直很硬朗,硬朗到对于她的频繁到访从来都是极热情地招待。

“2017年夏天,我带着日报周静老师的长篇报道找到了任爷爷家,那时是接到了市委宣传部的一个任务——将任爷爷的故事作为自治区成立70周年的典型宣讲出去。我跟任爷爷说明来意后,老人家很高兴,十分配合我们,从口述历史、到拍摄画面,连续一个星期,我们每天去采访三五个小时,功夫不负有心人,周静老师和电视台其他同仁们的前期报道,对于我们的整体宣传来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最终,任爷爷的故事被选送到了全国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比赛的现场。

作为媒体人,我们多次接触过任爷爷,每次都是因为要请他老人家配合我们的工作,就像是对孙儿的宠溺一般,他从来都没有拒绝过我们。

去年冬天,我们跟着任爷爷去给中学生上课,忙了大半天,到了晚上,才知道那天是任爷爷的生日,从开鲁老家来了不少亲戚还都在等他,那却成了任爷爷过的最后一个生日……

今天,我不用再劝您“爷爷别送了,就到这吧……”您的多次目送,换来了今天让我们心怀不舍、眼含热泪的回眸…。您用行动教会我们的“任明德精神”,我将端端正正地镌刻在人生字典里,您用生命谱写的老兵故事,我将继续讲给更多的人听。在党的新闻宣传阵地上,我们会坚持做政治坚定、引领时代、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新闻工作者!”

如今,任老离我们而去;但任明德这个名字将永远闪耀着信仰的光辉、彰显着信仰的力量,更是一座永恒的丰碑,矗立在小城通辽,更矗立在我们心中!

——张铁牛

记者张铁牛:

难忘的采访——老兵任明德生前忆麦新

学习时代楷模开启人生新征程(一生的信仰耀眼的光芒)(6)

记者张铁牛与老兵任明德第一次见面是在10年前的一次采访志愿军老战士活动上,但最让他难忘的还是2015年的一次采访。

“那一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我受命采访抗战老兵及抗日先烈的故事。偶然知任明德当年曾为《大刀进行曲》的作者麦新站过岗,便在2015年8月24日中午前往任老家中采访。

时至今日我还清楚的记得,任老家住在平房区,但院落整齐、屋子收拾得干干净净。当时他家正有客人;得知来意后将他立即向我讲述当年的记忆。那一年任老90岁,已获“北疆楷模”称号。

那一次采访也让我深深地感觉到,任老所做的一切,来自他崇高的信仰——那就是一位老兵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和无限热爱。后来的几年中由于工作安排,一些关于任老的采访我都派遣记者前往。每次看到记者采写的任老稿子我都倍感亲切、他的音容笑貌仿佛就在近前。

如今,任老离我们而去;但任明德这个名字将永远闪耀着信仰的光辉、彰显着信仰的力量,更是一座永恒的丰碑,矗立在小城通辽,更矗立在我们心中!”

英雄已逝,精神永存。

任明德是历史,也是现在,

积淀在他身上的赤子情怀,

鼓舞着每一个通辽人民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而不懈奋斗。

记者:阴文娟

编辑:石若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