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小伙再登天安门广场担任合唱团分指挥(淄博小伙再登天安门广场担任合唱团分指挥)
淄博小伙再登天安门广场担任合唱团分指挥(淄博小伙再登天安门广场担任合唱团分指挥)“指挥就是合唱团的灵魂,是乐团和合唱团之间的纽带。我们基本上要做到‘千人一面’,做到‘同呼吸共命运’,一样的表情,一样的呼吸,引领三千人同时发声。”李英启说。由于有很多合唱队员不是音乐专业学生,训练之初,他们在唱歌时并不会自觉地看指挥。所以,在训练过程中,分指挥不仅要训练自己的“吸引力”,还需要经常与合唱队员们一起训练,提高默契程度。今年28岁的李英启是首都师范大学合唱指挥专业研究生。在经历了三个多月严格的选拔、政审、培训和集训之后,李英启再一次站在了天安门广场分指挥台上,成为中心表演区8名分指挥之一,并圆满完成了本次任务。今年4月份,李英启开始参与集训,在大会开始前的这一个月他们更是接受了半军事化的集训。每天早上先进行两公里的跑步训练,锻炼体能,还要练习臂力,“端起双臂、挺直腰板、表情放松”,这样的训练最长要持续30分钟,并且还要做到和其他分指挥协调一致。“为了保证动作整齐划一,老师还在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7月1日上午,天安门广场上,在14名合唱团分指挥引领下,3000名合唱团成员唱出了整齐划一、响彻天地的歌声,拉开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的序幕。
在中心表演区的8个指挥台上,其中一位身形健硕英气勃发的男指挥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来自淄博市淄川区的李英启。这也是他继担任“2019国庆70周年阅兵式”天安门广场合唱团分指挥以来,第二次承担国家级指挥任务。
每天挥拍2万次 担任中心表演区分指挥
“研究生三年两次走上天安门广场担任合唱团分指挥,在这么重要的日子里挥动双臂,绽放青春,这对我来说何其有幸!”7月2日下午,李英启接受了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的电话采访。他坦言,除了感到幸运外,置身现场时,当空中飞行编队从头顶上划过,三军仪仗队昂首走来时,深深感受到了国家的强大,一股发自肺腑的自豪之感油然而生。
今年28岁的李英启是首都师范大学合唱指挥专业研究生。在经历了三个多月严格的选拔、政审、培训和集训之后,李英启再一次站在了天安门广场分指挥台上,成为中心表演区8名分指挥之一,并圆满完成了本次任务。
今年4月份,李英启开始参与集训,在大会开始前的这一个月他们更是接受了半军事化的集训。每天早上先进行两公里的跑步训练,锻炼体能,还要练习臂力,“端起双臂、挺直腰板、表情放松”,这样的训练最长要持续30分钟,并且还要做到和其他分指挥协调一致。
“为了保证动作整齐划一,老师还在训练场上拉起两根长绳,让同学们在两根绳子之间挥拍,手挥动的高度宽度,上下左右都有位置标准,形成肌肉记忆。集训的时候,我们跟着节拍器挥拍,大概计算了下,两根胳膊每天至少要挥动2万次。”李英启说,到现在只要合唱曲目一响起,他就条件反射般地想抬起胳膊。
由于有很多合唱队员不是音乐专业学生,训练之初,他们在唱歌时并不会自觉地看指挥。所以,在训练过程中,分指挥不仅要训练自己的“吸引力”,还需要经常与合唱队员们一起训练,提高默契程度。
“指挥就是合唱团的灵魂,是乐团和合唱团之间的纽带。我们基本上要做到‘千人一面’,做到‘同呼吸共命运’,一样的表情,一样的呼吸,引领三千人同时发声。”李英启说。
热爱“指挥” 希望指导更多热爱合唱的人
指挥任务圆满完成后,眼下李英启正在忙着毕业和找工作入职考试,他的目标还是做与合唱指挥相关的工作。他说,对于“指挥”他不单单是喜欢,更是热爱。
从小就喜欢唱歌的李英启,大学本科考入了中央民族大学声音表演专业,机缘巧合接触学习了合唱指挥,挖掘出了自己的“指挥”天赋,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本科期间,他担任多所学院合唱团指挥,获得多次最佳指挥奖。
因为对“指挥”的热爱,大学毕业已经就业的他放弃工作,又考取了首都师范大学合唱指挥专业研究生。研究生期间,他曾获2018年中欧国际艺术节(西班牙站)合唱指挥金奖,2021年中欧文化艺术节“最佳指挥奖”等,还担任多个合唱团的合唱指挥教师和艺术总监。
“我现在准备一家北京艺术类事业单位的入职考试,不会再考虑别的工作,就想一直把合唱指挥热爱到底。”李英启说,现在有这么多热爱文艺、热爱唱歌的老年人,很多学校的孩子们也喜欢合唱,需要他发挥作用的地方很多,而他也热衷于去指导他们,帮助他们从合唱中找到更多快乐,让自己在这份热爱的事业里和国家的繁荣昌盛中更好地成长和奉献。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