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与抖音的区别在哪:抖音造了个 小红书
小红书与抖音的区别在哪:抖音造了个 小红书在主页面上,两个App都是双瀑布流的排列方式,内容类型也相似,大多是种草,并以封面图 文案 账号名称 点赞数的组合形式展示。有多像呢?咱来对比一下。四月底,抖音又开始折腾自己的首页,在一级导航栏内测新增了“探索”模块。这和此前内测的“种草”频道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几乎只是改了个名字。在内容方面,“探索”页囊括了摄影、探店、烹饪、日常生活记录等类别,目前看起来还是相当丰富的。而相比“推荐”页,“探索”页的内容去娱乐、强种草的属性更加明显,同时图文内容的占比也更大,且推荐的大多是点赞等数据并不突出的账号内容。看到这里,混迹各大互联网平台的你或许也发现了,抖音的“探索”频道完全就是翻版小红书。
在种草经济起飞的短短几年里,各大互联网平台围绕着这门生意你来我往,明枪暗箭。但提起“种草”,用户在第一时间关联上的大多还是“小红书”,这便引来了其他平台的围猎。本文以抖音对“种草”板块的试水为主,对比式探讨了小红书与其的异同,剖析各大厂在“种草”内容跃跃欲试的现状。推荐童鞋们阅读分享。
一、抖音在首页造了个「小红书」
如果讨论“社交”,我们绕不开微信;如果聊起短视频,“南抖音北快手”可能脱口而出。那么,如果谈起“种草”,很多小伙伴可能会提名“小红书”。
这就是平台长久深耕某个标签之后,对用户心智产生的教育作用。而这种作用慢慢就沉淀为平台的基因,反过来再加强用户的认知——想做什么事情就该到什么平台去。
但随着近几年种草经济快速起飞,各大互联网平台对这门生意虎视眈眈。正如腾讯有电商梦想,支付宝有社交执念,抖音则对“种草”坚持不懈,大有不撞南墙不回头之势。
四月底,抖音又开始折腾自己的首页,在一级导航栏内测新增了“探索”模块。这和此前内测的“种草”频道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几乎只是改了个名字。
在内容方面,“探索”页囊括了摄影、探店、烹饪、日常生活记录等类别,目前看起来还是相当丰富的。而相比“推荐”页,“探索”页的内容去娱乐、强种草的属性更加明显,同时图文内容的占比也更大,且推荐的大多是点赞等数据并不突出的账号内容。
看到这里,混迹各大互联网平台的你或许也发现了,抖音的“探索”频道完全就是翻版小红书。
有多像呢?咱来对比一下。
在主页面上,两个App都是双瀑布流的排列方式,内容类型也相似,大多是种草,并以封面图 文案 账号名称 点赞数的组合形式展示。
左为抖音,右为小红书
点进具体的内容页面,可以发现,无论是排版布局,还是评论区样式,都极其相似。不同之处只在于,抖音依然坚守自己的音乐优势,即便是图文内容也能拥有BGM,其余的不过是图标位置的微调。
此外,在页面交互上,抖音的“探索”频道也摒弃了“推荐”页沉浸式的滑动切换,而是采用了看完一篇内容就得返回“探索”主页重新进入下一篇内容的方式,这也是和小红书的相似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