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城特色龙树背龛式(邺城特色龙树背龛式)
邺城特色龙树背龛式(邺城特色龙树背龛式)此像头部残存水涡纹发髻,身穿通肩大衣,右手施无畏印,左手持衣缘,跣足站立于莲花座上。北魏·谭副造释迦牟尼像先来看看邺城地区北朝造像的阶段划分公元五、六世纪,随着佛教影响逐步扩大,北方地区立塔造像蔚然成风,外来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开启了融合发展的历程,成就了辉煌的北朝佛教艺术。邺城附近盛产适于雕刻的石料,工匠们就地取材,运用传统石雕技术,经过雕镂莹饰等加工艺术,表现外来佛教造像题材,塑造出具有华彩神韵的邺城特色佛教造像。同时,各阶层民众在参与佛教造像的过程中,以文字铭刻于造像之上,演绎出中国化的造像题记,丰富了造像的历史价值。中原北方地区的佛教先后经历了“凉州模式”和“云冈模式”两大发展阶段,邺城地区第一阶段具有明显的云冈时期佛造像风格。
国家博物馆 “和合共生——临漳邺城佛造像展”值不值得看?当然值得,趁着这几天凉快,可以抓紧时间走起了。昨天我们介绍了“三国故地、六朝古都”——邺城佛像遗址出土的整体情况,今天咱们来说说邺城佛造像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每一个时期都有什么特点。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戳链接看看哈:古都邺城千佛出世,极尽石雕之美,赞叹古代工匠的技艺神话
北齐时期,邺城作为国都,北齐2000多万人中,就有僧尼200万人,仅邺城就有大小寺院4000余所,僧尼达8万多人。这里皇家寺院林立,佛教文化盛行。
邺城,曾经是一座重兵防守的军事要塞,是一片香火鼎盛的佛教乐土,是一个灿烂辉煌的文学、艺术之都。 公元五、六世纪,随着佛教影响逐步扩大,北方地区立塔造像蔚然成风,外来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开启了融合发展的历程,成就了辉煌的北朝佛教艺术。
邺城佛教造像艺术不仅有北魏时期以褒衣博带为特色、饱含飘逸潇洒之神韵的造像,也有北齐时期以薄衣贴体为新风、充满温润内敛之气韵的造像,更有精雕细琢、极具地域特色和风貌的透雕龙树背屏式造像。这些精美绝伦的佛造像极尽石雕之美,充分展现了古代工匠的技艺神话。
先来看看邺城地区北朝造像的阶段划分
早期邺城佛像具有明显云冈风格公元五、六世纪,随着佛教影响逐步扩大,北方地区立塔造像蔚然成风,外来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开启了融合发展的历程,成就了辉煌的北朝佛教艺术。邺城附近盛产适于雕刻的石料,工匠们就地取材,运用传统石雕技术,经过雕镂莹饰等加工艺术,表现外来佛教造像题材,塑造出具有华彩神韵的邺城特色佛教造像。同时,各阶层民众在参与佛教造像的过程中,以文字铭刻于造像之上,演绎出中国化的造像题记,丰富了造像的历史价值。
中原北方地区的佛教先后经历了“凉州模式”和“云冈模式”两大发展阶段,邺城地区第一阶段具有明显的云冈时期佛造像风格。
北魏·谭副造释迦牟尼像
此像头部残存水涡纹发髻,身穿通肩大衣,右手施无畏印,左手持衣缘,跣足站立于莲花座上。
胁侍菩萨站立于两侧,残存的菩萨头戴宝冠,佩璎珞,下穿贴体长裙,手中持物,所立莲花座由力士和护法狮子承托。
背屏上部雕佛像头光和身光,头光由内圈的莲瓣和外圈的坐佛组成,身光处雕刻对称的飞天,边缘为火焰纹,顶部中心雕刻坐佛。
在佛像和力士之间浅雕供养人,环绕佛像雕刻有供养人姓名。
造像背面中间雕刻菩萨交脚坐像,两侧分别为大梵天王、难陀龙王、天帝释、跋难陀龙王、供养人及飞天像。
下面雕伎乐、供养人像和造像题记。造像题记中有“邯郸县庞安兵”“释迦牟尼青石立像”等文字,以及对国家富强、平安的祈愿。
此像身材魁梧,两肩齐挺,具有北方佛教造像的雄健之风,当是受到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前造像风格影响。
东魏·弄女等造弥勒像
弥勒菩萨双手分结手印,交脚而坐,胁侍菩萨手中持物站于侧莲台上。
舟形背屏边缘雕刻三身对称飞天,顶部雕刻佛塔。
方基座正面雕刻童子托香炉、弟子、供养人与力士,左右两侧雕四身神王像。背面雕刻象神王、珠神王。
背屏背面雕刻“白马舐足”场景,其中太子半跏趺坐于筌蹄上,身姿右倾,作思惟状。前方的白马曲腿引颈吻向太子左足,仆人侍立于一侧。
根据题记内容可知,此像主尊为弥勒。弥勒具有两重身份,一是现今在兜率天说法的弥勒菩萨,一是将来下生人间的弥勒佛,表现在造像上就是菩萨和佛两种造型,此像为弥勒菩萨造型。南北朝时期弥勒信仰在上层社会和民间广为流传,弥勒造像成为主要题材之一。
邺城佛像的汉化5世纪末,北魏孝文帝实行了一系列汉化政策,摹仿南朝造像风格的“褒衣博带”“秀骨清像”式造型成为北方地区佛教造像的主流。
北魏永平三年(510年)·张熊造观世音像
造像的身躯呈扁平状,双肩下垂,给人以清瘦之感。袈裟宽博,衣褶繁复,具有较强的装饰感,这是在褒衣博带式风格影响下出现的新形式,是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造像的新模式。
北魏·双龛状造像碑
碑额呈半圆形,浮雕两相交螭龙,龙首垂于碑身两侧。
正面开两个尖楣形龛,龛内雕佛坐像和菩萨立像,龛顶雕供养人半身像。碑身两侧分别雕刻佛坐像和供养人立像。
东魏时期佛像新风东魏·立佛七尊像
七尊分别为佛、二弟子、二螺髻菩萨和二胁侍菩萨。主尊佛像面型圆润,身披覆右肩袈裟,袈裟衣纹层叠规整,改变了北魏时期佛像“秀骨清像”与“褒衣博带”的形象,代表了新的造像模式。两侧胁侍中出现了身着袈裟、发髻盘绕犹如螺状的菩萨立像,有的认为这是缘觉菩萨,有的认为这是螺髻梵王的形象。
北齐时期的“龙树背龛式”成为邺城代名词6世纪中期以后,以“龙树背龛式”造型为典型特征的北齐邺城新式佛造像风格发生了质的变化。
“龙树背屏”是北朝晚期邺城地区佛教造像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背屏由两株交互缠绕的菩提树构成,立面作弧扇形,边缘呈锯齿状,树冠层叠镂空,装饰有龙、塔、飞天、璎珞等。圆润柔美的佛像坐立于背屏之前,彷佛荫护于巨大的菩提树下,独具地方特风。现有考古发现,这类“龙树背龛式”造像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北、太行山以东的古河北地区。
公元577年,随着北齐灭亡,北周武帝将灭佛运动推广到邺城及北齐境内,之后杨坚又在邺城实行了毁城移民政策,中原北方地区的佛教在此期间遭受沉重打击,寺塔尽毁,僧众流离失所,流传20余年的“龙树背龛式”造像旋即淡出历史舞台。
巅峰之作——北齐·弥勒七尊像弥勒菩萨倚坐于圆形台座上,两童子分别呈手托足状,弟子、螺髻菩萨、胁侍菩萨分立两侧莲座上,莲座下有卧龙。
背屏正面中上部刻有飞天捧绳,顶部中间为坐像。
背面中心雕刻盛开的莲花,树干处雕刻供养人立像。
长方形基座正面中间雕刻童子承托香炉,两侧分别为弟子、卧狮和力士。
背面中心雕刻佛坐像,两侧为神王坐像。
此像是邺城地区佛教造像的巅峰之作,镂刻层次清晰。
龙树背龛式有哪些典型特征无论造像大小,多以组合像形式出现。层叠的双树背屏立体感很强,树干分叉处镂孔透雕,有些分两层甚至三层透雕,造型极为精致。背屏中上部飞天手捧带状璎珞遮护主尊,顶部多雕舍利塔,菩提树底部、树干或舍利塔两侧常雕体形矫健、弓身扬肢的龙。方形底座正面雕双狮香炉,外侧常见力士像,有时在香炉两侧还雕出世俗或僧尼供养人,其余三面常开小龛雕造出伎乐天人及形态各异、舒腿坐姿的神王像。
北齐·坐佛七尊像
主尊跏趺坐于束腰莲台上,身穿袒右肩式袈裟,袈裟轻薄贴体。
两侧莲台上分别站立着弟子、螺髻菩萨、胁侍菩萨,神态沉静。
背屏呈透雕双树形,其上有飞天捧绳和双龙托佛塔。
延伸阅读:最早的“龙树背龛式”北齐天保元年法㥄造佛五尊像(图片来源于网络)
目前发现最早成型的“龙树背龛式”造像是2012年邺城遗址北吴庄佛教造像埋藏坑出土的北齐天保元年(550年)法㥄造像。
该像石质介于青石和白石之间,内含较多杂质,表面泛黄。造像底座和背屏上端残,残高22.4厘米。主尊为交足坐佛,肉髻扁圆,面相丰腴,身着贴体袒右袈裟,偏衫搭覆右肩。右手施无畏印,左手作与愿印,交足坐于仰莲台上,双足分别由一坐姿小人承托。两侧各有一身弟子和菩萨,服饰、面相及姿势亦均为北齐开始出现的新样式。背屏由镂孔透雕的两株菩提树交叉缠绕而成,层叠的树冠构成锯齿状的边缘,背屏上沿呈弧形前倾,尚保留早期尖楣背屏的样式。
注:文中图片除说明外,均为小编在国家博物馆展览现场实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