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烈士遗骨回家飞机对话(我和战友们毫发无损地回家了)

烈士遗骨回家飞机对话(我和战友们毫发无损地回家了)暨大附一院第三批驰援湖北医疗队领队许典双说,经过这段大家都感到非常不容易的岁月,终于看到武汉这座英雄城市的“解封”,看到她在慢慢复苏。现在,我们也终于平安健康回家了,这是送给家人最好的礼物。“50多天奋斗的日子,是很漫长和艰苦的。我们甚至来不及去体会残酷的悲伤,只想着和死神斗争,抢救多一个患者,再多一个。”暨大附一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孟珩说,每天都是感动,满满的动力。“大家主动请缨,英勇逆行,全身心投入到抗击疫情第一线,成为战疫精干力量,用行动展现了医护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周紫霄说,希望队员们安心休养,调整好身心状态。接下来,要把支援湖北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运用到广东疫情防控和救治工作中来。该批医疗队为广东省第22批医疗队,由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余纳任领队,大多数队员于2月21日抵达武汉,是一支整建制全部队员投入重症医学科(ICU)的队伍。在武汉奋战的50天里,

“广东队是第一批驰援、最后一批撤离的医疗队。”广东支援湖北武汉医疗队指挥部总指挥余德文说,落实落细个人防护和队伍安全措施,实现了打胜仗、零感染的目标。“我和战友们毫发无损地回家了!”

战时无畏去,春日安然归。4月10日,广东省援助湖北医疗队183人完成援助任务,乘坐CZ5248航班抵达广州,他们是广东省最后一批撤离武汉的医疗队队员。

此次返回的队员包括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55人、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南医三院”)33人、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3人、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暨大附一院”)65人、茂名市中医院4人、茂名市妇幼保健院6人、高州市人民医院10人以及前方指挥部7人。

烈士遗骨回家飞机对话(我和战友们毫发无损地回家了)(1)

“大家主动请缨,英勇逆行,全身心投入到抗击疫情第一线,成为战疫精干力量,用行动展现了医护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周紫霄说,希望队员们安心休养,调整好身心状态。接下来,要把支援湖北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运用到广东疫情防控和救治工作中来。

该批医疗队为广东省第22批医疗队,由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余纳任领队,大多数队员于2月21日抵达武汉,是一支整建制全部队员投入重症医学科(ICU)的队伍。在武汉奋战的50天里,医疗队一共支援了3家医院,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隔离病房到协和医院西院区ICU,再到雷神山医院ICU,每一次都出色完成任务。在多支广东医疗队陆续返程后,他们仍然坚守一线,继续战“疫”,打赢最后的攻坚战。

烈士遗骨回家飞机对话(我和战友们毫发无损地回家了)(2)

回程当天,南医三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王晓锋接过女儿写的一本日记,忍不住眼眶湿润。他说:“之前看过两三篇,没想到写了那么多篇,写了满满一本日记。”王晓锋的女儿今年才上小学二年级,好多字都不会写,要靠查字典。腼腆的女儿站在爸爸身后,高高举着“爸爸,你是我心目中的Superman”。

烈士遗骨回家飞机对话(我和战友们毫发无损地回家了)(3)

“50多天奋斗的日子,是很漫长和艰苦的。我们甚至来不及去体会残酷的悲伤,只想着和死神斗争,抢救多一个患者,再多一个。”暨大附一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孟珩说,每天都是感动,满满的动力。

暨大附一院第三批驰援湖北医疗队领队许典双说,经过这段大家都感到非常不容易的岁月,终于看到武汉这座英雄城市的“解封”,看到她在慢慢复苏。现在,我们也终于平安健康回家了,这是送给家人最好的礼物。

执行此次包机任务的机长赵春辉激动地说:“我们从武汉将坚守在湖北的最后一支广东医疗队接回家,这是一次无比光荣的任务!”一首《再见》歌曲响起,医疗队员们将一支特别的手指舞送给了乘务组,这支舞他们曾在武汉给医院里的病患跳过,鼓励他们战胜病魔,也表达了对湖北人民的不舍。

截至4月10日,南航已执飞医疗任务包机201班,紧急运送抗疫人员共23538人,随航班运送抗疫物资近770吨,充分发挥了航空优势。

截至4月8日,广东援助湖北武汉医疗队累计收治患者3616人,其中,接管病区累计收治患者1451人,治愈出院981人,转出或交接344人,出院及转出率91.3%;方舱医院累计收治2165人,治愈出院及转出率达100%。对口支援医院累计收治危重症及重症患者1018名,占支援医院病区收治患者总数的70.2%,救治成效明显。

为明晰职责,医疗队到达武汉的第一天便成立了医务组、感控组、护理组、病区、宣传组、物资组、信息组和消防安全组等9个小组,全部队员一岗多责。2月27日,医疗队正式进驻武大中南医院,整建制接管该院4号楼11楼病区。

闪烁的监护仪、成组的微量泵、运转着的CRRT机……重症病区仪器设备多,技术要求高,危重症患者多合并基础疾病,病情重,病情变化快,对整个医护团队提出更高要求。医疗队按照实际情况,迅速成立若干骨干医疗组和骨干护理组,每个组里都有重症监护副高以上医生任组长,配一名副高以下的重症医生,再配上呼吸科医生或心内科等医生。

烈士遗骨回家飞机对话(我和战友们毫发无损地回家了)(4)

医疗队对病区患者实行网格化管理,确保病区24小时都有熟悉患者病情的医护人员直接管理患者,并设置备班,以随时应对病区紧急情况。对患者进行动态心理评估,针对有需要的患者提前心理干预,努力做到既治肺炎也治“心病”。

余纳告诉记者,当出现一些技术上的问题,就在组内进行相应的培训和考核。“例如重症患者应该如何翻身、拍背、吸痰等,我们就把这些内容变为每个组的培训清单,要求他们在1至2天内完成理论培训,进而边上班、边带教、边培训、边整改。”

烈士遗骨回家飞机对话(我和战友们毫发无损地回家了)(5)

完善的医疗管理制度、科学管理以及多学科协同合力最终帮助医疗队取得不俗的成绩,接管中南医院两周,医疗队实现了最后的病区清零、患者零死亡、医护零感染的佳绩。

3月12日,广东省第22批援鄂医疗队全体队员转战雷神山医院ICU。动员仪式上,余纳的话语铿锵有力:“这是最后的战场,身后万丈深渊,决不能后退半步!”

该医疗队联合管理的病区是重症一区和重症二区,一共28名危重症患者,大部分都是棘手的重症病例:高龄并有基础疾病,其中有10余名患者接呼吸机辅助通气,病区还同时运行多台CRRT机和ECMO。

烈士遗骨回家飞机对话(我和战友们毫发无损地回家了)(6)

一个夜班三次抢救的经历,让王晓锋记忆犹新。“19时30分接班后就忙个不停,这边刚从中南医院转诊来的83岁患者呼吸循环衰竭,气管插管上呼吸机,静脉泵注血管活性药物,才稳定下来,那边有一位57岁的患者床旁血气分析报起了危机值警报。”王晓锋说,这位患者新冠肺炎情况趋于稳定,但基础病严重,心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中到重度贫血,此外,还不配合治疗。

看着患者精神越来越差,氧饱和度逐渐下降,血钾却越来越高,随时都有心跳骤停的危险,医务人员心急如焚。经过讨论和请示上级,最终决定在全麻下进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维持血压和血氧的前提下予以透析治疗。经过5名医护人员紧张有序的一阵忙碌,终于给患者做上了透析,大家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已经接近零点,忙碌仍没有停止。一名刚由普通病房转来的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血钾、肌酐也报了危急值,又需要用CRRT,透析前需要先在患者右下肢施行股静脉穿刺置管术。王晓锋主动请缨做深静脉穿刺,平时驾轻就熟的他,在穿上隔离衣、防护服,戴上眼罩、防护屏、两层手套后,视觉、听觉、触觉都变得非常迟钝,身体被防护服束缚,弯腰也比较吃力。

烈士遗骨回家飞机对话(我和战友们毫发无损地回家了)(7)

王晓锋耐心安慰患者,“这种操作我们很熟练,很快就好,不要紧张”。同时,触摸到股动脉微弱的搏动,定好穿刺点,局部浸润麻醉,在调整几次穿刺部位、角度、深度后,终于穿刺成功,留置好透析导管,一切收拾停当后,王晓锋连腰都直不起来了。

“谢谢你对我的精心照顾,你们的坚守让我们有了战胜疫情的信心,是你们让我从重症转为健康。”在雷神山医院ICU病房内,51岁的新冠肺炎患者江叔紧握着刘其武医生的手诉说着感激。刘其武来自高州市人民医院外科ICU,是该院支援武汉战疫医疗队的22名勇士之一。临别时,刘其武对曾经救治的患者以及并肩战斗的战友都有满腔的不舍和牵挂。

烈士遗骨回家飞机对话(我和战友们毫发无损地回家了)(8)

图片由广东省卫健委提供

据悉,湖北发生新冠肺炎疫情后,广东闻令而动、倾力相助。自1月24日开始,广东共派出26批次共2493名医疗队员,分赴湖北武汉和荆州等地,应对新冠肺炎疫情。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