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规合一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春色满园关不住)
多规合一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春色满园关不住)生态优先 蓝绿占比70%135编辑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绿色”成为我国“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方向和着力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人们的深切期望,城市绿色发展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头戏”。今年两会上,王忠林市长在政府报告中提到,2018年要在生态建设上狠下功夫,推动环境治理取得新进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努力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优质生态产品”的提出,充分显示了一份深厚的“为民情怀”。2018年3月29日,《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总体规划草案(2018-2035年)》面向社会公示并征求意见。总规草案中尽显先行区规划的“绿色大计”。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这是关于生态建设的观点。
“十三五”规划中明确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绿色”成为我国“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方向和着力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人们的深切期望,城市绿色发展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头戏”。
今年两会上,王忠林市长在政府报告中提到,2018年要在生态建设上狠下功夫,推动环境治理取得新进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努力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优质生态产品”的提出,充分显示了一份深厚的“为民情怀”。
2018年3月29日,《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总体规划草案(2018-2035年)》面向社会公示并征求意见。总规草案中尽显先行区规划的“绿色大计”。
135编辑器
生态优先 蓝绿占比70%
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的总体规划,是在瑞典SWECO设计集团空间战略规划基础上,融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优秀创意精心编制而成。充分体现了一张蓝图绘到底,尤其是将瑞典SWECO设计集团“生态优先、蓝绿引领、组团布局、精明增长”的先进理念全面融入先行区总体规划当中。
未来的先行区,将是一个绿色先行的宜居之城,蓝绿生态空间将大于规划总面积的70%。
先行区的规划拥有众多水系 不仅有黄河 也有湖泊、水库、湿地、河道等。除了现状水系 先行区规划要新建不少湖泊 尤其是要建一个相当于南岸大明湖的“中心湖”。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所长、博士陈鹏介绍 新建这些湖主要考虑到济南整个地形特点是南高北低。到洪水季节 径流从南往北流到徒骇河 降水过多宣泄不足会导致城市内涝。所以在先行区建较大面积的调蓄湖 起到调蓄雨洪 防止城市内涝的功能。
据悉,先行区的建筑以多层为主,标志性区域建筑高度不高于华山,即限高170米。按照总体规划,先行区将建设“公园城市”,形成城园一体的绿地系统。500米见公园,200米见绿地,3公里进湿地和森林。公园设计三级体系,分为城市公园、社区公园、口袋公园,塑造“开门见绿、步行入园”的城市意象。济南黄河北的水系比较发达,在城市布局中,采用组团的模式,有大的开敞空间和水体,打造一个“城在园中、镇在林中,村在田中”的宜居环境。先行区还有一些绿色地带,不搞城市开发。在原有基础上,村庄会有一些功能的置换提升。在绿带里的村庄,很多是不搬迁的,保持村庄的大形态,但功能和建筑形象会不一样。
“层林掩新城,河曲交纵横。鱼跃碧波里,鸟掠山色中。”这就是将来济南先行区的美丽画面。
绿色景观 打造黄河国家湿地公园
黄河在济南有100多公里,先行区总规草案中给黄河定位是国家黄河湿地公园,将来要把它打造成一条景观带。这是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践行“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
根据规划,先行区将加强黄河生态保护,促进实现城水融合,将黄河打造为两岸发展的纽带。丰富创新沿黄地带的空间利用,形成生态保育区、齐鲁客厅、创意展示区、水源地保育区、水岸生活区、郊野休闲6个功能板块,这里有市民休闲的地方,也有运动健身的地方,也有休憩的地方。
据了解,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按照国家公园的标准,来规划打造黄河生态景观风貌带。目前先行区已启动前期相关工作,初步确定黄河生态景观风貌带一期示范段范围自建邦大桥至石济客专区段。“我们请了美国一家公司做战略规划,争取2-3年时间实现黄河变为城中河的目标,将来我们还设想着可以沿黄河进行马拉松比赛。”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宋卫东告诉记者。
宋卫东指出,在黄河风貌带规划设计上,体现了泰山和黄河的对话,体现千佛山、大明湖、鹊华和黄河的对话。将来的黄河生态景观风貌带,不仅能让市民在两岸亲近黄河,还能从空中领略不一样的黄河风情,这条风貌带也将成为整个济南的“中央公园”。
黄河之水天上来,大河时代盛世开,通过湿地公园的打造,黄河将不再令人望而生畏,这里也不再是割裂城市的天堑,而是接纳南北的怀抱。未来的黄河作为济南城中河,将城市发展新绿芯,齐鲁大地大客厅。
低碳生活 绿色智能循环生命线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先行区城市规划建设努力的方向。未来的先行区,将通过清洁低碳的能源体系,低排放的生产生活方式,打造水循环、低排放、变废为宝、智慧化的绿色先行示范区。
济南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副院长聂爱华告诉记者,先行区所有的市政是低能耗绿色可持续的。此次规划充分考虑了对现有环境的保护,所有市政规划都是低能耗,可持续的能量消耗的运转。
在打造水系和绿色空间时,充分考虑了污水资源和雨水资源大量的回用。雨水利用上,在雨季时进行储存,旱季可以对水系进行补充;在能源利用上,充分考虑和尝试当地地热等新能源的能源禀赋;交通方面,贯穿小路网、密路网格局,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管理方面,也始终贯穿了智能化管理的理念,大量数字化运用为将来的调度和有效运行,起到了很好的基础作用。目前,市政专项规划与总体规划等是同步推进的。
未来的先行区,市政设施达到全覆盖、智能化管理,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生命线。
美丽田园 全面促进乡村振兴
先行区有大片农村,农业基础好,距离城市近。先行区将力争让农业变强、农村变美、农民变富,把村庄打造成体现新时代特色的乡村振兴示范。
“先行区范围内,乡村刚好分成几片,东部是优质的粮食生产,西边是优质的蔬菜瓜果产区,同时黄河滩地也可以利用成休闲的农业,生态绿芯地区可以做都市休闲农业。每一部分都有很好的特色。”陈鹏说。为全面促进乡村振兴,先行区将以产业兴旺为重点,分区统筹城乡发展,优化农业现代化产业布局。促进传统农业生产绿色化、景观化、适度规模化;实现特色蔬菜瓜果生产智慧化、有机化、品牌化;培育休闲旅游、养生养老等乡村产业新业态。
除此之外,先行区将重点打造特色镇村,积极培育特色小城镇、特色小镇、特色村、田园综合体等载体,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每个特色小城镇和特色小镇都有自己的主题和特色,都围绕绿芯布局产业,空间风貌突出。陈鹏介绍,先行区的总体城乡风貌是,城市在公园中,城园一体,小镇在林中,在绿芯这样的森林里,是森林小镇;村在田中,它们相互辉映,展开城乡互为彰显的美丽画卷。
不久的将来,站在鹊山之巅眺望北方,你会惊讶的发现,一座“城在园中,镇在林中,村在田中,鸟翔云中,鱼映水中,人在绿中”的美丽新城。这就是未来的济南,是带着齐鲁荣耀与孔孟遗风、从延绵2600余年的历史中走出来的新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