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机器翻译研究现状(技术科普眼动仪和机器翻译能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机器翻译研究现状(技术科普眼动仪和机器翻译能擦出什么样的火花)Q1 什么是眼动?五个问题带你认识眼动技术(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眼动” “眼动仪” “眼动技术”

听到其他人高谈阔论

你是否还懵懵懂懂不知所云?

没关系,这篇文章带你弄懂眼动仪!


五个问题带你认识眼动技术

机器翻译研究现状(技术科普眼动仪和机器翻译能擦出什么样的火花)(1)


机器翻译研究现状(技术科普眼动仪和机器翻译能擦出什么样的火花)(2)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Q1 什么是眼动?

眼动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指研究者采用某种方式(如眼动仪),记录下眼睛在观测文字、图片或视频时眼睛的运动轨迹,并借以推断人的大脑处理这些信息的过程。


Q2 什么是眼动仪?

眼动仪是一种能够记录人在处理视觉信息时的眼动轨迹(如眼球位置,眼球运动信息)的一种设备


Q3 眼动技术常出现的术语有哪些?

1. 凝视点(gaze point):凝视点构成基本测量单位。一个凝视点等于眼动仪捕获的一个原始样本。

2. 注视点(fixation):处理视觉信息的相对稳定性的时间段,注视时长通常为200-300毫秒。

3. 感兴趣区域(area of interest):感兴趣区是选择一个显示的刺激目标区域,并且专门在该区域提取的一些眼动指标来进行统计学分析。

4. 热图(heat map):热图是可视化,显示注视点的总体分布情况。红色,黄色和绿色按降序表示指向图像部分的注视点的时间长度,颜色越红表示眼球注视该目标的时间越长。


Q4 眼动仪常用指标有哪些?

机器翻译研究现状(技术科普眼动仪和机器翻译能擦出什么样的火花)(3)


Q5 眼动技术和机器翻译有什么联系?

在机器翻译译后编辑中使用眼动技术,实现了对译者翻译过程的客观测量。眼动仪记录译者每一刻对翻译材料内容的加工情况,获得一系列的眼动指标。根据眼动指标,研究者可以更加客观准确地分析译者对翻译内容加工处理的过程。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观测译者大脑在翻译时理解与产出的变化过程,更好为译者培养服务。


眼动仪与译后编辑相遇又会带来怎样的惊喜呢?


本次测试所使用的眼动仪是SMI,译后编辑依靠YiCAT平台,选择小牛翻译作为翻译引擎。本次眼动测试共有22名被试参与,每位被试的测试时间在15-30分钟之内。英译汉文本是娱乐类文本,共192个单词;汉译英文本是政经类文本,共330个汉字。


本次眼动测试收集并分析了被试的两种眼动数据:平均注视时长(即兴趣区内注视时间长度)以及译后编辑过程中的眼动录屏,可根据录屏中的红点观察眼睛移动轨迹。


机器翻译研究现状(技术科普眼动仪和机器翻译能擦出什么样的火花)(4)

此图为本次眼动测试平均注视时长的热点图。每一个方格就是一个AOI (area of interest)区域,每个AOI区域中的数值就代表着每位被试在该方格内的平均注视时长(dwell time average),方格的颜色从蓝到绿到黄到橙到红依次代表注视时长的增加。

录屏过程中,被试者在进行译后编辑,图中紫色的圆圈代表的是被试眼睛的注意方向,红色的菱形图案表明被试在此处进行了鼠标点按操作。其余的删除和添加的痕迹是被试进行机器翻译译后编辑的跟踪修订。

从中看出,眼动仪能够记录被试在哪个区域注视的时间较长,且通过将翻译文本和和眼动热点图的结合,我们便能很好地分析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以此提出相应的对策来化解困难。


眼动仪未来发展展望

近年来一些学者在研究中尝试把眼动技术和脑电技术相结合,目前,已有可以将眼动技术和脑成像技术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眼动仪问世,如德国 SMI 公司生产的 iViewX Hi-Speed 型眼动仪可与 NEUROSCAN 脑电系统同步采集数据信息。脑电指标可以反映大脑中信息加工的生理过程,与眼动仪结合可以对翻译过程进行更加全面的分析。未来这两项技术的结合还将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另外,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及相关实验设计的不断深入和广泛运用,行为实验、眼动实验及脑认知成像实验的结合并相互补充可能是今后研究的方向之一。人们对翻译认知过程本质的认识也将会不断走向更全面、准确和深入。眼动与翻译的结合在国内尚属待开垦的绿洲,期待这一方法的引入,能为翻译研究开启崭新的篇章。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