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秋瑾死前提出两项请求是哪一集(秋瑾死前提出两项请求)

秋瑾死前提出两项请求是哪一集(秋瑾死前提出两项请求)▲清代县衙内景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秋瑾回国发动起义反抗活动,与光复会徐锡麟等人约定,在安徽、浙江同时发起革命,推翻腐朽的满清政府。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7月6日,“安庆起义”失败,徐锡麟惨遭杀害,清廷通过被捕的革命党人,得知秋瑾是浙江革命活动的负责人,绍兴山阴县大通学堂正是革命者起义中心。于是朝廷急令绍兴府将秋瑾等革命人士逮捕,并查封大通学堂。面对来势汹汹的清军,众人劝秋瑾赶快转移,可是她却效法谭嗣同,说“革命要流血才会成功”。最后,秋瑾命令众人撤离,她则毅然坚守大通学堂。▲清代官员蜡像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王廷钧靠捐例获得户部主事的职位,秋瑾便随丈夫赴京任职。然而没过多久,八国联军攻占北京,二人为躲避灾祸,只得返回家乡。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清政府与列强媾和,清王朝的封建统治慢慢恢复稳定,王延钧于是再度进入北京任职,秋瑾也带着女儿一同前往。次年,秋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清朝晚期,家国动荡、华夏沦丧,满清政府面对列强步步妥协,任由帝国主义践踏中华大地。在这段时期,华夏有志之士纷纷选择燃烧自己,以保持中华的传承火焰。为唤醒麻木的中国人,谭嗣同甘愿以热血为革命事业祭旗,巾帼不让须眉的“鉴湖女侠”秋瑾,更是选择从容就义,推动妇女解放运动。

秋瑾死前提出两项请求是哪一集(秋瑾死前提出两项请求)(1)

▲秋瑾旧照

秋瑾,原名闺瑾,字璇卿,生于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在日本留学期间改名为瑾,改字竞雄。秋家是福建闽县有名的官宦世家,自秋瑾祖父开始便世代为官,其父秋寿南曾任郴州知州。秋瑾天资不凡,不仅熟读文史诗词,还能骑马射箭,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女子。秋瑾的丈夫王廷钧,乃是双峰县荷叶镇人,虽然出身商贾家族,但是家中与曾国藩有着姻亲关系,因此拥有不可小觑的政治资源。秋瑾嫁入王家后,时常与女权领袖唐群英、葛健豪来往,三人感情志趣相互影响,感情非常浓厚。她们经常一起饮酒赋诗,探讨民主革命,时人称之为“潇湘三女杰”。

秋瑾死前提出两项请求是哪一集(秋瑾死前提出两项请求)(2)

▲清代官员蜡像

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王廷钧靠捐例获得户部主事的职位,秋瑾便随丈夫赴京任职。然而没过多久,八国联军攻占北京,二人为躲避灾祸,只得返回家乡。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清政府与列强媾和,清王朝的封建统治慢慢恢复稳定,王延钧于是再度进入北京任职,秋瑾也带着女儿一同前往。次年,秋瑾不顾王延钧的反对,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毅然东渡日本求学。在日留学期间,秋瑾在中国留学生会馆学习日语,并与中国留学生交流西方社会的先进理念,甚至多次登台演讲革命救国和争取女权的道理。随着思想的不断进步,秋瑾结交到很多志同道合的人,他们以冲破封建桎梏、推翻清廷、恢复中原为宗旨,建立秘密会,并创办《白话报》。

秋瑾死前提出两项请求是哪一集(秋瑾死前提出两项请求)(3)

▲秋瑾旅日时期旧照

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秋瑾回国发动起义反抗活动,与光复会徐锡麟等人约定,在安徽、浙江同时发起革命,推翻腐朽的满清政府。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7月6日,“安庆起义”失败,徐锡麟惨遭杀害,清廷通过被捕的革命党人,得知秋瑾是浙江革命活动的负责人,绍兴山阴县大通学堂正是革命者起义中心。于是朝廷急令绍兴府将秋瑾等革命人士逮捕,并查封大通学堂。面对来势汹汹的清军,众人劝秋瑾赶快转移,可是她却效法谭嗣同,说“革命要流血才会成功”。最后,秋瑾命令众人撤离,她则毅然坚守大通学堂。

秋瑾死前提出两项请求是哪一集(秋瑾死前提出两项请求)(4)

▲清代县衙内景

秋瑾的大义凌然感动了山阴县令李钟岳,后者也感到清朝统治日薄西山,唯有革命才是中国的出路。于是李钟岳壮着胆子,拖住绍兴知府贵福,帮助大通学堂的人逃跑。7月13日,绍兴知府贵福反应过来,召来李钟岳痛批一顿,并命令他将大通学堂等人统统处死,如不执行就视其同为叛逆。李钟岳没有办法,只能命令衙役前往大通学堂拘捕秋瑾、程毅等师生8人。面对清廷的严刑逼供,秋瑾没有畏惧和妥协,也没有透露任何情报,仅以“秋风秋雨愁煞人”相告。

秋瑾死前提出两项请求是哪一集(秋瑾死前提出两项请求)(5)

▲秋瑾受审剧照

李钟岳十分敬重秋瑾,特意进入监狱探望,极为哀伤地说道:“余位卑言轻,愧无力成全,然死汝非我意,幸谅之也。”秋瑾理解他的行为,对他也没有丝毫怨言,只是在临行前托付他帮两个小忙:第一不要枭首,第二死后不要剥衣。为此,李钟岳在贵福面前反复争取,后者最终同意秋瑾的两个请求。不过,贵福为惩罚李钟岳先前消极应付,特意要求李钟岳行刑。7月15日凌晨,一代革命女杰秋瑾在绍兴轩亭口从容就义,不久李钟岳以“包庇女犯罪”的罪名被清廷革职,前往杭州待罪。

秋瑾死前提出两项请求是哪一集(秋瑾死前提出两项请求)(6)

▲民国时期秋瑾墓旧照

李钟岳离开绍兴时,当地数百士绅民众为他送行,虽然获得乡民的崇敬,但是他心中有愧,说道:“去留何足计,未能保全大局,是所憾耳!” 寓居杭州期间,李钟岳整日对着秋瑾手书的“秋雨秋风愁煞人”条幅哀叹,并时常对旁人说道:“我不杀伯仁,伯仁却由我而死!”心怀愧疚之下,李钟岳三番五次自杀寻死,都被亲朋好友及时救回,其妻更是终日不敢离开他半步。然而,李钟岳终是趁着妻子外出间隙,用绳索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此时距秋瑾就义不过百日。对于李钟岳的死,杭州绅民无不叹息,无数人前来吊唁送行。中华民国建立后,李钟岳陪祀西湖秋瑾祠,两家也因此成为至交。

参考资料:

《秋瑾传》《续安丘新志》

趣观历史,每日为您甄选好玩有趣的历史。

欢迎加入近代史爱好者同盟,增长见识、铭记先烈、结交知己、收获友情。子渊在这里与你不见不散~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