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源凉粉店(浑源凉粉与小寺塔)
浑源凉粉店(浑源凉粉与小寺塔)浑源凉粉 浑源古城最繁华处有两个地方,一是沙河桥街,二是石桥街。石桥街距沙河桥街不是很远,东西一街,里半模样,东为石桥,西为沙河桥,九十年代初期,市场管理不是很严格,商贩大都临街摆摊,什么炉煮豆腐、凉粉、羊肉份儿、羊杂、熏鸡、豆面拔坨儿等等。最具特色的是羊杂,卖羊杂的老乡都有一副挑子,一头挑着炉火通红的炉子,一头挑着大锅,到地方了,将大锅放到炉子上,沸腾腾羊杂令人垂涎欲滴,口水直咽。后来才知道,大多数是猪血,猪下水而已。小寺塔 无论你从历史文化名城大同南行,还是从应县木塔东进,或者从佛国五台山北上,广灵水神堂西入,只要踏入浑源川,首先进入你眼帘的就是圆觉寺砖塔。说起圆觉寺砖塔,和笔者颇有渊源,在一九九一、二年,砖塔重修的时候,笔者曾是一名砖雕学徒工。那时十五、六岁的样子,已是雁北地区文化艺术学校文物考古斑的一名学生了,放暑假正好赶上圆觉寺砖塔大修,便被父亲派去与一当地高姓老砖雕匠人当徒工,
浑源古城
说起家乡浑源总是魂牵梦绕的,浑源地处恒山盆地,四面皆高山,天然成郭,唯西有不足五公里的出口,故而在西汉称为崞县。崞者山也,盖以山名为县,足见浑源山之多。恒山盆地当地乡亲称为浑源川,又名神川。“川”,贯川通流水也,故神川水系较多,水网密布,河流纵横,浑河,唐峪河、大、小峪河等八水贯穿其中,是以土田良沃,五穀饶多。神川南北宽二十公里,东西长五十公里。浑源古城为龟形,南依恒山,北望殿山,西屏崞山,处三山之中,居一水(浑河)之阴,方圆数十里,可谓福地宝城。
浑源古城
浑源古城,烟灶三万有余,人口十余万,是雁门关外首屈一指的大县、名邑。男儿皆善饮,多豪爽,重气侠,好朋党;女子大多貌美体丰,节俭持家,颇有古之遗风。不但如此,浑源古迹甚多,北岳恒山景区、悬空寺、龙山自然保护区、永安寺、栗毓美陵、孙威墓、云峰寺、大云寺、神溪湿地等等数不胜数。若你是陌客初到浑源,几乎随时随地都可以碰到一些历史所留下的陈迹,古城之内,最引人注目莫过于圆觉寺砖塔了。
小寺塔
无论你从历史文化名城大同南行,还是从应县木塔东进,或者从佛国五台山北上,广灵水神堂西入,只要踏入浑源川,首先进入你眼帘的就是圆觉寺砖塔。说起圆觉寺砖塔,和笔者颇有渊源,在一九九一、二年,砖塔重修的时候,笔者曾是一名砖雕学徒工。那时十五、六岁的样子,已是雁北地区文化艺术学校文物考古斑的一名学生了,放暑假正好赶上圆觉寺砖塔大修,便被父亲派去与一当地高姓老砖雕匠人当徒工,一刻就是四十多天,至今塔基部分砖雕仰莲有笔者的拙作。
小寺塔
浑源古城最繁华处有两个地方,一是沙河桥街,二是石桥街。石桥街距沙河桥街不是很远,东西一街,里半模样,东为石桥,西为沙河桥,九十年代初期,市场管理不是很严格,商贩大都临街摆摊,什么炉煮豆腐、凉粉、羊肉份儿、羊杂、熏鸡、豆面拔坨儿等等。最具特色的是羊杂,卖羊杂的老乡都有一副挑子,一头挑着炉火通红的炉子,一头挑着大锅,到地方了,将大锅放到炉子上,沸腾腾羊杂令人垂涎欲滴,口水直咽。后来才知道,大多数是猪血,猪下水而已。
浑源凉粉
当然了浑源还有一种四季不分,老少皆爱的食品或者说饮品,在华北地区是相当有名气的。那就是“浑源凉粉”。“浑源凉粉”有个最大特点是“筋”。象猪皮冻似的“筋颤”,拿在手中“滑溜溜”的。曾经有个多事的外地客人,和卖凉粉的小媳妇儿斗嘴,盛怒之下将放粉砣的桶摔于地下。顿时,只见“噼里啪啦”亮哗哗的一片精灵跳跃着四散开来,满地都是“宋汝窑”天青釉色的粉坨儿,那些粉坨儿好像是刹那之间一下子有了生命似得蹦跳不止,生命不息,和渔民刚收网的鱼鳖虾蟹一样,且有过之,而绝无不及。
浑源凉粉
浑源凉粉是以纯正的“恒山山药蛋”为原料的,这种“山药蛋子”由于生长在北岳恒山高海拔苦寒地区,天旱雨涝甚不均衡,纯粹靠天恩施。故而,吸收的水分也是各有千秋,个头是大的大小的小,但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绝无虫眼,含淀粉极高。当地人将山药蛋子淀粉榨取后,放入明矾,搅成糊状,在火上滚熟后,盛,倒在一个个碗内凉冷后即成粉坨儿。在佐以当地的豆腐干,莲花豆,老陈醋,辣子油,便是一碗色,香,味俱佳的凉粉了。笔者曾有七绝咏之:凝冻浑就一团霜,椒红葱白五味汤。走街串巷吆日月,一碗辛酸众口尝。
小寺塔
石桥街对面,有一条南北向的街道叫石桥北街,说是街其实就是一条老巷子,老巷子的尽头,就是圆觉寺。圆觉寺在九十年已经没有寺的模样,当时的浑源文化局就驻在这个所谓的“寺里”,进门就是圆觉寺砖塔,塔的后面也就是最北,有一排子旧房,隐约记得好像“殿”的模样,西面一墙,墙开一月亮门,里边有一长方形的院子。圆觉寺砖塔是一般人的叫法,实则大名叫圆觉寺释迦舍利砖塔,但浑源人爱叫它“小寺塔”,因为在圆觉寺的东北部还有一座寺院叫永安寺,浑源人管它叫“大寺”。大寺的特色是元代和明代的壁画,堪称国宝。另外大寺主殿的梁架结构“辙上露明造”在中国古建史上是极为少见的。
塔顶
圆觉寺砖塔据清《浑源州志》记载,为金代海陵王正隆三年即公元1158年一个名叫玄真的僧人主持修建的。但一九九一大修时,在塔的一层南面的画像砖上发现了一块金太宗天会三年即公元1125的题刻。如此看来,塔的寿命要比记载长的多。塔共为九层,取佛家九级浮屠之义,通体为砖砌,塔高三十米,呈等边八角形。塔身下直上尖,呈锥状,至刺蓝天。 塔分为三部分,即塔基、塔身、塔顶。其中以塔基部分的砖雕和塔顶金凤最为夺人眼目。据家父《北岳恒山志》记载:“塔基做成高约4米的须弥座,设上下两道壶门式束腰。须弥座上部均施以斗拱,每边转角铺作各一朵,上用较大的翼形拱,表层刻莲花”,基砖满是浮雕,有力士、金刚、其中乐舞人像就达四十之多。塔顶有莲花式铁刹,上以覆体、相轮、宝盖、圆光、宝珠。尖顶端立一翔凤,能随风旋转,妙不可言。
圆觉寺
行文至此告一段落,就用一绝结束本文留于读者猜测,云:八角亭亭势插空,浮图原本走玲珑。禅心慧照玄真意,不及红尘一片风。
塔身
张梦章: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山西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大同作家协会会员 大同周易研究协会常务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