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利亚的孤儿院有哪些(罗马尼亚孤儿院)
可可利亚的孤儿院有哪些(罗马尼亚孤儿院)这种情况下,婴儿想要得到好的抚养和照顾根本是不可能的事。他们就像流水线上的零件,一个个地被放在一块方形布上被护理员包裹起来。很多贫困家庭无力抚养孩子,每年约有1万名儿童被父母遗弃。20万婴儿被送往全国700多所孤儿院集中抚养。当时罗马尼亚的经济面临崩溃,孤儿院面对数量急剧增长的婴儿明显力不从心,每个护理员要照顾10到20个孩子,有的甚至达到40个。011966年,罗马尼亚为促进国家的人口增长,颁布了反堕胎法。这项法案禁止女性堕胎,不许商店售卖避孕用品,并且规定每对夫妻至少要有4个孩子。不仅如此,瞒报怀孕的女性还要被监禁,打胎者与帮人打胎者都要被判刑坐牢。生育10人以上的女性还被授予“英雄母亲”勋章。反堕胎法实施后,大量的地下堕胎手术也相继出现,很多孕妇因此死在手术台上。新生儿更是成倍增长,但国家的医疗水平和状况却无法跟上婴儿增长的速度。有经验的妇产科大夫和护士稀缺,保育设备更是不足,大量的
罗马尼亚电影《4个月3星期零2天》讲述了欧帝莉和嘉碧塔两个女大学生的故事。嘉碧塔怀孕了,但她不想要这个孩子,为了不让警察发现,于是就找了一个陌生男人私自做堕胎手术,同宿舍的欧帝莉为嘉碧塔打点着行李,准备秘密出逃。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可怕的事情。
电影故事虽有虚构的成分,却取材于真实的历史。当时罗马尼亚的齐奥塞斯库政府为了刺激生育,颁布了一项反堕胎法案。这项反人性的繁殖国策持续了23年,不仅致使约50万罗马尼亚女性因为秘密堕胎而死亡,还让20万孤儿与父母分离,被送往全国700多所孤儿院。
研究儿童发展的心理学家总想知道,如果一个孩子从出生就离开父母被批量式抚养,那么这个孩子长大后会是怎样的一个人?但是没有人敢拿孩子做这个反人类的实验。罗马尼亚的齐奥塞斯库政府却把这个实验做到了极致。
这场旷日持久的人道灾难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罗马尼亚孤儿院也作为研究婴幼儿成长影响因素的必读案例,被写进了心理学教科书。
01
1966年,罗马尼亚为促进国家的人口增长,颁布了反堕胎法。这项法案禁止女性堕胎,不许商店售卖避孕用品,并且规定每对夫妻至少要有4个孩子。不仅如此,瞒报怀孕的女性还要被监禁,打胎者与帮人打胎者都要被判刑坐牢。生育10人以上的女性还被授予“英雄母亲”勋章。
反堕胎法实施后,大量的地下堕胎手术也相继出现,很多孕妇因此死在手术台上。新生儿更是成倍增长,但国家的医疗水平和状况却无法跟上婴儿增长的速度。有经验的妇产科大夫和护士稀缺,保育设备更是不足,大量的新生儿出生不久就死亡。
很多贫困家庭无力抚养孩子,每年约有1万名儿童被父母遗弃。20万婴儿被送往全国700多所孤儿院集中抚养。当时罗马尼亚的经济面临崩溃,孤儿院面对数量急剧增长的婴儿明显力不从心,每个护理员要照顾10到20个孩子,有的甚至达到40个。
这种情况下,婴儿想要得到好的抚养和照顾根本是不可能的事。他们就像流水线上的零件,一个个地被放在一块方形布上被护理员包裹起来。
婴儿们早上7点起床,7点半吃饭。护理员必须在30分钟内喂食10到20个孩子。换尿布的时间是固定的,如果有的婴儿刚换完尿布又尿了,那么他的小屁股只能在湿漉漉的尿布里浸泡上几个小时。他们居住的房间常常散发着尿骚和恶臭的味道。
不仅居住环境恶劣,更可怜的是这些被父母抛弃的婴儿一天有20多个小时单独躺在小床上无人理睬。他们有机会跟人接触的时间,只有喂食和换尿布的时候。这种接触,也仅限于护理员机械的动作和冷漠的表情。
没有人对他们进行爱抚和拥抱,他们也没有玩具,不会爬行和走路,活动范围仅限于脏兮兮的婴儿床。
图片来自网络
正常的婴儿会用哭声来表达他们的需求,但这些婴儿却不会哭泣,因为怎么哭闹也无人回应。房间里虽然挤满了孩子,但却像修道院一样安静。不管是饿了、尿了、还是无聊了,婴儿们最多只能发出痛苦的呻吟,或者用头撞婴儿床的金属杆。
曾经也是一名孤儿的Lzidor ruckel长大后一直致力于为孤儿院谋福利。他说,孤儿院里出来的孩子非常容易辨认,他们身体前后摆动,用头撞墙,这是和没有母亲养育的灵长类动物的自我刺激和自残相类似的表现。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无回应之地,即是绝境,这些婴儿像被扔进了仓库里,被父母抛弃,被世界抛弃。他们的生命之花加速枯萎。仅仅一年之内,罗马尼亚的婴儿死亡率就增长了145.6%。
02
致使这些婴儿死亡的,仅仅是营养缺乏和医疗条件的不足吗?根据1920年德国一家医学杂志的报道,就是在一家卫生设施条件和营养状况非常好的孤儿院,婴儿一年内的死亡率也会高达70%。
早已有研究证实,在相同的物质条件下,孤儿院里死亡的婴儿也会高于正常家庭养育孩子。
最初人们认为导致孩子高死亡率的原因是营养不良,于是逐步改善了营养条件。营养条件改善之后,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很多生病的孩子被交叉感染而死亡,于是无接触式护理出现了。
儿科医生哈利·巴克温(Harry Bakwin)在《婴儿孤独》(Loneliness in Infants)一文中写道:
为了减少交叉感染带来的危害,从前开放式的病房被狭小封闭的房间所替代。房间里,蒙头盖面且消过毒的医生和护士小心翼翼,生怕引起细菌感染。来探望孩子的父母们不许入内,而看护们则尽可能少碰孩子。
巴克温还发现,长期被放在隔离箱里的婴儿,在同等的营养条件下,他们的体重增长缓慢,睡眠时间减少,对微笑也无动于衷,食欲不振,无精打采。他们虽然阻隔了细菌和病毒,免疫力却下降了。
巴克温意识到,对儿童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抗菌至上并不是科学的做法。生病的孩子,需要的不是隔离,而是拥抱。
他把医院的标语“进入病房前洗两次手”,改成了“进病房后先抱抱孩子”。不久,感染率神奇地下降了。
孤独地待在无菌环境里的孩子,缺少的不是营养和医疗条件,而是与父母的亲密接触,婴儿会因与父母分离而感到悲伤。
早在1760年,一位西班牙主教就在日记中写道:“在弃儿收容所里,孩子变得悲伤,而且很多孩子死于悲伤。”
图片来自网络
但在那个与伤害、感染和营养不良作斗争的年代,更多的人认为,儿童只要吃饱穿暖,有足够好的医疗条件就能健康生存。儿童会因为想念父母而身体日渐衰退的说法很难让人相信。
对孩子来说,与父母的分离,是和生死攸关一样重大的问题。依恋理论之父鲍尔比提出,仅仅是缺少一个“依恋对象”,比如父母或看护人,就可能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终生的破坏。
那么有没有补救的办法呢?让这些孩子回归正常的家庭生活,能否苦尽甘来?
03
齐奥塞斯库政府倒台以后,许多孤儿被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的爱心人士收养。致力于儿童发展心理研究的学者也想搞清楚,如果把一个被孤儿院收容的孩子转移到家庭环境中,还能否让他的身心发展回归正常状态。
2000年,儿科学和神经学家查尔斯•纳尔逊发起了“布加勒斯特早期治愈计划”,他从孤儿院里随机选出68个孩子送到温暖正常的家庭环境中,并对这些孩子跟踪调查了13年。这个实验得出了下面这些结论:
越早被领养的孩子,心理问题越容易被治愈。
两岁是关键年龄,两岁前离开孤儿院转入寄养家庭的孩子,可以恢复到正常儿童的水平,并且适应程度非常高。两岁之后才离开孤儿院的孩子恢复水平较低,智商停留在70分左右,不再增长。
仍然留在孤儿院的孩子的部分大脑组织已经萎缩。
这些孩子中只有3%到10%的人能够达到同龄人的正常体型,由于从小被剥夺了触摸觉,他们在运动方面的发育也严重受损。
1990年,玛丽收养了罗马尼亚孤儿院的1岁男孩丹尼尔,这个可怜的孩子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几乎没有受到过任何关爱,玛丽给了丹尼尔足够的照料。但丹尼尔到了23岁仍然被焦虑、精神分裂和抽动症所困扰。玛丽说,“我们开始以为食物和家庭能解决一切问题,只是会有一个追赶的过程。我们太天真了。”
丹尼尔的心理治疗开始得很早,但他直到3岁才学会讲话,还表现出明显的自闭症状,他不愿看人,只关注静止的物体。动不动就撞击自己的头部。而这些问题,在罗马尼亚孤儿院的孩子中比比皆是。
另一名叫卡梅隆的孩子 被收养后学会了走路,体重也趋于正常。可是,到四岁左右,他开始有了一些奇怪的行为。比如害怕在草地上行走,还会像松鼠一样,把食物全部塞到嘴里。狂躁、尖叫,摔打东西也是常有的事。
0到6岁是婴幼儿发展的关键期,这一时期也被称为儿童发展的机会之窗,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窗户也会慢慢关闭。
孤儿院的孩子在关键期内缺乏丰富的感官刺激和固定的依恋对象,无法形成正常的情感和行为模式。他们失去了黄金般的两年。
一个只能从瓶装奶嘴的可乐瓶中喝着液体的婴儿,一个没有玩具刺激,没有情感互动,只能盯着天花板吃手指的婴儿,他通往世界的大门也是关闭的。他们在无助、孤独和恐惧中长大。
04
婴儿为什么会对母亲有着强烈的依恋?弗洛伊德认为这是由喂养行为促成的。婴儿是因为需要母乳而依恋母亲。
心理学家哈洛对此提出了质疑,在威斯康星大学的灵长类实验室里,他做了一个非常残忍的实验,实验对象是有着与人类基因相似达94%的恒河猴。他把刚出生的恒河猴宝宝单独关在笼子里,剥夺了它与母猴的接触。笼子里有金属和绒布做的假母猴。
哈洛在金属妈妈身上设置了一个装置,幼猴碰到金属妈妈,就会有奶水喝,但绒布妈妈则没有。幼猴会一直呆在金属妈妈身边吗?
结果是幼猴一吃饱,就会到绒布妈妈的怀抱,并且一直呆在那里。
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后来哈洛又给绒布妈妈身上装上了机关,幼猴触碰到绒布妈妈,就会射出钉子或冰冷的水柱,但即使被钉子扎得遍体鳞伤,被水柱冲得瑟瑟发抖,幼猴仍然冲回绒布妈妈的怀抱。
不仅如此,当幼猴受到惊吓时,第一时间是向绒布妈妈寻求保护。只有肚子饿了才会奔向“金属妈妈”。
哈洛发现静止不动的绒布妈妈带大的幼猴在社交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他又设计了一个会摇摆的绒布妈妈,让幼猴每天与这个绒布妈妈互动一个半小时,以保证幼猴在社交方面能够和其他猴子一样正常。
哈洛由此确认,爱源于接触,而不是食物。能满足灵长类动物正常成长的三个因素是触摸、运动和玩耍。
哈洛的实验因为残忍受到批评,用来做实验的幼猴也没能恢复正常,当它们与正常长大的猴子在一起时,总是孤独地呆在一边。而且被剥夺了幼崽的母猴既焦虑又神经质,经常愤怒地攻击回到自己身边的幼猴。
婴儿自从剪断脐带离开母体,就需要在外界与母亲建立关系。护士会抱着刚出生的婴儿去贴一下母亲的皮肤,这不仅仅是一种仪式,更是通过与母亲的接触,建立与母亲的依恋关系。
婴儿要存活,在心理上必须依恋于一个有回应的照顾者。只有看似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照顾者给予帮助,婴儿才能感觉自己是安全的。而罗马尼亚孤儿院的孩子,缺乏的正是与依恋对象的互动,而且是在黄金般的两岁之前。
很多人想当然地觉得婴幼儿年龄小,不懂得情感互动。这里可以看一下神经科学家 Ed Tronick 的“目无表情”实验。
实验中,一开始母亲和婴儿进行有表情的互动,婴儿的反应是愉快的。
图片来自网络
后来母亲换成了冷漠的表情,对孩子的任何反应都是一副“扑克脸”,结果婴儿哇哇大哭。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一个不会说话的婴儿,也有着自己的喜好,而且能用自己的表情去回应他接收到的信息。
安全的依恋关系就像一个基地,它是一个原点。这个原点的存在不仅让儿童可以放心大胆去探索世界,也可以在遇到危险或身心疲惫时返回。这样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更容易适应各种环境并获得质量更高的生活。
05
2004年,罗马尼亚政府开始禁止孤儿院收养2岁以下的孩子,以防止幼儿错过大脑发育的关键期。罗马尼亚孤儿的悲剧已成为历史,但相似的育儿方式却一直在不同的家庭中存在。
有的富裕家庭把孩子送到寄宿制幼儿园,最多一个星期见一次,没钱的父母则外出打工,把孩子送到老家,一个月甚至一年才能见一次。如果没有一个合格的固定的抚养人,这些留守儿童,仍然可能重复罗马尼亚孤儿的悲剧。
知乎上有个问题是:留守儿童长大后跟父母感情怎么样?有很亲的吗?
一个回答是:
不亲,甚至有些冷血。让我们痛苦的从来不是留守本身,而是原本是世界上最亲密的人,我们却不爱彼此,有时候会觉得人生不值得,这个世界上父母都不爱你,还有谁会爱你。
这位知友从6个月大就开始留守,一直到28岁,她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只有一年。
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的孩子,也不在少数:
我们这边也有,妈妈跑了,爸爸出去打工,奶奶腿断了,怕孩子乱跑出事,就关在屋里,因为老了精力不够,也不跟小孩对话,为了省电,还不让小孩看电视……最后小孩来上学的时候,沉默寡言,神情呆滞,发育迟缓,智力低下。
有的父母,虽然没有离开孩子,但是孩子感受到的却是“你把我喂大,却对我视而不见”的孤单。
用“你再不听话,我不要你了”吓唬幼小的孩子,是他们常用的方式。这样的父母完全无视孩子内心的恐惧,只顾自己发泄不满的情绪。
父母对孩子的意义,绝不仅仅是喂养,更重要的是,与孩子亲密互动,敏感地知道孩子的需求,清楚地知道当孩子发出的饥饿、寒冷、疲倦、厌烦或疼痛的信号,并第一时间给予回应。
在亲子关系中,情感交流胜于饮食照顾,如果父母对孩子只是“食橱之爱”,那和孤儿院里喂完饭就跑的护工并无区别。
愿所有的孩子,都被温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