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粮茶和私房茶的区别(您知道什么是口粮茶吗)
口粮茶和私房茶的区别(您知道什么是口粮茶吗)好,我们再算一下传统正岩茶或者半岩茶的一些人工吧,一个采摘工不管熟手生手一天的工资不能低于300元,每天采摘茶青数量平均在80斤左右,那么也就是1斤茶青的人工成本就是3.75元,折合成精茶的采摘成本就是37.5元1斤;挑夫挑茶青下山的成本一担150斤,大概2元1斤,那么精茶的挑夫成本就20元1斤精茶,还有做青的帮工、挑拣、焙火的帮工等,都是按天计算大概一天400元左右,其他的就不算了......根据在武夷山的了解,纯手工的成本大概是机器成本的20倍左右吧。您认为根据这个成本,您喝到的是按照这样的人工做出来的口粮茶吗?当然有大师会说茶园是自己的,所以不存在茶青的这个成本,先不说生意上的逻辑,什么是生意上的逻辑?薄利多销吗?然更多人喝上好茶?我只能呵呵......可能大家都很奇怪,都比较喜欢追名牌,追大师,但是忽略了任何一个产品都是有成本的,撇除大师的成本外,大师的成本就诸如法国意大利的名牌标
一直关注着不少平台卖茶的商家,同一个品种的茶有价值一斤过万的茶,也有几百的茶,而这种茶往往冠以口粮茶,仔细看着产品的介绍,几乎看不出有任何的不一样,仍然是大师呕心沥血的作品,仍然是同一品种的茶,仍然没有看出描述上有任何太大的区别,那么为什么价格能够差别那么大呢?为什么就叫口粮茶?
根据鄙人对口粮的了解,就是日常或者每天都必须的,口粮嘛?人需要吃饭来维持身体所需的营养,那么口粮茶是不是就是每天必须喝的茶?还是商家指贵的茶太贵了,不能天天喝,口粮茶经济实惠能够负担起天天喝?
那么还是一开始的问题,为什么同是武夷山的大红袍,肉桂,打上口粮的标签就便宜那么多呢?同一个茶厂同一个茶人,都是来自武夷山产区的同个品种......有相对描述比较好点的,就是有标明正岩或者半岩,还有就是工艺上是手工摇青还是滚筒杀青,但是真的就差别那么远吗价格?
鄙人一直很不明白,就是这个所谓的口粮到底是什么?原材料是哪里的?什么做青的工艺?什么烘干的工艺?因为在同一个茶厂出来的怎么价格能区别那么大?事出反常必有妖!我们就从我比较了解的武夷山捣鼓捣鼓吧!
可能大家都很奇怪,都比较喜欢追名牌,追大师,但是忽略了任何一个产品都是有成本的,撇除大师的成本外,大师的成本就诸如法国意大利的名牌标签一样,这一个忽略不计。那么你手上拿到的口粮茶是什么茶呢?
我们来算算今年2019年武夷山茶的粗略成本,不好意思,因为有些数字非常明显,所以不会所有环节都算,只是举一些关键数据让大家比对一下下......
今年武夷山正岩肉山场的肉桂茶青每斤从380元到800元不等,大家都知道的网红像牛栏坑一直占据制高点,10斤茶青出1斤精茶,您最后买到的茶叫精茶,这个是行业的大数据,先不说人工、化肥(也许没有,他们都说是原生态不施化肥)等其他成本,1斤正岩肉桂的精茶所用茶青成本就是最起码的3800元;以此类推,半岩的茶青从30元到100元不等,这个视乎肥料以及茶青等因素决定最终价格,那么1斤半岩肉桂的精茶成本就是最低300元;至于洲茶的茶青今年的价格最高也就10元1斤,洲茶精茶的茶青成本就是100元1斤。根据这个,大家可以有一个大概的价值您到底喝到的茶和看到的故事是不是一回事?!
当然有大师会说茶园是自己的,所以不存在茶青的这个成本,先不说生意上的逻辑,什么是生意上的逻辑?薄利多销吗?然更多人喝上好茶?我只能呵呵......
好,我们再算一下传统正岩茶或者半岩茶的一些人工吧,一个采摘工不管熟手生手一天的工资不能低于300元,每天采摘茶青数量平均在80斤左右,那么也就是1斤茶青的人工成本就是3.75元,折合成精茶的采摘成本就是37.5元1斤;挑夫挑茶青下山的成本一担150斤,大概2元1斤,那么精茶的挑夫成本就20元1斤精茶,还有做青的帮工、挑拣、焙火的帮工等,都是按天计算大概一天400元左右,其他的就不算了......根据在武夷山的了解,纯手工的成本大概是机器成本的20倍左右吧。您认为根据这个成本,您喝到的是按照这样的人工做出来的口粮茶吗?
到这里,您还相信您喝的口粮茶是武夷山正岩或者半岩的吗?也许鄙人是在以偏概全,但是鄙人绝不相信所谓的武夷山的口粮茶能来自正岩或者半岩甚至洲茶,当然也可能不是头春茶......什么不是头春茶,大家可以度娘一下下,记住那些广告的链接慎入!!!
说着说着又想到法国这个葡萄酒的国度,实际上不是所有的法国葡萄酒都是很贵的,法国的葡萄酒也有分级一说,葡萄酒分别有法定葡萄酒(AOC)、优良餐酒(VDQS)、地区餐酒(Vin de Pays)和日常葡萄酒(Vin de Table),也请各位豪哥记住这几个洋文,别拿着后面两款的酒说这个酒花了多少多少钱买的有多好!!!那么这几个的区别在哪里呢?法定的葡萄酒是需要类似我们的原产地认证,就是使用原产地的葡萄品种、种植数量、酿造过程以及酒精含量都需要认证等,不能与其他产区的葡萄或者葡萄汁勾兑;而VDQS的酒是地区餐酒向AOC过度的一级,有点类似美国股市的OTC电子交易板块,很多企业家一直在发美国上市梦,结果买了一个OTC壳被忽悠达到要求就可以转到Nasdaq一样的概念;至于地区餐酒请记住Vin de Pays是用葡萄汁勾兑的,你在哪个区就用哪个区;而最后就是只要是法国的葡萄汁都可以勾兑的级别,这个就是所谓的日常餐酒。而后面两款所谓的葡萄酒都非常便宜的,多便宜?人仔几十就可以喝到了......
看到这里,或者有人会说既然法国都可以这样,那么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有口粮茶呢?我一直都没有说不能,我的观点是既然是口粮茶,那么是不是得像人家法国人一样写的清楚一些呢???你别一边是口粮茶一边还在产地工艺上去说的天花龙凤,最起码让老百姓知道他在喝什么。很肯定今天武夷山岩茶中的正岩茶已经不是每个人都喝得起,作为开门7件事的茶,历经几千年的传承已经成为生活中的必须品,作为产业的从业者,需要做到的不是讲一大堆故事,只需要清楚说明您在卖什么就可以,老百姓自然就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择,人家已经在说您把茶卖成白粉了,能不那么贪婪吗?
说到底,对于这个口粮茶的问题还是没有找到非常准确的答案,因为鄙人所认识的茶人都没有做这个所谓的口粮茶,最后也只能留下这些成本数字供大家去推敲吧。当然了,也不能说口粮茶就不好,您喜欢就可以!
本来计划贴几张某平台的截图,后来怕被......所以就放弃了......